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宇航科技之父——冯·卡门

莱特消息试飞成功的消息传到欧洲后,特别是在法国掀起了一股“飞行热”,涌现出一批不屈不挠的航空先驱,法尔芒就是其中的一位,1908年的一天,法尔芒又一次打破了飞行记录。

现代宇航科技之父——冯·卡门

现代宇航科技之父——冯·卡门

法尔芒双翼机

发行结束后,一个年轻人从人群中挤了过去,与法尔芒展开了一段精彩的对话。这位年轻人问法尔芒:“我是研究科学的,有一位伟大的科学家,用他的定律证明了比空气重的东西是绝对飞不起来的,您能解释一下飞机为什么会起来吗?”法尔芒幽默的回答:“是那个研究苹果落地的人吗?幸好我没有读过他的书籍,不然就不会得到这次飞行的奖金了。我以前只是个卡车司机,现在又成了飞行员。至于飞机为什么会飞了起来,与我无关,您作为教授,应该研究它。”

法尔芒的话使得这个年轻人大吃一惊,他对陪他一起来的一位记者说:“看来权威专家们的话也不一定都对,现在我终于可以决定我今后该研究什么了。”他拉住记者的手说:“我要不惜一切努力去研究风以及在风中飞行的全部奥秘,总有一天我会向法尔芒讲清楚它的飞机为什么可以飞上天。”

而这个年轻人就是后来被人们尊称为“现代宇航科技之父和超音速飞行之父的冯·卡门”。

现代宇航科技之父——冯·卡门

1881年5月11日,冯·卡门出生在布达佩斯的一个犹太人家庭。他父亲莫里斯·卡门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学教授,猛禽也出身于书香门第。1898年11月,16岁的冯·卡门进了皇家约瑟夫大学。在大学期间,他就能够独立、专注的思考问题。

现代宇航科技之父——冯·卡门

皇家约瑟夫大学外景

1906年,冯·卡门来到哥根廷大学深造。在那里,他跟随“现代空气动力学之父”普朗特教授研究材料力学,又和德国物理学家伯恩合作研究过晶体原子结构模型。两年后,他又去了巴黎大学学习。在巴黎,他观看了欧洲首次2公里的飞行表演,也就是在那里,他遇到了法尔芒。从那以后,他开始悉心研究空气动力学。不久后,他的老师普朗特邀请冯·卡门到哥根廷大学去做他的助手,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1912年,冯·卡门成为阿亨大学气动力研究所所长。他在那里工作了14年,在空气动力学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突破,还为一些企业研制飞艇、全金属运输机,担任火箭顾问等。

现代宇航科技之父——冯·卡门

1926年冯·卡门移居美国,他指导了古根海姆空气动力实验室和加州理工大学第一个风洞的设计和建设。在任实验室主任期间,他归纳出钝体阻力理论,即著名的卡门涡街理论。这个理论大大改变了当时公认的气动力原则。1938年,冯·卡门指导美国进行第一次超声速风洞试验,发明了喷气助推起飞,使得美国成为第一个在飞机上使用火箭助推器的国家。

在他的指导下,加州理工大学的一批航空工程师,这其中也包括他心爱的中国弟子钱学森开始搞喷气推进和液体燃料火箭,而且后来还成立了喷气推进实验室。

现代宇航科技之父——冯·卡门

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时,美国陆军航空司令阿诺德将军请教冯·卡门教授,要他评价美国航空技术发展的现状,预测未来的发展,并就如何确保美国空军未来的领先地位提出建议。德国投降后,以冯·卡门少将为首的美国空军顾问团,率领有关火箭方面的科学家,专程赶赴德国“参观考察访问。

现代宇航科技之父——冯·卡门

他们考察了隐蔽在一片松林当中一个德国空军的一个秘密研究所,详细的查看了德国的研究设备,分析了技术成果。又前往哥根廷、亚琛和慕尼黑等地调查。在哥根廷,审讯了包括冯·卡门过去的老师普朗特在内的有关人员。

现代宇航科技之父——冯·卡门

正巧,前佩内明德火箭基地的400名德国火箭方面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也逃到这里。顾问团对这些人进行了审讯,经过审讯,顾问团获得了一项惊人的秘密:德国已经着手研制可以达到美国纽约的3000英里射程的火箭。德国人的火箭、导弹计划远远走在美国前面。

现代宇航科技之父——冯·卡门

通过这次调查,冯·卡门摸清了德国火箭技术的水平,返回美国后,先写出了一份《我们在何处》的考察报告,对比了美、德两国在战争期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并指出美国已有可能研制射程达到9600公里的导弹。接着冯·卡门又拿出了名为《通向新地平线》的第二份报告。该报告包括25位作者和32分报告,主题涉及从空气动力、飞机设计到炸药、末端弹道等。其报告强调,要成为航空大国,没有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法,只有不断的加强研究和发展,才能确保国家的安稳。

1963年2月18日,为了表彰已经有82岁高龄的冯·卡门对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所做出的的杰出贡献,肯尼迪总统授予他第一枚科学勋章。不久冯·卡门在亚琛病逝。

现代宇航科技之父——冯·卡门

现代宇航科技之父——冯·卡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