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鹼荒地變棗園 山東昌邑第一書記幫扶見聞

新華社濟南4月6日電題:鹽鹼荒地變棗園:種的不是棗樹,是擔當——山東昌邑第一書記幫扶見聞

新華社記者邵琨

兩年前,對山東省昌邑市龍池鎮農民孫升海來說,不種糧食種棗樹是不務正業的荒唐事。如今,他與鄰村村民合夥種了40多畝棗樹,已是四鄰八村的種棗大戶。

兩年前,對昌邑市稅務局派駐龍池鎮油坊村的第一書記陸凱來說,在鹽鹼荒地上種棗樹,還是一項風險抉擇。如今,在他的帶動下,油坊村及周邊村民有意願種棗樹的越來越多,逐漸成為當地農民致富的助推器。

“讓鹽鹼荒地變棗園,種的不是棗樹,是風險,是擔當。”在昌邑市龍池鎮的一片棗園裡,說起陸凱當年在荒地上種棗樹,幾名又來棗園學習的油坊村及鄰近的馬渠村村民說,“村裡產業要發展,全靠這個帶頭人了。”

龍池鎮油坊村地處渤海南岸,是個後進村,土壤鹼性大,農民世代耕種小麥、玉米等,每畝地毛收入不足1000元。為了改變現狀,陸凱想給村裡引進一個賺錢的項目,帶領村民走上致富路。於是,他想到了家鄉的梨棗種植產業。

“梨棗耐鹽鹼、易成活,而且老家的梨棗種植產業已有20年曆史,村裡有不少土專家,老家距離這裡不遠,也有成熟的市場,銷路不用愁。”陸凱說。

為了能讓村裡發展梨棗產業,他還把昌邑市各個部門關於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政策彙集成冊發給村民,並在村裡開設第一書記大講堂,邀請市裡出臺政策的部門工作人員來到村裡,跟農民面對面講強農惠農政策,邀請昌邑北海村鎮銀行工作人員張濤到村裡,給農民面對面講貸款優惠政策,提供資金支持。

除了貸款優惠,陸凱又幫村民算了一筆賬,梨棗種植一畝地投入需2000元到3000元,種植後第二年掛果,第三年就可以收回投入。家鄉村民種梨棗一畝地年收入1.5萬到1.8萬元,是種糧食的十幾倍。

但是,雖然有政策和銀行資金支持,推廣梨棗種植仍舊很難。陸凱先後多次組織油坊村的能人、大戶去他老家考察學習,但村民們仍然顧慮重重,遲遲沒有一戶決定種植。

群眾不接受,黨員帶頭幹。“說一千遍不如干出樣子給他看。”於是,陸凱決定自己先嚐試。

油坊村的村道旁有一塊8畝左右拋荒多年的鹽鹼地,道路兩側是地勢低窪的水溝,以前種植楊樹,枝葉發黃,不易成活。陸凱給村裡交上承包費,在這塊地上做起實驗。“選擇這塊地,一是不佔用村裡良田;二是給村民打個樣,若是連這片村裡鹽鹼化最重的土地都能種植成功,其他土地就更不成問題了。”陸凱說。

於是,他開始平整土地、打井、扯電、購買苗木,自己前後投入近16萬元。2018年春天,梨棗苗木終於正式入土。然而隨之而來的是冷嘲熱諷。“鹽鹼地上種果樹,淨收棍子不結果,要是能掛果,我願100元一斤收購!”油坊村的一位老漢嘲笑地說。

為了能當年掛果,形成示範效應,陸凱特意購買了7年以上的大苗種植。經過不懈努力,棗園終於實現當年掛果,掛果最多的一棵樹收了50斤梨棗。經權威機構檢測,這塊地上生產的梨棗品質比他老家的品質還要好。

“絕不能拍腦袋、想當然。”陸凱說,我的底氣除了來自老家梨棗產業的成功,還來自濰坊農科院、青島農業大學等科研機構專家的支持。

在棗園的看護房裡,翻開梨棗日常管理記錄表,記者看到裡面詳細記錄著打藥、追肥的時間、種類等。“每次專家來幫忙管理的時候我就詳細記錄下來,用什麼藥,多大劑量,什麼時候用都記下來。我想搞一個梨棗種植說明書,讓村民一看就知道怎麼種。”

今年春天,油坊村及附近的孫家莊、馬渠村已經有10餘戶100多畝地種上了梨棗。陸凱抓住時機成立了梨棗種植合作社,免費將種植技術傳授給村民,並與合作社農戶簽訂了託底銷售合同。“農戶只管專心種植,銷售問題交給我。”陸凱說。

如今,原來的8畝荒地已成梨棗園,棗園掛著“授漁計劃·特色農業種植示範園”的牌子。

清明時節,棗樹還未發芽,油坊村及周邊幾個村的村民又來取經了。“沒有這個第一書記,我們再過十年八年也想不起種棗樹來。”

棗園裡,棗樹下間作種植的菊花、板藍根等中藥材已經破土生長。昔日的鹽鹼荒地,在第一書記和村民眼裡,正隨著春天的到來,煥發出勃勃生機。(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