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明“插柳”“戴柳”到左宗棠种柳,从习俗到脊梁精神

现在我们都知道“植树节”是在3月12日,但在古代是否有植树节呢?官方与民众间也没有统一意识,但“清明节”前后、期间,人们也更习惯于植树而已。

柳树在清明前后是“最惹人注目”的树种。这既与柳树的生长习惯有关,更与“插柳”的习俗高度相关。再结合清明万物生长的特点,特别是我国古代早有的“种树育林”思想。清明节种树的习俗遍布中国,各个民族也都类似。

从柳树的“插柳”“戴柳”到左宗棠西北种柳,代表着柳树从民间习俗到人们思想上的升级,从民俗、个人角度上升到了生态角度。毋庸置疑,“柳”的兴起与清明、清明节高度相关。

(1)清明节乃三节合流形成,折柳与寒食节相关

目前的清明节,正式形成乃是从开元二十年(732年)开始。唐朝是“现代意义的清明节”形成时期,宋明乃是定型时期。

A.三节简介

“清明”节令之一,起源于前秦时期。其日期就是《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岁时百问》中也说了名称来历: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清明也有说是冬至后107天。

从清明“插柳”“戴柳”到左宗棠种柳,从习俗到脊梁精神

清明正是春耕春种、万物成长的好时节。那一时节,种树易活、种作物易成长。所以,对我国农业文明非常重要。对于农民来说,清明应该是非常重要的日子。所以,它才能“吞并”寒食和上巳两个节日。

当然,二三月份种树有很多例如榆树、柳树、桑树等多种。

上巳节,形成于春秋时期,主要是祭祀先人、祈祷去除灾病。起初是三月上旬第一个巳日,所以被称为“上巳”。进入秦汉后,成为朝廷公开隆重纪念的节日。曹魏时期被固定在每年的三月三,西晋时期又衍生出踏青、游戏等多种习俗。

寒食节在冬至后105天。它首现于东汉桓谭(公元前40年到公元32年)的《新论》。该书说,民间为纪念介子推而行之。但那只是山西一些地区的传说而已,而且介子推之死史无记载。否则,曹操在禁止“寒食节”时,会在《阴罚令》中说“闻太原、上党、雁门冬至后百五日皆绝火寒食,云为子推”,可见,“寒食节”流行范围并不广,介子推的传说也没被其他地区认可。

因此,寒食节更多的是来源于古代中国长期的生活习惯,因为季节不同,要用不同的树钻不同的火种,在这期间就要禁止生火。

在东汉以前寒食节节日在冬季,东汉后才改在春季。

B.三节合流,唐朝中后期开始出现“现代意义的清明节”

“现代意义的清明节”的主要内容是:招魂祭祀、祓禊(水边祈福)、佩兰草、踏青野游、冷食等。它形成于唐玄宗(712-756年)开元二十年(732年),那时朝廷规定: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代相传,浸以成俗,宜许上墓同拜扫礼。

从清明“插柳”“戴柳”到左宗棠种柳,从习俗到脊梁精神

而唐朝时寒食、清明也比较普及,736年,唐玄宗命令放假四天。

由此,我们可以确知,寒食节是不扫墓的,那是上巳节的内容。

这个很重要,代表了“三结合流”已经在国家层面被认可。之前,只是民间百姓因为三节过于相近,为了农时、减轻经济压力、自身方便性等多方面原因,民间早已逐渐合流。国家政策定型后,民间习俗转化速度更快了。

在《唐会要》中就说“清明即寒食”。

《唐会要》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典制体史籍,其作者苏冕,在唐德宗(779-805年)时期编制成,记录了从唐高祖到唐德宗时期的历史。后周北宋太祖时期的王溥则进行续补。

崔元翰(729-795年)的《清明节》就说得非常明确“钻火见樵人,饮泉逢野兽”就点明清明和寒食的关系。

从清明“插柳”“戴柳”到左宗棠种柳,从习俗到脊梁精神

三节中清明、上巳首先合流,之后寒食节介入。由此,经过隋唐推演,唐朝中后期“合流”形式已经非常明显。但是,习俗是长期性存在的、分地区递进的,因此,进入北宋后上巳节、寒食节才被大部分“吞并”。

其根本原因就在老百姓更重视“清明”,又因为上巳、寒食与清明节举行日期很相近,所以,为了更方便、更节省自身成本,多快好省地生活。人们将三结合流。

因此,有人说清明节来源于上巳节是不准确的,因为,清明节只赋予清明节一部分节日含义。主体内容:祭祀则是缘于上巳节。

同样,清明节种树内容则也与寒食节关系不大,更多的是“清明”这个节气有关。

寒食节主要是折柳。寒食节来源于古代中国“钻木取火”需要“火种更换”,那么,更换期就需要“禁烟、冷食”。但寒食节与“插柳”也不是没有联系。

从清明“插柳”“戴柳”到左宗棠种柳,从习俗到脊梁精神

因为,什么季节换什么火种呢?春季主要是柳树。《论语·阳货》: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季夏取桑拓之火,秋取柞楢之火,冬取槐檀之火。

“换火种”是大事儿,总有“改换”仪式,因此,人们就需要把不易燃烧的湿柳折下晒干。这就是折柳。受“三节融合”在民间逐渐成型地影响,寒食插柳习俗也在最迟南北朝时期出现。

(2)随着“三结合流”,清明节种柳、戴柳习俗越来越兴盛

柳的象征含义很多,例如表示惜别之情,柳即“留”,所以《诗经》中就有:杨柳依依。

柳又象征着生机勃勃,因此就衍生出生育观念。所以,男女戴柳就非常流行。

这些都促进柳树种植。同时,清明节在逐渐行程中的唐朝柳树种植、推广也日渐增多。

“三节”中,上巳节与祭奠、招魂直接相关。而那一时节,最方便取用的树木是柳树。所以,柳树逐渐衍生出各种象征性含义。例如“柳树辟邪、招魂”等。再加上佛教、道教地影响,坟上插柳,即放在墓碑上、插在坟头上的现象形成。

“柳树”的象征性很多:最主要的就是象征生机勃勃。南北朝时期从南到北佛教信众和道教信众都发达。观音菩萨的柳枝,逐渐成为“生命”的象征。所以,柳又具备“招魂”“再生”的特征。

北魏(386-534年,鲜卑族建立北方统一政权)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有: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

由此,这就与道家的“辟邪”相关了。“桃木弓,柳木箭”更是古代婚俗中的一种标准。桃为“五行之精”,是“压服邪气、制百鬼”的“仙木”;柳更多也被视作“长生”的仙木。总之,“植物崇拜”的心理、给桃柳许多相类似的内涵。

久而久之,就形成唐宋的插柳、戴柳习俗。插柳就是插在大门的门把手或在房前屋后栽树、在坟头上插柳枝;戴柳就是头上戴、身上佩。全国各地都有类习俗、各民族大部分也有此习俗。

从清明“插柳”“戴柳”到左宗棠种柳,从习俗到脊梁精神

虽然,祭祀插柳民俗早已有之,但历史文字记载最早却是清明戴柳时间为唐高宗三月三;上巳戴柳为中宗四年,两位皇帝都赏赐群臣柳圈用以免除虿毒瘟疫。后世“戴柳”更加普遍,民间有“清明不戴柳,后世变黄狗”的俗谚。可见,“戴柳”的范围更广泛了。

清明插柳、戴柳的情况,在北宋非常普及,但大多改在寒食节(清明一二天)。可以说,“现代意义”的清明节合流于中唐,形成于北宋,完成于明朝。

(3)中国古代种树思想与清明节合流,促进了清明节种树现象增多

栽树的行为,有时是朝廷和地方的推广。因为“植树问题”在经济、安全角度考虑也是早已有之了。

对于种树,战国时的管仲就曾建议齐桓公“民之能树艺者, 置之黄金一斤, 直食八石……”。关于相关著作,只谈流传下来的著作,几乎每个时代都有,例如汉代《汜胜之书》、后魏《齐民要术》、晋《竹谱》、唐《四时篡要》、宋《桐谱》和《洛阳花木记》、明代《种树书》等等非常多。柳宗元写的《种树郭橐驼传》更成为名篇佳作。

因为,这种思想也就促使“比较易活”的柳树在全国各地开始广种。当然,树的种植是有先后推广顺序的,比如经济树种如桑树先被政府推广,之后才是出于“环保思想”的树种。

桑树叶养蚕,木材可做器具,枝条可做箩筐,桑皮可造纸张,桑耳非常好吃还可以酿酒,桑根皮可入药。总之,没有一个地方是没用的,没有一个地方不可以赚取收入。

从清明“插柳”“戴柳”到左宗棠种柳,从习俗到脊梁精神

左公柳

所以,在古代中国桑树被许多有经济头脑的大臣推广,最著名的就是左宗棠在西北的“左公柳”了。左宗棠号令西征军“种柳”使清明的习俗延伸到爱国、护国、卫民的高级情怀,左宗棠和中华民族千千万万的“脊梁”为国之领土所做的贡献,“左公柳”上的岁月苍苍更显得弥足珍贵。有些真正的脊梁和情怀在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

其实,清明节种树的思想来源很复杂,上面的三节及新的清明节影响也只是主要影响,其他影响还很多。例如佛教、道教鬼节习俗、儒家、萨满思想、风水学(这个推波助澜作用很明显)、中医、天人合一思想等都与之有关。

综上所述,其实最根本、最重要的还是,清明时节也是种树的好时节。所以,将清明作为古代植树节谈论,也不是有一定道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