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趣橫生的《百喻經》

妙趣横生的《百喻经》

妙趣横生的《百喻经》

《百喻經》原名《痴華鬘》,由尊者僧迦斯那從修多羅藏十二部經中抄出,收錄九十八則寓言故事,均為釋迦牟尼佛所說。南朝齊代,僧迦斯那的弟子求那毗地法師來中國傳教,將其翻譯成中文,後來收入《大藏經》。因其故事滑稽可笑,道理淺顯易懂,很快就在民間廣為流傳。1914年,由魯迅捐資,金陵刻經處首次刊印了《百喻經》單行本。

妙趣横生的《百喻经》

《百喻經》實際只有九十八個寓言,為何稱為“百喻”?歷來流傳三種說法:一是說取整數而稱“百”;第二種說法是,把前面的“序品”和末尾的“跋偈”加起來,正好湊足百數;第三種說法認為,經文原本就有一百個故事,在流傳過程中佚失了兩則。不管哪種說法,都不影響它的學術和文學價值。

《百喻經》全文兩萬餘字,從整體結構來看,類似於當下頗為流行的情景喜劇,裡面有一個貫穿始終的主人公,每個故事又可以獨立成篇。主人公是個傻頭傻腦的“愚人”,行為舉止荒誕,幹出的傻事,總是讓人忍不住捧腹大笑。每篇文章形式固定,均採用“兩段式”結構:先講一個寓言故事,再從故事中引申出一個佛理。這種結構形式簡單,通俗易懂,循循善誘,即使毫無佛學基礎的人,開懷大笑之餘,也能若有所悟。

妙趣横生的《百喻经》

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不難做到,當下不少領域的“專家”都擅長此道,張張嘴就能把人忽悠成丈二和尚。反之很難,要把抽象的佛理說得簡潔明瞭,通俗易懂,還讓人樂呵,恐怕只有《百喻經》能做到。裡面的寓言大多取自民間老百姓的口語故事,文風樸實,詼諧幽默,用時下的流行語來說:很接地氣,群眾喜聞樂見。這是一部非常有趣的佛經,只要你願意,把它當作一部寓言故事集,或笑話集來看,也無不可。在這裡,佛陀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威嚴長者,不擺架子,不板著面孔說教,更像是一位親切的說書人。他慈眉善目,面帶微笑,娓娓道來,讓人如沐春風,對佛的親近感油然心生。

魯迅對《百喻經》評價極高:“嘗聞天竺寓言之富,如大林深泉,他國文藝,往往蒙其影響,即翻為華言之佛經中,亦隨在可見。”他先後幾次捐資刻印,極力推廣這部佛教經典。即使你對佛理不感興趣,這部佛經也值得一讀,那些故事裡蘊含的人生智慧,會讓你受用一生。

如需參與古籍相關交流,請回復【善本古籍】公眾號消息:群聊

學習古籍版本,離不開查看實物、關注古籍網拍、瞭解市場價格!網拍是低成本、最方便的學習方法:

長按圖片選擇“識別圖中二維碼”關注點滴拍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