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傳統木榨榨油,整個過程絕了!

木榨榨油是體力活兒,也是技術活,打榨人被稱之為榨匠。

傳統木榨榨油從篩籽、車籽、炒籽、磨粉、蒸粉、踩餅、上榨、插楔、撞榨到接油有十多道工序,除了磨粉是機械作業外,其他全部靠手工完成。

古老傳統木榨榨油,整個過程絕了!

油菜籽收來後,首先用風車篩去雜質,用大鍋炒熟。炒好的油菜籽冷卻後,進行兩至三次碾磨,磨的粉越細出油率就越高。

我小時候看見榨坊磨粉用的是石碾子,一頭被矇住了眼睛的老黃牛,圍著很大的石碾子轉拉,石碾的橫槓上坐幾個頑皮的小孩,一來義務趕牛碾粉,二來也增加點重量,加快磨粉的速度。

古老傳統木榨榨油,整個過程絕了!

油菜籽收來後,首先用風車篩去雜質,用大鍋炒熟。

蒸粉,是道關鍵的程序,也是件苦差事。蒸鍋上擱一個鐵架子,再鋪一塊棉包袱隔粉。每鍋蒸一個餅的粉,大約十七斤。蒸好的粉用包袱提了,倒進放了稻草的四個鐵圈中,踩壓為粉餅,這叫踩餅。熟粉溫度高,榨匠赤腳踩餅猶如蹈火。木榨餅大小取決榨的孔徑,餅厚約七公分,油榨乾以後就成了四公分左右的枯餅。

古老傳統木榨榨油,整個過程絕了!

蒸粉,是道關鍵的程序,也是件苦差事。蒸鍋上擱一個鐵架子,再鋪一塊棉包袱隔粉。

木榨由一根直徑一米三的大樹挖空而成,中空部分放餅扎楔。上榨是個細緻活,需兩位榨匠默契配合,豎立粉餅,校正鐵箍。木楔分兩排,打榨時,一排脹緊則另一排鬆掉,再松再脹,擠餅榨油。

熊師傅告訴我,他與這木榨感情很深。自己跟了這木榨三十多年不說,師傅以及師傅的師傅,都是靠這木榨討吃喝的。每次看到養育了幾代榨匠的老木榨,他都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

古老傳統木榨榨油,整個過程絕了!

蒸好的粉用包袱提了,倒進放了稻草的四個鐵圈中,踩壓為粉餅,這叫踩餅

去年,一個開茶樓的老闆專程過來,想用五千塊錢買走老木榨。熊師傅急了,生怕毛老闆會賣掉。他看了看木榨,說:當時,如果我拿得出五千塊錢,我就買了,哪怕供在家裡,也願意。

七月天,很熱。炒籽與蒸粉的兩口大灶,將二百多平米的榨房烘烤得如一個偌大的烤箱,室內的溫度至少高出室外十來度。

古老傳統木榨榨油,整個過程絕了!

榨餅大小取決榨的孔徑,餅厚約七公分,油榨乾以後就成了四公分左右的枯餅。

熊東生師傅與他的四個同伴,就在這高溫烤箱裡赤膊忙碌著。木榨榨油的繁瑣工序,需要他們五個榨匠的通力合作,才能順利響榨出油

古老傳統木榨榨油,整個過程絕了!

上榨是個細緻活,需兩位榨匠默契配合,豎立粉餅,校正鐵箍。

這樣的古法榨油費時費工,出油率也比機榨油低了很多。每百斤油菜籽出油不到三十斤,機榨卻能達到近四十斤。現在,大多數地方的木榨,早已被效率更高更省力的電力榨油機取代,榨坊已近絕跡。

古老傳統木榨榨油,整個過程絕了!

木楔分兩排,打榨時,一排脹緊則另一排鬆掉,再松再脹,擠餅榨油。

時代在前進,生活在變遷,然而,許多人在享受現代化生活的同時,也在深深地懷念那些漸漸遠去的古法工藝。

古老傳統木榨榨油,整個過程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