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音樂故事 | 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我們總喜歡用“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來形容朴樹, 對於這種說法,朴樹不以為然。

他說:“不是我仍少年,是這個國家的人都選擇過早地老去。”

年少時,我們都渴望成為朴樹那樣的人,乾淨、單純、不世故。

可後來發現,人生要經歷的事太多,無論哪一件都會讓我們捲進世故的旋渦。

15歲

你想做一個歌手。

後來,你發現所有人都在比成績,沒有人會在乎誰唱歌好不好聽。

一個想當歌手的少年,消失了。

16歲

你喜歡上了武俠電影。

你常常做夢,夢裡刀光劍影,自己從此仗劍天涯。

後來,所有人告訴你,這些都是假的。

一個想學武功的少年,消失了。

18歲

你好像喜歡上了一個女孩,父母老師天天說,不要早戀會影響成績。所以你想等到高考完後表白。

高考過後,她搬家了,從此你們再無交集。

一個情竇初開的少年,消失了。

22歲

大學畢業,散夥飯時,一個宿舍的兄弟們邊唱《真心英雄》、《朋友》。

喝到快胡言亂語的時候,你們大聲喊著:世界在我腳下,我們都是人生贏家!

但是其實你知道,你們只不過是在和那個狂妄的少年說再見。

一個意氣風發的少年,消失了。

25歲

工作三年後,你發現當初想買的房子再也買不起,你也習慣了在早晚高峰和人群擠成肉餅。

你開始害怕,怕一輩子都這樣,和好多人住在一套打了隔斷的出租房裡。

看著滿大街的豪車,除了羨慕,就是無限的惆悵。

生活讓你如此疲憊和迷茫。“不然回老家,隨便找個人結婚算了。”你常常這麼想。

一個鬥志昂揚的少年,消失了。

28歲

你要結婚了。

妻子是相親認識的女孩,因為合適。

兩家人湊的房子首付。婚禮那天你們就像演員,牽著手給彼此的父母承諾,會相愛一生。

但那一刻你心裡平靜到有點恍惚,你突然問自己,到底自己多久沒有心動過了?

一個曾經相信愛情的少年,消失了。

30歲

你當爸爸了。

看著懷裡那一小團肉球,你不知道心裡的滋味。

每天睜開眼,就是工資、房租水電、各種成本……曾經那個唱首歌就快樂到要上天的少年,到底怎麼就長成了一個為了柴米油鹽低頭的中年男人。

36歲

你想了一下自己的生活,體面的工作,穩定的收入,支持你的家人,善解人意的妻子,可愛懂事的女兒。

可是,你卻和很多人一樣,有時候在回家之前,在車裡坐十分鐘,抽支菸,才有勇氣走下去。

因為推開車門,就是父親、老公、同事、兒子。

只有在門內,你才是你自己。

那個少年,真的已經消失了。

你終於變成了一個清醒冷漠的成年人。

音樂故事 | 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其實並不是生活太操蛋,世界太醜陋,而是我們過早地低下頭彎了腰。

我曾看過作者陳車的一段話:

“也許有一天我會放棄,但是我絕不會像那些自以為看透了的人那樣,等到將來自己的兒孫後輩面臨這種類似的境遇的時候,傻逼哄哄地嘲諷他們,說一些“別犯傻了,愛情這東西,就是……”之類的屁話。

我會對他說,兒子,老爸當年也等過,但是老爸比較沒種,沒有堅持到底,就向這個急躁的世界繳械投降了。希望你比老爸有出息。去吧,堅持你自己的內心,老爸支持你。”

是的,雖然自知終須一敗,但請再多堅持一會,別向這個操蛋的世界投降。

——《朴樹:別向這個操蛋的世界投降》

音樂故事 | 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音樂故事 | 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