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網”、政務“雲”、齊魯“芯”……山東要打造全國一流新信息技術產業高地

編者按推動高質量發展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確定發展思路、制定經濟政策、實施宏觀調控的根本要求。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實現高質量發展,關鍵靠真幹、苦幹、實幹。

為多角度、多層面的反映山東各地各部門按照省委“工作落實年”重要部署,銳意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積極實踐、典型經驗、代表人物等,從今天起,大眾網·海報新聞推出“敢當山東”欄目,將通過深入基層蹲點調研等方式,全方面、多媒體、立體化的挖掘和展現山東在八大戰略、高精尖技術等方面取得的實效,反映山東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真抓實幹、創新工作的典型案例、亮點做法和感人事蹟,鼓舞全省上下擔當作為、狠抓落實的昂揚鬥志,助推各行各業向高質量發展邁進。

【敢當山東①】產業“網”、政務“雲”、齊魯“芯”……山東要打造全國一流新信息技術產業高地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楚洋洋

浪潮AI服務器、天嶽寬禁帶碳化硅半導體單晶襯底材料、華天軟件三維輕量化瀏覽器SView、眾陽全科醫生診療機器人、地緯人社大數據平臺……,也許你還不知道這些產品的名字,但當你上網、通話、打印、看病、辦理社保時,可能就在使用它們。其實,它們都來自同一個地方——中國山東。

早在去年10月,山東省政府就印發了《山東省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專項規劃(2018—2022年)》,明確提出要建設競爭力強、安全可控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體系,打造全國一流乃至世界有影響的產業高地。大數據、雲計算、高端軟件、工業互聯網、量子通信、虛擬現實等新興領域得到迅速發展。據瞭解,截至2017年,山東省信息技術產業規模居全國第三位,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42萬億元,實現利潤901.68億元。

未來已來:培育工業互聯網平臺,為山東製造業轉型升級提供強大動能

在青島西海岸新區剛剛落成投產的海爾洗衣機互聯工廠裡,用戶定單正通過海爾工業互聯網平臺COSMOPlat直達工廠,產品直髮用戶。通過工業互聯網平臺,海爾的生產真正做到用戶定單驅動,從而實現產品“零庫存”,資金“零滯壓”。

产业“网”、政务“云”、齐鲁“芯”……山东要打造全国一流新信息技术产业高地

青島西海岸新區海爾洗衣機互聯工廠

“互聯工廠”的智能、高效,正是得益於現代工業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依託工業互聯網平臺COSMOPlat的海爾集團,2018年度實現營業額2661億元,增長10%;實現利稅總額331億,增長10%;實現生態收入151億,增長75%。同時,這一平臺也為不少山東企業提供了可複製模板,幫助它們在短週期內完成大規模製造向大規模定製的轉型。以榮成房車產業為例,通過COSMOPlat平臺的應用,房車行業生產效率提高43%, 綜合採購成本下降7.3%,產品交貨期從35天縮短至20天,產品不良品率降低10%。工業互聯網平臺正為山東製造業轉型升級提供強大動能。

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的產物,工業互聯網日益成為新工業革命的關鍵,是支撐和深化“互聯網+先進製造業”的重要基石,將對未來工業發展產生全方位、深層次、革命性影響。為推動工業互聯網的進一步發展,山東省在2018年出臺了《山東省產業互聯網“個十百”平臺培育及獎補辦法》,對列入省級重點支持的“個十百”產業互聯網平臺,省財政給予最高1000萬元的貼息、獎補或股權投入,列入國家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提高到3000萬元,並鼓勵市、縣根據地方實際,對列入省級產業互聯網平臺培育工程的項目給予資金政策支持。

唯變不變:大數據、雲計算,為山東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勁驅動力

到政府部門辦事不用多跑腿,到醫院就診不用排長隊掛號,出行更暢通方便,家長隨時能掌握孩子的動態……2018年10月10日,“智慧泉城”的正式啟用,讓越來越多的濟南市民享受到便利。“智慧泉城”的基礎就是雲計算和大數據技術。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瞭解到,“雲”對於提高資源配置效率、降低信息化建設成本、促進共享經濟發展有重要意義。以企業云為例,企業可以通過高速互聯網絡,便捷地獲取雲服務商提供的計算、存儲、軟件、數據等服務,大大的節約了時間和經濟成本。

产业“网”、政务“云”、齐鲁“芯”……山东要打造全国一流新信息技术产业高地

浪潮與濟南市政府發佈“智慧泉城”

大數據、雲計算技術給山東經濟社會帶來了新挑戰,更提供了新機遇。早在2010年,浪潮就在濟南打造了全國第一朵政務雲。如今,在山東凝聚出的浪潮雲正為全國150餘個省、市政府提供雲計算服務,覆蓋了全國10000多個政府部門,已連續五年蟬聯中國政務雲市場佔有率第一位;同時,浪潮還為全國100多個省市政府搭建大數據平臺,為寧夏、廣西、重慶、廣州等省市提供數據開放服務,梳理政府數據目錄20000+個,位居政務大數據市場綜合實力排名第一位。

為順應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新趨勢,山東省自2017年11月就開始執行《山東省實行雲服務券財政補貼助推企業上雲實施方案》,其重點內容和任務主要是推動企業基礎設施上雲、企業平臺系統上雲、企業業務應用上雲。為引導和支持企業加快上雲步伐,各級財政採用補助方式,向符合條件的企業發放“雲服務券”,作為購買雲服務的財政補貼憑證。記者從省工信廳公佈的數據中看到,山東省已有近2800家企業領取了雲服務券補貼,金額達到5000餘萬元。

從“芯”開始:補齊集成電路短板,搶佔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地

集成電路又稱“芯片”,是工業的“糧食”,其技術水平和發展規模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產業競爭力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標誌之一。在《中國製造2025》中,集成電路及專用裝備被列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三大領域之首。

成立於2010年的山東天嶽先進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就正專注於寬禁帶碳化硅半導體單晶襯底材料研發與生產。記者瞭解到,該企業掌握碳化硅半導體材料產業化核心關鍵技術,為全球第四家可批量供應4H-SiC(碳化硅)襯底產品的企業,其中高純半絕緣襯底全球只有山東天嶽和一家外國公司可以批量穩定供貨。在地方政府支持下,天嶽計劃總投資51億元的“寬禁帶功率半導體產業鏈項目”已被納入《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十三五”重大生產力佈局規劃》重大項目庫。下一步濟南市槐蔭區還將以該項目為核心打造寬禁帶半導體小鎮,形成產業集聚區。

為打造集成電路“強芯”工程,山東成立了中國寬禁帶功率半導體、集成電路設計和自主可控信息系統等多個產業聯盟,培育認定了10餘家集成電路設計中心等創新載體,承擔了多個國家“核高基”重大專項和國家電子發展基金項目。目前,山東已明確提出培育集成電路產業集群,依託濟南、青島、淄博等市,重點發展集成電路設計、晶圓製造、半導體硅片、IC卡芯片、視聽芯片和智能傳感器封裝等領域,到2022年,形成較為完整的產業鏈,具備千億級發展能力,具有全國一流競爭力。

此外,山東省集成電路企業還和軟件企業一樣,享受所得稅“兩免三減半”政策。以從“芯”開始,集成電路相關產業的發展必將補齊山東省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短板和產業鏈,為山東經濟高質量發展畫好新藍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