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合川陶氏清明祭祀


2019合川陶氏清明祭祀


“青明節,奠祖先,春意卻嫣然;車龍馬水一脈連,宗族聚合川。滿山菊,人竟賞,盡奉吾氏祖先:日斜無計更留連,歸路草和煙。”

重慶市陶聯副會長的陶慶明的一首《喜遷鶯・清明節》將祭祖儀式推向了高潮。


2019合川陶氏清明祭祀


2019年4月5日,合川區陶氏家族祭祖大典在雙鳳鎮黃池村柑子園舉行,300多名合川陶氏宗親前來赴會。部分重慶市陶聯領導在副會長陶慶明的帶領下親臨現場指導工作。

活動分為兩個部分:祭祖大典和掛清儀式。


2019合川陶氏清明祭祀


上午十時 ,在氣勢磅礴的《陶氏之歌》的音樂聲中 ,祭祖大典拉開了序幕 ,合川陶氏理事會的會長陶宗剛就合川陶氏的遷徙史做了簡單的介紹 :本家世籍乃江西南昌府豐成縣白楊村祖礄頭陶家巷人氏。明洪武年間(公元1368年—1398年)陶公壽明祖遷移在湖廣長沙府直隸靖洲天柱縣安樂二圖度馬寨。先祖陶正賢(妻楊氏)所生四子,長子陶通英(興),次子陶通厚(二),三子陶通珊(三)和四子陶通泗,是以人人房房發派,圖居三圖大段土名學堂衝住居,弟兄四人同居四十餘載,由於元末明初,連年戰亂,人丁稠密等原因,商議別圖迄聞西蜀上廣人稀謀。

大清康熙年間,陶公光元、壽穩、壽衡等叔侄歷經艱難險阻,跋山涉水來到四川川東道重慶府合洲東里四新裡七甲地名道塘桐鼓槽,李家莊承糧落業。以散去九府者,只要能知曉族譜,就不能失去宗親,故建立此宗譜,祿宗支譜,永世代代興,人在兩省住,各執一本根,子孫永遠看,方知祖生基,可為後人瞭解。


2019合川陶氏清明祭祀


並在咸豐九年(公元1859年)九月初九日恭詣文昌宮家佛堂四大房共同商議再添字派五十個字派共成六十字派,取足後又添字派,這樣就不得紊亂宗族,為後人世代流傳。後世子孫們個個業精於勤,人人埋頭實幹,同心立志,事業紅火,敬老愛幼,和諧安康。

重慶市陶聯副會長陶慶明與合川陶氏代表陶大忠分別作了熱情洋溢的講話。大家一致認為,一個人一個宗族只有在一個和諧的大環境中才有可能發展壯大,才有可能走上致富之路。


2019合川陶氏清明祭祀


軍鼓陣陣,彩旗飄飄。在接下來的掛清儀式上,合川陶氏宗親更體現了一種團結互助,勇往直前的精神。在陶氏大旗的引領下,宗親們紛紛來到入川先祖的墓前寄託哀思。在熱鬧的陶氏盛宴中,本次祭祖活動拉下了帷幕。最後宗親們一起合影留念。大家感慨萬分,都說這次陶氏的祭祖活動非常成功,希望明年的祭祖活動更加的盛大輝煌!(作者 陶發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