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稱“重慶李嘉誠”:靠賣手錶起家,轉行房地產,成商界名人

說到富豪我想很多人跟小編一樣,第一印象就是香港的李嘉誠,李嘉誠的財富是華人中數一數二的,他的創業經歷也是充滿傳奇,有很多人的夢想就是做成李嘉誠那樣的,可是並沒有多少人能跟李嘉誠相提並美,但我們今天故事的主人就是素有“重慶李嘉誠”之稱的人,那麼他是誰,究竟他又什麼本事,也有這個稱號了,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聊聊張松橋的故事,看他如何在商界中闖出自己的天地。

人稱“重慶李嘉誠”:靠賣手錶起家,轉行房地產,成商界名人

出生在重慶的張松橋高中畢業的時候,就來到香港讀書,在香港張松橋是一邊上學,一邊打工,賺取自己的生活費,很快就這樣半工半讀的張松橋度過了在香港上學的時間,也讓他增長不少見識,大學畢業後,張松橋回到了香港老家。由於家裡的祖母是越南華僑,所以給了一筆錢給張松橋給他創業,當然也不是很多。

回到重慶的張松橋開始尋求商機,當時80年代的,正是改革初期,從外地大量湧入電子產品,成了人們爭相購買的商品,像彩電 冰箱 洗衣機等等之類,只要和電子沾邊的都好賣,張松橋看到這個,想到自己曾經在香港上學的經歷,那裡的電子產品很多,基本不怎麼缺,從那裡進貨過來到這裡賣生意不是很好。

人稱“重慶李嘉誠”:靠賣手錶起家,轉行房地產,成商界名人

雖然想法不錯,可是也沒怎麼做個生意的張松橋從哪裡下手了,大物件的投資都很大,自己沒有那麼大的本錢,小東西又不掙錢,就在張松橋苦思冥想的時候,他看到那時候有人興帶手錶,不過手錶都很貴,一般都是幹部戴著,普通家庭根本就買不起,他想到了香港電子錶便宜啊,雖然不是機械錶芯,但是用處都一樣,而且這個在香港是很便宜的。

說幹就幹,張松橋開始上香港進貨,因為總價不高,東西又小易運輸,所以加上成本運費到重慶這邊賣,價格比原來手錶低很多,很快張松橋的手錶到達重慶後就被銷售一空,這給剛剛踏入商場上的張松橋很大的信心。電子錶的生意也為張松橋積累第一桶金。

完成了原始積累後,張松橋似乎又摸準了商場的命脈,又轉行做房地產,那個時候90年代,正是掀起一股房地產風潮,誰做誰賺錢,張松橋的第一步膽子確實比較大,他一下子承包2000畝的地,開發社區居住的理念,房子一蓋出,就遭到人們的追捧,張松橋的加州花園也為他賺了一筆。

人稱“重慶李嘉誠”:靠賣手錶起家,轉行房地產,成商界名人

此後張松橋在房地產市場上,大有作為連續購買了很多地,也開發了不少的項目,房地產市場是風雲莫測,遠在香港的李嘉誠很多人都知道,也在內地投了大量的房產,可是突然他變賣了自己在內地所有的產業,當時很多人認為房地產行情要掉價。張松橋好像也看到這點,也把內地的房產項目儘量的拋售。不過他們都看錯了。

張松橋放棄內地項目後,開始轉戰香港房地產市場,在香港張松橋大量的投資房產,有很多知名的收購,都是張松橋在操作,房地產投資也讓張松橋賺到盆滿缽滿,有人送他外號,說他跟李嘉誠一樣厲害,張松橋從來沒有理會外界的傳言,只是低調的做著自己的事情。現在的張松橋在國內可能很少有人知道他,但在香港他是很多企業大佬的座上客。

人稱“重慶李嘉誠”:靠賣手錶起家,轉行房地產,成商界名人

張松橋的成功離不開他的運氣,不過他能把握時代的趨勢,這也是他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小編覺得現在的很多年輕人,想創業但不知道從哪下手,不知道該怎麼辦,如果你迷茫的話,你就想想你做的這件事,究竟有沒有價值,能為這個社會解決什麼問題,你就知道你的項目能不能走的長遠。另外機會不是送到你面前的,而是要靠你去思考,去發現,同樣的事人家看到的事機會,你看到的卻是漫不經心。

網友們 你們覺得應該怎麼樣去創業,怎樣去把握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