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減持潮來襲!節後大盤還會大跌嗎?

A股減持潮來襲!節後大盤還會大跌嗎?

最近,A股市場出臺了二組截然相反的數據:一則是,機構投資者紛紛叫嚷“大牛市行情來了”,甚至稱A股為“改變命運的第八次機會”,鼓勵股民跑步入場炒股。3月份僅深市新增開戶數就達299萬,環比增長109%,今年來滬指漲幅已達30.18%,A股短期逼空式上漲行情已取得了驕人的成績。

另一則是,當散戶們都在上車時,卻有不少股東高管趁機套現離場。截至4月4日,上市公司已發佈2210份股東減持公告。有797家上市公司出現重要股東減持行為,減持總額達526.35億元,淨減持市值366億。其中電子、醫藥生物 、計算機等行業減持市值均超過50億元。

資料還顯示,在上述797家出現股東減持的公司中,有59家公司有股東清倉減持,相關人員在今年2月清倉了6萬股公司股份,減持金額142.56萬元。此外,在這797家股東減持的上市公司中,淨減持市值超過10億元的有中興通訊、信維通信、同方股份等4家;超過5億元的有19家,超過1億元的有125家。

A股減持潮來襲!節後大盤還會大跌嗎?

面對股民們開戶數大量增長,而上市公司卻有二千多份股東減持通報。多數專家表示不必為慮。上市公司大股東減持主要是企業需要資金。現在企業急需資金,股東減持後運用資金可為企業輸血,這種減持是良性的,起碼為企業解困。同時,還有一些上市公司高管減持套現,主要是想趁著股市走牛,早點將手中籌碼變現,改善生活之用。

而筆者認為,散戶大舉開戶建倉,而另外還有數千份上市公司高管的減持通報,這意味著,A股市場的未來實在令人堪憂,投資者千萬要謹慎小心,少賺點錢沒關係,別在目前位置把本金都給折損在裡面。

首先,有如此眾多的上市公司股東要減持,主要是因為,連上市公司的高管都覺得自己股票已經漲得“超值”了。因為。作為上市公司的高管,他們知道自己公司的股票值幾個錢,而現在股價已經遠遠“超值”了,已經到了讓他們覺得是該落袋為安的時候了。

再者,如果本輪股市上漲是大牛市來了,也不會出現高達2000多家上市公司高管要扎堆套現跑路,有的在二級市場拋售,有的在大宗交易平臺上折價拋售。在很多上市公司高管看來,指望股市後市再走出大牛市行情,那是異想天開。A股市場整體估值過高,科創板又要馬上推出,未來股市根本沒有上漲空間,所以他們才會在本輪反彈即將結束之前,儘可能的減持手中股票。

A股減持潮來襲!節後大盤還會大跌嗎?

最後,上市公司高管喜歡在逼空行情中減持。這既是讓手中股票能賣個好價錢,也能不讓市場看出其慌不擇路的意圖。因為在瘋牛行情中,任何利空都當作是利好,大家忙著通過股市賺大錢,所以,股市一聽說大股東減持手中股票,都還要一路追進。大股東現在拋售自己手中持有的股票,是想盡量減少由於大規模減持,給自己的上市企業帶來不良的影響。

面對如火如荼的行情,我們真的為廣大散戶捏上一把汗。從歷史經驗來看,散戶大量入市,上市公司高管紛紛減持手中股票,都是股市不祥之兆。其實,上市公司高管最明白自己的股票值幾個價錢,目前上市公司的短期漲幅,遠遠偏離了其真正的估值,而且在不看好未來股市行情的情況下,有2210份股東減持公告被披露也不足為奇。散戶投資者現在切莫掉以輕心。

清明重磅消息或將引領明日A股走向!

這個週末,最重磅的消息莫過於,在2019年4月5日結束的全球兩個最大經濟體之間的直接接觸。

接觸的結果,現在已經有了官宣。相信有興趣的朋友早就已經得到消息。

A股減持潮來襲!節後大盤還會大跌嗎?

這裡,筆者對這個消息做個小小解讀。因為各種不可描述的原因,筆者寫的會比較隱晦。大家能夠意會就行。

第一,這次是我們去對方的首都進行談判。客隨主便。和上次在我們這邊相比,“建設性的意見”已經轉化為實打實的落地意向。

之前對方要求的七個領域,都談了,沒有任何遺漏。

一般來說,這種級別的談判,肯定不是一錘子買賣。甚至,都不是一個層級能夠解決的。先雙方決策層定調(阿根廷);再雙方監管層對接,商量大致方向(最近的9輪會面);最後,是雙方的技術層負責具體落實、銜接、推進(隨後的落實階段),一般來說還肯能視具體情況通過各自立法機構審核。三個層級缺一不可。

第二,這次雙方沒有糾結是“today”還是“per day”,而是直接提到了最終“協議文本”。這對市場的提振信心的提振作用是巨大的。

雖然之前,不論是A股市場還是美股市場的投資人,已經在“雙方緩和”的預期上進行交易。但消息實錘之後,對市場的進一步提振還是有的。這種提振不止是消息面的市場預期,更有價值面對企業實打實的利好。

第三,確實有一些“遺留問題”。但是雙方會“進一步磋商”。

這句話的意思,是雙方對遺留問題的範圍和內容都諱莫如深。但是雙方保留進一步接觸,解決這些問題的途徑。

對市場來說,談比不談好;

談的多比談的少好;

意識到分歧並進一步接觸,比鴕鳥思維閉關鎖國好。

筆者也隨後看了一段新聞視頻,雙方接觸結束之後,對方的決策層在接受採訪的時候,還有了一個時間表——四周內雙方決策層再會面。

A股減持潮來襲!節後大盤還會大跌嗎?

總結一下,筆者認為,週末的這則消息,對A股市場有提振作用,但提振作用的力度不大。

具體邏輯如下:

筆者認為,影響A股市場走向的要素,有四個,一是貨幣政策;二是市場價值;三是監管政策與制度安排;四是市場情緒。

目前這則消息,對貨幣政策影響有限;對市場價值的影響是中遠期影響(未來一年財報);對監管和制度安排的影響已經顯現並被市場消化(QFII擴容,金改開放);唯一有較大影響的是市場情緒。

但前文我們講過,市場中的投資人在上個月底實際上已經在提前參照“緩和”邏輯再操作了。因此,這則利好的效用實際上已經減弱。

綜上,市場提振作用有限。週一A股市場如果上揚,大概率並不會影響貿易類相關行業和個股。

在週一的市場中,不妨多觀察一下鐵礦石貿易相關公司和已經飛上天的豬肉行業,相信他們會有不錯的拉昇。

提醒:以上內容屬個人思路分享,若所提個股僅供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