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古城旅遊區——青州古城

青州古城是至今保存完好、山水城一體、國內外罕見的明清古城。與國內其他古城相比,青州古城至少有以下幾個特點,希望各位在遊覽的過程中細心品味:

一是歷史脈絡清晰,城建格局完整。至今仍完整的保留著山、水、城一體的傳統格局和歷史風貌,古城內街巷肌理完好,古店鋪、古宅院鱗次櫛比,2萬多原住居民完整延續著古青州地區的傳統文脈。具有800多年曆史的昭德古街,2009年被列為全國首批十大歷史文化名街。當你穿行在古城的古街小巷中,腳下斑駁的青石板路,兩旁古色古香的宅院店鋪,可以說是“雖似陋巷有典故,但是長街即景觀”,會讓你目不暇接,充分感受到古樸滄桑之美。

二是歷史悠久,地位重要。青州素有“東方古州,三齊重鎮、海岱都會”之稱。古城的歷史可上溯到7000年前,是北辛文化的重要發祥地。漢初開始在此置郡縣,曾為1000多年的省級治所、1600多年的州郡府治所在。明洪武九年(1376年)之前,始終是山東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也曾是建國立都、封侯封王之地。南燕國定鼎青州古城12年,王朝都城,省內唯一。

三是名人輩出,文化底蘊深厚。僅在今青州市範圍內,古代就出了王曾、趙秉忠等6位狀元,180多名進士,可謂是狀元、進士之鄉;在此為官、居住或遊歷過的歷史名人,如宋代的范仲淹、富弼、歐陽修、李清照,明代的王世貞、胡宗憲、馮裕、馮琦、鍾羽正、邢玠、石茂華、劉珝,清代的馮溥、房可壯,近代的宋傳典、宋斐卿、胡可、胡旭、祁天民等,不下百餘位。他們在青州留下了大量的園林府邸、景觀建築和詩文著作,增加了青州古城的內涵,是寶貴的文化遺產。

四是多民族聚居,多元文化並存。城區內有有回族、滿族等多個少數民族,是全國重要的少數民族聚居區。既有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又有天主教堂、基督教。東關真教寺為全國僅存的元代三大真教寺之一。多民族和睦相處、多宗教共棲一域,風格各異的民族風情,異彩紛呈的多元文化,會讓您流連忘返。

遊覽路線:阜財門—海岱都會坊——天主教堂——尚書裡坊——偶園——一門科第坊——基督教堂——大學士坊——古槐樹——東門大街——馮府舊址——衛里巷——青州府貢院——石橋子

青州古城旅遊區——青州古城


青州古城旅遊區——青州古城


阜財門

阜財門是古南陽城的南門。南陽古城始建於北魏時期,金、元、明、清為路、行省、府署所在。初為土城,磚城建於洪武三年,城牆高12米,厚6米,長13華里零108步,共有城垛口1777個(《蕉硯錄》:城周圍十三里零三步,垛口稱一千七百七十五,實一千七百七十七。),有海晏、岱宗、阜財、瞻辰四座城門,衙署、廟宇、教堂、書院、府邸、公館、會館、商號、店鋪、票號、鏢局等羅布其中,為名副其實的“山東第一府城”。禮部尚書馮琦曾對青州古城有這樣的評價:地控海邦,萬里掃鯨鯢之浪;雲開天府,千山當虎豹之關。明代吳斌的《青州歌》中也寫到:“青州高城雄九州,城門天上飛瓊樓。羽林兵衛若熊虎,劍戟耀日寒光浮。”因古南陽城形似臥牛,故又俗稱“臥牛城”。

現重建的阜財門及城臺是按照歷史原貌進行設計復建。城門樓為磚木結構,面闊五間,進深一間,二層重簷帶周圍廊歇山式建築,為磚木結構。南城門城臺內設兩層,古時作為藏兵洞,城臺中部的券洞內兩側各設有三個券洞門進入藏兵洞,通過樓梯可上達城門樓內。城臺東西兩側另設東西登城馬道。

阜財門,之前稱作雲山門。歷史上的南門有二重,頭道城門外有跨澗石橋,稱“官橋”。據志書記載,青州府城南門“崇宏壯闊,與東、西、北三門迥殊。”這是因為城面南而立,當為正門。進入南門是甕城,比較寬闊,但當時僅有兩家住戶。甕城之內曾有照壁。

第二重城門上原來懸有漢白玉匾額,上有牡丹、熊和霸鳥圖案,據說,其寓意是青州為雄霸一方的富庶之地。門洞兩側各有藏兵洞三個,別看這洞門小,但裡面卻又深又寬闊,足以藏兵。舊時,進了南門,東向為隙地,內有一廟宇俗稱“疙瘩廟”,人有患蕁麻疹的,拜之極靈驗。而廟的正名應稱“太尉廟”,祭祀的是宋代周氏太尉,本地人。

進門向北即是南門大街,街面用條石鋪成,長約200餘米,盡頭處為東西向的萬壽宮街,再向北即偶園街。南門大街兩側有東華門南巷、萬壽宮街、九曲巷等街巷,有天主教堂、胭脂井、海岱都會坊等。

青州古城旅遊區——青州古城


海岱都會坊

古代青州地處海岱之間,歷代為都會之地和軍事重鎮,曾長期作為山東地區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商貿發達,商賈輻輳,被譽為“三齊重鎮,海岱都會”。為彰顯古代青州的歷史地位,設立了這座牌坊,該坊四柱三門式,總高度9.4米,總寬14.4米。四柱三門式,中間之門寬闊,可以通車馬。一般情況下,官員可以走中間,平民百姓只能走兩邊的小門。

一門科第坊

始建於明萬曆年間,為旌表青州馮氏家族而立。這是根據歷史資料在原址復建。該坊為四柱三門式,總寬度12.92米,總高度11.32米。

青州馮氏家族自馮裕開始,書香傳承,科第連綿,人才輩出,自明正德三年(1508)至明萬曆元年(1573)馮氏三代65年的時間內,先後有馮裕、馮惟重、馮惟訥、馮子履、馮琦、馮瑗等6人考中進士,馮惟健、馮惟敏、馮子鹹等3人考中舉人。歷史上,馮氏為青州的名門望族之一,聲名顯赫,被稱為“北海世家”,亦稱北海馮氏。明清時期,先後出了馮裕、馮溥、馮琦等名人,如:明代,馮裕官至貴州按察司副使,馮琦官至翰林院學士、禮部尚書、贈太子太保、諡恭襄;清代,馮溥官至刑部尚書、文華殿大學士。

在過去,牌坊不是隨便可以立的,是有明確規定和程序的。這一門科第坊也是經過皇帝批准的。你看,這座牌坊的題額是“一門科第”,頂額有“聖旨”二字;小字右邊是“旌褒馮氏進士裕、惟重、惟訥、子履、琦、瑗,舉人惟健、惟敏、子鹹”,共六個進士、三個舉人,左邊小字是“大明工部奉敕立,萬曆丙戌榖旦”;南面抱駐聯,上聯是“科第連綿,彰顯東州文運”,下聯是“事功卓著,堪稱北海世家”(江玉坤撰聯,張詩傑書丹);北面抱柱聯,上聯是“一門風雅,多少芝蘭玉樹”,下聯是“幾代書香,無窮國棟良才”(閻金亮撰連,張詩傑書丹)

大學士坊

始建於嘉靖二十二年,為旌表青州府諸城縣人翟鑾而立。該坊為四柱三門式,總寬度15.94米,總高度12.65米。

翟鑾,字仲鳴,青州府諸城縣(今諸城市)人,以錦衣衛籍舉明弘治十八年(1505)進士,官至謹身殿大學士(首輔),卒諡文懿。

牌坊頂額為“御旨”二字,坊名“大學士”(因為翟鑾官至謹身殿大學士);坊名右邊小字為“光祿大夫、柱國、少傅兼太子太傅、禮部尚書、謹身殿大學士石門翟鑾”,左邊小字為“嘉靖癸卯季春吉旦”;南面抱柱聯,上聯為“巡邊防三萬裡,雄才大略固關塞”,下聯為“秉閣政十餘年,遠慮深謀為棟樑”(張景孔撰聯,沈鐵君書丹);北面抱柱聯,上聯為“體麗聲清,廷對分差標法度”,下聯為“心和意密,公裁明斷順朝綱”(閻金亮撰聯,陳鑄書丹)。

柱國坊

始建於明弘治年間,為旌表大學士劉珝而立。2014年,復建,四柱三門式,總寬度12.78米,總高度12.74米。

劉珝,字叔溫,明代青州府壽光縣人,今青州市高柳鎮陽河村人。明正統十三年進士,官至光祿大夫、柱國、太子太保、戶部尚書兼謹身殿大學士、贈太保、諡文和,歷仕正統、景泰、天順、成化四朝,明憲宗稱其為“東劉先生”,並賜印“嘉猷贊翊”。弘治三年卒,弘治皇帝為之親撰祭聯:“忠裨於國,允稱一代名臣,孝表於鄉,堪稱三朝元老”。青州府、壽光縣都建祠祭祀。

頂額為“敕贈”,題額“柱國坊”,題額右邊的小字為“光祿大夫、柱國、太子太保、戶部尚書兼謹身殿大學士、贈太保、諡文和劉珝”。“柱國”是文勳封號。左邊落款為“弘治辛酉榖旦”。南面抱柱聯,上聯為“忠裨於國,允稱一代名臣”,下聯為“孝表於鄉,堪稱三朝元老”(此聯為弘治皇帝御製祭聯,劉傑書丹);北面抱柱聯,上聯為“忠廉立殿堂,史稱賢相,功與雲山並峙”,下聯為“仁孝滿鄉里,世譽楷模,德同陽水共流”(張景孔撰練,劉葆君書丹)

萬壽宮街

東西走向,因街北有萬壽宮而得名。東接雲門山路,西至玲瓏山南路,又西斜對心寺街,條石鋪設。萬壽宮為地方官員遙拜皇帝之所,始建於清初,民國前期拆毀。

萬壽宮街以南分別有:團圓閣西巷,因該路東側三官廟有團圓閣而名,北起萬壽宮街,南至城牆;四井口巷,北接萬壽宮街,南抵城牆,因巷內有四井口得名。據傳,該井始鑿於北魏後期,口闊井深水湧,為安全井上覆有石板,開四口,可同時供多人取水,故曰四井口。以北有九曲巷,因此巷狹窄多曲折而得名,西接玲瓏山南路,東連南門大街,北臨天主教堂。

青州古城旅遊區——青州古城


天主教堂

始建於光緒元年(1875),最初規模較小。光緒二十六年(1900),由法國梅神甫接管後第一次購地擴建。民國二十年(1931),益都天主教堂正式由煙臺教區劃出,直歸羅馬教區管轄,設立青州教區,統管益都、臨朐、昌樂、壽光、臨淄、高苑、博山、博興、廣饒等十縣的教務。由法國神甫衛國棟任獨立教區的第一任主教。隨著天主教的不斷髮展,1933年又在原址上重建了規模更大的天主教堂。主教堂外型為西方哥特式建築風格,大門座西面東,門樓為西洋尖拱式。

教堂以南原為修女院,當地百姓稱作“老姑院”,解放前教會在此院辦過孤兒院,收容社會孤兒數十名。解放後這裡由政府接管,院內孤兒都陸續做了妥善安置,少數孤兒於五十年代初隨同修女、大姑併入坊子孤兒院。解放前夕,華東局創辦的青州建設研究會曾在此辦公,原設在彌河鎮大關營村的華東局保育院南遷前也曾在此暫住。

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逐步落實宗教政策,天主教愛國會得已恢復,辦公地點暫設在修女院內。1997年,青州市政府撥款在修女院舊址重建天主教堂。新教堂坐西面東,外型仍為西方哥特式建築風格。教堂東西長40米,南北寬18米,建築面積720平方米。迎面坎山磚雕精美別緻,頂部有三座尖塔高聳入雲,其中間一座高35.8米。三個紅色大門聖潔典雅,正門上方雕有耶穌像,兩邊門上方有白色和平鴿,繼上雕刻著“榮主”、“益人”四個大字。四周牆體青磚到頂。堂內西首設聖坦,四周牆壁掛著數十幅精湛的藝術油畫,內容多為救世主耶穌活動的聖蹟。堂前院北側有人造假山,院中有各種奇花異草,環境幽雅,設施完備,是教友們的一處極好的活動場所,禮拜日,有眾多教友按時來此作彌撒。現“青州市天主教愛國會”,“天主教益都主教區”均設於此,轄管西至淄博以東,東至煙臺(青島除外),北至壽光,南至臨沂等數十個縣市區的教務。近年,本市範圍內的上院、辛莊、北枕頭等多處分教堂均修復一新,正常的宗教活動常年不斷。

青州古城旅遊區——青州古城


尚書裡坊

始建於明嘉靖年間,為旌表青州人石茂華而立,被毀,後根據史料在原址復建。該坊四柱三門式,總寬度13.8米,總高度11.48米。

石茂華,青州府益都縣人,字君採,號毅庵,明嘉靖二十三年進士,官至兵部尚書、三邊總督,文治武功,政績卓著。後以養老致仕歸家。明萬曆年間,適逢陝西大歉,朝廷以他曾在此地任職多年,民望很高,又重新起用,命其前去督撫救災。當時已經六十多歲的石茂華,馬不停蹄趕往災區,為安置災民日夜操勞,終因勞累過度,吐血而卒。朝廷為旌褒石茂華的功績,特下聖旨,贈官太子少保,諡恭襄,遣官營葬祭祀,並將南門裡石茂華的府邸附近改名為尚書裡,建造了此坊。

牌坊的題額是“尚書裡坊”,南面抱柱上的對聯,上聯是“一撫重鎮,居然千里干城”,下聯是“再秉節鉞,允矣三邊鎖鑰”(江玉坤撰聯,劉三民書丹);北面抱柱聯,上聯為“築洪堤明訴訟一方大任”,下聯為“平內亂滅倭奴萬古英豪”(閆金亮撰聯,王建軍書丹)。可以說,這兩幅對聯是對石茂華政績的高度概括。石茂華的事蹟除見於史料記載外,還有許多故事和傳說,如《聊齋志異》“諭鬼”一篇,說的是石茂華鎮鬼的故事。民間還有石家“八把黃傘出南門”的傳說。

偶園

坐落於偶園街中段路東。偶園街全長約1000米,南接南門大街,北至縣十字口,是古南陽城縱貫南北的主要交通要道。過去曾稱估衣市街、中山街、新民街、民主街、民主北街、東方紅路,後因“偶園”改稱偶園街。

偶園,最早為衡王府的東花園,後為清代康熙年間文華殿大學士馮溥告老還鄉後的住所。馮氏是青州歷史上特別是明清之際的名門望族,自始祖馮裕開始,世代為官清廉,政績卓著,詩書文脈代代傳承。

馮溥,字孔博,又字易齋,青州府益都縣人,順治三年進士,歷任庶吉士,編修,宏文院侍講學士,吏部右侍郎,刑部尚書、文華殿大學士等職。馮溥學識淵博,生性剛正不阿,深得康熙帝的重用,康熙皇帝稱其為“輔弼重臣”,並讚揚他“端敏通達”、“勤勞素著”。馮溥秉性耿直,敢於直諫,向皇帝提出過許多治國安民之策,為百姓作了很多好事。

歷史上的馮溥,還曾有一個甘冒殺頭之罪的義薄雲天之舉。那就是馮溥與其子馮協一的故事。清順治十六年,南方發生變亂,平定之後,當朝官員有王主事明新受牽連,遭受滅門之災,家人女眷充軍。在充軍路上行至紅花鋪時,懷孕的小妾產下一兒。楊姓老僕人說,覆巢之下無完卵,王家血脈寄於此子,我們投奔益都馮家吧,主人曾是馮氏門下。當深夜趕到馮家時,恰逢馮溥在家,馮溥慨然日:“此我事也。”說這就是我的事情,冒著殺頭的危險收留了這個孩子。後來這個孩子取名協一,意思是視同己出,長大後為官,歷任廣州太守、臺灣知府,為大清邊防發展穩定做出很大貢獻。這個故事載於康熙三十九年(1700)成書的《觚剩》中,作者鈕秀,字玉樵,江蘇吳江人。

馮溥在京城時,曾得元人之萬柳園,園內因遍植柳樹而得名。康熙二十一年,七十四歲的馮溥告老還鄉,購得此園,取“無獨有偶”之意,謂之“偶園”。(《清史稿》說此園是康熙帝所賜,近年根據馮氏研究者考證,實際上在馮溥致仕之前就已經購得此園。)

偶園北面與古樸寬大的馮氏宗祠、樓臺參差的馮宅連為一體,互相襯托,實際上是一組宅第、宗祠、園林相結合的三位一體古代建築群體,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現在宗祠和宅第大部分都已經被毀,但花園仍保持完好。

因為以前是衡王的東花園,因此,佈局和規模都跟皇宮內的御花園相仿,尤其是園內的假山,構思巧妙、手法高超。其藝術構思與疊石風格技巧與中南海瀛臺完全一致。據園林專家考證,青州偶園是明代中國造園名家張南垣的之子張然的作品。

園內四株明朝的桂花、三株明代迎春花,四百年來花香依舊;園內“福、壽、康、寧”四大奇石,彌足珍貴,當時就有“一兩石頭一兩銀”之說,更有園內假山堆砌,精巧別緻,小橋流水,古柏參天。

走進園門,一條磚石甬道向東延伸,路旁竹影搖曳,花香撲鼻,四株明朝的大桂花左右對稱排列。據記載,這些桂花是明朝衡王府的遺物,至今已經歷了四百多年,現仍枝繁葉茂。旁邊這個朝北的小門,上書“偶園門”,透過小園門和牆上的漏窗往裡看,只見亭臺錯落,山多林茂,如同國畫一般。

這是一個獨立的院落,又名“石景園”,園內怪石點綴,古梅蒼翠,令人心曠神怡。院中坐北朝南的古建築,叫“佳山堂”,是馮溥待客和寫作的場所,也就是會客室和書房了。馮溥在偶園內生活了十年,寫下了許多優美的詩篇,記錄了他晚年的悠閒生活,所著《佳山堂集》就是以佳山堂命名的。

堂前沿東、南兩牆成半月形環列的假山,就是著名的三峰假山了。它是由明末清初著名的疊石家張南垣之子張然設計,濃縮了九州的山川秀水,被譽為“國寶”。假山取材於四川峨嵋山和青州南山上的花紋怪石,而且山石的堆砌也是按照岩石的固有的紋路,自上而下,有機排列的,確實達到了弄假成真的程度,而且不失天然之美,顯示出張南垣家族疊山造園技術的高超。

假山分為東、中、西三峰,山上有石澗、石洞、暗道、平臺等,形體渾厚多變,充分體現了古代園林假山連、接、拼、挑、飄、透、懸、垂的組合形式,山體不大,但佈局得體適宜,給人以一種山巒疊障的感覺。

假山西峰比較平坦,上面有水井,井水流下來形成一掛瀑布,注入山下的瀑水池。池北的亭子叫“近樵亭”,遊人走到這兒,可以在此稍事休息,觀賞水池中魚兒嬉戲,池中水循山向東流去,水上疊石為橋,名“瀑水橋”,過石橋可進入一個石洞,先往東南走,再往南一折,腳下越來越高,順勢漸進,不知不覺登上山腰,這就是假山中峰的西麓了。中峰最為險峻,向東則登上了主峰之巔,遠山近樹一覽在目,峰東北臨水,壁上有石窟,俯身入窟,開始,光線昏暗,辨不清眼前的景物,婉轉西行,頓覺豁然開朗,原來是已經進入一座方丈石室了!頂部有一裂縫,陽光自縫中射入,耀人眼目,再往南轉,洞頂有一圓孔,孔中窺天,恰似懸在頭頂上的一塊玉璧,這座暗室給整座假山增添了一份神秘色彩。走出暗室往東走,就可見山腰處的“臥雲亭”了。亭子下臨山澗,溝壑縱橫,山巒起伏,泉水自橫石橋下流出形成洞泉水,與西南流過來的瀑布水匯合後,沿山根向北流去,注入北邊的方池。臥雲亭後石徑崎嶇,盤桓而上,可走假山之東峰,沿石徑繼續北去,可登松風閣,舉目四望,全園景色可盡收眼底。我們隨著水流登上了大石橋,橋下池內魚兒嬉戲,荷花盛開,橋北面的門是楮綠門,出了楮綠門,右邊建築即為“松風閣”,它為全石無樑建築,結構奇特,冬暖夏涼。

偶園內不僅有全國唯一的三峰假山,還有享譽海內外的“福、壽、康、寧”四大奇石,在中國賞石界佔有重要地位,深受奇石收藏家所推崇。

據傳說,這四塊奇石是明衡王朱祐楎過壽時,地方官宦貴人贈送的禮品貢石,每一塊都玲瓏剔透,氣度不凡。專家評價,四石“疏可走馬、密不通風”,蘊含著書法篆刻的神韻,並依其形似與神似,分別取名為“福”、“壽”、“康”、“寧”四個吉祥的字,給石頭取上吉祥的名字,存於園內,也是象徵著家族興旺,福壽康寧,透出了濃濃的隱逸意識以及博大精深的石文化內涵。

前面為牡丹園,舊為馮溥的住宅,現遍植各種名貴牡丹,園中佇立的是“福”石,這塊“福”石,高2.4米,寬1.63米,體態雍容華貴,與偶園的牡丹相映成趣,它玲瓏剔透,周身多孔,若在石下點燃柴草,那麼煙霧穿行各個孔中,繚繞而升,甚為奇觀。

青州有兩“壽”:一是雲門山上的大“壽”字,二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壽”石了。石高2.4米,寬1.7米,坐南面北,周身也有很多孔,漏透皆備,中間有一個很大的孔。透過石孔,則可看到對面的“康”石了,石高3.7米,寬1.2米,婀娜多姿,形同鶴立。四石中形態最好的就是“寧”石了,它豎立於偶園甬道南側,高2.3米,寬1.2米,兼具瘦、漏、透、皺之特點,清奇拙怪,氣度不凡。

關於這“福、壽、康、寧”四大名石,在青州還流傳著一個“一兩石頭一兩銀”的傳說。據說,馮溥去世後,家境逐漸敗落,他的後人靠變賣家產維持生計。有一個南方富豪來馮宅買古玩時,看到了這四塊奇石,驚歎不已,請求主人賣給他。於是,商議好價錢是一兩石頭一兩銀,稱一下石頭有多重,就用同等重量的銀子來換。富商馬上回去籌措資金,準備第二天一早來買奇石。主人這邊卻一夜無眠,翻來覆去怎麼也睡不著了。他想,如果把這鎮園之寶也賣了,那不是要留下敗家子的罵名嗎?可君子之定,又豈能說變就變,一直想到天亮,也沒想出一個萬全之策。正在一籌莫展之際,夫人獻上良策。一會兒,南方富商就興高采烈的來了,迫不急待的想交銀子取奇石。這時主人說,稱奇石時要把奇石下面的石制雕花底座也稱上,富商一聽傻了眼,因為四塊奇石下都有一個底座,這些石制底座比上面的奇石還重,即使再富有,也買不起了,只好告辭。主人既沒有食言,又保全了鎮園之寶。否則在300年後的今天,我們就無法在此領略到“福、壽、康、寧”四大奇石的風采了。這四塊奇石的價值,現在則可以說是無價之寶了。

偶園中,還有一件國家一級文物,就是“大齊碑”,碑高4.45米,寬1.6米,厚19cm,青石石質,碑首作半圓形,高129cm,以高浮雕技法刻兩條俯首盤旋的巨龍,中題陽文篆書“司空公青州刺史臨淮王像碑”3行12字,字徑17cm,中有界格,題額兩側各有一小佛像,碑的正文為陰刻隸書,29行,原文共1635字,現存1500字,碑文記載了北齊青州刺史婁定遠重修南陽寺的功德、青州地位的重要以及南陽寺的位置等資料。碑陰刻“龍興之寺”四個大字,字徑67cm,原系唐代李邕書寫的龍興寺寺額,金皇統六年(1146年)摹刻於碑陰。這塊碑是我國南北朝時期最大的的石碑,文物和藝術價值極高,被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偶園規模雖不大,但結構嚴謹,佈局得體,景色小巧而精緻,緊縮卻不繁瑣,給人以別有洞天之感,充分地體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高超的園林建築藝術。現在的偶園,除去儘量保持它的原貌外,還新添了珍禽異獸,奇花異草,以及用“青州怪石”為主要材料製成的水石盆景,使古老的偶園錦上添花,風景更加靚麗!

青州古城旅遊區——青州古城


基督教堂

1875年,基督教開始傳入青州。1879年,英浸禮會傳教士懷恩光、庫壽寧等來青,先在青州市民主街中段路西購置部分土地,建了部分平房,成為青州基督教最早的活動場所。1909年,牧師卜如斯,聶德華等偕英藉工程師,由英浸禮會投資,在原址正式創建了大基督教堂,即現在大家所在的地方。該教堂佔地面積二千六百平方米,建築面積一千四百多平方米。其建築風格以歐式為主調,與天主教堂不同之處是,它巧妙的融入了中國傳統建築的風格。除大教堂之外,周圍還有許多輔屬建築,形成一宏偉的建築群。包括:大教堂,小禮拜堂、博物堂,牧師寢舍及辦公用房等。歐式的尖拱大門坐西面東,門兩側有歐藝鐵護欄,護欄兩旁為青磚灰瓦西式尖拱門窗的沿街東屋數間。大門內青磚甬道直達月臺,月臺臺基高1.3米,月臺之上是主體建築大禮拜堂。教堂面闊五間,進深九間,面積614平方米,正中不留門,尖頂大坎山兩邊各有一六角型三層柱式鐘樓,曰“恩光樓”,樓高15米,上為六角亭頂,每層周邊有拱型修長小窗。樓的底層正面各開一尖拱式大門直通教堂內。教堂內裝飾獨特,正面西首有一突出的聖坦,上有祭臺,臺前有一直徑二米的圓形地下淨池,據說供教友聽課前淨手淨身之用。教堂內兩邊有東西兩排拱式木製框架,更顯堂內莊嚴肅穆。大教堂前月臺下南北各有平房十一間,北為辦公場所,南為教會原先建的博物堂。

據考證,青州博物堂始建於1887年,而公開資料顯示中國目前最早的博物館南通博物館建於1905年。因此可以斷定,青州博物堂是當今中國最早的博物館,它比南通博物館早了8年時間。對此,國家文物部門非常重視,專門到青州調閱了相關資料。博物堂正門設在南屋東山,山尖兩旁有尖頂小塔兩座,正上方嵌一豎型匾額,陽刻“博物堂”三個大字。大門兩側牆上各嵌兩塊青石立式石板,上刻楹聯一幅,上聯為:“飛潛動植群生悉上帝慈悲實驗”;下聯為:“電磁聲光諸學皆下民富強本源。”博物堂面積雖然不大,但內藏展品十分豐富。大到虎狼狐鷹,小到蝴蝶昆蟲,實物標本無其不有。還有許多從歐洲帶來的顯微鏡,地動儀、天文圖、福音畫片等。因是免費參觀,全日開放,故每天有眾多的民眾來此參觀以飽眼福。隨著形勢的發展,1905年,牧師懷恩光又在濟南府建了一座規模更大類似博物館性質的展館,名“廣智院”。該院建成後,便將青州博物堂的大部設備及展品調往濟南充實了廣智院。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破四舊”,教堂首當其衝,紅衛兵首先將兩座恩光樓拆毀。因大教堂當時有益都縣印刷廠當作倉庫,還內存部隊的部分軍需物資,才免遭洗劫,倖存下來。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隨著宗教政策的進一步落實,於1980年對教堂進行了全面整修,除兩座恩光樓沒進行重建外,其餘建築基本恢復原貌。2010年,又籌資將兩座恩光樓按原樣復建,使大教堂得以恢復原貌,又顯當年雄姿。今已成為基督教民的正常活動中心。2012年,基督教堂建築群公佈為濰坊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從19世紀末開始,天主教、基督教陸續傳入青州。在傳教的同時,他們在青州辦學校、辦醫院,促進了西方文化在青州的傳播。青州著名的民族實業家宋傳典,曾就讀於教會辦的廣德書院,後來他經商辦實業,曾當選民國第三屆山東省議會會長,後來去了天津,與其子宋斐卿一起創辦了天津東亞毛紡廠,生產著名的“抵羊”牌毛線。

青州古城旅遊區——青州古城

宋代古槐

國槐,落葉喬木,蝶形花科,槐屬,在青州地區栽植歷史悠久,現存古槐400餘棵,明代及明代以前的約佔一半,樹齡最長的為宋代古槐。該樹高10米,冠幅10米,胸圍4.4米,樹齡約800年,為偶園街區內重要的歷史標誌物。人們一說起城裡老槐樹,就知道是偶園街這個地方。

青州古樹名木非常多,前幾年做過一個普查,各種古樹名木達數千棵之多,最著名的當屬範公亭公園裡的唐楸宋槐,老樹虯枝,依然生機旺盛,枝繁葉茂。現在城區範圍之內樹齡百年以上的古樹有100多棵。

東門大街

說起東門大街,得先說說東門。東門過去稱海晏門。原來門洞上方有塊石匾,上刻有“海晏”門之舊名“海岱”二字,落款為“大明洪武三年山東都指揮使葉大旺監修”。城牆及城門洞外層為包磚加固,城門洞包磚有生鐵汁灌縫,十分堅固。出東門,即東關昭德古街。在六十年代,東門甕城內尚有關帝廟、少數民族衛生所、著名商號閔家莊“西桂堂”、牛家“同仁堂”等及住戶18家。牛家“同仁堂”的主人牛漢武為原國民黨益都縣城關鎮鎮長,但此人好善樂施。解放後雖被鎮壓判死緩,但由於當地百姓聯名保釋出獄,後以賣菜為生,於60年代去逝。

進入東門向西即東門大街。東門大街是青州古城的主要街道,始建於北魏初期。為南陽城內最主要的東西大街,也是當時重要的商業街。這條街道,東段是傳統意義上的東門大街,而西段原稱衛街,現在統稱東門大街,東起東門,西至衛街西口,全長600多米。當時,街內衙署、寺廟、名人府邸、老字號,林林總總,從經濟到軍事到書院,在這裡都有豐厚的遺存。金代山東東西路統軍司衙署,明初山東佈政分司衙署、山東都指揮使司衙署、青州左衛衙署、青州府貢院皆設於此街。沿街店鋪密佈,有隆盛糕點、順和筆莊、仁和堂藥鋪、義翰齋、泰盛和、天增益帽店等老字號。大街兩側有前局、後司、南營街、北營街、衛里巷、樓里巷、馮宅巷等街巷和凝翠樓、東嶽廟、馮府等著名建築。解放後陸續改為居住和商業。

馮府舊址

原先為清代大學士馮溥的府第,其宅第規模當時堪稱青州第一。大門坐北面南,門前有旗杆、石獅,旗杆頂上是三鬥九箍,象徵著一品官階。其宅第有三進院落,外加東跨院、後花園,共計有房屋60餘間。其前廳,面闊5間,半人多高的月臺,正面出廈亮窗,磚、木、石三雕精美無比,簷下四根硃紅柱子,直徑粗足兩人合抱。廳內陳設一流,廳房之大可容數百人,人稱“山東第一廳”。《青社瑣記》記載:“馮文毅公之予告歸也,清聖祖賜詩、賜玉印,方約寸餘,高則忘之,印文曰:“適志東山”。

解放後馮府曾為益都縣城關鎮駐地。歷經多年,院落已不成體系,尚存7棟歷史建築,保存較好,在墀頭及山牆位置能看到少量磚雕。宅內原有“馮起震畫竹石刻”一方,現存青州市博物館。

衛里巷

因巷內曾有明山東都指揮使司及青州衛署指揮機關而得名。山東都指揮使司是明代設在青州的軍事機構。明洪武初,設立益都衛。洪武三年,改青州都指揮使司,洪武十九年,遷於濟南,遂為山東都指揮使司,青州立左、右二衛。永樂四年,移右衛戍德州。現僅存正廳兩間。

此巷現為回民聚居區。

青州府貢院

青州府貢院,即考院,是當時科舉考試的場所。

封建社會實行科舉選士制度始自隋朝,當時士子讀書以求進取,需經層層考選,博取功名。一般的考試要經過四道關口。

一是考秀才,府城考選僅為頭道關口,謂之“進學”,錄取者稱為“生員”,俗稱“秀才”。那今天的話來說,算是拿到最低一等的文憑。沒能考中的,無論長幼,還是“童生”,要繼續考試。二是考舉人,秀才有資格參加省裡的考試,即鄉試,就是參加行省考試,我們可以形象的稱之為全省大會考,鄉試錄取的成為舉人,第一名稱“解元”。三是考進士,成為舉人後方能取得進京考試的資格,這個考試叫做會試,錄取者稱為進士,第一名稱“會元”。四是考狀元,會試錄取者再統一參加殿試,由皇帝親自主持,排出具體名次,第一名為“狀元”。作為進學考試,選拔秀才,一般是三年兩次進行,而鄉試、會試則為三年一次。鄉試是在考試之年秋季進行,稱“秋闈”,翌年春季舉行會試、殿試,故稱“春闈”。科舉取士,乃封建時代國家選拔人才的重要措施,從進學到殿試,都有一整套規範嚴整的制度與措施。貢院設施均按規制設置,明清時期在府州縣設立考棚,在京師及各省會城市則設立貢院。

青州貢院的前身為明代山東布政司衙署。據記載,明初設山東布政使司於青州,即省級行政區。洪武九年(1376)遷至歷城,於青州設佈政分司,後廢。萬曆四十年(1612),山東按察副使高第與青州知府王家賓共議,將此處改為書院,按察副使高第為之命名曰“雲門書院”,同時,作為學道考選士子之所。當地提學,即管理學道的官員以按察司僉事身份兼管海防道,平日視事海防道,至期便親臨書院,選考士子。清雍正四年(1726),確立考選制度,即成為“學使按臨之所,遂專考院之名”,民間俗稱其為“考院”。直至清末(1905)廢科舉。此地作為府城考選各縣秀才場所,歷史長達數百年之久。《聊齋志異》的作者蒲松齡就是在這裡考中的秀才。民國初年,全省師範調整,青州、萊州、登州、膠州、武定(今惠民)各府所辦師範共組為山東省立第四師範,校址就在這裡。其治學嚴謹,名師高徒輩出,成為當時著名學府。建國後,初為山東工農速成中學,1954年為益都第二中學校址,2006年,二中遷入新建校址後,改為“青州市雲門雙語學校”。

青州自古文運昌盛,科舉成果蔚為大觀。據史料記載,自唐代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科舉考試有狀元名稱以來,至清末1905年最後一名狀元,共產生了777個文武狀元。其中,姓名、籍貫均可考者約440人,今山東地區共有36名,其中僅今青州市範圍內就有6人,數量之多,僅次於孔子故里曲阜的7人。這6名狀元,即文狀元蘇德祥、王曾、張唐卿、普顏不花、趙秉忠,武狀元丁殿祥。至清代,還有一名狀元與青州有關,就是洪鈞。洪鈞本籍蘇州,當年隨母來青州給人打工,主人看他聰明,讓他陪兒子一起讀書,後來高中狀元,所以,青州有句俗語“有狀元徒弟,沒有狀元師傅”。關於洪鈞,大家都熟悉,曾任多國大使,其妻即名妓賽金花,晚清四大譴責小說之一的《孽海花》的主人公就是以賽金花為原型。

青州古城旅遊區——青州古城


石橋子

東門街與南、北營街的交叉口原有一處石橋,橋下是排水系統,故稱此路口為“石橋子”

“石橋子”往北是北營街,舊時為青州著名的小五金加工街,盛時剪刀作坊數十家,“家家紅爐旺,戶戶鐵錘聲”,所產的“大三”牌剪刀,工藝製作精良,聞名全國。街內“森盛”號為清末狀元洪鈞幼時學徒和讀書之所。現由於雲門雙語學校的東門開於此街,業態多與教育培訓有關。

“石橋子”往南是南營街,嘉慶年間的武狀元丁殿祥便生在此街,這裡原有富麗堂皇的武魁府和高唐王府等,現偶園的東門以及清真寺的西門均開於此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