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鈞韜觀察」致20年後的4億中國老人:如何保障自己的晚年生活?

2016年底,中國60週歲及以上的人口數為2.3億,佔全國總人口數的16.7%。而在2014年時,中國60歲及以上的人口數為2.1億。短短兩年,中國的老齡人口竟然增加了近10%!

這種噴發式的增長速度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我們可以預見,人口老齡化問題必將成為未來中國社會面臨的重大挑戰,也是我們每一個人都要面對的實際問題

按照目前的增長速度,20年後,中國60歲以上的老人會有多少呢?

答案是:

4億!

美國目前的人口總數是3.24億,按照美國目前0.7%的人口增長率來預估,20年後,中國的老年人數量將比美國的人口總數還要多。

這群超過美國人口總數的4億老人,正是現在即將步入老年或者正當壯年的60後、70後、80後群體,或許就是此刻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

這一群體是當前社會上的主要勞動人口,也是目前中國社會建設的中堅力量。20年後就會成為老人的“中堅力量們”,將會面臨怎樣的老齡化社會呢?

中國式老齡化,

全球獨特的老齡化現象

早在2000年時,中國就已經是一個老齡化國家。和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的日本、德國、英國、美國不同,中國的老齡化現象具有自己的特點和問題。每一個特點和問題,都會對我們造成更加深刻的影響。

1、未富先老

網上有一個熱門調查問題:“你的銀行卡里有多少存款?能夠擔負起你未來的供車、供房、育兒、供養父母、子女教育的費用嗎?”看到這個問題時,許多工薪階層的神經都會為之一顫,這個尖銳且敏感的問題太能觸痛大家的神經了。

60後、70後、80後這三代人,肩負著供車、供房、養育後代、供養老人的重任,並且還要為子女的教育、自己的養老儲存準備金,然而“沒錢”和“未富先老”六個字,如同針扎一樣,狠狠戳中了廣大60後、70後、80後群體的痛點。

雖說多數西方發達國家早已進入了老齡化社會,然而這些國家物質財富積累充分,人均GDP都高於30000美元,屬於“先備後老”;而目前的中國,人均GDP僅在7000美元左右。我們明明還沒富起來,恍惚之間,就快速變老了。

2、老年人口基數大

老年人口基數大必然帶來一系列社會問題,家庭與社會都將迎來巨大挑戰。

家庭方面,青壯年承擔的養老責任加重,一個勞動人口贍養兩個甚至四個老人的情況將極為常見。社會方面,以目前社會上養老設施、醫療機構的數量與質量,肯定無法滿足將來4億老人的養老需求,養老施設、醫療機構的建設都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3、增長速度快

2000年至2017年,短短17年間,中國60歲以上的老齡人口由1.3億增長至2.3億,增長率高達76%,我國的老齡人口正迅速增多、老齡化問題正在加重。

目前中國民眾的生育觀念更加傾向於“少生”甚至“不生”,並且育兒壓力也非常大。有關專家表示,即使開放了二胎政策,“只生一個”依舊會成為現在以及將來的主流現象。隨著時間的推移,年輕人越來越少,而老人只會越來越多。

如果沒有做好準備,

將面臨怎樣的養老環境?

1、醫療費用快速增長

龐大的老人醫療需求必將對醫療行業產生重大影響,老年人對於醫療服務的剛性需求將導致醫療服務費用快速增高,“看病難”的問題將比現在更為嚴重。同時,如果我們想要享受優質的醫療資源,則要摸摸自己口袋裡的錢包,好好盤算自己是否能夠支付在“好的”醫療機構看病與療養的費用。

2、子女養老壓力大

計劃生育政策在抑制我國人口快速增長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但也為老齡人口的養老問題留下了隱患。在每個家庭只有一個獨生子女成為較普遍現象的情況下,一個子女供養兩個、四個甚至六個老人,對於他們來說自然是異常沉重的負擔。

3、養老服務供不應求

中國人口老齡化問題也給國家的養老服務建設也帶來了極大的挑戰。基數龐大與增速極快的老齡人口,必然對養老服務產生很高的數量需求、質量需求,而以目前社會上的養老服務建設現狀來看,將來的形勢不容樂觀。當我們老了,如果“家庭養老”和“養老服務”兩者都無法依靠,那才是真正的“老無所依”。

如何保障自己的晚年生活?

我們都會漸漸變老,提前準備多種方式去保障自己的晚年生活是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做的事情。特別是60後、70後、80後群體,這一群體步入老年的速度遠比我們想象中的要快,“如何保障自己的晚年生活?”是我們應當儘早思考的問題。只有提前做好準備,才能做到“有底氣地老去”。

方式一:年輕時積累足額財富

難度指數:★★★★★

效果指數:★★★★★

「鈞韜觀察」致20年後的4億中國老人:如何保障自己的晚年生活?

想要保障自己的晚年生活,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是在年輕時完成財富積累。只有堅實的經濟基礎支撐,才能保證自己的晚年生活安穩無憂。然而,對於絕大多數普通工薪階層來說,這是一條萬人前往、卻鮮有人能夠成功的路。在青壯年時期就完成足夠供應自己一生開銷的財富積累,畢竟只有少數人能做到,並不適用於作為普通人的我們。

方式二:依靠社保養老

難度指數:★★☆☆☆

效果指數:★★★☆☆

「鈞韜觀察」致20年後的4億中國老人:如何保障自己的晚年生活?

社會保障是現代文明的產物,是國家為我們提供的福利性制度,用來保障我們的基本生存與生活需要,其中的社會基本養老保險的作用就是為了保障我們的晚年生活。目前,我國已經成功建立了具有全民普惠性質的社會基本養老保障體系。依靠社保養老,只需要在年輕時持續繳納足夠年限的社保費,即可在年老時領取一定數量的養老金,這是目前多數人採取的養老方式。

然而,雖然依靠社保養老在可操作性上並不難,但是社保只能保障基本的生活需要,並不能滿足我們更高的養老服務需求,更不能保障我們過上高品質的晚年生活。

所以,僅僅只是依靠社保來養老的效果,並不是特別理想。

方式三:社保+商保雙重保障

難度指數:★★★☆☆

效果指數:★★★★★

「鈞韜觀察」致20年後的4億中國老人:如何保障自己的晚年生活?

這是我們推薦的保障方式。

由於社保中的基本養老保險只能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只有進一步完善自己的養老保障配置,才能真正做到安心養老。如何完善自己的養老保障配置?商業保險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社保可以作為養老的基本生活保障,商業保險則可以作為社保的補充,它更側重於全面和高品質生活的保障。社保加商保,可以形成一種多層次的保障。

這種方式,實現難度並不高,在年輕時花費少量且確定的金錢繳納社保及商保費用,即可在年老時獲得較充分的生活保障,是每個普通人都能做到的事情。

中國的人口老齡化問題和我們每一個人都息息相關,我們不得不重視它。“如何保障自己的晚年生活?”這一問題對於我們每個人而言,都具有緊迫性。只有提前做好準備,採用多種方式保障自己的晚年生活,才不會在將來被中國式老齡化現象帶來的實際問題所困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