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分鐘!從文山到昆明,為肺部撕裂的女孩搭建空中生命線

3月12日下午16點49分,伴隨著旋翼在空中翻飛的聲音,一架金匯航空救援直升機平穩降落在雲南警航臨時起降點。

“快快快!”

“患者肺部已經撕裂,隨時都有生命危險!”

直升機才剛落地,早已等候在旁的雲南省急救中心醫護人員就迅速向前,患者被轉運至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重症監護室。

直到得到患者“脫離生命危險”的消息,執行此次救援任務的機長華海峰才鬆了一口氣。自他加入到航空救援這一行開始,他就無比珍惜像這樣能讓他鬆一口氣的時刻。

因為鬆一口氣意味著,他又為生命的營救爭取了時間。

50分鐘!從文山到昆明,為肺部撕裂的女孩搭建空中生命線

為生命打通空中高速航線

上述救援的任務點在文山,患者為一高中女孩,因交通事故導致肺部撕裂,需緊急轉往昆明進行進一步治療。

事情雖已經過去將近一月,可對於救援細節,華海峰仍然記憶猶新。

“文山距離昆明有近350公里的路程,加之雲南地處高原,路況比較複雜,一般需要近4小時的車程,但那天我們的救援直升機僅用50分鐘便成功將患者從文山轉運到昆明,打通了空中高速航線,為患者爭取了寶貴的救助時間。”

華海峰來自江蘇,87年出生的他雖然年輕,但累計安全飛行的時間已經超過5000小時。他曾在全世界最大的飛行學院——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擔任飛行教官10年,為國家培養了不少優秀的飛行員。

“但對於我個人而言,還是比較傾向於在一線工作,把一生所學都服務於社會和人民”,2017年,華海峰正式成為一名航空救援飛行員,進入了這個在他看來能夠救死扶傷,神聖無比的行業。

50分鐘!從文山到昆明,為肺部撕裂的女孩搭建空中生命線

見到華海峰那天,他穿著一身乾淨利落的飛行服,有著不輸“衝上雲霄”的自信和帥氣。當聊到和航空救援工作相關的種種,他又始終帶著笑,滿臉無比享受的表情。

一年到頭365天每天24小時隨時待命,備勤時不斷學習,和機組人員做好各項準備,以便接到突發救援指令後可隨時出發,這是華海峰的日常。進入航空救援2年多的時間,他前前後後執行過不少救援任務,從醫療救援,交通意外傷害救援再到應急救災……他說,“救援任務執行完成後,會收到很多感謝,每次心裡都很開心,覺得好像自己把他們從死神那拉回來了一點。”

我問他,“執行了那麼多次救援任務,救了那麼多的人,這份工作有沒有給你帶來什麼?”

“最重要的就是身上那份責任感,對病人負責,對整套機組負責,也對自己負責,”華海峰這樣回答我,神情堅定。

50分鐘!從文山到昆明,為肺部撕裂的女孩搭建空中生命線

中國應急救援應跨入航空時代

按照專業的釋義,航空救援是這樣一個概念:把直升機應用於應急救援(空中120),能更快速到達水、陸路不可通達的作業現場,實施搜索救援、物資運送、空中指揮等工作,是世界上許多國家普遍採用的有效的救援方式。

據瞭解,美國、俄羅斯、德國、日本等國目前均建立了較為完善的航空救援體系,而我國面對即將進入超級老齡社會,醫療急救需求位居世界第一的現狀,航空救援仍然處於初級階段,專業航空救援直升機不足百架。

“航空救援的價值體現在救人的效率方面,其運行成本可能是救護車的十幾倍,但航空救援的時間會大大縮短。一般傷病員最佳的搶救時機也就是在30-60分鐘這樣一個階段,救護車到不了的地方,我們可以到,時效性更強,”華海峰說。

“航空救援對於中國來說是新型產業,也是朝陽產業。從長遠來看,中國需要這塊。目前中國航空救援力量非常薄弱。金匯通航能以自己的能力來做這個事情,彌補了中國在這塊的空缺,服務於全體老百姓,真的非常好。”

50分鐘!從文山到昆明,為肺部撕裂的女孩搭建空中生命線

華海峰所任職的金匯通航,成立於2006年,從2015年開始正式將直升機救援項目確定為核心業務,截止今年3月,布機全國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覆蓋200多個城市,與超過1300家醫院和急救中心聯合,在中國構建了一個全方位的航空救援網絡,為社會大眾提供緊急醫療和應急救援服務。

配有專業醫療設備的救援直升機,如華海峰般技術嫻熟的飛行精英們,隨時都在準備著出發,搭建起空中生命線,為每一個生命保駕護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