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準格爾旗楊家灣上了《民國日報》

說起“獨貴龍”奶奶有講不完的故事,這不僅是因為爺爺是鄂托克“獨貴龍”戰士,還因為奶奶她熱愛這片土地,知道草原對牧人的重要性,懂得崇尚自然保護環境。她認為“獨貴龍”運動是正義的,是造福後代的偉大運動,她敬重每一名為牧民利益奮鬥終身的成員,佩服他們的勇氣、膽量和智慧,支持和鼓勵他們的活動。在艱難和痛苦中沒有報怨過爺爺,而是帶著兩個孩子受盡苦難,還為“獨貴龍”組織通風報信,送衣送食,為此擔驚受怕,還怕連累別人。奶奶還說自己捨不得放下兩個孩子,感到沒有像達日瑪和薩仁高娃一樣,成為一名“獨貴龍”女戰士而遺憾。奶奶她在歌頌“獨貴龍”,也願意給講“獨貴龍”,講到那些英雄遇難時,她會落下傷心的眼淚,她覺得這些人都太年輕,許多人不到三十歲就犧牲了,他們為了什麼?不就是為了我們腳下的這塊土地嗎?

為什麼現在的人還不珍惜她,破壞草原的行為最對不起的就是為此而犧牲的先人,然後是我們的後輩兒孫。

奶奶還特別愛講她心目中的帥哥戰士,專門給崗根塔拉和孟克講了熱布騰拉不登(奇子俊)的故事。她非常敬佩這個人,認為他是個奇才,也很帥氣,人還有正義感,為“獨貴龍”運動和貧苦牧民辦了許多好事,奶奶就願意講他,讚美他。

她說:“奇子俊是準格爾旗東協理那森達賴的二兒子,人們都叫他二少爺,人長的身高豎大,肩寬膀厚,聲如宏鍾,蒙漢兼通,穿著奇特,他的穿戴裝束與牧人不同,他穿的袍子總是把袍襟系的高於膝蓋,讓後襬僅僅遮擋住一個屁股。這種穿法讓草原上男女效仿了一時,過去我們不穿特里克(布袍子)是不上馬的,可奇子俊卻要穿短卡上衣,掛帶褲和皮鞋躍馬揚鞭。他推行簡化蒙姓為漢字頭,說這樣大家都方便,帶頭把蒙名奇渥溫勃爾只斤取頭字奇為姓。他主張王公貴和平民百姓一律平等,廢除下跪磕頭的煩鎖禮節制度,改為脫帽鞠躬行禮,讓他的父親帶頭執行,他第一個剪掉了辮子,讓官員們把頂戴花翎和清朝官服脫下扔到黃河裡。他還廢除了貧民自帶糧食為召廟加工米麵的無償勞動,保送有志青年到外學習。這在當時轟動一時,準格爾成為新潮的代名詞。他還辦了一所準格爾旗同仁中學,意思是蒙漢一視同仁,深受當地群眾擁護,成為蒙漢團結的楷模。他為了破除舊制度尋求新的真理,在北京認識了內蒙古民族民主領袖旺丹尼瑪,同伊克召盟獨貴龍領導人席尼喇嘛到烏蘭巴托探尋革命道路。回國後他在張家口認識了趙世炎、烏蘭夫、李森等共產黨人,進一步懂得了民族革命的許多道理。至此投入到民族平等的鬥爭中,他資助府谷的李恭儒、劉天明、範雲軒等進步青年在太原學習,他們後來都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29年春,席尼喇嘛率領的內蒙古革命軍12團,被投靠國民黨蔣介石的白雲梯圍困,席尼喇嘛讓被王爺特古斯阿木古郎收買的布仁吉爾嘎拉殺害,12團慘敗。奇子俊在旺丹尼瑪和席尼喇嘛先後遇害後,扛起了內蒙古革命的重任,在馮玉祥支持500支俄式連珠槍下,組建了500多人的蒙邊一路軍騎兵團。”

講到這裡奶奶聲音低沉了下來,關於奇子俊的故事講了好幾個晚上。

1932年2月9日,是農曆正月初四,這一天凌晨發生了一件震動鄂爾多斯,乃至上層的命案。從準格爾楊家灣東協理那森達賴的國公府傳出一陣槍聲,內蒙古的傳奇人物,奇子俊和他的父親那森達賴以及衛士鬥林倒在外院的血泊中,《民國日報》稱它為“蒙旗血案”,史稱“東官府事變”。此案造成轟動的原因是奇子俊深受貧苦牧民愛戴,他是內蒙古人民革命黨創建人之一,是國民黨南京政府監察委員,不僅與我黨高層有來往,還是烏蘭夫在蘇聯東方大學的同學,並在土默特左旗塔布賽村參加過烏蘭夫同志組織召開的會議。保護過烏蘭夫、李森等革命同志。

這件血案說來話長,而且錯宗複雜,充滿了歷史恩怨和陰謀,總體看奇子俊死在了義氣上。也是他的父親那森達賴早年因為貪權種下的禍根。他為讓兒子繼承他的事業,違反蒙旗制度私自任命奇子俊為西協理,這下惹惱了已經熬成白髮,本應順其自然補缺西協理官職的管旗章京阿拉騰扎布,他憤然辭職回了老家,之後帶著侄兒到太原告狀。1928年土匪王英佔領了準格爾旗,阿想在王英幫助下掌管準旗事務,回到準旗還在夢中時就被那派人亂槍打死,他的兒子奇壽山逃出了準格爾旗,先在姓田的一家躲藏,後在銀川打工。

奇子俊比奇壽山大三歲,從小玩大,兩人一起讀書,一個漢語先生,平時形影不離親如兄弟。奇子俊認為父輩的恩怨不能傳到下一輩,他四處打聽尋找奇壽山,終於在歸綏找到。奇子俊為他洗身更衣,拿出銀兩先保送他到河南洛陽軍官學校特種兵科受訓,後又保送他到南京國民黨中央黨務學校學習。奇子俊為了奇壽山謀到一官半職在南京到處求人,此時那森達賴給他寄來一信,讓他在南京殺掉奇壽山以免後患,奇子俊把信給奇壽山看後當面消毀。見他天冷還穿著單衣,領他上街裡外換新。可這些並未打動奇壽山的復仇之心。他投靠早已想殺奇子俊的白雲梯,收買了奇子俊的貼身衛士奇景峰,與白雲梯共同密謀利用奇子俊讓他回家過年之際,殺掉他們父子。

他們回到楊家灣後,奇景峰到處散佈那森達賴要殺奇壽山的消息,大年三十以更換新槍為名收走了王府衛隊人員槍支,只有鬥林沒敢去收,因為他是那森達賴的私生子,也是奇子俊的弟弟,也只有他在事發時做了抵抗。

初四凌晨,奇壽山把收買的衛士佈置在外院,自己親自提槍進入奇子俊臥室,奇子俊正在洗臉,奇壽山照著他頭部就是一槍,可是子彈卡在槍膛並未打響,奇子俊慌忙跑到院子中央大聲喊:“阿瓦,救命!”,奇景峰跑到跟前,奇子俊一看“心腹”來了,轉過身指著奇壽山正想說什麼,被奇景峰從後面數槍打死。那森達賴和鬥林聽到槍聲幾乎同時衝出房間,鬥林兩槍沒有打中跑出院外的奇景峰,且被其他衛士打死,那森達賴更是身中6彈。等後院太太和僕人們跑出來看時,奇壽山正抱著奇子俊嚎哭。七太太來到跟前蹲下把父子三人睜著的眼給合上然後說:“子俊長的這麼俊怎麼也會被殺害,就是沒長心眼。”

然後起身對奇壽山冷冷的說:“我們蒙古人對死人是不能嚎哭的。”

奇壽山迫不及待接替了協理職位。南京《民國日報》大肆報道此案筆墨還未乾,新的血案又發生了,奇壽山在執政僅僅83天后,被七太太顧人槍殺,《民國日報》這樣評論:“蒙旗貫有女豪傑,七太太報仇血恨!”

奇子俊死時年僅31歲,人們在為奇子俊遇害惋惜的同時,也設想了許多如果。如果在奇壽山第一槍未打響時,奇子俊應該撲上去與之博鬥可能會給他父親和鬥林爭取出時間,但最終結果不會改變,因為他的六名衛士全部背叛了他;如果他不要把自己最忠誠的衛士派給吉合,可又有誰能保證他就不背叛呢;如果奇子俊不要在蒙古揭穿白雲梯分裂革命黨的陰謀,白也就不會對他恨之入骨,收買他的衛士害他了,那除非你不革命,白投奔蔣介石後把席尼喇嘛殺害了怎能不殺你呢;如果奇子俊不要把父親給他的“密殺令”給奇壽山看,就不會讓奇壽山最後下定決心先下手為強。

還是奇子俊心太實了,他怎麼也不會想到自己視為的親兄弟會向他下毒手,也不會明白身邊6個衛士為什麼全背叛了他。

人們指責他的父親不該官迷心竅,害了自己的兒子也害了自己。不過奶奶另有別論,因為他們是一個年代的人,更知道一些確切情況。她認為那森達賴是辦過很多好事的人,甚至是名愛國人士,他有勇有謀辦事非常精明,還有讓人啼笑皆非的事情。

過去貧苦牧民被神木官府收取的柴炭等稅壓的無法生存,那認為這種進貢極為不合理,他當東協理後決心廢除這一制度。

1913年秋天,神木官員在40多名衛兵護衛下又來準格爾收稅,還向漢人收什麼煙囪稅,那得到消息後出動府兵埋伏於邊官必經之路的樹林中,還沒等神木官兵反應過來就全部被繳械。那命令將51名“來客”全部剝光衣服,害的這幫邊官光著身跑回了神木。至此再也沒人敢來伊盟收稅,那森達賴解決了200多年官府欺壓牧民的問題,為我們鄂爾多斯辦了一件大好事。

外蒙古獨立期間,那森達賴旗幟鮮明堅決反對,他與西蒙王公一起到歸綏發表反對外蒙古獨立的聲明,支持共和表明愛國立場,被大總統封為“輔國公臺吉”,人稱“那國公”,從此楊家灣王爺府更名為“國公府”。

辛亥革命時,閆錫山響應孫中山號召,殺了山西撫臺陸釧琦,清府立即派出清兵征剿,閆抵抗不住從河曲往包頭方向轉移,路經準格爾時,那遠迎回府,為閆洗塵熱情招待,臨別還送五十擔糜米補充軍糧。閆錫山後評價那森達賴時說:“在當時那種困難情況下,五十擔糜米就是為辛亥革命做了巨大貢獻。”

1914年前後,綏遠地區土匪成災,那森達賴派出他的胞弟唐森達賴和奇文英帶領準格爾精銳騎兵進行了剿滅,匪首劉三林子、劉四林子被迫藏於大青山,可那森達賴不留後患,愣是徹底剿滅。不僅保了綏遠、土默特、薩拉旗、托克托的民眾安全,也使鄂爾多斯多年沒有匪患。綏遠城將軍張紹曾將此事報告給袁世凱,大總統府給那森達賴頒發了一枚文虎獎章。

那在1917年自己出資在沙圪堵修了一條亙古未有的街道,東西兩邊蓋起千餘間商鋪,他親自帶人馬到山西河曲、陝西府谷招商,晉陝兩地商人紛紛前來準格爾經商,沙圪堵一時間成了遠近聞名的小京都,那王爺也成為晉陝蒙公認的大東家。他規定每月初一、十一、二十一為集市日。奶奶說沙圪堵成為他們接受新鮮事物的開放地,蒙古人向漢人學習漢語和生活方式,漢人學習蒙古語和進行皮毛肉奶交易。這裡成為蒙漢團結的集結地,在它的成功帶動下,納林、暖水、五字灣紛紛效仿,後與沙圪堵並稱草原上的四大商鎮,為鄂爾多斯經濟和文化乃至民族團結做出了貢獻。

奶奶說,還認為那森達賴只是個貪權力的人嗎?為什麼奶奶對那森達賴有這麼好的評價呢?是因為那森達賴還辦過一件大好事。

據奶奶回憶,其實在席尼喇嘛在烏審旗領導“獨貴龍”運動前,當時的準格爾東協理丹丕勒就領導過準格爾牧民武裝抗墾,可他有個叫格什巴圖的女婿,是靠放墾發財的,丹丕勒把他趕出了準格爾,格懷恨在心,從歸綏搬來清兵打敗了抗墾武裝殺害了丹丕勒。

民國後,已經60多歲的格什巴圖以為人們忘掉了他出賣抗懇義士的歷史,誰知道那森達賴一直記得這件事。他當上東協理後,有一天手提馬棒闖進格什巴圖家中,揪住格的衣領痛罵道:“你為發財連你丈人都敢殺,今天我要讓你這個牲口把出賣的土地全部吐出來!”

說完掄起馬棒照著格一陣猛打,土地沒吐出來且吐出一攤血。他命令府兵把格拖入牢房,說要讓他不得好死,由牧民們來審判他,可沒幾天已經被打的半死的格就死在了牢房。那森達賴為抗墾英雄丹丕勒報了仇,也震懾了那些還在以出賣土地發財的人,牧民們為那森達賴大義凌然的行動拍手稱快。

奶奶說到最後,邊擦眼淚邊哼唱了起了漫瀚調《二少爺招兵》,算是對奇子俊的紀念吧:“沙圪堵點燈楊家灣明,二少爺招兵忽沙沙的人……”

第十五章 準格爾旗楊家灣上了《民國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