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的嫡庶之爭,賈府的旁支為何窮的揭不開鍋?

kamakuli


紅樓夢中有一個現象,同樣都是賈家人,卻有寧榮二府富貴奢侈,也有東西廊,後廊下的各個分支窮困潦倒。根據護官符記載,賈家在京城的八方是親派,也就表明都是寧榮二公的兒孫。那麼是什麼造成賈家內部貧富差距如此巨大呢?這與中國古代宗法制度密切相關,也與賈家最後衰落一敗塗地密切相關。



賈家在京中有親派八房,這八房無疑代表寧榮二公的下一代有八個兒子。除了繼承家業的寧國公長子賈代化、榮國公長子賈代善外,其他人都分家另過,搬離了寧榮二府的正宅。

賈家與千千萬萬個封建家庭一樣,都是嫡長子繼承製。嫡長子在繼承家業中佔有絕對的優勢。缺點當然是不公平,優點是保持了家族產業集中,不因產業分散而致使家業凋敝,家族滅亡的情況出現。


寧國公和榮國公是一奶同胞兩兄弟,二人比滯留南京的那些兄弟有出息,創下了偌大家業。他們死後將家業主要傳給了嫡長子,其他兒子所繼承的財產並不少,奈何狼多肉少。雖都是寧榮二公的子孫,卻因出身先後而有了貧富差距。比方賈傢俬學的賈代儒,從賈瑞生病他來榮國府求人參看,應該是賈赦賈政的親叔叔,賈母的小叔子。可與哥哥家比較,財富天差地遠!這不能怪他,只因他出生晚,不是嫡長子!



中國古代的繼承製在唐代以後發生了與之前歷代不同的變化,到了明清更加細化:

《唐律疏議·戶婚律》規定:“諸硬分田宅及財物者,兄弟均分”。唐朝《戶令》“應分條”規定,父親死後財產“諸子均分”;兒子先於父親而亡的,由孫子替代財產的分配,甚至規定,未婚兒子可以比已婚兒子多得一部分財產,用於將來的婚聘。諸子包括正妻所生的“嫡子”和小妾所生的“庶子”。即便妾的地位遠不如正妻,但庶子與嫡子一樣享有同等的繼承權。


明朝的《大明令·戶令》也有類似規定:(遺產分配時)“不問妻、妾、婢生,止依子數均分。”私生子在明代被稱為“奸生子”,都享有繼承權。《大明令·戶令》規定:“奸生之子,依子數量與半分。”清代與明代關於繼承製基本雷同!

這就形成一個問題,榮寧二公下一代有八個兒子,按理應該擁有一樣的財產分配權,為何會貧富差距差那麼多?這涉及到寧榮二府的財產構成。寧榮二府都是敕造爵產,不屬於分配之列,二府名下主要財富大量封地食邑都是爵田,都不在分配之內。除此之外能分的,不過是他們自己掙錢置辦的產業,留給其他兒孫的後手。原本也都不少,奈何兒孫多,不善經營的更多,一分二、二分四,四分八……到第四代第五代必然有窮的揭不開鍋的。



寧榮二府的繼承偏差還解釋了一個問題。就是秦可卿託夢王熙鳳的賈家留後手的辦法為什麼不執行!皆因長房不願意拿出錢來給他人做嫁衣裳。秦可卿說在祖墳附近買地蓋學校,那就成了公共產業。等於長房拿出大量的錢建立個救助基金,以後萬一落魄了,長房和其他房享有同樣的待遇,試問榮寧二府當家人誰幹?怎麼可能有人執行!長房自恃握有爵位爵產食邑,根本不會管其他房死活。賈家為什麼被抄個一乾二淨,樹倒猢猻散?皆因長房自掃門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結果數他們跌的重!


當然,榮國府的繼承出了意外。不知道什麼原因原本應該繼承榮國府的賈赦只襲爵卻沒繼承爵產,反倒是應該被分家出去的賈政佔據了榮國府。有人認為這是賈母沒死,疼愛二兒子不分家是不對的。榮國府是敕造,賈母天大膽也不敢作主分配。可根據平兒對王熙鳳的話說:“縱在這屋裡操上一百分的心,終究咱們是那邊屋裡去的。”賈赦明顯徹底失去榮國府的繼承,甚至兒子賈璉再襲爵也不能得回榮國府。那麼能決定此事的,只有皇帝。顯然是皇帝插手了榮國府的繼承問題。這是極其罕見也說不通的,可謂紅樓夢謎題!

賈家是抄家了,否則榮國府第四代的繼承還真不好說怎麼分。畢竟有繼承權的有長房賈璉、賈琮,二房賈蘭(賈珠)、賈寶玉、賈環…五個人極可能還是保持一人襲爵一人繼承榮國府的態勢。賈璉襲爵最明確,賈寶玉能繼承榮國府麼?還真不好說!畢竟賈蘭機會也很大!

歡迎關注:君箋雅侃紅樓,每天為您帶來更多紅樓故事!

本文資料重點引自:

【脂硯齋重評石頭記】80回本

【石頭記】周汝昌校訂批點本80回本

【紅樓夢】通行本120回本


君箋雅侃紅樓


中國的嫡長繼承製決定了嫡枝富的流油,旁枝會越過越窮的局面。而這個旁枝,不僅僅指庶出,還指嫡長子以外的嫡子。

以賈府中的榮國府為例,如果賈府不倒,賈赦承爵,榮國府在分家時就會出現很大差異,賈赦不但繼承了國公爺的爵位,以及軍中職務和人脈,還能繼承國公府這座深宅大院,以及相應的祭田,朝庭的賞賜外,還應與賈政一樣,均分賈母的私產,家中的公產。因而多年之後,他這一枝會富得流。

而賈政,別看書中他掌握榮國府,若要分家,則是要搬出榮國府,另尋一處宅子安身,並且只能均分榮國府的私產,以及賈母的私房。地位也不過與秦可卿的父親秦業一樣,是個五品官員,至於人脈,那應都到榮國府的繼承人那裡隨喜去了

如果子孫發奮努力,振興也不是不可能,如果真的象賈寶玉或者賈蓉一樣,或者清高,或者紈絝,那窮得穿不起褲子也不是不可能。待到賈政百年後,除了賈蘭一房和賈寶玉除了能繼承賈政名下為數不多的財產外,還可以繼承王夫人的嫁妝,而賈環做為庶出,則連分一杯羹的資格也沒有。

因而,百年之後,賈赦一房在奢侈浮華時,賈政這一枝卻可能要艱難渡日。

而賈代儒不過一個舉人,大祭不了分個百八十畝地,幾個店鋪,然後就得自己管理發展。因不善經營,賈代儒沒出仕,只能管族學,每年得點錢財。假定賈瑞不死,也沒什麼功名,代儒一死就會被踢出族學去,自己去經營爺爺父親留下的那點產業,以前有爺爺的舉人身份還可不交稅,過後當然只能越來越差,後代子孫就會如廊後的賈芸那樣乞求鳳姐包點工程。 賈赦家也是一樣。 等賈璉繼承家業,一腳就會將賈政一家踢出去單獨過,以前賈政王夫人掌握的族產租佃會被鳳姐等人掌握。然後,再將成年的賈琮分一點土地店鋪,驅逐出去


萍風竹雨123


主要是由賈府爵位繼承製度和賈府旁支揮霍無度造成的。


【一】封建社會的繼承製決定了賈府只有長子嫡孫能繼承爵位

熟悉《紅樓夢》的都清楚,賈府有榮國公府和寧國公府兩個世襲的爵位。只有繼承了爵位,才能每年每月能領到皇家供奉。有了供奉和財富,才能不愁吃不愁穿的,還能附帶經營一些小產業。


賈府的旁支大多都是庶出的子孫,他們沒有繼承爵位的權利。只能按年月領取和分配一定的財產,沒有穩定的經濟來源。當他們的財產和經濟在花完之後,為了繼續過上不愁吃穿的生活,所以這些旁支的子孫們,不得不攀附巴結甚至討好寧府和榮府。俗話說得好“吃人嘴短,拿人手短”。時間一長,雖然都是賈府的子孫,但看人臉色討生活,其身份地位自然要低人嫡出的榮府寧府一等。


【二】賈府旁支的小輩公子哥對分配財產的無節制揮霍

這些旁支的小輩們,很多說實話就是敗家子。每年一領取到發放的俸銀之後,無節制的揮霍,出手闊卓,大吃大喝,出入風月場所,甚至豪賭成風。領取的俸銀是有限的,經不起這樣的折騰。時間一長,風雲揮霍完了,便又陷入了有上頓沒下頓的生活。


所以說造成賈府旁支如此的窮困潦倒,除了客觀上的爵位繼承影響之外,跟自己主觀上的無節制揮霍也有一定的關係。



醉美中國傳統文化


在古代封建社會嫡庶之爭,是任何家族任何王朝都避免不了的一個棘手問題。



中國古代,實行的是嫡長子繼承製,大到一個王朝小到一個家族都是正妻生的第一個兒子繼承家業(當然也有例外),可見嫡長子繼承製是古代宗法社會遵循的準則,見下圖。



比如,商朝末年微子啟的母親在生他的時候還只是一個普通的妃子,但是生紂王的時候已經被商王帝乙扶正為皇后了,即便一母同胞,紂王卻比微子啟身份高貴,擁有王位繼承權。



在《紅樓夢》中,趙姨娘的兒子賈環,身份低賤,為眾人所鄙視,明裡暗裡經常詬陷賈寶玉,因為趙姨娘身份是侍妾,所以連累他的兒子也遭人瞧不起,涉及嫡庶之爭,趙姨娘便狠下心來用夢魘之術暗害賈寶玉。



其實這也就是大宗與小宗的區別,嫡長子繼承家業之後就變身大宗而分出去的庶子們就是小宗。

小宗因為不能繼承家業,在分出去的時候只能得到微薄的錢財和產業,如果在後來的幾代子孫中沒有走科舉仕途光耀門楣或者經商致富的話,那麼小宗在歷經幾代之後,小宗又分小宗,財富就越分越小,到最後窮的揭不開鍋的情況時有發生。



紅樓夢中,賈瑞垂涎王熙鳳的美色,被王熙鳳設相思局害死。賈瑞就是出生小宗,祖父賈代儒是榮國府賈代善的弟弟,雖然也是賈府的人,可就在賈瑞因驚嚇害重病需要人參熬藥的時候,賈代儒卻連藥錢都支付不起。

與寧國府榮國府的奢華侈靡相比,作為小宗的賈代儒和賈瑞生活就悽慘的多了。當然這其中也有其不善持家(代儒)、揮霍無度(賈瑞)等原因。


大雅視界


我是大野澤的風,致力於原創問答,分享一下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就像劉姥姥第一次進賈府時,王熙鳳說過的那句話,皇家還有幾門子窮親戚呢,何況我們。其實就是這個意思。

這個古代的家族繼承製度有很大的關係,一般來講就是嫡長子繼承製,國如此,家也是如此,像賈府祖上是因為軍功得到的封賞,而蔭及子孫,也就是皇帝在功臣死掉後,封賞的是這個功臣的嫡長子,而庶出的多半沒有了這樣的好處,所以一兩代人,就像賈政賈赦和賈璉賈寶玉兩代人一樣,沒有啥區別,但是再往後延續幾代人,或許那些長久得不到封賞,然後自己又沒有能力考取功名的人,自然就破敗了。

古語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一旦這些公子哥養成了大手大腳的習慣,沒有收入的時候,再想保持原來的生活,自然就喝西北風去了,而旁支之所以窮得揭不開鍋,要到賈府討生計,承包工程造花園等,就是這個原因了。

富不過三代,或許說的就是這個吧。


大野澤的風


宗法制度下,大宗會一代一代分出旁支,越到後面,越離大宗嫡支越遠,能夠分到的財產也就越少,當然會一年不如一年了。

比如榮國府,第一次分家就要分出賈代善,賈代儒這些兄弟,賈代善繼承國公爵位,有高級軍職,管理榮國府體系祭祀、公產、族田,當然吃得腦滿腸肥。而賈代儒不過一個舉人,大不了分個百八十畝地,幾個店鋪,然後就得自己管理發展。因不善經營,賈代儒沒出仕,只能管族學,每年得點錢財。假定賈瑞不死,也沒什麼功名,代儒一死就會被踢出族學去,自己去經營爺爺父親留下的那點產業,以前有爺爺的舉人身份還可不交稅,過後當然只能越來越差,後代子孫就會如廊後的賈芸那樣乞求鳳姐包點工程。

賈赦家也是一樣。

等賈璉繼承家業,一腳就會將賈政一家踢出去單獨過,以前賈政王夫人掌握的族產租佃會被鳳姐等人掌握。然後,再將成年的賈琮分一點土地店鋪,驅逐出去。


四川達州


根據“嫡長子繼承製”,爵位和財產大多數都由嫡長子這一支繼承,在古代這樣的大世家,爵位在才會顯得高貴,能得到上流社會的認可,能聚財也能守財,沒有爵位的,如果子孫不努力,是碌碌無為之輩或是登徒浪子,很快就會敗光家產。

孟子說“君子之澤五世而斬”,一份大家業,由於人口繁衍,就會越分越小,而旁系和庶系本來就分的少。王熙鳳說“朝庭尚有三門子窮親戚”,不只賈家,古時候中外都一樣,比如劉備堂堂大漢皇叔也淪落為編履販席之徒,而歐洲中世紀的騎士大多數來自貴族,因為分不到財產和爵位只能靠自己去打仗立功。或許也是因為這個原因,賈政才會逼寶玉讀書 ,考取功名,因為按“嫡長子繼承製”,賈政這支不能繼承爵位,如果不努力,以後只能淪為旁支,而寶玉是二子,將來更是旁支的旁支了


西粵人家


解凍歷史常識判斷推理之徑:

這個《紅樓夢》的問題在於如下:

嫡與庶之爭,一個好比是在外面天上飛的蝴蝶;一個好比是在地上作繭自縛的蠶蛹。

兩種帝系不同的家支,當時的真實情況差異,哪裡有什麼窮和富的可比性?

因而,明顯是賈家在於衝擊金陵十三釵的前奏,而旁系親屬家支則可能依然如故的種桑養蠶的階段。

在春秋大夢初醒的爭執不休中,無論是嫡系又好庶出又罷;一旦窮困潦倒便新停濁酒杯,即不做到如此這般的齊家田得的地步,何來什麼治國平天下的晉升空間?


藍本動畫


賈府是望族,只有其嫡系受授皇恩,加官晉爵,這是朝庭的一貫作法。

賈府旁支窮得揭不開鍋,是當時社會普遍現象,很是正常,並不意外。

紅樓夢中與賈家關係親密的幾家旁支,在賈府管事,獲得相應報酬,生活自然好點。那些不以賈家為事,混跡社會的旁支,只能和社會上的普通家庭樣了。


雨樹果


這個很正常。賈府是一大大家族,旁支很多,所以越分到後來,有窮有富很正常。就比如三國中的劉備,祖上是大漢皇室,到他不也只是織蓆賣草鞋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