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薩達姆的的士兵為什麼最後悲劇了?

風雲一點通


首先這場戰爭本就不是美國的“衛國戰爭”,不管伊拉克在薩達姆手裡成了什麼樣子,美國這麼“熱心”的去幫助伊拉克人民尋找自由,推翻“獨裁者”,本身就讓人懷疑,畢竟美國一旦插手伊拉克,就意味著美國將會在這裡花費巨大的精力金錢,還有士兵們的生死以及背後無數庭的傷痛。



打仗可不是看起來端著槍衝鋒就可以了,很多人會有戰爭後遺症,看我一個關於一戰的紀錄片,裡面有很多士兵因為在戰場上嚇出了精神病,而被送到後方醫院進行治療,但是精神病怎麼會被根治呢?所以在經過短暫的“治療後”,這些精神受到刺激的士兵就會被送到戰場上衝當炮灰。



很多美軍雖然在戰場上殺敵,但是這些敵人大多和他們沒有仇,沒有恨,他們沒有入侵美國,也沒有傷害他們的家人,所以談不上報仇,在心理上這種殺敵的行為多少會讓他們的精神受到影響,有心理陰影,真正的戰場可比電視劇只是身上有個血窟窿要恐怖的多,心理素質不行,會被嚇瘋的,比如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炮彈休克症,有很多退伍軍人在退伍後後難以適應社會生活,容易和社會脫節,只能在街頭流浪,或者找一份薪水不高安保工作勉強度日。



這個叫克魯茲的士兵,也是這些士兵裡的一員,只不過因為是他抓住了薩達姆而鳴聲大噪,他像美國的一個宣傳政治的工具,當熱度消退,人們慢慢的冷靜下來,又開始覺得美國入侵伊拉克並不是為了正義,而這個抓住伊拉克領導人的士兵,更是手上滿了鮮血的代表人物,克魯茲去找工作時,根本得不到錄用,因為領導們和職員們不想和一個劊子手在一起工作,他的下場會是如此也是情理之中。


風雲一點通


抓獲薩達姆的士兵克魯茲,他的境遇只是美軍退伍軍人的一個縮影。戰爭對國家和對個人都有很大影響,所以要從兩方面來看,先宏觀的看美軍退伍軍人的整體境況。


據統計,目前有150萬老兵生活在無家可歸的邊緣,很多軍人在入伍前本身是技能文化水平較低的一群人,素質不高,受教育程度不高。加入美軍後,參加了戰爭,會給他們帶來什麼好處呢?只是增加了他們的見識和生活經歷,而不會提高他們的生活技能。


有些美國退伍軍人只從事簡單的工作。收入不高,收入的一半以上用於支付房租,一旦發生變故,如果不能及時得到救助,將陷入無家可歸的境地。有很多美軍老兵們無法支付高昂的房租、又無法融入社會,選擇了自我放棄。酗酒、毒品,在加州海灘的角落裡抽大麻。流落街頭的也有。


研究顯示,2/3的老兵在融入社會過程中面臨較大挑戰,69%的人表示缺乏謀生技能,難以找到合適的工作是最大的困難;有60%的人認為從軍隊到企業面臨著“文化障礙”。


在美國退伍軍人中還有很多人有殘疾和精神方面的疾病。從伊拉克和阿富汗回國後,很多士兵被診斷患有創傷性腦損傷等精神疾病。


美國退役軍人事務部日前估計,參加阿富汗、伊拉克戰爭的美軍士兵患病率為11%-20%。這群人完全不能融入社會了,並且給社會造成了一定負擔,因為納稅人要出錢養著他們。那殘疾的一群人就不用贅述了。


美國曆年來的多場戰爭,累積了大量的退伍軍人。而很多美國民眾是反對和厭惡最近這幾場戰爭的,比如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因為真的算不上正義的戰爭,充斥著諸多的謊言。


那這些美國人對參加過這兩場戰爭的退伍軍人,也就沒什麼好印象了。不會抱著你是退伍軍人就另眼相看的態度,而更多的是排斥和拒絕。

這是美國的社會大環境對美國退伍軍人不友善的地方。


看了宏觀的大環境,再微觀的看個人,看克魯茲的遭遇。


克魯茲基本屬於,沒有什麼文化和技能的一群人。大環境是如此不堪,克魯斯本人也不算優秀,就算是抓了薩達姆,被宣傳為是個所謂的“英雄”,那他的境遇肯定也好不了。


而且當時美軍的這種宣傳明顯帶有包裝的意味。就是利用一下,過去了就沒人把你再當回事了。看過李安的電影“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就更能理解上面的說法了。一群美國士兵戰後被帶上舞臺,宣傳愛國精神,而舞臺背後是各種算計和士兵們個人的問題。這部電影是意味深刻的,絕對直擊美國民眾的心靈。


真的佩服李安導演。

在抓捕薩達姆的時候拍的這張照片,克魯茲是按著薩達姆,並且是強按著。從心理學角度看,人們會有強者欺負弱者的感覺,因為薩達姆年齡很大,白鬍子一把,被一個年輕力壯的士兵按著,周圍還站著很多士兵,完全不對等,雖然可以假設他是個“通緝犯”,這都不免讓人同情。


之後這張照片廣為流傳,但並沒給克魯茲帶來好運,他在求職時屢屢碰壁。對此一位美國公司的高管坦言道:”我們很多人無法想象與一個這樣的軍人同處一室,他曾經雖然戰場殺敵 ,但是我們毫無安全感可言。"這裡面其實透露著很多的意思,第一,就是很多正義的美國人完全明白,克魯茲藉此出名後,想以此謀取更多利益,這是不能接受的。第二,從道德角度說,這場戰爭並非正義。


所以克魯斯後來不被人接受,變得脾氣暴躁,逐漸變得有暴力傾向,直至被社會拋棄。更悲慘的說,克魯茲只是被人利用了,被當做宣傳的工具利用了。


謝謝觀看!請批評和指正。


8881金樽對月


“人之初性本善”一個人的本性本來就是善良的,但是在經過一些事情之後,人們知道真像了之後,對你就有一種完全顛倒的看法。甚至認為你是個惡魔。克魯茲是當年抓住薩達姆的美軍士兵。就有這樣一個經歷:

當年抓住薩達姆的美軍士兵叫吉斯恩,克魯茲。當時這張他把薩達姆按在地上的照片經過媒體,讓全球人都認識了這個小夥子,有的人認為這個美軍士兵今後肯定有前途,有的人認為他是個英雄,當然也有人討厭他,因為他抓了別人的總統。

克魯茲後來怎麼樣了呢?克魯茲當然在美國軍隊風光了一段時間被奉為英雄,後來還是和大多數美國士兵一樣退役了,退役之後就忙著找工作,找工作沒公司敢接收他,一個公司負責人是這樣跟他說的:雖然知道你的英雄事蹟,但是你手上同時是沾過血的人,我們公司的同事不意願跟一手沾滿鮮血的人一起工作。



後來克魯茲一直找工作不順,他甚至為了工作去自學考取了職稱資質,但是還是沒有公司敢用他。後來他慢慢就變得越來越暴躁,一些戰爭後遺證慢慢顯露出來了。


是戰爭讓他風光過,也是戰爭毀了他。是戰爭給了一個“劊子手”的稱號,是那張照片讓他悲劇了,是戰爭讓他悲劇了。但是他是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他並沒錯,是決策者們的利益和貪婪悲劇了他。克魯茲的後果看出人民熱愛和平,安穩的生活,厭惡戰爭殺戮的心態是一致的。


牛頭馬面兩鬼


我不明白為什麼前面幾個答題者都說那張著名的抓獲薩達姆的照片上的“美軍士兵”是什麼吉斯恩·克魯茲。這個人根本不是什麼美軍士兵而是一個伊拉克人薩米爾Samir。薩米爾以難民身份進入美國,住在聖路易斯,是個汽修工人,美國入侵伊拉克戰爭打響後他作為一個翻譯入伍。抓獲薩達姆的時刻他在現場並且作為美軍現場詢問捕獲者的翻譯。那張著名的照片是用他的數碼相機,由在場的一個士兵拍攝的,後來傳到網上到處都是。薩米爾後來回到美國聖路易斯繼續做汽修工,很多美國媒體報道和採訪過他。也並沒有什麼傳說中的悲劇下場。

真實為一切之本。抓獲薩達姆的這個人並不是什麼神秘人物,網上可以隨便找到不少關於他的報道。


耳機俱樂部小白


戰爭總是殘酷的,無論是戰勝方還是戰敗方,都需要承受巨大的苦難。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無論是美國還是伊拉克都有著巨大的損失,並且這些都是無法彌補。隨著戰爭的擴大,越來越多美國人民知道這是一場侵略戰場,而美軍士兵就是侵略者,因此在美國國內充斥著譴責聲。


打仗可並像電視那樣,十分殘酷,經歷過戰爭的士兵都明白其殘酷性,沒有誰喜歡戰爭。伊拉克戰爭給伊拉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苦難,美軍在戰場上殺敵,但是這些敵人和他們沒有深仇大怨,他們是在保衛自己的國家。

據統計,美國目前有超過150萬退伍軍人處在無家可歸的邊緣,因為他們在退伍之後無法融入社會,他們缺乏生存技能,並且很難融入企業,大部分人每月只能幹著簡單的工作,領著較低的工資。



抓住薩達姆這名士兵便是退伍軍人處境的縮影,他叫克魯茲,戰爭讓他名聲大噪,可也是戰爭毀了他,他因為抓住薩達姆而出現在公眾視野,而美國人民知道這是一場非正義戰爭的時候,他又被冠以“劊子手”的稱號,退伍之後沒有任何一家企業願意接納劊子手,是戰爭毀了他的一切。


麥地傳奇


戰爭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巨大的,如果是一場被人民銘記的正義戰爭,那麼士兵們在戰爭結束後會受到無上的禮遇,但是戰爭如果是一場對其他小國的欺負,是一種讓人們都反對的戰爭,那麼這些士兵回國後就不會得到尊敬,反而會遭到抵制。

圖中紅圈中的就是吉斯恩,克魯茲。


要知道,士兵不會永遠是士兵,也不會必然在部隊裡一直服役到當上軍官,大部分的士兵是要服役後退役的,因此這些美國大兵抓住薩達姆時的風光一刻不會很長。抓住薩達姆的美國士兵叫做吉斯恩,克魯茲,他當年因為抓住了薩達姆而被人記住,也被當時的媒體大肆的宣傳,在美國的軍隊中,一時被作為典型加以包裝。

上圖是回國的越戰老兵,他們呼籲社會給予尊重;下圖是蘇聯衛國戰爭士兵,他們成為了蘇聯人眼中的英雄。


然而戰爭總會結束,士兵總要回國,後來,伊拉克戰爭隨著薩達姆的被捕很快轉入了低烈度的治安戰,吉斯恩,克魯茲也回到了美國,他到很多公司應聘,都被拒絕了,因為他曾經是一場不義之戰中賣力表現自己的士兵,而且人們都痛恨他毫不憐憫的樣子,美國社會畢竟還是一個高度發達的社會,人們的文化素質還是有的,人們都感覺和這樣的人共事很不安全。

吉斯恩,克魯茲找不到工作,只能頻繁的登上媒體,包裝自己。


如果公司裡有一個惡人,而且對待別人好不手軟,隨時可能大打出手,你願意和他共處嗎?於是吉斯恩,克魯茲實在是找不到工作,最終只能閒賦在家,整天靠媒體給的一點錢度日,後來也沒有媒體找他了,於是他成為了一個社會上多餘的人。其實這樣的事情在美國也不是第一次發生了,越南戰爭結束後回國的美國士兵,同樣遭到了抵制,他們也成為了廢人。

不得不說,伊拉克戰敗後,薩達姆受到的待遇是非常可憐的,也引起了美國社會的反戰情緒。


戰爭就是這樣,如果你是衛國英雄,那麼你有尊嚴和禮遇,如果你是侵略者,你得下場就是悲劇。


海事先鋒


羅馬皇帝口號是讓士兵發財,其他人管他死活,就是隨便搶劫屠殺的意思吧?羅馬皇帝讓士兵出售,購買羅馬皇帝的又被殺死了。即使羅馬皇帝都能殺,其他人更加朝不保夕,現在的社會和以前不同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