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傑微纖出口退稅金額佔淨利過半 產能陷入瓶頸13臺染缸面臨拆除

長江商報消息□本報記者 魏度

原本產能不足,又因環境治理,三分之一染缸面臨拆除。正闖關IPO的江蘇聚傑微纖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聚傑微纖)持續盈利能力堪憂。

聚傑微纖地處江蘇蘇州,是一家規模不大的家族企業。報告期(2015年至2018年6月30日),其產能利用率接近或超過100%,已經陷入瓶頸。更為嚴峻的是,公司38臺染缸中13檯面臨拆除。此次IPO,公司試圖通過改擴建及升級來新增產能。

不過,這一願望能否順利實現還存在變數。報告期,聚傑微纖盈利能力較弱,不僅營收和淨利增長緩慢,且淨利對出口退稅高度依賴。去年上半年,其退稅金額佔淨利潤的63.22%。

備受關注的是,聚傑微纖還患上大客戶依賴症。報告期,公司第一大客戶迪卡儂為其貢獻的營業收入逐年攀升,去年上半年貢獻的營業收入佔比達77.24%。而且,迪卡儂同時還是公司供應商。

針對上述問題等,長江商報記者上週向聚傑微纖發去採訪函,但未收到具體回覆。

營收增速連續兩年不到3%

聚傑微纖擁有全球知名運動品牌零售商迪卡儂等國際知名品牌客戶。不過,自2011年至今的8年間,迪卡儂一直是其重要客戶,近年來晉升為第一大客戶。

報告期,聚傑微纖向迪卡儂銷售的收入分別為1.95億元、2.58億元、3.07億元、2.08億元,佔公司營收的46.86%、61.11%、70.85%、77.24%。同期,公司向前五大客戶銷售收入為2.36億元、2.97億元、3.30億元、2.25億元,佔公司銷售收入的56.67%、70.45%、76.11%、83.63%。剔除迪卡儂的銷售佔比,其他4家貢獻均不到10%。

此外,從報告期經營業績看,雖然迪卡儂為其貢獻的營收逐年增長,但聚傑微纖業績增長十分緩慢。報告期,其實現的營收分別為4.16億元、4.22億元、4.33億元、2.69億元,2016年、2017年同比分別增長0.06億元、0.11億元,增幅僅為1.32%、2.75%。

與營收緩慢增長相比,淨利則起起伏伏。同期,其淨利潤分別為6671.81萬元、7635.85萬元、7011.21萬元、3310.49萬元,2016年、2017年的同比增幅為14.45%、—8.18%,扣非淨利潤為6857.59萬元、7624.69萬元、6876.67萬元、3246.47萬元,2016年、2017年的同比增幅為11.19%、—9.81%。

值得關注的是,去年上半年,雖然營業收入似乎有較大幅度增長,占上年全年的62.12%,但淨利潤與之並不同步,佔比僅為47.22%。

淨利潤高度依賴出口退稅

不僅對大客戶高度依賴,聚傑微纖的淨利對出口退稅也是高度依賴。

招股書顯示,聚傑微纖報告期,外銷收入分別為2.81億元、3.22億元、3.22億元、2.13億元,佔公司當期營收比重為67.61%、76.38%、74.41%、79.34%,佔比呈上升之勢。

近年來,國際貿易環境日益複雜,這或將對聚傑微纖類企業產生衝擊。2017年,公司出口銷售收入增長停滯或與此有關。此外,如果國際及地區間貿易摩擦加劇,將會增加企業出口成本,去年上半年,聚傑微纖增收不增利或源於此。

備受關注的是,聚傑微纖的淨利潤對出口退稅存在高度依賴。報告期,其因出口退稅政策獲得的產品增值稅退稅金額分別為3289.65萬元、3567.17萬元、3747.22萬元、2093.03萬元,分別佔同期淨利潤的49.31%、46.72%、53.45%、63.22%,佔比逐漸上升。

此外,由於聚傑微纖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因而其享受企業所得稅稅率按15%繳納。因此一項,報告期,其享受的所得稅稅收優惠金額分別為789.17萬元、797.09萬元、688.39萬元、360.53%,分別佔淨利潤的11.86%、10.35%、9.75%、10.89%。加上出口退稅金額,聚傑微纖因為稅收政策獲得的金額佔公司淨利潤的比例分別為61.17%、57.07%、63.20%、74.11%。

上述表明,聚傑微纖對增值稅退稅及稅收優惠政策存在明顯依賴。一旦稅收政策調整,或者公司出口業務規模下降,亦或喪失高新技術企業資格,這將對其淨利產生不利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雖然增值稅退稅金額增長,但聚傑微纖的淨利潤同比下降8.18%。可見,公司真正的盈利能力較弱。

因環保問題兩次被處罰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公司產能利用率為88.64%、75.88%、98.57%、114.30%,超細纖維仿皮面料及超細纖維功能面料產能利用率為100.96%、105.82%、113.40%、113.96%,超細纖維無塵潔淨製品的產能利用率為25.32%、72.55%、100.36%、94.16%。數據顯示,公司生產備基本上滿負荷運行,產能接近上限甚至要靠外協才能滿足,公司產能瓶頸問題亟待解決。

產能瓶頸帶給聚傑微纖的影響較為明顯。因為產能不足,公司只能優先向優質客戶供貨,從而加劇第一大客戶營收佔比。同時,公司將部分工序委外加工,或加大了營業成本。

雪上加霜的是,因為環保壓力,聚傑微纖還面臨著產能被強制壓縮問題。蘇州吳江區環保局於去年初在全區範圍內開展“三水同治”印染行業專項整治。其中聚傑微纖子公司聚傑染整在38臺設備中,需拆除13臺染缸,達到核定設備數25臺。

截至招股書籤署之日,尚未拆除上述13臺染缸。聚傑微纖稱,染缸拆除事項對公司原已存在的產能瓶頸產生一定影響,公司採取加大外協等多重措施減少對生產經營影響。

上述拆除染缸子公司還曾因環保問題兩次被處罰。2017年9月20日,吳江環保局對其鍋爐廢氣進行採樣,結果氮氧化物超標,遂對其作出責令改正違法排汙行為、罰款10萬元的行政處罰。去年2月24日,吳江環保局再次對該子公司進行處罰,原因是其固體廢物的種類等相關資料未按規定向環保佈局登記申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