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疑到底!名副其實的最後一秒鐘反轉


懸疑到底!名副其實的最後一秒鐘反轉

這周大部分時間在死磕《指環王》的稿子,加上又有三部新片,哪部也不想落下,真是過的昏天黑地。

今天輪到《調音師》,本週可看性最好的一部。

懸疑到底!名副其實的最後一秒鐘反轉

這片子老早就有資源了,看了幾篇口碑推薦文,我決定憋著不看,年度盤點也不理它,反正肯定會引進國內,我要把它留給19年的引進十佳。

看完我可以很負責任的說:它可以入選了!

《調音師》改編自2010年的同名法國短片,我在幾年前的短片合集裡聊過,老粉應該都有印象。

懸疑到底!名副其實的最後一秒鐘反轉

原版只有14分鐘,是一出短小精悍的人性寓言。劇情很單線,一個鋼琴家因為心理素質不過關,在鋼琴比賽中出局,人生跌入低谷。

為了養家餬口,他成了一名鋼琴調音師,很快他發現如果假扮成盲人,就能拿到更多的訂單與更高的酬金,還能神不知鬼不覺的看妹子,簡直爽歪歪。

懸疑到底!名副其實的最後一秒鐘反轉

但好景不長,在一次上門服務中,他竟然目睹了一件兇殺案,為了活命他只能繼續演戲,最後一個鏡頭是殺人者舉起釘槍,短片戛然而止,至於調音師死沒死,留給觀眾去判斷。

懸疑到底!名副其實的最後一秒鐘反轉

這個歐•亨利小說般的小品成為那一年最火的短片,印度電影人也看上了這個故事,於是就買了改編權,將之演繹成一部139分鐘的長片。

懸疑到底!名副其實的最後一秒鐘反轉

印度版的劇情框架很大程度來自於法國版中的一段臺詞。男主對他的經紀人說了一個故事,印度莫臥兒帝國皇帝沙賈汗為了紀念死去的愛妃,花了二十年建造泰姬陵,沙賈汗把建築工人的老婆都殺了,讓他們體會喪妻之痛,最終建造起了美輪美奐的泰姬陵。

懸疑到底!名副其實的最後一秒鐘反轉

這段臺詞在原版中是為了說明人們為什麼會願意僱傭盲人調音師,因為盲人被認為對音律更敏感,但印度版中進行大幅度的擴展,將它放大到人生的尺度上,全片圍繞著下面這句話展開:

“只有真正失去了,才能感同身受”。

我下面會劇透好幾臉,介意的同學看完電影再讀。

電影中有大量的伏筆,從第一個鏡頭就開始了,開篇的這個英文句子觀眾到結束才能明白它的真正含義。(什麼是生命?這取決於肝臟)

懸疑到底!名副其實的最後一秒鐘反轉

馬上是一個男人的畫外音:“說來話長,喝咖啡麼”?下面一個章節是個男人在田間用槍打兔子,在開槍的一剎那,戛然而止,出片名。

懸疑到底!名副其實的最後一秒鐘反轉

熟悉懸疑片的老司機們應該馬上就能意識到:這是個倒敘,此章節將與後面的某個情節對接。

需要把一個14分鐘的短片擴展成兩小時的長片是很不容易的,每個人物的背景都交代清晰,原版中觀眾並不清楚殺人者的動機與目的,長片中則不行,都要照顧到,這部電影足以作為翻拍電影的模版案例。

印度版的人設就有變化,並沒有強調男主是個”調音師”,就說是個為藝術奮鬥的鋼琴家,為了讓自己專注練琴,所以才假裝盲人,這麼看來原來的譯名《看不見的旋律》更貼切一點。

懸疑到底!名副其實的最後一秒鐘反轉

法國版中男主是戴了個唬人的隱形眼鏡,而印度版中,男主是真的把自己弄到了半盲,他的那個隱形眼鏡確實擋住了大部分的光,也就是說,“他是貨真價實的在欺騙自己”,為的是兩眼一抹黑以摒除雜念,沉浸在藝術世界裡。

懸疑到底!名副其實的最後一秒鐘反轉

這裡我有些疑問,如果是個真的盲人,又獨居,他的鬍子怎麼會那麼精緻,真是一刀刀比著鏡子才能刮出來的效果,這個破綻實在有點大。

下面就跳到某過氣演員與他美豔妻子的線,看過原版的同學肯定能猜出這條線會出人命。

懸疑到底!名副其實的最後一秒鐘反轉

劇情的第一個拐點出現在男主主動摘掉隱形眼鏡之時,因為什麼?因為慾念,他想看一眼剛才那個聽她彈琴的姑娘長什麼樣子,此時開始走上不歸路。

懸疑到底!名副其實的最後一秒鐘反轉

這裡你就能看出商業電影的一些特徵了:“跟著規定好的公式走”,沒戴隱形的第一天,正好一泡鴿子屎落到墨鏡上,這特孃的也太巧了吧!恩,就必須這麼巧,因為要讓女孩看到男主沒戴隱形眼鏡的樣子,如此才能讓他無路可退(再戴回去就露餡兒了),接下來的情節才能成立。

懸疑到底!名副其實的最後一秒鐘反轉

下面就是迅速建立感情,漂亮女孩主動來撩,男主就更捨不得戴眼鏡了。

懸疑到底!名副其實的最後一秒鐘反轉

馬上,兩條線索相碰。過氣演員想給妻子一個驚喜,邀請男主到家裡演奏音樂,自己假裝出差,卻沒想到回家驚喜變成驚嚇,撞到了老婆劈腿,然後被殺,這時候男主上門,睜著眼假裝沒有看到房間角落裡的屍體。

懸疑到底!名副其實的最後一秒鐘反轉

此處的氣氛營造真是到位,看到屍體的剎那一個音符砸下來,然後藉口說要上廁所,腳踩著血,進入洗手間,鏡頭轉過來發現一個拿槍的男人在牆角,再一個鼓點兒砸下來,一氣呵成的驚悚感。

懸疑到底!名副其實的最後一秒鐘反轉

雖然心裡慌的一批,回去還得裝著彈琴,目睹姦夫淫婦收拾殘局,這裡有種老式默片的氛圍,緊張中帶著點滑稽。

懸疑到底!名副其實的最後一秒鐘反轉

驚魂未定後出來,一個婦人向男主兜售彩票,給了左臂上的紋身一個鏡頭,這就是第三條線的伏筆,印度電影人的商業片套路實在是太熟了。

懸疑到底!名副其實的最後一秒鐘反轉

此類懸疑片的一個通用特徵:“轉折靠巧合”。裡面存在一個度的問題,有的巧合比較生硬有的就相對順暢,紋身這個我覺得還好,下面在警局裡碰到殺手的那場,就讓人覺得有點太太太巧了。

懸疑到底!名副其實的最後一秒鐘反轉

接下來就是警察與妻子分別測試他是不是真盲人,女人的那一趴非常有意思,當一個平易鏡頭出現驚聲尖叫面具時,我先是嚇了一下,然後又很想笑。

懸疑到底!名副其實的最後一秒鐘反轉

不過我覺得把女人刻畫的有些稍過火,殺死鄰居老太太時,她的套路嫻熟得簡直像個職業殺手了.....

懸疑到底!名副其實的最後一秒鐘反轉

當笑料與驚悚過後,到了故事的中段小高潮,第一個反轉出現,他先前是裝瞎,這回是真讓女人給毒瞎了,應對著我剛才說的那句話:只有真正失去了,才能感同身受。

懸疑到底!名副其實的最後一秒鐘反轉

《調音師》之所以好看,就在於男主的心理曲線弧度極大,假盲變真瞎,跌入谷底,然後再讓他一步步的復仇。健全的時候被搞,瞎了卻能鹹魚翻身,這種模式本身就極具娛樂性。

後半段加入了一些社會批判色彩:印度底層人民之間的互殺。那個販賣器官的醫生為了錢去殘害更弱者,將之賣給上層階級。

懸疑到底!名副其實的最後一秒鐘反轉

其中一個小夥死掉後,大夫說你可以捐獻他的器官,真是絕妙的諷刺了。

懸疑到底!名副其實的最後一秒鐘反轉

我重點說一下結局,也是這部電影最獨具匠心的地方,真正的不到最後一秒不反轉。

從最後一個鏡頭來看,男主肯定是沒瞎,他非常準確的用手杖命中了易拉罐。

懸疑到底!名副其實的最後一秒鐘反轉

反轉要做到精彩,絕不僅僅在於這一個鏡頭,而是因為前面有一系列巧妙且讓人信服的鋪墊。

鋪墊從電影的第一秒鐘就開始了,“什麼是生命?這取決於肝臟”。

懸疑到底!名副其實的最後一秒鐘反轉

醫生決定要把後備箱的女人殺死,取了肝臟賣給土豪,眼角膜給男主讓他重見光明,於是就對男主說了這句話。

懸疑到底!名副其實的最後一秒鐘反轉


懸疑到底!名副其實的最後一秒鐘反轉

說完這句臺詞,就是二人駕車遠去的鏡頭,這個鏡頭極為極為的關鍵,導演在這裡其實提示了一下觀眾。

懸疑到底!名副其實的最後一秒鐘反轉

這句臺詞就是真相與謊言的分界點。

還記得男主一開片說的那兩句麼?“說來話長,要咖啡麼”?這是兩年後男主與女孩在歐洲相遇時的場景,

也就是倒敘的鏈接點。

懸疑到底!名副其實的最後一秒鐘反轉

當男主開始向女孩講述的時候,鏡頭又回到了剛才那個公路,景別一模一樣,只不過這一次,車停了下來。

懸疑到底!名副其實的最後一秒鐘反轉

接下來所有的事情,都是向著男主有利的方向在演繹(這是他主觀告訴女孩的版本),他怎麼不忍心殺人,女人怎麼起了惻隱之心放過他,然後又反悔想殺人滅口。

懸疑到底!名副其實的最後一秒鐘反轉

最後因為一隻兔子撞過來導致車失控,爆炸,所有壞人都死了,只有我這個善良無辜的小可憐活了下來。

懸疑到底!名副其實的最後一秒鐘反轉

謊言的一大強證據就是撞車後,兔子竟然沒死,活蹦亂跳的跑開了。

懸疑到底!名副其實的最後一秒鐘反轉

接下來又給了個鏡頭,服務生給男主手杖,形狀是一個兔頭,也暗示這個“一隻兔子引發的車禍”,是臨時編的。(他認領手杖時根本沒摸就說是自己的說明他看的見)

懸疑到底!名副其實的最後一秒鐘反轉

這個設計跟《非常嫌疑犯》比較像,面對一個很突然的事件(女孩的問詢),手邊有什麼就把故事往那上邊編。

所以,男主後面講述的,都是謊言。他沒有為女人出頭,在賣掉她的肝臟後,取了她的眼角膜,繼續當“盲人藝術家”。

人性的濃黑底色,在他用手杖打飛飲料罐兒的一剎那圖窮匕見,這個最後一秒鐘反轉真是精彩。

另外,那句臺詞還有一層意思,請允許我今天第三次把它貼出來。

懸疑到底!名副其實的最後一秒鐘反轉

這個“LIVER”除了是肝臟,還有“生活者”的意思,轉換一下就是“什麼是生命?這取決於生活者自己”。

男主在決定一個人生死的時刻選擇了沉默,他其實一直是一個充滿慾念卻又怯懦的生活者。

片子中有他寫歌時陷入苦悶的鏡頭,帶上深色眼鏡假裝盲人其實是他掩飾自己慾望與無能的方式,而不是為了什麼潛心藝術。到了歐洲後,他繼續假裝盲人,就是已經習慣了這種生活,他沒有勇氣去面對那個光明的世界。

懸疑到底!名副其實的最後一秒鐘反轉

雖然在某些地方有些過度巧合,但能把一個十幾分鐘的小短片擴展到如此尺度,兼具笑料與懸疑,真的是挺佩服印度電影人的,他們對商業套路的理解真是甩我們好幾條街,現在國內能掌控如此複雜故事的導演非常非常少。

不用直追好萊塢,光是印度同行,就夠咱好好學一陣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