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執政俄羅斯多年,有哪些成就?

么么撻


1999年普京被葉利欽突然任命為總理,2000年初突然葉利欽交權給普京,到如今也算有個19-20年了吧!

這段時間裡俄羅斯發生了很大變化,不僅是俄羅斯人,全球也是有目共睹的。

主要是兩點——

第一,俄羅斯經濟有了很大進步。

2018年俄羅斯的GDP預計1.6萬億美元,而20年前,俄羅斯GDP也只有2500億美元左右。如今翻了6倍。這和我們相比雖然差很多,但是對俄羅斯這樣一樣高度依賴石油出口,經濟受到國際油價巨大波動的國家來說,這個成績也不錯了。

特別是在21世紀初的幾年,由於國際油價高漲,俄羅斯GDP甚至達到過近10%的增長,這也是俄羅斯能被稱為“金磚國家”的原因。

(俄羅斯GDP曲線圖,2014年之後明顯下跌,是國際油價暴跌引起)

當然如今油價走低,再加上美國製裁,使得該國這幾年經濟出現負增長和緩慢增長。

第二,俄羅斯國際戰略維護更堅決。

這點從普京嚴厲打擊車臣分裂分子,2008年與格魯吉亞的邊境戰爭、2014年的克里米亞危機、2015年派兵進入敘利亞等一系列事件都能看出。

特別是後兩個事件對俄羅斯國際戰略的維護是非常重要的。

這也是當年普京支持率能到87%的歷史高點的重要原因。說明普京政策獲得了國內老百姓的基本支持。

和葉利欽時期的國際戰略相比,普京的策略更符合俄羅斯利益。

當然普京執政也有些需要改進之處。

特別是和西方關係比以前更緊張,在西方看來俄羅斯成為西方最大的對手。

這等於普京在經濟還沒有發展的時候就過度暴露了自己的實力,從而形成了西方對其集體“圍剿”。

長期以往,對俄羅斯可能不是好事。


木春山談天下


普京執政多年,成績斐然,不然也不會接二連三的當上俄羅斯總統,長達十數年之久,說明俄羅斯民眾給予普京足夠的信任,而普京也沒有讓俄羅斯民眾失望。

那下面就盤點一下,這些年普京的取得成就:

(一)打贏車臣,重拾信心。

1999年,普京被俄羅斯聯邦前總統葉利欽任命為聯邦政府總理,上臺第一件事就是平息車臣分裂分子的武裝叛亂,這是普京上臺後的一次重大考試,一旦考試不合格,普京就會和葉利欽任命的前幾位總理一樣,上臺兩個月就被撤掉。

然而普京卻帶領俄羅斯取得勝利,首先普京改變以往葉利欽對於車臣戰爭的軟弱態度(西方輿論壓力,葉利欽很在乎。),普京是絕不妥協、不談判,並且親自駕駛戰機飛往車臣“御駕親征”,帶領俄羅斯軍隊取得幾次戰爭的勝利,把俄羅斯民族自從蘇聯解體後的渙散的民心又重新豎立起來。

也因此,普京坐穩了俄羅斯聯邦政府總理的位置,也給第二年出任俄羅斯總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扶植普京成為葉利欽糟糕的政治生涯中最好一份政治遺產,從此俄羅斯進入普京大帝時代。

(二)打擊寡頭,恢復權威。

2000年,普京當上俄羅斯總統,但此時的俄羅斯經過葉利欽近十年的折騰,經濟早已經處於崩潰邊緣,葉利欽過於相信西方經濟專家,施行經濟政策的“休克療法”,把俄羅斯真的搞得休克了。國家重要資源、經濟都被各個寡頭瓜分,普京面臨是日益萎縮的國家財政,政府無法運轉的狀態。

普京出臺一系列針對俄羅斯寡頭政策以及組合拳,先後懲治了俄羅斯前首富霍多爾科夫斯基等多位寡頭,把很多資源再次收回到俄羅斯手中,狠狠打擊了企圖控制國家的寡頭們的囂張氣焰,充實了俄羅斯政府財政,也恢復了政府的權威。

(三)油價暴漲,全民謀福。

俄羅斯是世界上主要產油國,俄普京當政的幾年後,石油價格上漲,俄羅斯財政更加充足,普京因此利用鉅額的財政收入,建立起俄羅斯全民保障體系,為俄羅斯民眾也分享到俄羅斯經濟發展和石油的鉅額收入。

(四)破局圍堵,四處出擊。

俄羅斯實力的恢復是美國和歐盟不想看到的,隨著北約東擴,美國和歐盟步步緊逼,圍堵俄羅斯。為了破局圍堵,2008年奧運會期間,普京主持出兵格魯吉亞,取得勝利。普京利用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等資源優勢與西歐各國博弈、討價還價。2014年出兵佔領克里米亞,解除了俄羅斯在黑海的戰略威脅。2015年,出兵敘利亞,幫助阿薩德政權消滅ISIS(伊斯蘭國),強烈震懾美國和西歐各國,讓他們不敢輕舉妄動。

以上就是“大正”盤點的俄羅斯總統普京執政這些年來取得的成績,歡迎大家留言、評論!


大正看世界


人人都知道普京的那句名言。給我二十年,還你一個強大的俄羅斯。而現在的俄羅斯是一個強大國家嗎?是否超越了蘇聯,是否實現了普京的 諾言。實事求是地說,現在的俄羅斯遠遠沒有實現他的目標,而且越來越遠

當2000到來的時候,美國《紐約時報》評論是:“俄羅斯永遠失去了機會。永遠無法再次進入強國行列,再見俄羅斯”。但2000年1月1日上臺的普京給了俄羅斯最大驚喜。依靠出售武器、能源給國家帶來鉅額財富,而非進入私人和金融寡頭的腰包。 在國際戰略和外交政治上不再向西方靠攏,以自我利益為中心,加強中央政府的控制。提高人民與民族向心力。對政府的看法,打擊腐敗,沒收金融寡頭的財富。讓俄羅斯重新回到大國行列。但實際上這些對俄羅斯的用處就是療傷,而非自我強大。但沒有從跟根本上解決俄羅斯的問題。

俄羅斯是大國,但不是強國俱樂部成員。一句話,普京給俄羅斯唯一的成就是恢復信心。自我感覺到成為大國。普京打到了一批金融寡頭,但扶持起一批屬於自己的金融資本家。德國報紙說:”現在的俄羅斯與普京就是一個拿著核武器的流氓“言語雖然刻薄,但不的不說,這也是實話,普京治下俄羅斯除了了武器和能源之外,實在是沒有任何誇耀的地方,任何高科技的 產品與俄羅斯無緣,普京上臺以後,俄羅斯沒有建成一座現代化的企業,包括軍工企業。完全是在吃蘇聯的老本,(美國專家說,俄羅斯最多再吃十五年)。老本總有吃完一天,吃完了又如何?可以說,俄羅斯的衰敗是必然的。而普京作為不過是給俄羅斯大打了一針興奮劑。吃了嗎啡而已,藥效一過,不僅傷害更大,而且會更加衰弱。

普京執行是強人政治,而非“法制”,一旦普京不存在,俄羅斯會走向會何處?是一個不確定因素。但必須指出的是,俄羅斯必須感謝普京的出現,他對當代俄羅斯的貢獻比赫魯曉夫之後的任何一個領導人都大,尤其是對分裂主義,對金融寡頭的打擊,提高人民的經濟水平,在各個方面的貢獻都是巨大的。可是普京卻沒有從根本上解決俄羅斯遺留下根本的問題,俄羅斯的分裂問題,民族問題,地方和中央關係。這些是需要徹底解決的,當然這些也不是一代人可以解決的 ,

俄羅斯現行的體制為著普京轉量身訂做的。普京的“獨裁”統治確保了俄羅斯的強大,但這這種人治又能持續多久,一旦普京出現失誤又將如何?在普京的身上體現的更是斯大林的影子。

“俄羅斯,幾百年來第一次真正有成為二流甚至三流國家的危險。”(普京語)普京知道俄羅斯的病症但卻無法他未能拯救這個國家。俄羅斯現在是外強中乾的國家,俄羅斯現在是真正的幾百年來有二流甚至三流國家的危險。失去了烏克蘭,俄羅斯永遠也不能再成為一個世界大國。這樣一來,換成誰都無法讓俄羅斯從新強大。能源的價格決定了俄羅斯的興衰,一旦下跌,俄羅斯所有的問題都將暴露出來。

最為危險的是,在俄羅斯,是少數民族人口的大幅提升,而俄羅斯族有淪為少數民族的危機,在一個多民族國家這無疑是最大的危險,主體民族人口大幅下降勢必會造成國家的不穩定,這也是普京大幅度提高人口的原因,但為時已晚。

可以說,俄羅斯應該感謝有普京這樣領導人,但成也普京,敗也普京,俄羅斯要想再成次成為世界強國,在沒有戰爭和國際戰略巨大轉變改變的情況下,幾乎沒有再次強大的可能。

我是清水空流,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


<strong>


清水空流


從2000年元旦宣誓就職總統至今,除過2008年至2012年這4年的總理生涯外,普京擔任總統主政俄羅斯已經有15年。

在這15年裡,普京的成就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遏制住了俄羅斯自蘇聯解體後長達10年極速跌落的趨勢。

90年代俄羅斯持續衰弱的一個根本原因就是國內私有化氾濫,國計民生完全操縱在一群寡頭手中,由此引發的一系列腐敗、動亂問題折磨著每個俄羅斯人的神經。普京上臺後公開喊出了“把寡頭作為一個階層消滅掉”的口號,然後用雷霆手段對氾濫的私有化進行了嚴格管控,清算了一批罪大惡極的寡頭,把涉及國計民生的資源、資源運輸、國防工業企業從寡頭手中收回到政府手中。與此同時,普京也在國內開展前所未有的反腐敗、掃黑除惡行動,重塑政府在老百姓心目中的美好形象。

經過這一系列行動,俄羅斯在葉利欽時代一盤散沙的政治、經濟局面得到極大的改觀,俄聯邦政府重新走上了一個強有力組織的軌道上來。

第二、解決地緣安全危機。

相比之前的蘇聯,俄羅斯失去了1/4的國土,並且大多數是蘇聯時期的戰略要衝,可怕的是這些戰略要衝被西方國家所利用反過來對俄羅斯構成了嚴重的地緣威脅。使得俄羅斯變得大而不牢,時常又懷璧其罪的心理。

普京上臺後,手持核大棒發揚當年沙俄、蘇聯時期對外強硬的的作風。對車臣、格魯吉亞這兩個被西方國家搞得鬼迷心竅的國家果斷放血,穩定了國土南部的穩定。對於烏克蘭這個昔日重要的戰略伙伴國家企圖投靠西方的行徑,普京也沒有客氣,武力佔領克里米亞、策動烏東獨立將其肢解,進一步鞏固俄羅斯西南部的穩定和黑海的話語權。

緊接著,面對西方的制裁,普京毫不畏懼,利用敘利亞內戰的機會,果斷出兵進入這個在中東極為重要的戰略據點,打亂了西方國家的計劃。特別是出兵敘利亞這一舉動,其戰略意義絕不僅僅是軍事意義這麼簡單。西方國家當年肢解蘇聯的一個重要步驟,通過控制中東產油國達到取得石油定價權,進而操控油價猛捅蘇聯。普京出兵敘利亞的一個目的,便是為了爭奪石油定價權。

通過普京任內幾次強有力的軍事行動,俄羅斯國家塵封已久的尚武風氣被重新激活,國家凝聚力徹底走出了蘇聯解體時那種一盤散沙的狀態。

但是普京還沒有解決的兩個致命性問題:

一是俄羅斯經濟尚未擺脫蘇聯後期就形成的資源型出口模式,很大原因就是受前面說到的地緣威脅和缺少石油定價權的原因。

二是俄羅斯的人口問題。偌大的俄羅斯空有龐大的國土和豐富的資源,但是最根本的一個生產力——人口素質和數量相對偏低。

普京屬於臨危受命型領導,典型的一個救火隊員,在任期最根本的任務就是應對日益嚴重的外部危機,恢復國內秩序,對於國家建設與發展相對出力不大,因此就不是那麼振奮人心。但不管怎麼說,普京任期內的一系列措施把潰敗和混亂中的俄羅斯穩住了陣腳,第4任期普京能否重振俄羅斯,我們拭目以待!


大將軍威武K


1999年最後一天,俄羅斯總統葉利欽在電視直播上發表自己的辭職聲明,同時將代表總統管理權的“核鑰匙”移交給了普京。這不僅表明了葉利欽對普京的信任,更宣告了“葉利欽時代”的落幕。那麼這麼多年來,普京又為俄羅斯做了哪些貢獻呢?


(普京與恩師葉利欽)

(一)剷除七大政治寡頭。

俄羅斯前總統葉利欽對內治國無術,推行的經濟改革幾乎全部失敗。在普京上臺時,俄羅斯經過葉利欽近十年的折騰,國內已經處於崩潰和分裂的邊緣。在葉利欽下臺前,俄羅斯的經濟總量縮水到1900億美元,國民支持率僅為2%。

當時,俄羅斯的國家經濟命脈幾乎掌握在七大政治寡頭手中,而葉利欽為了取得寡頭們的財政支持,默認了他們為非作歹和干預國家政治的行為。同時,美國為了進一步摧毀俄羅斯的經濟,慫恿葉利欽施行了所謂的“經濟休克療法”,結果使俄羅斯的經濟形勢雪上加霜。

普京全面停止了美國人提出的“休克療法”,並出臺了反對寡頭壟斷的政策,先後懲治了包括霍多爾科夫斯基(俄羅斯首富)在內的多位寡頭,將石油、天然氣、稀有金屬等資源逐漸收回國有。結束了自葉利欽時代以來,寡頭們把握經濟命脈、干預政治的混亂局面。

(二)收復車臣,鞏固國家。

車臣是俄羅斯的山區共和國之一,在蘇聯解體以後拒絕加入俄羅斯聯邦,並在西方的煽動下謀求獨立。俄羅斯前總統葉利欽曾在1994年倉促發動了“第一次車臣戰爭”,結果不僅未能平定車臣,反而損兵折將。

在葉利欽執政時代,西方國家總以“民主”和人道主義”的旗號指責俄軍在車臣問題上過於強硬,使俄軍處於進退兩難的境地。因此,普京對於西方國家的指責,既不妥協也不談判,堅決要收復車臣。他上臺後第一件大事就是為俄羅斯收復車臣,阻止了車臣從俄羅斯分裂,同時也震懾了國內其他的分裂勢力。

(三)軍事改革,對弈歐美

在葉利欽執政時,俄羅斯奉行全面收縮戰略,因此屢遭歐美的壓迫。上世紀90年代,美國和北約通過波黑戰爭、科索沃戰爭等一系列戰爭擠壓俄羅斯的生存空間,並煽動車臣等分裂勢力與俄中央對抗。軟弱的葉利欽無力對抗北約,只能一昧退讓,招致國內怨聲載道。

為此,普京一改葉利欽時代的軟弱,開始大刀闊斧地進行軍事改革。在2008年的奧運會期間,俄羅斯擊潰了受北約煽動的格魯吉亞軍隊,鞏固了俄西南地區。2014年,俄羅斯又不顧西方的譴責出兵克里米亞,在黑海地區站穩了腳跟,阻止了北約的東擴。2015年,為了阻止北約顛覆阿薩德政權,普京在國內經濟不容樂觀的情況下依然堅持出兵敘利亞,可見普京與北約博弈的決心。


歷史的荒野


普京是在1999年成為俄羅斯總理的,登上了俄羅斯的政治舞臺。2000年,普京成為俄羅斯總統。那個時候的普京,還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人物。

2018年,普京又成為了俄羅斯總統,即將執政到2024年。這一次的普京可以早已是全球的風雲人物,一舉一動都能引起全世界的廣泛關注。

這十幾年來,普京主要的成就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政治成就

普京一個非常強的地方就是特別會根據形勢採取正確的措施。

俄羅斯早期形勢非常不好,車臣還在鬧獨立,並且第一次車臣戰爭俄羅斯還打敗了,真可謂是內憂外患。

普京早期幹得最漂亮的一件事情就是成功的打贏了第二次車臣戰爭,為普京在俄羅斯國內贏得廣泛的支持。同時,這也確保了俄羅斯的國家統一。

其後的恐怖襲擊,烏克蘭問題,敘利亞問題,普京的處理都給俄羅斯人深刻印象。他強有力的鐵腕給俄羅斯人民極大的安全感。

之後,普京開始對國家的政治體系進行改革,打擊國內的寡頭,鞏固了總統為首的國家體系,加強了俄羅斯政府的權威。

雖然俄羅斯現在問題仍然很大,但是和葉利欽時代相比,普京做得已經太好了。

2.經濟成就

普京通過打擊寡頭,推行油氣工業為國家經濟發展的方針,成功的止住了下跌的形勢,並且進入了正常的發展軌道,並且增長率還非常不錯。

比如2000年到2007年,俄羅斯經濟每年都能保持5%到11%的增長速度。

當然,俄羅斯經濟還是有問題的,過度依賴資源。但是總體而言,俄羅斯人少地多,資源極為豐富,靠著出口資源基本已經能夠維持經濟的發展。

普京也是知道俄羅斯經濟的問題,所以重點發展高科技產業成為了俄羅斯積極轉型的方向。比如目前俄羅斯高科技產品的出口佔到國家出口總額的15%。

3.外交成就

普京一個最大的成就便是改變了俄羅斯以西方馬首是瞻的方針,開始探索一條俄羅斯自己的現代化之路。

葉利欽時代的俄羅斯可謂是喪權辱國,對自己的國際定位一直非常迷茫,完全失去了和美國平起平坐的大國地位。那是時候的俄羅斯真正面臨淪為世界二流國家的危險。

但是,普京憑藉著自己的外交能力,加上軍事行動,慢慢恢復了俄羅斯的大國地位。這也是為什麼普京能夠在俄羅斯執政那麼久遠的原因之一。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更多精彩請關注歷史是什麼!


歷史是什麼


普京在上臺之初曾說了一句話“給我20年,還你一個不一樣的俄羅斯”,而普京上臺已接近20年,確實做了很多事,其成就總結來看,有以下幾點:第一,避免俄羅斯再次解體。在蘇聯解體後,葉利欽治理下的俄羅斯,一片混亂,烽煙四起,經濟崩潰,階級矛盾十分尖銳。當時就有人預言,俄羅斯這樣下去將再次解體。而面對車臣等分裂勢力,葉利欽表現軟弱,無法解決問題。而普京上臺後,鐵血鎮壓車臣等分裂勢力,堅決剿滅叛亂者,同時不斷加強中央集權,使得瀕臨解體的俄羅斯再次團結起來,可以說,這是普京最大的功勞。


第二,挽救了經濟。葉利欽時代,因為對西方經濟模式的盲目學習和信任,使得國家資源,經濟迅速被金融寡頭控制,財富分配不均極度加劇,經濟面臨崩潰風險。普京上臺後,大力打擊寡頭,將資源,經濟命脈等重新掌控在國家手裡,並且進行經濟改革,雖然成效不大,但是,確實穩定了俄羅斯經濟。並且俄羅斯經濟已經出現了明顯的復甦跡象,如果不是西方制裁,恐怕經濟形勢會更好。

第三,重回大國舞臺。蘇聯解體初期,俄羅斯雖然有大國的身份,但是早就沒了大國的聲勢和雄威,著實沉寂了10年。面對西方的圍堵,也是一味的妥協退讓。而普京上臺後,東西出擊,威懾歐洲,打疼格魯吉亞,收回克里米亞,強勢幫助盟友敘利亞等。在國際上賺足了眼球。不僅打破了西方的進一步圍堵,而且挽回了大國的顏面,重回大國舞臺。使得俄羅斯百姓再一次揚眉吐氣,再一次回到世界大國的位置上。


有了這三件功績,也才有了普京在俄羅斯的極高威望,也才有了強人普京的出現。但是,雖然如此,普京執政以來,東出西進南下,平定了車臣,佔了南奧塞梯,阿布哈茲,德左,吞併克里米亞,出兵敘利亞等,雖然戰功累累,但是頗有點窮兵黷武,勉強支撐的感覺。而俄羅斯百姓生活長期得不到改善,而且在西方制裁下,日子越來越差。社會不滿情緒在累積,這也是之前俄羅斯發生大規模遊行示威的內在因素。一個不顧百姓福祉,而去追求大國尊嚴的總統,註定會給國家帶來災難。這一定時炸彈不知何時爆發!


歷史真相背後


<strong>一、普京維護了俄羅斯國家統一

1991年,蘇聯解體。在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內部的民族分裂勢力也蠢蠢欲動,特別是高加索地區的車臣共和國。然而,在葉利欽的領導下,俄羅斯積貧積弱,曾經強大的俄羅斯軍隊竟然在第一次車臣戰爭中打敗了,車臣獲得了事實上的獨立。1999年,普京成為了俄羅斯聯邦政府總理,也正是在這一年,爆發了第二次車臣戰爭。正是在普京的領導下,俄羅斯軍隊打贏了第二次車臣戰爭,剿滅了車臣分裂勢力。如果不是普京領導俄羅斯軍隊贏得第二次車臣戰爭,很難想象,會不會出現第二、三、四個車臣,俄羅斯可能就此四分五裂。

2000年,普京成為俄羅斯總統以後,立即簽署總統令,成立了七個聯邦大區,從制度上加強了對地方的控制。同時,普京打擊七大金融寡頭、改革俄羅斯軍隊、發展經濟,全面提升俄羅斯的綜合國力。可以說,普京最大的成就是將一個衰弱的俄羅斯變得再次強大,維護了俄羅斯國家統一。

二、普京為俄羅斯“開疆拓土”

俄羅斯是世界上最“噬土”的國家,從一個小小的莫斯科公國,經過300年不斷的武力擴張,成為了領土面積超過2200萬平方公里的俄羅斯帝國。不過,在20世紀,俄羅斯領土縮小了兩次。第一次,俄羅斯從俄羅斯帝國變成蘇聯的時候,領土由2280萬平方公里變成了2240萬平方公里;第二次,蘇聯解體的時候,領土面積由2240萬平方公里,變成了1707萬平方公里。而在普京手裡,俄羅斯領土面積再一次擴大。2014年,克里米亞進行了全面公投,98%的克里米亞人贊同迴歸俄羅斯。由此,俄羅斯多了面積大2.5萬平方公里的克里米亞半島。此外,格魯吉亞的南奧塞梯、阿布哈茲,烏克蘭的頓涅茨克、盧甘斯克,事實上都在俄羅斯的控制之下。

三、 普京提高了俄羅斯的國際地位

在葉利欽時代,即使是俄羅斯“卑躬屈膝”,西方國家依舊拒絕了俄羅斯加入歐盟的請求。1999年,美國為首的北約發動了科索沃戰爭,俄羅斯軍事存在在關鍵時刻撤出了南聯盟。科索沃戰爭以後,俄羅斯的勢力被排擠出了東歐。在普京成為俄羅斯總統以後,以強勢著稱,多次與美國硬碰硬,一改俄羅斯弱勢的國際地位。特別是在2015年俄羅斯介入敘利亞內戰以後,幫助阿薩德政權轉變為勝。現如今,俄羅斯已經在中東站住了腳,與美國展開了新一輪博弈!

歡迎大家留言,你認為普京領導下的俄羅斯強大嗎?


美國觀察室


普京可以說是已經成為了俄羅斯政壇的一個符號,其在國內的支持率可以說是無人能敵。那麼普京執政俄羅斯多年,到底有哪些成就呢?我個人覺得其主要有以下四大成就。



1) 普京的上臺結束了蘇聯解體後的混亂局面而且任內其一直堅決打擊車臣恐怖組織,普京對於俄羅斯的統一起到了無可替代的作用。

2) 普京任內一直大力發展俄羅斯的戰略核力量,這是維持俄羅斯威懾力的關鍵所在。

3)在普京的任期內,俄羅斯的經濟得到了極大的恢復。

4) 普京外交層面的運籌帷幄並不斷取得外交勝利,這正是維繫俄羅斯“大國地位”和民族自豪感的關鍵所在。



所以總的來說,我覺得普京對於俄羅斯的作用可以這樣概括。對內,普京結束了蘇聯解體後一片混亂的局面而且使得俄羅斯的經濟有所恢復。對外,普京有力的維護了俄羅斯領土的完整以及使得俄羅斯的大國地位和大國影響力得以維持。



我一直專注於體育以及國際政治的問答,覺得寫得好的話就動動手指點贊或關注我的頭條號吧,你們的點贊與轉發都是我寫作最大的動力。😊


我只說兩點


作為一個大國的領導人,在萬分複雜的國際形式下,可以談定自若,平復國內國際各種危機,獲得國內大多數人的信任與支持。這樣一個總統如果沒有點兒能力和手段,尤其是鐵婉兒政治,是完全沒有任何勝算可能的。很顯然,在蘇聯面臨解體,局勢顯然下降的情況下,普京的上臺絕非偶然,甚至可以說是俄羅斯發展的必然。

既然如此強硬的總統,那他對於國家的忠誠度一定不會很差。而普京也並沒有讓俄羅斯人民失望,雖然現在看來,離普京承諾“二十年還你一個奇蹟的俄羅斯”有點兒遙遠。但普京也確實為俄羅斯付出了不少。至於他的成就,主要有一下幾點。

第一,普京剛上臺所面臨的不只是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面臨國際方面的壓力,還有國內連續幾代政治人物所留下的一大堆爛攤子。普京也並非束手無策,既然上臺,必須燒好三把火。其中第一把就燒在了腐敗上。尤其是政治與經濟方面的腐敗。在普京上任以前,俄羅斯的政治勢力實際上都在幾位國家能源大亨手上,甚至這些商人可以左右蘇聯的政治,對於新上任的俄羅斯總統普京而言,這無疑是對自己最大的挑戰,但普京運用其鐵腕手段以及過人的智慧,將其一個一個的剷除,這絕對不亞於中國古代的削番。如果處理不當,很可能自己將處於危難之中,國家處於極度危險之中。但普京做到了。

第二,國家政體與經濟趨於穩定,暫時掌握在自己手裡,但內憂外患依然不斷,最重要的就是車臣戰爭。俄羅斯面對車臣就猶如中國古代漢族面對匈奴一樣,雖然可以維護暫時的和平,但總是不能讓你安心。為了絕對的國家安全,必須進行徹底清除,或者讓其心服口服。在中國僅僅有幾代帝王能做到?能做到的帝王肯定了不起,並且名垂千古。而俄羅斯普京也是這樣的帝王。連續三次車臣戰爭,在失敗面前普京並沒有向敵人低頭,哪怕面對國內的各種壓力,依然最終平亂了戰爭,並且讓叛軍兒子擔任車臣首領,獲得國家穩定,讓對人心服口服的決定。單靠強大的手腕是解決不了的,還是其過人的智慧。

第三,雖然前兩次功績就足以讓普京獲得不少的支持。但普京的腳步依然沒有停止。也許,剛開始是普京需要為自己拉票,但是到了後來俄羅斯人民見證了普京的魅力,就再也離不開普京了。隨著世界局勢進入21世紀,發展迅速的國際局勢。俄羅斯所面臨的外界壓力是越來越大,但是俄羅斯依然能處於不敗之地,很大程度上讓西方國家忌憚的就是普京的強硬。也必然歸功於普京的外交政策,這其中不乏強硬,但更多的是普京以其個人魅力在國際上留下的好印象。如果沒有普京,也許如今的俄羅斯還不如當年。普京更懂得在外交事物上審時度勢,有進有退,對邪惡強硬的同時,也可以很好的保持理性的剋制,正是由於這一點,讓西方國家在與普京的斡旋中往往處於下風。

其實,普京雖然沒能讓俄羅斯經濟走出低迷,但其最大的成功在於,他並沒有讓俄羅斯在內憂外患的情況下,一步步走向衰亡,而是通過自身的政策,很好的維持了國內以及國外的一種相對平衡的狀態,促使俄羅斯依然不斷髮展,一步步走向新生,雖然這一過程有點兒慢,但確實是進行著的,這也是俄羅斯民眾相信普京的原因之一。隨著西方的封鎖,依靠能源經濟的俄羅斯在普京的帶領下,逐漸走向轉型期,並且重心也從西方轉移到了東方,與新興大國合作,以此來促進俄羅斯經濟的恢復,這是明智的選擇,相信不久的將來,在普京的帶領下,俄羅斯可以再次登上歷史的重要舞臺,成為一個不可小覷的真正強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