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科碧桂園每天賺上億,卻對房子有不同看法,買房該聽誰的?

萬科和碧桂園雖然都是地產的領頭羊,但是這兩家卻有著完全不一樣的發展方向。2018年萬科和碧桂園的收入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儘管風波和負面傳聞不斷,但依然讓這兩家賺足了錢,對業績沒有絲毫影響。萬科曾表示,要向市中心發展,而碧桂園卻表示,看好三四線城市的未來。

但是對於消費者來說,不管房地產商的發展如何變化,房價下降才是最重要的。不過也能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市中心的房子到底還值不值得投資呢?

萬科碧桂園每天賺上億,卻對房子有不同看法,買房該聽誰的?

沒有比房地產更賺錢的行業

每年的3月各大上市公司都在陸續公佈自己的上一年的營收。房地產行業一直以來都是最賺錢的行業,從萬科和碧桂園的財報中就可以看出來。

2018年萬科的營收是近三千億,淨利潤是338億元。和上一年相比都有所增長。算下來,一天的收入就是一個億。

萬科董事長鬱亮曾說,需要找到一個和房地產行業一樣賺錢的行業,但是經驗告訴我們,沒有這樣的行業。幾十年以來房地產行業都是最賺錢的行業。

碧桂園的成績也不錯,2018年的營收是3790億元,同比增長速度達到了60%以上。如此高的營收,在房地產行業已經是非常突出的了。

碧桂園雖然崛起的時間沒有萬科早,它是這幾年才逐漸進入一線地產商。但是這並不妨礙碧桂園的突飛猛進。去年一年碧桂園都在高負債的風險當中,財報卻意外的亮眼。

從我國的這些著名的富豪當中也可以看出來,靠著房地產發家致富的不是少數。香港的2018年五十大富豪當中,有一半的人都來自於房地產行業。

萬科碧桂園每天賺上億,卻對房子有不同看法,買房該聽誰的?

萬科:看好一二線城市,將市中心都市化

萬科和碧桂園這兩大房地產商,都在2018年賺足了消費者的錢,但是萬科的收入主要集中在一二線城市。而碧桂園的收入主要集中在三四五線城市。不過假如這兩個品牌都集中在一二線城市,那麼競爭會更加激烈,必定有一方將不會有這麼高的利潤。

萬科方面認為,城市化現在已經基本穩定了,接下來將從城市化轉變為都市圈化。也就是說,城市的人口已經不再會有大量的增加。城市的形態已經基本形成,而都市化圈會將人口轉移到更小的範圍內,形成一個都市圈。

萬科碧桂園每天賺上億,卻對房子有不同看法,買房該聽誰的?

碧桂園:看好三四五線城市

碧桂園自始至終都堅持發展三四線城市的方向,從它的項目位置就可以看出來,大部分的項目都位於一些縣城或者是不知名的城市。有數據顯示,碧桂園的項目總數為1456個,其中1156個都是來自於縣城。

碧桂園的董事局楊國強表示,農民工工資上升,所以他們會有買房的需求。但不會在房價較高的市中心買房,也不會在缺乏醫療和學校配套的農村住,

因此,最大可能會在有學校和醫療等基本配套的城鎮居住。這種地區的房價不會很高,而且有基本的醫療配套設施,符合這些人的要求。

基於這些原因,楊國強更加看重未來三四線城市的發展。雖然這兩家都在考慮轉型。如果不轉型將會落後。

萬科碧桂園每天賺上億,卻對房子有不同看法,買房該聽誰的?

未來的房價和買房位置

萬科注重都市圈的發展,碧桂園注重三四線城市的發展。對於消費者來說,在買房時該如何選擇呢?

李嘉誠曾經對於買房建議說過,地段、地段、還是地段。所以普遍的看法都是買房必須要買市中心的房子。因為市中心有優質的資源,有大量的人群聚集,所以市中心的房價就逐漸被抬高。

地理位置佔據了優勢,所以市中心的房價會上漲得更快。這樣的想法是沒有錯的,李嘉誠的說法也是沒有錯的。但是任何話都要放在一定的時間範圍內。環境也是不斷在發展變化著的。

萬科碧桂園每天賺上億,卻對房子有不同看法,買房該聽誰的?

最近幾年,市中心的發展已經趨於穩定。城市副中心也就因此在最近幾年快速的崛起,很多郊區的地段也在越來越繁榮。原來市中心的資源逐漸向市中心擴散和轉移。

交通的發展是郊區和三四線城市崛起的一個重要力量,同時也帶動了一些優質資源的轉移。商業,學區,和交通等資源發生的變化,使得城市副中心轉建成了繁華起來。

郊區的繁華,就會吸引更多的人居住在這裡。未來的房子一定不再是隻有市中心的值得買了,離開市中心,郊區或者三四線城市也是值得投資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