【晉醫堂】隱藏深危害大 警惕糖尿病“後起之秀”1.5型


晉醫堂——網羅三晉名醫,展現晉醫風采,挖掘晉醫絕活。

本期晉醫堂請到的是太原市中醫醫院糖尿病科主任武曉春。


【晉醫堂】隱藏深危害大 警惕糖尿病“後起之秀”1.5型




武曉春 主任中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山西省名中醫,山西省醫師協會內分泌醫師分會委員;山西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第一屆內分泌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山西省專家學者協會醫學分會理事,山西省中醫藥學會內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太原市中醫醫院糖尿病科主任。帶領全科人員對糖尿病的防治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並摸索出一套中西醫結合的有效特色方法。科室注重人才的引進及培養,現已有較強的技術力量,充分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以醫療為重點,以提高臨床療效為目標,堅持繼承與創新,對糖尿病及其併發症特別是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胃腸功能紊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糖尿病足病的防治取得了較好療效,具有一定的知名度,為我院帶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從事中醫臨床工作30年,分別在山醫二院、上海華東醫院內分泌科進行了專科深造學習,多次參加了中華醫學會舉辦的內分泌疾病高級研修班的培訓學習,陸續在國家級及省級雜誌上分別發表論文十餘篇,主持完成省級課題《胰復散治療氣養兩陰型2型糖尿病前期患者的臨床研究》、市級課題《異體蛋白穴位植入對2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干預研究》達到同類研究國際領先水平,首次將異體蛋白穴位植入術用於糖尿病的防治中,著眼於2型糖尿病發病的重要機制——胰島素抵抗,為2型糖尿病提供了一種新的治療模式。並且在糖尿病大眾化健康教育方面不斷進行探索,將重病輕防的觀念轉換為寓治於防的新理念,讓糖尿病的三級預防落實在實踐中。中藥早期干預治療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者,不僅能阻止或延緩糖尿病前期轉化為糖尿病,還能增加糖尿病前期患者向正常人的轉化率。

在臨床中注重傳統醫藥與現代醫學的結合,積極探索內分泌代謝系統疾病的中西醫結合療法,針對糖尿病的不同階段、不同分型及併發症,總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處方,充分發揮中醫藥特色及非藥物療法,形成治療糖尿病的獨特療法,取得了令人滿意的療效,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擅長治療糖尿病及其併發症(糖尿病腎病、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糖尿病胃腸功能紊亂、糖尿病周圍血管病變)、痛風(高尿酸血癥)、甲狀腺疾病(甲亢、甲減、橋本甲狀腺炎、亞甲炎等)、睡眠障礙、高脂血症、自汗、盜汗、代謝綜合徵(肥胖、高血糖、高血壓、血脂紊亂)更年期綜合徵等內分泌代謝疾病。


【晉醫堂】隱藏深危害大 警惕糖尿病“後起之秀”1.5型



糖尿病危害身體健康,尤其是併發症危害更甚。在人們傳統的認知中,只知道糖尿病分為1型和2型,太原市中醫醫院糖尿病科主任,主任中醫師武曉春提醒大家,如今糖尿病家族中發現了一個“後起之秀”,那就是1.5型糖尿病,醫學上稱之為成人遲發性自身免疫糖尿病。相較於1型和2型,這個後起之秀隱藏更深危害更甚。


【晉醫堂】隱藏深危害大 警惕糖尿病“後起之秀”1.5型



武曉春主任介紹,大家都知道,1型糖尿病的核心是胰島素絕對缺乏,是由於短期內生產合成胰島素的細胞被破壞造成的。分泌合成胰島素的β細胞被完全破壞了,從而不能產生胰島素,體內胰島素絕對缺乏造成的高血糖。1型糖尿病在每個階段都可能會患上,只是青少年多見,且得病後發病更快,酮症酸中毒起病。中老年也可以有1型糖尿病。之所以不用胰島素依賴定義1型糖尿病是因為2型糖尿病到後期也可能走到胰島素依賴階段。2型糖尿病既可以有胰島素分泌的不夠,也可以有胰島素抵抗。他早期分泌合成胰島素的β細胞仍處於健康狀態,細胞是好的,細胞的數量並沒有被破壞,分泌的胰島素數量不少但是作用不強,我們叫胰島素抵抗,或者是胰島素分泌能力有缺陷,但不是胰島β細胞被破壞,這樣的高血糖叫2型糖尿病。測定2型糖尿病的胰島功能,早期胰島素缺乏並不嚴重,但是含有高血糖。


【晉醫堂】隱藏深危害大 警惕糖尿病“後起之秀”1.5型



那1.5型糖尿病究竟是什麼呢?武曉春主任介紹,它既不是典型的1型糖尿病,又不是典型的2型糖尿病,是介於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之間的一種,實際上是臨床難以分型的糖尿病狀態。

成人糖尿病患者中,就有15%的患者是1.5型糖尿病,它可能會隱藏在2型糖尿病中,但實際上不是真正的2型糖尿病。臨床中我們看到成年發病,發病時不是特別胖,發病時胰島功能比2型糖尿病明顯差,比典型的1型糖尿病雖然好,但是3—5年後就得依賴胰島素控制高血糖,口服降糖藥會相繼失效,甚至用到最大量都不能將血糖降到滿意的範圍內,有些患者還會因急性併發症而入院。這樣的患者就是1.5型糖尿病。


【晉醫堂】隱藏深危害大 警惕糖尿病“後起之秀”1.5型


1.5型糖尿病很危險,如果能夠早期識別,提前使用胰島素,避免後期造成胰島功能的缺乏,變為典型的1型糖尿病,甚至發生酮尿酸中毒等狀況。一般胖人得2型糖尿病的比例較大,但是如果我們不胖卻仍然得了糖尿病,這種情況就比較嚴重,要警惕1.5型糖尿病。

武曉春主任總結說,1.5型糖尿病有三大特點:缺少胰島素,隱匿發病,發病年齡多在30歲以後50、60歲也可見,成年發病。

1.5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島功能相比2型糖尿病患者較差,而且胰島功能下降速度很快,3-5年發展為胰島素絕對缺乏了。如果在這段時間內,沒有提前使用胰島素,都是用口服藥維持,就算用2-3種降糖藥,血糖仍然控制不好,導致併發症的提前出現。所以我們一定要警惕1.5型糖尿病,早期發現,規範治療。

轉自:健康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