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白頭吟》感動千年,背後故事淒涼無比

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白頭吟》感動千年,背後故事淒涼無比

“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這是如今很多人拿來做自己愛情宣言的一句古詩,出自漢代才女卓文君的《白頭吟》。她的這首樂府詩,是寫給一個叫司馬相如的男人,她深愛這個男人,卻不知道他是個徹頭徹尾的大渣男。

司馬相如,四川成都人,漢代大才子,尤其善於寫賦。辛棄疾曾有詞雲:“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相如賦”說的就是這位了。後人更是有“南華經、相如賦、班固文、馬遷史、薛濤箋、右軍帖、少陵詩、摩詰畫、屈子離騷、古今絕藝”一說,把他的賦與這些名家並排,由此可見其才華。

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白頭吟》感動千年,背後故事淒涼無比

但是,有才華並不見的就是好人,正所謂“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司馬相如就是這樣一個有文化的流氓。

他年輕時家境不錯,二十多歲家裡就給他買了個叫武騎常侍的官,主要工作就是陪皇帝打獵。很明顯,專業不對口,他一個文人,怎麼能舞刀弄槍的呢?司馬相如喜歡寫賦,但是他的老闆漢景帝不喜歡賦,於是他便只能鬱郁不得志。

沒多久,漢景帝的弟弟、梁孝王劉武進京朝拜。劉武表面上是個文學愛好者,身邊跟著一群善於寫詞賦的文人,司馬相如一看,這位跟自己專業對口,於是就跳槽到了劉武身邊。

跳槽後的司馬相如在“梁園”確實過得如魚得水,然而劉武身為皇家人,難免牽扯進皇家鬥爭,最後被新上任的漢武帝劉徹疏遠,沒幾年就嗚呼哀哉了。

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白頭吟》感動千年,背後故事淒涼無比

“水”沒了“魚”當然好不到哪去,此時司馬相如早已家道中落,灰頭土臉的他只好去投奔在邛崍縣當縣令的好朋友王吉。邛崍是個富縣,治下有錢人很多,卓文君的老爸卓王孫就是其中一位,據記載她家光是家奴就有八百人。卓文君十六歲嫁人,沒兩年丈夫就過了世,此時正待在孃家。雖然是個寡婦,但她不但容貌秀麗,還很有才情,但是對於司馬相如來說,卓文君家的財產才是最吸引他的地方。

他們的相遇,原本就是司馬相如精心策劃的一場陰謀。

為了接近卓文君,司馬相如與好朋友王縣長做了一出好戲。王縣長先是安排他住在縣裡的招待所,然後每天登門拜訪,司馬相如則一直託病不見,一來二去,縣裡的人都知道縣長家來了位“貴客”,連縣長都輕易見不到。從古自今,有錢人都有結交名士的愛好,卓王孫這位邛崍首富自然也不能免俗,得知這一消息後,他立馬設宴結交。

一請再請,司馬相如終於是來到卓王孫家。作為一名文藝女青年,卓文君對於司馬相如當然相當好奇,於是躲在屏風後面偷偷打量,司馬相如佯裝不知。

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白頭吟》感動千年,背後故事淒涼無比

後面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司馬相如在宴會上以一曲《鳳求凰》博得滿堂喝彩,同時也打動了卓文君的芳心。宴會結束後,司馬相如派人以重金賞賜卓文君的侍者,以此向她轉達傾慕之情。於是“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與馳歸成都”(《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拐了人家的女兒,連招呼都不打,立馬就帶回了老家,司馬相如之所以這麼急,自然是有他的算計。其一就是要生米煮成熟飯,把事情搞大,讓卓家沒有退路;其二則是為他下一步的計劃做鋪墊。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回到司馬相如家卓文君才發現,這位風度翩翩的情哥哥居然是“家徒四壁立”,家裡除了四面牆,啥也沒有,這完全是沒辦法過日子嘛。

在明知自家情況如何的前提下,司馬相如還是把卓文君帶回了家,無非就是要告訴她:“我是個連自己都養不活的人,你家裡那麼有錢,你看著辦吧”,渣男氣質顯露無疑。我們的文君妹妹也很上道,馬上跟他說:“要不,我們還是回邛崍吧,就算問兄弟接濟一點,也比現在強啊”,司馬相如等的就是這句話,於是兩人又回到了邛崍。

可以說,司馬相如這一手玩的是相當漂亮。沒料到的是,卓王孫精明瞭一輩子,哪裡肯吃這樣的虧,直接就宣佈對卓文君實施經濟制裁:“要錢?門都沒有”。

作為一個資深渣男,司馬相如面對這種情況一點不慌:“不給是吧,那行,文君妹妹,我們把馬車賣了,自食其力吧”,正沉浸在愛河中的卓小姐哪裡知道這裡面的彎彎繞繞,自然是無有不從。於是司馬相如賣了馬車,就在卓家對面買了個小酒鋪,然後讓卓文君站在門口買酒,他自己則穿個大褲衩子跟僱工一起幹活:“不給錢,我就噁心死你”。

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白頭吟》感動千年,背後故事淒涼無比

首富家的女兒拋頭露面當街買酒,這在那時候可是了不得的事情,迅速就引起了當地群眾的強烈圍觀。這下把卓王孫臊的,門都不敢出了。但是卓家家大業大,他狠的下心,其他叔伯兄弟可看不下去,紛紛跑來勸他:“你就一個兒子兩個女兒,又不差錢,何至於此”。最終,迫於輿論壓力,卓王孫不得不給卓文君送去了該有的嫁妝,同時還倒貼了一百個奴僕和一百萬錢,讓他們滾回成都。

一下子少奮鬥了三十年,司馬相如滾的那叫一個利索。

如果故事到此就結束,我們的司馬兄頂多也就算心機重了點,之所以說他渣,是因為後面的事情。

正所謂人窮志短,司馬相如在窮困潦倒的時候一直不得志,這一下子闊起來了,官運也跟著來了,漢武帝對他的賦頗為欣賞,直接把他調到了長安。很奇怪的是,他把卓文君留在了成都,兩地分居了。

來到京城,司馬相如一路青雲直上,很快成了漢武帝跟前的紅人。有權有勢之後,他的渣男本質漸漸顯露出來,整日在長安花天酒地,完全忘了家裡還有一位文君妹妹在獨守空閨,很快他就愛上了一位茂陵女子。離婚是不敢離的,主要是“鳳求凰”一事影響太大,一離婚自己翩翩佳公子的形象全毀了,說不得仕途就到此結束。納妾還是可以的,於是他隱晦地給卓文君寫了一封只有十三個字的信: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

你沒看錯,以上就是信的全部內容。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聰慧的卓文君一看就懂了,沒有“億”,司馬相如告訴她的是,關於他們的過去,他已經沒有了“記憶”,也可以解釋為他們之間已經沒有了過去的“情意”。

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白頭吟》感動千年,背後故事淒涼無比

為了與司馬相如在一起,卓文君付出了自己的所有努力,作為一個飽讀詩書的才女,她難道當真不清楚當年當壚賣酒那些事情背後的厲害關係嗎?她依然義無反顧地去做了,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她真的愛這個男人,所以這種結果是她不能接受的。於是她寫下《白頭吟》,作為回信,寄給司馬相如,以

“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這樣的句子來表達自己對兩人感情的決絕。

不知是震撼於妻子的才情還是出於內心的愧疚,司馬相如最終打消了納妾的念頭,然而他不愛卓文君已然是事實。

司馬相如晚年的時候,因為酒色過度而導致了糖尿病,只能辭官,但是卻定居在了茂陵,他終究對那個沒得手的茂陵女念念不忘。

公元前121年,卓文君去世,三年以後,司馬相如去世。

參考資料:《史記》《漢書》 《西京雜記》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