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孕後期,孕媽如果有這3種“症狀”,暗示寶寶可能出現問題了

懷孕是一件既幸福又辛苦的事情,隨著寶寶逐漸發育,孕媽的身體也會不斷變化,出現體力不佳、行動不便、無法入眠的症狀是常有的事。此外,在飲食、作息等方面,孕媽也得特別注意。不少孕媽為了寶寶發育著想,還放棄了原來的生活方式。絕大多數孕媽在孕初期都做得很好,可是到了孕後期,部分孕媽覺得寶寶穩定了,便開始放鬆了,飲食作息也不像原先那般注意了。其實,到了孕後期,孕媽如果有這3種“症狀”,暗示寶寶可能出現問題了,孕媽一定要上心!

到了孕後期,孕媽如果有這3種“症狀”,暗示寶寶可能出現問題了

一、腰部、腹部異常疼痛

由於激素作用,孕婦的關節韌帶會變得較鬆弛,臨床表現為關節處疼痛等。孕後期,寶寶變大,孕媽的身體負荷加重,故而出現腰痛甚至是腹痛的現象,這種疼痛是短暫性的,可以忍受的。如果孕婦感覺腰部、腹部有些許疼痛,可以做“居家按摩操”緩解,也可以進行局部熱敷。如果孕婦感覺腰部、腹部異常疼痛,而且冷汗直冒,極有可能是胎盤狀況不佳,寶寶可能出現問題了,一定要立即就醫!

到了孕後期,孕媽如果有這3種“症狀”,暗示寶寶可能出現問題了

二、皮膚極度瘙癢

懷孕期間,多數孕婦均會出現皮膚癢的症狀,這是激素水平變化導致的。孕婦皮膚瘙癢通常容易發生在腹部、大腿等部位,孕早期可用生理鹽水抗炎止癢,孕中期、孕後期可塗抹藥膏,但是隻能在短期內小面積塗抹。孕婦皮膚髮癢難忍通常是因為過往食用某些食物後產生了無法排出的毒素導致的,這種情況對寶寶影響極大,孕媽們一定要重視!

到了孕後期,孕媽如果有這3種“症狀”,暗示寶寶可能出現問題了

三、胎動異常

孕後期,寶寶的胎動會變強。正常情況下,寶寶胎動次數為3-5次/小時,12小時內胎動次數大於30次屬於正常情況。若12小時內胎動次數在10-20次之間,屬於減少情況,小於10次屬於危機情況,寶寶極有可能出現缺氧情況,需要及時對症處理。若是寶寶胎動突然變快或變得頻繁,孕媽也要注意!先回想一下自己當天是否受到外物撞擊或去過過於嘈雜的地方,這兩種情況都會引起寶寶躁動。如果沒有出現上述兩情況,那麼孕媽就要趕緊去醫院看診了,因為寶寶很可能出現了缺氧的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