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囊炎是怎麼引起的?

依黛


膽囊炎分為急性膽囊炎和慢性膽囊炎。其發病原因有所不同。且看小克解釋如下,供大家瞭解。

一、急性結石膽囊炎是由於膽囊管梗阻和細菌感染引起的炎症。超過十分之一的病人同時伴有膽囊結石的存在,所以也叫結石性膽囊炎。初期的炎症可能是結石直接損傷受壓部位的膽囊黏膜引起,細菌感染是在膽汁瘀滯的情況下發生的。主要致病原因有:

1.膽囊管梗阻:膽囊結石移動到膽囊管附近時,會堵塞膽囊管或嵌頓於膽囊頸部,嵌頓的結石直接損傷黏漠,導致膽汁排出受阻,膽汁滯留、濃縮。高濃度的膽汁酸鹽具有細胞毒性,引起細胞損害,加重膽囊黏膜的炎症、水腫甚至引起壞死。

2.細菌感染因素:致病菌多從膽道逆行進人膽囊或經血循環或淋巴途徑進人膽囊,在膽汁流出不暢的時候造成感染。致病菌主要是革蘭陰性桿菌,以大腸埃希菌最為常見,其他的有幽門螺桿菌、克雷白菌、糞腸球菌、銅綠假單胞菌等。常合併有其他臟器的厭氧菌感染。


二、急性非結石性膽囊炎(單純的急性感染性膽囊炎)發生的極少見,主要發生在嚴重創傷、燒傷、腹部非膽道手術後(如腹主動脈瘤手術)及膿毒症、動脈粥樣硬化等疾病存在的情況下。另外,長期的腸外營養、艾滋病也可以引起急性非結石性膽囊炎的發生。這種膽囊炎病情發展較快,更容易出現膽囊壞疽、穿孔等併發症。 多見於男性、老年病人。症狀與急性結石性膽囊炎相似,腹痛症狀常因為病人伴有其他嚴重疾病而被掩蓋,容易造成誤診和延誤治療的情況發生。所以,有嚴重創傷及長期應用腸外營養支持的病人出現右上腹疼痛並伴有發熱時,應該警惕非結石性急性膽囊炎的發生。


三、慢性膽囊炎是由於膽囊持續、反覆發作的炎症過程,絕大多數慢性膽囊炎是由膽囊結石長期刺激膽囊壁引起的。容易導致膽囊與周圍組織粘連、膽囊壁增厚並逐漸瘢痕化,最終導致膽囊萎縮,完全失去濃縮膽汁和收縮排出膽汁的功能。 病人常在飽餐、進食油膩食物後出現腹脹、腹痛症狀。腹痛的嚴重程度不一樣,多在上腹部,有時候會放射到右肩背部,很少出現畏寒、高熱和黃疸症狀,常伴有噁心、嘔吐症狀。有腹痛發作並有膽囊結石存在的證據可以確診為慢性膽囊炎。


對於膽囊炎的治療,主要是手術切除膽囊治療,其中對無症狀或膽囊結石<2cm的慢性膽囊炎及有些不能耐受手術治療的膽囊炎伴有膽囊結石的患者可以應用抗生素、去氧膽酸、消炎利膽片等藥物治療。也可以應用有機溶石劑直接穿刺膽囊溶石、體外震波碎石等方法進行治療。

謝謝閱讀!


小克大夫


膽囊炎是消化科常見疾病,一般由膽囊結石引起,主要症狀為右上腹疼痛,如果是結石或蛔蟲造成膽囊頸部梗阻引起的膽囊炎,疼痛則比較劇烈,呈絞痛性質;如果是膽囊內結石引起的非梗阻性膽囊炎,疼痛一般不劇烈,多為脹痛性質。根據發病時間的長短和臨床表現的差異,又分為急性膽囊炎和慢性膽囊炎。



膽囊炎是怎麼引起的?

急性膽囊炎:急性膽囊炎的發生多是由於膽囊結石阻塞膽囊管或嵌頓於膽囊頸,嵌頓的結石損傷粘膜,使膽汁排出受阻,膽汁滯留並濃縮。高濃度的膽汁會導致膽囊上皮細胞的損害,加重粘膜炎症、水腫甚至壞死穿孔。致病菌主要是大腸桿菌、肺炎克雷伯桿菌等格蘭陰性菌。



慢性膽囊炎:慢性膽囊炎是由於膽囊持續的,反覆發作的炎症過程,絕大部分患者有膽囊結石。炎症反覆發作導致膽囊與周圍組織粘連,囊壁增厚,最終導致膽囊萎縮,完全失去功能。

希望我的回答能給您帶來幫助!喜歡就點個贊吧!


汪醫生小課堂


膽囊炎是膽囊的常見疾病,它一般好發於上了中年的人群,在其中婦女的發病率略高於男性。而膽囊炎這種疾病是有慢性和急性之分的,不過它們發病的病因都各不相同,那麼,膽囊炎是怎麼引起的呢?

1、急性膽囊炎的病因。急性膽囊炎的病因一般與細菌感染有關,不過膽汁的瘀滯是導致細菌感染的重要條件。膽汁瘀滯的原因大多是與體內有膽囊結石有關,不過也有一部分人沒有結石,但因為膽囊管比較狹窄或過長而導致膽汁瀦留從而引起細菌感染。

除此之外,胃腸道慢性病變、腹部手術後消化道功能紊亂或是老年人等因為都會影響膽汁的排空,從而出現膽汁瀦留。膽汁不能被排空就會繼續濃縮,這就會刺激膽囊粘膜產生化學性炎症。

2、慢性膽囊炎的病因。慢性膽囊炎的最常見病因是膽囊結石,大部分的膽囊炎患者都有膽囊結石的存在。膽囊內存在結石會讓膽囊黏膜受到損傷,而且還會影響膽汁的排空,長期下來就會造成慢性膽囊炎。另外,急性膽囊炎後遺症或膽固醇代謝紊亂也有可能導致慢性膽囊炎的。

3、其他因素。身體免疫力低和飲食不當也是有可能引發膽囊炎的,因為吃太多高脂肪和高膽固醇的食物,而免疫力太差導致膽囊感染就容易導致膽囊炎。

另外,一些心理因素也可能引發膽囊炎,因為情緒不調能夠導致膽汁的排洩受阻從而引發膽囊炎。

喜歡這個回答,請點贊或推薦給朋友。收穫更多靠譜的肝膽相關知識,關注【肝膽外科醫生劉波】


肝膽外科醫生劉波


膽囊炎是生活中較常見的疾病,發病率很高,多見於35~55歲的中年人,女性發病較男性為多,尤多見於肥胖婦女。根據膽囊炎發病急緩和病程經過分為急性膽囊炎和慢性膽囊炎,根據症波及和膽囊嚴重程度分為單純性與化膿性膽囊炎,根據膽囊炎是否伴有結石分為結石性膽囊炎和非結石性膽囊炎,膽囊炎患者中約有70%-95%合併膽囊結石。

右上腹劇痛或絞痛,多見於結石或寄生蟲嵌頓梗阻膽囊頸部所致的急性膽囊炎,疼痛常突然發作,十分劇烈,或呈絞痛樣。膽囊管非梗阻性急性膽囊炎時,右上腹疼痛一般不劇烈,多為持續性脹痛,隨著膽囊炎症的進展,疼痛亦可加重,疼痛呈放射性,最常見的放射部位是右肩部和右肩胛骨下角等處。

急性膽囊炎的主要病因是膽汁滯留和細菌感染,一般來說,大多的急性膽囊炎都是由於先有膽囊內膽汁成分改變後形成結石,又因結石的存在導致膽汁的瘀滯和繼發細菌感染,最終因機體的抵抗力下降而引發膽囊的急性炎症。慢性膽囊炎常為急性膽囊炎的後遺症或因膽固醇的代謝紊亂而引起,它可以伴有或不伴有膽囊結石,臨床上常有上腹部不適和消化不良,有時或伴有急性發作。另外,膽囊壁供血不足也可引起膽囊炎,比如休克創傷、手術後、心力衰竭,特別是老年人動脈硬化或服用作用於血管的藥物等,都可使膽囊的血供減少,膽囊壁缺血,從而抵抗力下降導致膽囊炎。

膽囊炎和肝臟有關係嗎?慢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脂肪肝等疾病會引起膽囊炎,普通的膽囊炎對肝臟不會有太大影響,但是,結石性膽囊炎,出現膽道堵塞後,會引起膽汁淤積從而影響肝臟功能,導致肝臟受損。

知道了膽囊炎的成因,我們就要改掉不良生活習慣,比如長期大量進食油膩、辛辣或寒冷食品,飲食不規律,長期熬夜等,一定要避免上面的這些誘發因素。另外,患了膽囊炎,我們一定要及早治療,杜絕一切隱患,畢竟什麼都沒有健康的身體來的重要。


醫語破天機


膽囊炎分為急性膽囊炎和慢性膽囊炎,急性膽囊炎又分為急性結石性膽囊炎(佔90%-95%)和急性非結石性膽囊炎(佔5%-10%)。慢性膽囊炎多為急性膽囊炎後遷延而成,多有上腹部劍突下或右側肋緣下慢性疼痛,伴有“噯氣”,常被誤認為胃病。

急性結石性膽囊炎(90%-95%)的患者伴有膽囊結石,一旦結石導致梗阻,並伴發細菌感染,就會出現急性膽囊炎,表現為右上腹部陣發性絞痛,常伴有噁心嘔吐,嚴重者會伴有發熱。

急性非結石性膽囊炎(5%-10%)的患者常合併動脈粥樣硬化,多數是因為膽囊血供障礙並出現細菌感染出現的急性膽囊炎,進展較快且比較容易出現膽囊壞疽。

從以上內容來看,預防膽囊結石的產生、預防動脈粥樣硬化是預防膽囊炎的關鍵。因此,保持規律健康飲食、適度運動、良好的心態、充足的睡眠、良好的身材對於預防膽囊炎非常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