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寧收購萬達37家門店,王健林“拋棄”萬達百貨,究竟什麼打算?

2月12日,蘇寧易購董事長張近東曾宣佈,蘇寧易購收購了萬達百貨下屬的37家百貨門店,這一收購信息的公佈,不僅意味著王健林領導下的萬達繼續進行著瘦身的計劃,同時也讓人們聯想到,早在2012年,王健林曾經與馬雲打了一個賭:2020年中國電商在中國零售市場的佔有份額如果達到50%,那麼王健林便給馬雲一個億,但是如果沒有達到這個標準,那麼馬雲反過來給王健林一個億!

蘇寧收購萬達37家門店,王健林“拋棄”萬達百貨,究竟什麼打算?

雖然剛剛來到2019年,距離2020年還很遠,但是從2017年開始王健林的萬達便不斷的變賣線下門店以及相關業務,這是否已經意味著,王健林也已經意識到,因為電商的介入,線下的實體店越來越不好做,只好進行變賣,賭約未到日期,王健林便可能已經輸了一個億呢?

萬達百貨曾經作為萬達集團旗下非常重要的實體商業的載體,為萬達的整體營收額創造出佳績,但是一味的投資線下實體,顯然對於現在日漸發達的網絡收購來說已然已經落伍,而這一次被一直憑藉“線上線下”兩條腿走路的蘇寧易購全部收購,也許就恰恰說明了線下實體店的轉型已經勢在必行了。

蘇寧收購萬達37家門店,王健林“拋棄”萬達百貨,究竟什麼打算?

事實上,蘇寧與萬達之間的淵源由來已久。早在四年前,雙方便已經開始了合作。2015年9月,萬達曾經與其簽署了《連鎖發展戰略合作協議》,蘇寧易購雲店等品牌當時便已經進入萬達廣場。隨後在2016年,根據具體的情況,萬達商業還曾為蘇寧雲商制定過規劃設計。而到2018年1月,萬達集團曾官方宣佈過,騰訊聯合蘇寧、融創以及京東等以340億元的價格入股萬達商業,收購了萬達商業14%的股份,其中蘇寧出資95億元,持股達到了3.91%。

由此可見,蘇寧與萬達的合作已經持續了4年已久,而且雙方通過合作達到了一種雙贏的局面,為之後的發展也不斷地做出了努力。而此次蘇寧收購的萬達37家門店大多位於一、二線城市的CBD或者市中心區域,會員數量超過了400萬人。這次的收購十分有利於蘇寧一直以來所構建的全場景智慧零售生態系統,實現了從線上到線下,從城市到鄉鎮的整體佈局以及規劃。同時王健林“瘦身”的路上越走越遠,真正踏上了輕資產轉型的道路。

蘇寧收購萬達37家門店,王健林“拋棄”萬達百貨,究竟什麼打算?

根據公開的資料顯示,萬達百貨原名為萬千百貨,在2007年成立。而當時中國的市場氛圍還處於百貨是最主要的實體零售業態,萬達看準了商機,也在2007年正式涉足百貨業務。2012年萬千百貨才正式更名為萬達百貨,曾經與商業地產、高級酒店以及文化產業共同作為萬達集團的四大支柱產業,並行發展。

萬達百貨在其鼎盛時期曾經每年開15到20家線下實體,增速飛快,全國門店總數曾經一度達到110個。甚至在2013年還曾傳言說萬達百貨要收購銀泰百貨,但最終不了了之。2015年開始萬達百貨迎來了重創,受到零售行業整體行情以及自身虧損的影響,王健林最終宣佈“關掉國內一半的百貨門店”,隨後萬達百貨開始了大幅度調整,通過關店而及時止損成為了常態。

蘇寧收購萬達37家門店,王健林“拋棄”萬達百貨,究竟什麼打算?

2016年萬達集團所公佈的全年財報中已然沒有了萬達百貨的身影,之後在2017年,王健林在進行萬達集團主要工作目標的發言中,也絲毫沒有提到萬達百貨的問題,2018年便傳出萬達集團要出售萬達百貨的消息,最終2019年初,蘇寧正式進行了收購。現如今,萬達集團的四大支柱產業早已經變成了商管、文化、地產和金融,“被拋棄”的萬達百貨也早已經作為王健林眼中的“賠錢貨”而不值一提。

蘇寧收購萬達37家門店,王健林“拋棄”萬達百貨,究竟什麼打算?

但是萬達百貨的十幾年發展也恰恰是我們國內一個零售時代的變遷,百貨商城從最早的意氣風發到現如今的沒落,也意味著一個零售時代的更新迭代。

近幾年王健林一直在強調輕資產轉型之路,那麼在零售領域屢屢失利的王健林,清出萬達百貨這樣的重資產是必然的結果。就像是王健林在萬達集團2018年年會中表示的一樣,“輕資產項目收入扣除所得稅之後便是利潤,而重資產項目租金雖然全歸自己,但是要扣除各種費用”,因此萬達商管在2019年要完全的剝離房地產業務,真正的實現輕資產轉型。

蘇寧收購萬達37家門店,王健林“拋棄”萬達百貨,究竟什麼打算?

“輕資產”轉型的萬達,除了賣賣賣之外,是否還有別的計劃,現在的我們尚未得知。但是隨著線上零售的不斷興起,萬達百貨這種只專注於線下實體,不顧線上零售行業行為必然會遭受到重創。2018年對於王健林和萬達來說真的很不好過,在不斷地“變賣”家財的同時,轉型之路也頗受壓力,萬達集團的未來之路到底路在何方呢?我們現在還未可知,只能靜等王健林的下一步動作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