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炮臺:殘垣古炮下,你所不知道的那段煙臺往事...

很多人都知道,煙臺有著東炮臺,在煙臺山海邊上,似是煙臺的守護者,

但是你知道嗎?西邊山上的西炮臺要更早於東炮臺呢!那裡寫下了煙臺的歷史往事...

登頂西山 瞭望芝罘

140多年前,煙臺西部,通神崗上。西可望八角,北能眺芝罘島,東可觀煙臺山至養馬島。崗下大浪淘天,崗上炮臺固若金湯。

西炮臺:殘垣古炮下,你所不知道的那段煙臺往事...

牆體和南口城門間,是甕城,城門上方刻有“東藩”二字,以言京津之屏障。

入城門則是演兵場,上方即達指揮所,指揮所門前松柏數株,石刻拱門上有“威振罘山”四字。進入指揮所,可通達各處營房、彈藥庫以及制高點。

西炮臺:殘垣古炮下,你所不知道的那段煙臺往事...

指揮所之上,有瞭望塔一座,八處炮臺,分散於不同方位。炮臺之間有跑馬道相連,道隨圍牆相連,又繞山崗相圍。

西炮臺:殘垣古炮下,你所不知道的那段煙臺往事...

在這裡,登高處,即可望見大半個煙臺的景色,向山下看去,則是山石遍野,與城市之間顯著對比明顯,一座城市的過去與現在,就這樣融合在了一起...

西炮臺:殘垣古炮下,你所不知道的那段煙臺往事...

據說,這裡從未發過一枚炮彈,現如今,8處炮臺僅剩2座,孤零零的散落在高處,也再難以再想象當年的威武,或是雄風颯颯,或是旗鼓大張......

西炮臺下的歷史縮影

西炮臺建造始末

西炮臺建於清末。在西炮臺公園的西側垛山頂上,於1985年建有烈士紀念碑。

西炮臺:殘垣古炮下,你所不知道的那段煙臺往事...

因山上建有護衛煙臺的海防炮臺,並與東炮臺相對峙,所以得名為西炮臺。西炮臺由甕城、炮臺、指揮所、演兵場、彈藥庫、城牆等組成。

《辛丑條約》下的西炮臺

光緒二年(公元1876年),為加強海防,在此修築圩圍、望樓,光緒十三年(公元1887年)又增修炮臺。十九世紀八十年代,身為北洋大臣的李鴻章,積極推行洋務運動,在軍事上引進西方先進設施,遂於清光緒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聘請德國技師監修炮臺,擴而建之,並引進德國弗里德里希.克魯勃炮裝備炮臺,始成今日之規模。

西炮臺:殘垣古炮下,你所不知道的那段煙臺往事...

1901年,清政府與列強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條約規定: "......拆毀京師至海通道之各炮臺"。於是清政府下令將西炮臺的炮機拆除,炮身與炮座於1938年被日軍侵煙時拆毀。

“威振罘山”、“鞏金湯”

西炮臺佔地580平方米,整體建築用淡紅色石島石砌成,莊重古樸,具有突出的建築特色。指揮所外中門上額橫書"威振罘山"四個金字(煙臺古稱芝罘,因其芝罘島而得名),這四個字,充分表現了愛國將士保家衛國,志在必勝的赤膽忠心。指揮所內中門頂上橫書"鞏金湯"三個字。意為西炮臺堅不可摧,固若金湯。

西炮臺:殘垣古炮下,你所不知道的那段煙臺往事...

穿過演兵場,沿著青石鋪就的的臺階拾級而上,迎面便是一座半地下指揮所。該建築有三門四室,通道兩側為指揮室、官兵營房及彈藥庫。指揮所頂端兩側雕刻著陰陽八卦圖案。

城牆連綿,炮孔固若初

西炮臺各炮位之間用城牆聯接,總長約700餘米,依山就勢,蜿蜒而建。牆上設射擊孔200餘個。牆的內側設有跑馬道,供傳遞信息用。

西炮臺:殘垣古炮下,你所不知道的那段煙臺往事...

傳說城牆及炮位是大黃米湯汁與三合土調和而夯成的,雖歷經風侵雨蝕,但仍堅固如初。

西炮臺:殘垣古炮下,你所不知道的那段煙臺往事...

西山上還有著許多歷史的痕跡,老煙臺的蹤影,也許他們還在等待,等待著被熟知...

您對煙臺西炮臺山有什麼瞭解和故事嗎?又或是您知道什麼煙臺哪些歷史縮影,歡迎和我們聊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