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莖腐病的發生與防治

【1】莖腐病主要發生在哪些樹種和區域。

在園林綠化苗木栽植中,有很多種苗木經常會發生莖腐病。如大葉黃楊、法桐、銀杏、杜忠、水杉、楓香、板栗、烏桕等多種植物都可以發生莖腐病,其中銀杏,杜仲、發病率比較高。莖腐病多發生在淮河以南,長江流域,但在北方地區,由於澆水不當,或土壤環境條件的影響也時有發生。

苗木莖腐病的發生與防治

​【2】莖腐病的主要特徵。

莖腐病主要表現在根莖部變褐色或者是皮層壞死,病斑沿莖部擴展,包圍全莖後全株死亡。葉片症狀是葉片枯死但不脫落,頂芽枯死。厚樹皮的樹種,外皮層肥厚,脫離木質部,內皮層腐爛呈海綿狀或粉末狀,灰白色,內皮層,即髓心內均有黑色顆粒狀。薄皮樹種的樹皮皮層會緊貼在莖上,不容易脫離。當苗木根部受害後,根部皮層會腐爛,苗子拔起時根部皮層容易脫落,剩木質部。1~2年生的苗木是最容易感染莖腐病的。

苗木莖腐病的發生與防治

【3】莖腐病的發生特點。

在夏季地表溫度高時易引起苗木莖腐病,夏季地表溫度高溫,是誘發莖腐病的重要條件,另外苗木低窪積水,生長不良也很容易發病,發病的主要時間一般在6~8月氣溫高,降雨早,降水量大,持續時間長,是最容易發病嚴重的時間,9月份以後由於溫度逐漸降低,莖腐病也隨之停止。

【4】莖腐病的防治方法。

1,促進苗木健壯生長,提早木質化,提高抗病能力,夏季降低苗床溫度。

2,發病初期,可用惡黴靈、氯化苦、福爾馬林等進行苗床處理。

苗木莖腐病的發生與防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