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都在“清明踏青紅色之旅”,新疆的“紅色景點”你知道哪些?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如今國人都已經走上了康莊大道,過上了幸福生活。當然不能忘記那些曾經為我們犧牲和付出過的革命先烈們。

在小長假自己享受踏春的同時,各地都進行了紅色之旅。

包爾漢、陶峙嶽起義之後新疆得到和平解放,但又經過了一年的努力才真正肅清流匪,在這個過程中,有很多革命先烈在新疆大地上灑下了熱血,奉獻了生命。

一、烏魯木齊市烈士陵園

全國都在“清明踏青紅色之旅”,新疆的“紅色景點”你知道哪些?

烏魯木齊市烈士陵園簡稱陵園,位於烏魯木齊市南郊的燕兒窩,是為了紀念抗日戰爭時期犧牲在新疆的革命烈士所修建的,他們是陳潭秋、毛澤民、杜重遠、林基路、喬國楨、吳茂林、祁天民、陳振亞、汪德祥、彭仁發等。

全國都在“清明踏青紅色之旅”,新疆的“紅色景點”你知道哪些?

烈士陵園已經成為全民愛國教育基地,每當黨的重要節日有很多人都會來這裡瞻仰懷念,讓孩子們記住這些英雄,在以後的日子裡常懷感恩之情,為中華之崛起而努力讀書。

在烈士陵園內有紀念廣場、祭臺、《紅色·記憶》雕塑牆、烏魯木齊烈士事蹟陳列館、陳潭秋烈士雕像、公安英烈紀念碑及“恩澤苑”等建築。

全國都在“清明踏青紅色之旅”,新疆的“紅色景點”你知道哪些?

這裡有英雄的故事,有壯懷激烈的精神,有赤城忠心的夢想,也有祖國明天、新疆明天的大好藍圖。不關你是公務人員,還是平頭百姓,抑或是剛剛走進校園的學生,都應該到這裡來看一看,為逝去的先烈們敬獻一束幽淡的菊花。

二、新疆兵團軍墾博物館

我到過許多地方,數這座城市最年輕,它是這樣漂亮,令人一見傾心,不是瀚海蜃樓,不是蓬萊仙境,它的一草一木,都由血汗凝成……

——艾青《年輕的城》

全國都在“清明踏青紅色之旅”,新疆的“紅色景點”你知道哪些?

新疆兵團軍墾博物館位於被稱為“軍墾第一城”的石河子市,這裡是曾經的荒涼戈壁,如今卻已經是新疆的花園城市。

這樣的鉅變離不開一代代軍墾人的南泥灣精神,七十多年來,第一代兵團人在新疆大地上白手起家,艱苦奮鬥,無怨無悔的履行著黨交於的屯墾戍邊的歷史使命。

走進博物館,正面的牆壁上是毛澤東主席在1952年向駐疆部隊發佈的命令和玻璃鋼仿銅浮雕《天山胡楊》,正是這一紙英明的決定,也正是這不屈不撓的胡楊精神,才奠定了現在的大美新疆。

全國都在“清明踏青紅色之旅”,新疆的“紅色景點”你知道哪些?

第一展廳所展現的是古代的石河子,陳列著出土的陶器、青銅器等文物,在訴說著自遠古到西域諸國曆史輪迴的故事。

來到第二展廳,在展示櫃裡的都是以前從事農業生產的工具和材料,你也許會覺得平常無奇,但是在它們後面的故事是難以忘懷的。看著這些還粘著泥土的老物件,彷彿又回到了那個戰天鬥地的年代,彷彿能聞到在呼呼的風裡有戰士們青春的荷爾蒙。

第三展廳是軍墾戰士生產生活的記錄,這裡有珍貴的圖片和影像資料,真實的記錄了那些激情燃燒的歲月,也記錄了那些悲歡離合的詩篇。這一待就是一輩子、兩輩子、三輩子……他們把根深深的紮在了這片值得熱愛的土地上。連詩人艾青都說:“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著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全國都在“清明踏青紅色之旅”,新疆的“紅色景點”你知道哪些?

說起軍墾,最繞不開的人就是原國家副主席王震,他把新疆當成了南泥灣精神的皈依之地,他對新疆也有著割捨不斷的情懷,在新疆期間,他帶領各族女兒創造了一個嶄新的新疆。“王震三下準噶爾”、“王震四進塔里木”、“八千湘女上天山”……這些故事依舊是新時代的最強音,依舊是對新中國的真摯感情,兵團人乃至所有的新疆人都會永遠銘記。

三、三五九旅屯墾紀念館

全國都在“清明踏青紅色之旅”,新疆的“紅色景點”你知道哪些?

在塔里木盆地的北緣,有一座小城,名叫阿拉爾。新疆建設兵團第一師也就是王震所率的三五九旅,於1957年奉命進駐阿拉爾屯墾戍邊,這裡與1958年創辦了塔里木河農業大學,而後又在時任農墾部長的王震支持下擴大規模建為塔里木農墾大學,又於2004年更名為塔里木大學。

而三五九旅屯墾博物館就位於這座漠北小城裡,是一個地標性建築,遠遠望去就像是當年先輩們扶過得鐵犁。裡面陳列的東西和兵團軍墾博物館的差不多,但是比起石河子,這裡的環境更加惡劣,更加考驗著屯墾人的意志。

全國都在“清明踏青紅色之旅”,新疆的“紅色景點”你知道哪些?

以前廣為流傳的《塔里木河》唱出了軍墾人對這土地複雜的感情,現在第一代軍墾人已經漸漸離去,但他們的精神卻代代流傳了下來,後輩們牢記著,為新疆和祖國的發展踩著先輩們留下的足跡繼續前行著。

到阿拉爾一定要去塔里木大學的校園去看看,在老校區還留著建校之初的一幢二層蘇式小樓,當初是行政樓,全校園僅此一座樓,所以被稱為“一幢樓大學”,如今它已經成為校史館。

也就是這個曾經的“一幢樓大學”為新疆尤其是南疆農業的發展培養了無數人才,至今他們還奮戰在各條戰線上。如今的塔里木大學已經建設成為一座綜合性大學。繼續蓬勃發展著。

全國都在“清明踏青紅色之旅”,新疆的“紅色景點”你知道哪些?

六七月是塔里木河的汛期,走在塔里木河大橋上,望著河兩邊蔓延的胡楊樹,你會明白這裡為什麼具有這麼頑強的生命力,永遠這麼充滿活力!

四、王蔚紀念館

人生自古誰無死,奉獻精神最可貴。

踏遍崑崙四十載,只為團結幸福水。

——王蔚

全國都在“清明踏青紅色之旅”,新疆的“紅色景點”你知道哪些?

王蔚這個名字也許幾乎沒有聽說過,但是在新疆的水利界他是一座豐碑。在和平年代,也許不再有戰火紛飛的危險,但是建國初期的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水資源對於人民來說就是生命。

2018年4月29日,一部名叫《五十八座·半》的電影也許沒有創造傲然的票房,也沒有再媒體上掀起什麼大波,但是這裡面的精神卻絲毫不輸於焦裕祿、楊善洲等優秀共產黨員。因為為了和田人民的引水灌溉問題,王蔚操勞了一輩子終於積勞成疾,1991年4月27日,王蔚最後一個心願就是去看看和田大地,在飛機落地後,王蔚艱難地走下飛機,便溘然長逝

王蔚紀念館沒有多麼高大華麗,只是在山間的一個小院子,裡面是王蔚的衣冠墓,但是你會發現一年四季這裡都是乾乾淨淨、不染纖塵。

因為和田的二百多萬人民記得這個“水神”,每到清明,都會有人來為王蔚獻上一束白菊,有些七八十歲的老人甚至從數百公里的縣城趕來祭拜。

全國都在“清明踏青紅色之旅”,新疆的“紅色景點”你知道哪些?

現在王蔚的“烏魯瓦提之夢”已經實現,在崑崙山中高山出平湖,碧波盪漾,也是國家3A級旅遊景區,這裡也許有很多人不知道吧!

在新疆大地上還有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還有很多人值得我們懷念,也有很多紅色經典值得一去,比如在烏魯木齊市內的毛澤民故居、伊犁林則徐紀念館、巴州和碩縣的馬蘭紅山軍博園、和田地區于田縣的庫爾班·吐魯木紀念館、克拉瑪依一號井等,

讓我們每時每刻牢記自己是一名中國人,牢記先烈們的遺志,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

這裡是疆旅人生,帶你領略不一樣的西域風情,帶你欣賞不一樣的新疆風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