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度“斷根”提高苗木移栽成活率!

苗木斷根是生產環節較為常用的技術措施,今天就來詳細說說苗木斷根有關的那些來龍去脈。


適度“斷根”提高苗木移栽成活率!


首先說斷根對苗木有沒有影響?

在苗木學上,一般認為只要有一半根系能夠吸收養分就能滿足樹體的需求。斷根的數量畢竟有限,不可能損傷所有的根系,因此可以認定,部分斷根不會對苗木造成不良影響。

苗木斷根有何作用呢?

合理的斷根可增加苗木鬚根量,提高根系吸收水分和礦物質的能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樹木的整體長勢,是提高移栽成活率和調控長勢的重要手段。

苗木專家認為,樹體衰老一般先從根系開始,根系修剪更新有著和地表上部枝條修剪同樣重要的意義。這時應當改變過去儘量少傷根的觀念,而應對其進行有目的地修剪。

根系光禿嚴重的,可疏大根或短截中等粗度的根,刺激根基部傷口處髮根;根系分支少的,要適當短截促發分枝。尤其是在黏土地,根的單軸延伸能力強,短截效果最好。

斷根後,由於根系處於發育的高峰期,傷根易癒合。

可以說,斷根相當於對根系進行修剪,其修剪反應和樹上短截一樣,在傷口下會長出大量的新根。原來的一條根變成了8-10條新根,原來的老根變成了新根。


適度“斷根”提高苗木移栽成活率!


根系數量增加了,根系“返老還童”了,吸收養分的能力自然就會增強。

苗木的根系是分級次的。原來的老根已經進化為輸導根,輸導根的作用主要是輸送養分。斷根後,新長出的根叫生長根,是吸收根的母根。吸收根壽命很短,一般不會超過一個月。通過斷根使生長根上長出吸收根,使營養源源不斷地輸送給苗木,才不至於出現吸收根大量死亡、樹上養分接續不上的現象。

斷根的時間也相當重要。

春季斷根的時間是春季土壤化凍後至萌芽前,與春季移栽的時間是一致的。夏季斷根的時間是雨季到來時,大約時間是7月-8月中上旬。

同時,在斷根時還有諸多注意事項:

■ 第一,斷根時下挖的形狀與出售時起挖的土球形狀一致。

■ 第二,容器苗要定期檢查底部根系的生長情況,並進行切斷。

■ 第三,斷根後根系並無必要在空氣中暴露,可直接將土回填。如果土壤過於潮溼,可晾根晾土,防止產生水澇。

■ 第四,已經出現或極易感染土傳病害的樹種不建議斷根。建議先進行土壤消毒,待土壤恢復適當潮溼度再斷根。此外,在斷根前工具也要進行消毒。


適度“斷根”提高苗木移栽成活率!


苗木斷根的好處良多,選對斷根方法更為重要。

隨著機械的發展,斷根的方法也越來越豐富。機械挖樹斷根在國外已有幾十年的經驗可循,而國內的機械挖樹斷根才剛剛起步。現在更多的人採用標準化苗圃種植,而機械挖樹斷根最適合的施工場地就是標準化苗圃。

在使用挖樹機斷根時,首先要根據客戶要求調控土球的大小,不同的苗木品種和規格所保留的土球大小是不同的。如果客戶不清楚土球大小如何控制,可找專業人員進行指導。如果出售時要起挖2米的土球直徑,則鬚根要留在2米範圍之內,並且鬚根長度為15釐米左右,即切根時保留的土球直徑是1.7米,半徑是0.85米。

確定好土球大小後,挖樹機會利用液壓刀板切斷根莖,採用回刀技術,一次性切斷底部根莖。這種切斷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苗木根系損傷,提高樹木成活率。

如果斷根後需要運輸,則將根據需求把土球放入特別定製的鐵絲筐內。放入鐵絲筐中可延長樹木的運輸距離,減緩樹木水分流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