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人越來越多,攝影究竟是為了什麼?

陰陽眼的影像罈子


攝影人越來越多,攝影究竟是為了什麼?

如題所說,現在真是攝影的門檻很低了,可以說任何人敢說自己會攝影了,但是要拍出讓眾人都稱讚的作品,不是誰都可以做到的。

小的時候,看到掛單反的人,真是羨慕。因為那個時代用單反的是真正的攝影師或是記者。前些年,拿單反的人,我們可以稱為攝影愛好者,但是現在,你拿單反,沒人把你當專業攝影師對待,因為現在數碼相機已經普及到每個家庭中了。

下面我來說說本人的攝影路途吧。

從上大學起,本人就玩起了膠片相機,那時就有一個做攝影師的夢想,因為本人學的是美術,所以相機還是用的比較多,一次外出採風,總要拍攝幾個膠片,那個時代,攝影就是為了本人創作蒐集素材用。

就這樣多年下來,攝影已是自己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了,可以說現在繪畫和攝影都是自己生活之外最大的愛好了,本人在這些年也是走了不少地方,拍攝了不少的圖片,記錄下看到的感人細節,攝影,主要是本人記錄生活之用,當然也是記錄走過的路,遇到的事。每一次外出,本人都是帶著單反和幾款鏡頭,生怕誤了精彩的瞬間。回來之後在電腦上看看作品,著實讓人感覺到很充實。

如果有時間把拍攝的圖片發到頭條上,和大家共享,也有時會參賽,檢驗自己的作品。

以上就是本人這些年玩的一個想法,我攝影,就是記錄生活,你呢?

我就是劍舞影像,歡迎關注,我們一同交流攝影問題

(以上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只為表題義,一併感謝原作者)


劍舞影像


說說我自己。其實很小的時候我是非常討厭拍照的,因為我爸就會攝影,每次家人聚會什麼的要拍照我就躲起來了。後來初中開始才慢慢接受拍照。高中時候學校有攝影興趣班就參加學了一點點。後來畢業的時候有一個機會,我們鎮上有家影樓招攝影師,不需要經驗的,他們出錢送去上海培訓,但是必須籤5年的合同。我那時沒什麼長遠眼光,一心只想離開老家,又簡單5年好漫長就沒有同意。再後來有拍照手機了,剛開始還買不起只能用沒有拍照功能的。有一次在街上看到一個廣告拍,豎著寫的招聘和主營業務八個大字“招營業員 以舊換新”,當時就覺得非常搞笑,很想拍下來分享給朋友,但沒有拍照手機只能作罷。所以最開始,拍照對我來說是為了分享。



後來到現在,拍照或者攝影最主要的仍然是記錄及分享自己的生活。因為自己其實並不是非常善於溝通善於處理人際關係的人,但偏偏做了銷售,而攝影,尤其是手機攝影,是隨時隨地都可以做的事。不管在哪裡,不管什麼時候,不需要別人配合(人像攝影除外),不需要考慮別人的意見就可以去做。它是一種休息,一種最自我的表達。而且自從在朋友圈開始每日一圖的打開,因為不可能每天去不同的地方拍照,所以練就了更容易發現美的心——同一個場景不同季節不同天氣會有不同的美,有時候別人覺得非常常見的場景我也能拍出美美的照片,這也讓我心境更開朗開闊,也不再斤斤計較一些小煩惱——因為很快就會發現很多很美的東西,完全沒空去計較。



萬有尹力


攝影的人到底有多少?大神到底有多少?其實這都不是我們攝影人關心的,因為我們自始至終的目的就是為了記錄生活中的美好。我相信大多數人玩攝影,都是為了拍下內心深處的感動,因為生活中有很多細節能夠觸動我們,此時此刻如果能記錄下來那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



這是我拍攝的第一個妹子,我至今還保存著。因為捨不得刪除。



這是我旅遊時記錄的每一刻的美好。我相信當我老了以後看到這些照片,一定會追憶自己的青春。我當時為什麼記錄下這張照片,這張照片哪一幕觸動了我。這些都是我們歲月的痕跡。所以在攝影的過程中,我是真的不關心攝影能給我帶來多少名利的。我享受的只是這過程中攝影帶給我的快樂,隨著時間的推移,我也會慢慢提升自己的技術,讓自己記錄這個世界的手段更高明。照片本身就是一種記錄。我們記錄的價值能在多年以後喚起某些價值。



所以回到現在你的話題。隨著攝影業餘和專業的人士邊界越來越模糊,人越來越多。那麼我們攝影人的意義在哪? 其實攝影本身就是不分邊界的,技術有高低,審美無高低,我們玩攝影的最終追求和初心都是保持一致的,那就是為這個世界拍出更完美的照片。這才是我們玩攝影的必行之路。無關名利無關其他。最後祝你保持初心,別被外在的因素困惑,最好自己,享受著攝影帶給我們的樂趣才是最重要的。


攝影小課堂


個人認為,攝影是什麼,攝影就是用技術手段表達人類情感的手段。

現如今,攝影的門檻越來越低,導致了攝影的同質化現象越來越嚴重。這和我們看書、看電視劇、看春晚的感覺是一樣的,市場上的書越來越多,電視劇上映速度越來越快、春晚越來越花哨,但是,我們卻感覺越來越不好。

頤和園金光穿孔,看多了也會煩。

因為攝影人數越來越多,每天都會有海量的照片上傳到網絡上,這讓我們分辨好照片的時間成本倍增,因此,我們對攝影作品的免疫力也在增加。無論多美的照片,現在都不能帶給我們感動、興奮、憐憫、反省……,這些情緒的缺失其實就在於攝影作品缺少情緒、攝影師缺少情緒,人們唯一的追求,就是快和精。

福建霞浦的片子,看的想吐。

現在的攝影作品可以總結如下:新聞攝影搶速度、少深度,人文攝影搶角度、缺深度,風光攝影搶光影、少觀察。這尤其表現在風光攝影領域,很多人看到聽到哪裡很美,就一窩蜂的衝上去,嚓嚓嚓,一百部一千部的相機產生十萬百萬張一模一樣的照片。很少有人去思考一下環境與人、環境與社會、環境變遷的故事、歷史和關係。

至於這頭牛, 我再也不想見到。

攝影是什麼,攝影就是用技術手段表達人類情感的手段。可是現在的攝影,成為了表現自己慾望的工具,好像遇到一個夕陽與老人、藍天和白雲、晚霞和漁船,不拍一拍,就對不起自己的手機或者相機一樣。

一旦攝影缺失了攝影人的情感,攝影這門藝術就變成了乾巴巴的技術手段,是一種另類的寫實畫,一個醜惡或美化生活的小工具。

至於故宮角樓,一年四季,陰雨雲霞,有點動靜,全網到處都是。不用去故宮,就能看個明白。


半日閒影像


攝影窮三代單反毀一生,在以前還沒有數碼單反的時代,一個膠捲可能就是一個人半個月的工資,那時候生活水平不高,我父親一個月就30多塊錢的工資,一個膠捲就10多塊錢,並且一卷也就36張左右,所以很珍惜的拍攝,也是有目標的拍攝,基本就是家人合影留念,真的去拍風光,那絕對不捨得。



隨著時代發展科技的進步,數碼單反逐步的走向成功,最初一臺單反也是上萬的價格,雖然價格貴,但是脫離了膠捲,並且拍攝後可以及時查看拍攝的照片,不滿意在重拍,不過價格的昂貴也讓大多數的攝影愛好者望而卻步。

數碼攝影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技術的成熟,尼康佳能索尼等廠商開始推出入門級的單反,單反時代走向平民化,越來越多的人購買單反,入門級的單反大多在3000-4000左右,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價格,不過有些人買了也就拍那麼幾次,甚至買了就後悔了,因為懶得動,不明白不會拍,這是最讓人無法理解的。



目前手機攝影也逐漸的升級,從30萬像素到現在的2000萬像素,手機攝影也添加不少的拍攝功能,一般拍攝足夠滿足日常的需求,像素不輸單反。

攝影,真正攝影的人不單單攝影,從攝影中體會不一樣的快樂,攝影的心酸體會只有深入進去才能瞭解。攝影也增長知識,瞭解大自然的美,瞭解拍攝動物的生活習性,鍛鍊自己的耐心。攝影其實有時候不被周圍人理解,被認為是瘋子,其實攝影人是很有愛心的。

攝影喜歡你去努力,就會成功。


濟南滴麥兜


攝影:記錄與表達


攝影人越來越多,攝影究竟是為了什麼?

攝影的門檻越來越低,攝影人越來越多,專業和業餘的界限越來越模糊,每天都在產生著海量的圖片,那麼,作為攝影人,你明確自己的攝影目的和意義麼?攝影到底是為了什麼?

結合多年來的攝影實踐及對攝影的理解,攝影的目的與意義應該是記錄與表達。

2017年,黎明新視覺攝影工作坊出三峽巴東集體採風創作留影。


首先作為記錄的攝影,是比較客觀真實的記錄我們的生活和我們看到的這個世界。因為只有攝影會一模一樣的把你看到的真實凝固下來。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攝影是一個記錄的工具,我們用它來記錄我們走過的時光。無論是專業還是業餘,這種記錄只不過從原來傳統的文字轉換成一種圖像在記錄,他更直截了當,讓人回到當初的畫面,找回原來的記憶。

2016年沿黃河拍攝,老牛彎創作留影。


這種記錄可以是記錄生活,記錄心情,記錄自然,記錄歷史等,你可以拍下你去過的地方;你見過的風景;你品嚐到過的美食;他人的生活;你自己家人難得相聚的時光;自己小孩成長的過程;人生有意義時刻的留影紀念;或者專門的自拍自己不同時刻的狀態等等。

記錄類作品《後三峽紀實》在大壩右岸參觀留影的人們。


隨著科技的普及,攝影的門檻越來越低,攝影的記錄無處不在,到處都充滿著海量的圖片,我們更容易通過圖片來傳遞信息,記錄生活。專業與業餘的區別越來越模糊,不同的是業餘大多隻是記錄自己比較私人的生活。而專業的攝影師,會記錄整個當下的現實世界的各種。他們會有自己主題的創作,想通過記錄讓大家有所啟發,或為大家留下一些研究的文獻。當然還有各種實用的攝影,目的更明確的記錄。

宜昌長江邊看落日的少女。2015年


除了記錄,攝影還有一個重要的目的與功能就是表達。

表達是一種主觀上的需求,就像有的人只是把攝影作為一個工具,需要記錄的時候就拿出來拍攝,但有的人就是喜歡攝影,時時刻刻去研究它,用它來記錄他看到的世界與生活,表達他自己感受。表達是可以追溯的藝術的起源,當我們無法用文字描述場景的時候,我們開始用圖畫。當有了攝影之後,自然就用攝影來記錄與表達,所以我們目前通過攝影圖像傳播也是一種表達的需求,我們想表達我們的心情,想分享自己的喜悅或自己的悲傷,通過攝影去實現,它有的時候很直接,代替了文字和語言。我們看到如今微信圈,微博,頭條等自媒體,其實圖片的背後都是一種表達的渴望。希望被關注,或者自我宣洩,或者分享信息,表達自己的觀點,分享自己的好作品希望獲得交流等等,其實這都是一種表達的需求。

遊山玩水之新遊人系列(2017)


而專業與業餘在攝影表達這一功能上不同之處在於,有自己更獨特的表達。我們說攝影變得越來越簡單了,而表達卻越來越難了。怎麼用攝影恰如其分的表達你的觀點與感受,讓攝影能引起大家的感動或思考,這時的攝影已經成為了一種藝術主張的表達了。這是區別簡單的愛好者:見什麼拍什麼,也不知道表達什麼,簡單停留在器材與技術上。而好的攝影家,除了表達自己對世界的看法,還有對攝影藝術的看法,還表達自己攝影的藝術主張。





凡是宜昌


攝影,對於大多數人來講就是記錄生活。把所見、所想,所到之處,用最簡單的“按快門”的方式記錄下來。並不是說大家都愛好攝影,而是有值得紀念的事,需要相機這個功能。恰好現在手機都有照相的功能,這是人類偉大的發明。

真的愛好攝影的人,往往還會買下專業的單反相機。希望用最專業的方法,把自己的所見所想優質的展示出來。

人都渴望證明、展示、傾訴的。攝影是最簡單、最直觀的一個方法。拍到好照片證明了自己審美,證明了自己的思想,也表達了一種傾訴。分享起來也能獲得愉悅,獲得優越,獲得認可後也會獲得滿足。如果這個過程能有所貢獻,那種體現價值的快樂,更是不言而喻。

另外,攝影作為藝術形式,更是一種謀生手段。大量的攝影人通過攝影獲得了名、利。網絡發達的今天,無處不用照片。攝影師還會有廣闊的發展空間的。

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不用想太多了,只要從攝影中能獲得愉悅,幹就完了!


如果你想獲得專業的攝影技術,可以關注金立攝影。


攝影中級班


就題論題,關鍵不是攝影究竟為了什麼,而是你想通過攝影得到什麼。

題主所說的攝影門檻越來越低,攝影人越來越多,是因為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在提高,科技在發展。以前之所以攝影門檻高,主要還是因為拍攝照片的設備購置花費高,還沒有進入自媒體時代,人們接觸照片基本都是通過雜誌或者電視等傳統媒體來,就會覺得很厲害。再加上鏡頭的燒錢更新速度,並非普通人所能承擔的。

可是現在呢?人人基本必備一部手機,不說拍照很清晰的智能手機,就拿老人機來說,都有拍照功能,攝影對於一般人來說早已不稀奇了。因此門檻自然就低了,門檻低了人當然也多了起來。當然,如果題主認為手機拍照不能劃歸到攝影當中去,那就拿微單和拍立得來說也是一樣的,價格都相比較傳統單反來說便宜了很多一般人也都能買得起。

拍照是為了什麼?當然是記錄當下的美好或值得紀念的瞬間了啊。數據顯示,從2016至2018年,都市休閒客群旅遊人數增長迅速,預計至2020年佔比將達到36.9%。(引自《中國旅遊消費大數據報告2018》)這麼多人出來旅遊,假設一人一天拍一張,那攝影數量也是相當可觀的了。所以每天產生的海量圖片也不足為奇。

最後來說說,我作為一個喜歡拍照的偽攝影人(很業餘不敢自詡攝影人),攝影是為了什麼。

【iphone6拍攝|黃山光明頂日落】

  • 我愛攝影,目的只有一個,記錄美好的瞬間。

人的記憶是有限的,既然有這麼一個現成的工具,還方便攜帶,為什麼不充分用起來呢?為了自己存儲那些美好的記憶,最後做成影集供親朋翻閱,或者向後背講述自己的一生,都是很不錯的材料。從深處來說,我覺得攝影記錄成像的東西是真實的,並非南柯一夢虛無縹緲,可以實實在在的證明我活著,我很好的活在世界上。所以對於很多PS合成的圖片過度渲染的影像,我都是持反對的,真正的好的作品並非依靠巧奪天工的後期處理造就的,現在攝影界對於這一塊也逐漸在重視起來,大家辨別真假的能力也提升了不少,我覺得這是好事。

  • 我愛攝影,只是充當大家的眼睛帶他們領略世間美景。

從大學買了第一部手機到現在這麼多年的時間裡,換過三部手機,買了一部微單,工作中接觸的單反......拍的照片估計上萬都有了。最初是覺得能有記錄的東西了很開心,後來就是為了分享而不斷提煉自己的技術了,開始追求技巧的美了。看到自己拍的照片被人讚賞會很開心,也會在遊玩的時候尋求更佳的拍攝點而告訴別人。拍攝的意義對於我來說就是為了分享吧,代替那些沒去過的眼睛來記錄這些,分享自己覺得美好的瞬間。

【sony微單拍攝|瀘沽湖的日出】


看題主的語氣,感覺是不是遭遇過什麼事情,而對攝影產生了懷疑。任何一個圈子人一多亂七八糟的事情就多了起來,這很正常,魚龍混雜嘛。可能你無法去改變對方或改變這個圈子的亂象,但你可以從自身出發做好自己,我這麼說可能有點自我了,但只要你當初喜歡上攝影的那個點沒有改變,那無論外部壞境怎麼改變,你依舊還是你,攝影也依舊是你當初喜歡的那個過程。


水瓶座的小光


攝影究竟是為了什麼呢?

一張張照片,就像一個個獨立的時空,存儲著那一刻的記憶。如果記憶是人生的全部,那攝影就是通向記憶的橋樑。

對我自己而言,學攝影是貫穿一生的事,它需要領悟,需要積累,需要沉澱。與生活密不可分,將攝影融入自己的生活,融入自己的生命,這便是對我而言,愛好攝影的緣由。

有時我會覺得美麗的風景是值得放下相機細細品味的,因為那種感覺才是最真實的。

大多數人攝影的理解就是拍照,按下快門,用鏡頭記錄下眼睛所看到的。而在我看來,攝影就像是作家手中的筆,不僅可以書寫出美好的文字,更體現著作者的情懷和素養!


攝影和我們去過的地方,閱讀過的書籍,看過的電影,吃過的美食,聽過的音樂,見識過的人等等都有著很大的關聯,最終都會在作品中呈現。

我始終認為,攝影絕不是僅僅靠技巧和冷冰冰的技術就能完成的工作,能說會寫字就能著作傳世經典嗎?能識譜就能創作《命運交響曲》嗎?一組作品如果沒有作者對主題的理解,沒有對世態人生的感悟和表達,他就沒有靈魂,談何價值?


對我來說,攝影,是對世態、人生的感悟,是對生活的理解,也是傳遞能量與愛的一種方式。

著名攝影師朱莉婭·瑪格麗特曾說:“我渴望捕捉我眼前所有的美,經過長期的努力,終於如願以償。”

弗雷德裡克說:“生命本身不是現實。我們是那些把生命注入石頭和鵝卵石的人。”

阮義忠曾說:“我在拍照時,最想留住的正是人性的美好:人與人的互信互助,人對土地的依賴感恩,人對天的敬畏、對物的珍惜。”從這三位攝影師的話語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們對攝影的看法以及對攝影追求的緣由。


很多專業的攝影師只有一兩臺相機,他們的專業不在於所使用的相機本身,而在於專業的理念、專業的態度和專業的修為上。


專業攝影師除了追求完美的攝影技術以外,還會探索美術、電影、雕塑、建築、服裝、化妝、舞蹈、體育、文學等一切有助於提升自己的領域,久而久之,這種素養會不知不覺融入到自己的想法和創意中通過照片體現出來,而這個時候所呈現出的美好可能連攝影師本人都會感到驚訝和滿足。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設影紀元


這是一個好問題。攝影到底是為了什麼?

作為一個職業攝影師,我以攝影為生,與攝影打了半輩子交道,回顧30多年的攝影經歷,我可以很清晰的看到人生不同階段攝影對我的不同意義。

起初,攝影對我來說是生存下去的手段。

在我的書《最後的耍猴人》的序中,我絮絮叨叨,講述了我不富裕也不快樂的童年,我枯燥乏味的青年,以及我為了尋找出路而走過的所有生活的彎路。

後來,我選擇了攝影,一邊繼續撕扯著我的生活,一邊拿著攝影器材四處拍攝。

攝影對於那時候的我來說,和其他任何技術一樣,是一門能讓我體面生活下去的手藝。

接著,攝影給我帶來了名和利。

那些年,憑藉著在報刊上不斷髮表作品積累的名氣,我開始輾轉在各個報社做攝影記者,滿腔熱血的想要解決一些社會問題,後來發現社會上很多問題不是攝影記者能夠解決的。於是,我便從新聞攝影轉向了人文紀實,連續拍攝完成了《最後的耍猴人》《西部招妻》《中國人的家當》這幾個書。開始有人找我做講座,發作品,我也有了紀實攝影師這一頭銜。

所以,在第二個階段,攝影超越了起初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帶我往人生更高發展的方向轉化。

現在,攝影對我來說,是一種習慣,也是一種快樂。

近兩年,我與攝影的關係又開始有了轉變,現在的我依然像第二個階段那樣去進行艱苦的專題拍攝,但更多的時候,我關注的則是日常生活中的閃光點,並快速的按下快門。這些歲月積累下來的下意識尋找和努力抓住的習慣,給我帶來的是一種心靈上的釋放和快感。在攝影中,我得到了滿足和快樂。

偶爾,我還是會想起年輕的時候,我看到美國國家地理拍攝的“喜馬拉雅採蜜人”的那種震撼,原來攝影師還可以用如此罕見的視角,去傳播人類的生存精神。那時候的我在想,我也要拍這樣的片子,我也要當這樣的攝影師。

所以,當你踏上攝影這條路的時候,關於它的意義,無論想的是生存,名利或者是快樂,都無可厚非,重要的是要不忘初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