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和富人管理錢的方式有什麼不同?

Pengyiuhuiju


富人和窮人對於錢的管理是很不一樣的,通常來說,富人更加喜歡投資,窮人更加喜歡儲蓄,長期以往,如果沒有本質的改變,那麼長期下去,出現的結果就是富人越來越富裕,窮人則是越來越窮。

一個投資,一個儲蓄

在獲得到財富之後,富人更加會把這些財富拿去投資,比如投資到房地產,股權,或者其他的產業中去,然後利用投資來賺錢,也就是大家平常所說的“錢掙錢”,利用資本來賺錢更加快一些,財富的積累也更加好。

而反觀窮人,最大的特點就是不敢投資,在獲得到財富之後,他們會用於儲蓄或者低收益率的理財,而這些資產本身不會得到較大的升值,每年都會有著對應的通貨膨脹,而這些通貨膨脹都會讓資產進一步縮水和貶值,又沒有其他的產業,那麼長期下去,只能是越來越窮。


富人更多喜歡持有房產等具備投資的產品,窮人更加喜歡把錢放在銀行,一個在不斷升值,另外一個在不斷貶值,慢慢地,自然就會發生了越來越大的差距。

本質的區別

二者之間的本質區別還是投資理財觀念不一樣,付出的行動也不一樣,投資理財能力也不一樣,風險水平的控制也一樣,二者之間的差別還是很大的,富人喜歡錢生錢,窮人喜歡存錢,這也是導致了二者之間的差別,本質上面,差別實在太大了。

小財說一說

可見投資理財的重要性,無論是什麼行業或者什麼等級的人,都是應該學習投資理財的知識,並且付出實際的行動,另外還是需要釋放控制風險,為什麼要控制風險呢?投資理財是有風險的,想要獲得更高的收益,就必須面對風險,為什麼很多富人投資理財失敗了呢?還是因為沒有控制好風險,結果投資不當,一夜回到初始狀態。


小車說理財


分享我一個心情。結婚三年來,我和老公的收入輪流不穩定,基本上兩個人的月收入在四千左右的樣子,還要還3000的房貸,這樣的日子持續了一年半。在後來的這一年半,我們也浪費,被保險騙等等,還是存了十萬多一點,雖然不多,但也有成就感。但這些錢僅僅是躺在銀行卡上,一直想理財,始終邁不出去,因為一直是低不成高不就得心態。前幾天,老公哥哥的單位(事業單位)年底籌錢,1.5的利,不多。和老公商量了很久決定不下來,因為我倆喜歡看錢躺在銀行卡里往上漲的感覺,撒出去雖然還是自己的錢,總感覺是買了什麼東西花掉了,特別捨不得。就這樣磨嘰了一個禮拜,才勉強決定少放點,掙個菜錢算了,就算真的出問題了也不會太心疼。看到嗎,這就是窮人對金錢的思維,捨不得,不敢投資,對投資對象並沒有十足的把握和研究便投入進去,覺得錢躺在銀行裡是安全的。


sisiely


這個問題,我想從三個方面來說。

1 馬太效應

《新約 馬太福音》中有一則寓言:很久以前,有一個國王要遠行,出發前,他給3個僕人每人一袋銀子,讓他們去做生意,等他回來後,看誰賺錢賺得多。國王回來後,第一個僕人說:“主人,你給我的一袋銀子,我已經翻了10倍。”於是,國王將10座城池獎賞給他。

第二個僕人說:“主人,你教給我的一袋銀子,我已經翻了5倍。”於是,國王將5座城池獎賞給他。第三個僕人說:“主人,你給我的銀子,我一直沒有拿出來,因為我怕將她丟失。

於是,國王命令將第三個僕人的銀子全部賞給第一個僕人。說道:“凡是有的,還要加倍給他,叫他多多益善;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

這就是著名的馬太效應,說得是強者越強,弱者越弱的一種社會現象。

窮人和富人,就符合這樣一種情況。

窮人即便想要投資,想要錢生錢,無奈沒有財富支持,沒有社會資源,只好勒緊褲腰帶使勁幹活,存錢創業,但同時,躺在口袋裡的錢,卻越來越不值錢。即便有了一點小錢,也不敢貿然投資,生怕又成為了韭菜,任人宰割。

而富人則不同,他們有大把的財富,可以投資很多領域,可以炒高房產、可以操縱股市、刻意投資影視IP,從中獲利。他們不擔心失敗,他們有資本失敗,可以東山再起。因為他們所掌握的資源,他們也很少失敗,財富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多。窮人們往往在富人的操控下,成為一茬一茬的韭菜,就算沒有投資損失,也逃不過通貨膨脹、資產縮水的現實。

2. 窮人和富人的思維不同

就像《富爸爸和窮爸爸》這本書中所說,富爸爸和窮爸爸對很多問題的思維都不一樣。

我們小時候,大部分人的父母都會教育自己的孩子,要好好讀書,長大了找份好工作,而富人會教育孩子,好好學習,長大了自己創立公司,為別人創造就業機會。

窮人常常分不清資產和負債,收到一筆格外的收入,往往會第一時間想著消費,而富人拿到一筆錢會首先把錢投入到錢生錢的事業中,由生出來的錢再去消費。

富人不會為了錢而工作,他們會專注於自己的事業;窮人卻是為了錢在工作,往往只有工作沒有自己的事業。

3 富人的錢雖然在忙著生錢,但是富人們卻並不閒。

雷軍曾經說過這樣的話:不要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懶惰。

我們只是沒有看到富人們在忙著思考長期戰略,其實富人往往比窮人更勤奮。就像網上公佈的王健林一天的行程安排,從早上5點一直安排到半夜。他的時間顆粒是以十分鐘為單位來安排的。想想我們大多數的打工者,看著每天都很忙碌,忙著上班、忙著賺錢、忙著打遊戲、忙著追電視劇。我們其實正是在用戰術上的勤奮,來掩飾我們大腦的懶惰。

所以,我認為,富人並不閒,窮人也並不如自己想得那樣忙碌。


馴養一本書


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金錢對於富人來說只是一種工具而已,而對於窮人,金錢就是希望,甚至是負擔!

投資理念不同:富人用錢生錢,而窮人只能省吃儉用去積累財富

對於富有的人來說,用錢生錢的方式最簡單,且更快捷;而窮人付出時間、汗水和精力,換來的金錢,卻只能精打細算,通過節約去慢慢積累財富!這就和龜兔賽跑一樣,一個奔跑迅速,一個慢哼哼,除非兔子中途打盹停歇,不然烏龜永遠也是追不上兔子的!

富人,理財渠道雖多,但是理念就是一個,用錢去生錢!比如,一個富人500萬的起始資金,存放在銀行5%的利率,每年可穩定獲得25萬的利息收入。而窮人呢,起早貪黑、賣力工作,一年都不見的肯定能掙到怎麼多錢!

對於金錢的態度不同:錢只是富人,享受生活的工具;而窮人,把金錢看得極為重要,可能是希望、也是負擔

上面舉的例子中,富人用錢生錢,然後其餘時間可以到處消費、旅遊、甚至大牌消磨時間,對於他們來說,金錢,只是用來享受更好生活的工具而已!而對於窮人來說,每一分錢都來之不易,會更加的珍惜,因為對於他來說,幾千元可能就是孩子上學的希望。為了下一代的生活更美好,而不斷奮鬥著!

理財途徑也不一樣:富人的錢,有專人打理;而窮人,一切只能靠自己

窮人,總是在努力當中,不斷的積累財富,學習理財知識和理念,想要某一天也能變成富人,這條路可行,但會很漫長、也很艱難!而富人,財富有專人打理,有好的產品、有高收益的項目,會有人第一時間進行研究、分析、對比,富人只是需要最終做出決策而已,財富就會在不斷增長!

總之,窮人是“窮”怕了,容易被金錢所左右;而富人,更喜歡自己主宰生活,金錢充其量只是他們享受生活的工具罷了!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交流!財經問題就請點擊關注【財經者思】,記得多多點贊哦!!!


財經者思


剛好相反,忙著的是不是富人不知道;反正整天閒著遊手好閒的那些好多都是好吃懶做的窮人。我們看一下咱們首富的行程,我敢說比大多數人都安排的有意義,人家每天四點就起了,我們又有什麼理由懶惰下去呢???



我們先回答一下題主的問題,也就是窮人和富人的區別,我不認為是忙和閒的區別,而應該是理財觀念的本質區別,也就是資產和消費的區別。下面我們聊一箇中產人群非常基礎的一個投資理財的概念,什麼是資產、什麼是消費? 因為,這些你必須懂。

01、車是有價值的,但它不一定是你的資產

在和學員或朋友溝通時,總能發現很多人一直沒有搞明白這個問題。聊到家庭資產配置時,讓他們先稍微整理整理目前家庭資產是怎麼配置的。結果就發現,他們把他家的車還有租不出去的房子都放到資產裡面,這是普遍的現象。

我就問:“你的車為什麼要放到資產裡面?”

他說:“老師,我的車花幾十萬買的呀,它當然有價值了對不對,當然是我的資產了。”

我說:“不對,車是肯定有價值的,但是它不一定是你的資產。”


為什麼這麼說呢?這裡從我自己的一個親身經歷說起。

02、一根冰棍還是一股國航股票?

大概是2006年,有一天我去外面買冰棍。那一天特殊,買了一根兩塊錢的冰棍,好像是雪人或者火炬什麼的,在當時屬於比較好的冰棍。買完以後我就回家去了,開著電腦邊看新聞,邊吃這根冰棍。突然有一條新聞就吸引我了,說今天中國國航上市了。我就無意間打開股票軟件一看,當時我就楞住了,國行上市當天股票是多少錢?1.98元,而且可以想買就買。

我當時手裡拿著這根冰棍,看著眼前1.98元的國航股票我愣住了,愣了一分鐘:這個冰棍可吃可不吃,吃了就沒了、享受一下就沒了;但是如果我不吃的話可以買1股中國國航的股票。


我靜下心來仔細想,這根冰棍帶給我的甜甜的、涼涼的感覺最多五六分鐘。可如果我買一股國航是什麼概念呢?

中國國航是中國最大的航空公司,擁有非常多的國際航線,吸納了成百上千的飛行員,培養了精挑細選的空姐。全國這麼多人旅遊,這麼多人出行,有如此實力、又有如此機遇,說中國國航是賺錢機器一點都不為過。而在當時,我只要花1.98元,就可以讓這個賺錢機器與我相關。

當時我很震撼。結果,不到一年,我更加震撼!國航的股票漲到了29塊錢,近30塊錢,這整個過程對我的震撼是巨大的,因為如果沒有吃那冰棍,而買了國行股票,但從不到2塊錢漲到29塊錢十多倍,我當時就覺得我吃這冰棍幹嗎?現在我能吃15根了。

這裡的冰棍,代指任何可有可無的消費品,比如一件買回去幾年都穿不了一次的衣服;一本買回去就束之高閣的圖書;又或者是某某秒殺回來卻從沒用過還嫌佔地方的家居用品。書看過了,那就叫資產。 因為增加了你的學識!

03、資產最大的特點是:隨時可以帶來現金流

這件事給了我極其深刻的印象,也讓我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更加理解了什麼是消費、什麼是資產。

什麼是消費?

任何產品,除了享受到它的價值、它的服務,但無法帶來增值、無法帶來更多的現金流,這都是消費。舉個例子,汽車別管是花十萬還是一百萬買的,除了它自帶的價值和服務,無法帶來更多的現金流,無法帶來增值。再者說,購買的某項服務用完就沒有了,也不能帶來價值增值或者現金流,這也是消費。

那什麼是資產呢?資產具有很重要的特徵是:能帶來穩定的現金流或者是價值升值。

比如說我們買了一套房子,租出去每年可以帶來租金的收入,,有現金流,這就是資產。別管資產帶來的租金是高還是低,只要可以帶來現金流就是資產;如果一套房子根本租不出去,那就不是資產,是空中水泥,因為無法帶來現金流。

A、自住房是否算作資產的標準是什麼?

談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很多學員就會問:“老師我自己住的房產算不算資產?”

其實大家看,自住的房產算不算房產跟是否自住沒有關係,關鍵跟它能不能升值、能不能帶來現金流有關係。

說的再簡單點,就是跟位置有關。

舉個例子,北京核心區自住沒有出租的房產是不是資產?當然是資產,隨時租都能租出去;想要現金流隨時可以帶來現金流,這就是資產。雖然沒有租,但是它一直在升值,未來有一天我們老了,想要搬到山清水秀的小地方去住,這個地方既可以租出去帶來現金流也可以想賣就有人買。換句話說,當下可以帶來現金流,或者完全具備帶來現金流的潛質,雖然現在沒有讓它兌現。

但是如果這個房子未來不住了也租不出去,這就不是資產。

同樣的,好多人有自己的愛好,比如一些古玩,字畫,珠寶。只要你懂行,買的不是假東西,這都是資產。好東西,精品,更是隨時都可以變現。



所以資產是現在可以帶來現金流,或者具備帶來現金流的潛質,無論持有者當前是否在使用或者享受。所以資產最大的特點就是:它隨時都可以帶來現金流的能力。

比如說一些房產、一些好公司的股權。茅臺上市16年,16年間股價漲了80倍,這是不是好的資產?當然是好的資產。第一,每年有分紅,或者隔一段時間就有分紅。第二,不斷地在增值。

這就是好的資產。

B、保險是不是資產

又有人問了,保險是不是資產?

保險不是資產。

保險是一紙協議,這個協議可能是不升值的,可能抵禦不了通貨膨脹,甚至可能虧很多錢,所以保險不是資產。

04、富人不斷購買資產,窮人不斷消費

其實對於我們社會大眾來說,對於我們大多數中產人群來說,我們能碰到的好資產其實並不多。主要集中在兩類,一類是好房產、一類是好股權,其他大量的都是金融陷阱或者說是偽資產 。

消費和資產一定要分清楚。我們大多數人每天的花費其實都是消費,交通費、買車、服裝、吃的、穿的、旅遊等等所有這些都是消費。

為什麼大多數人傾向於消費?因為大家看各種各樣的廣告,電視廣告、報紙廣告。、雜誌廣告、路牌廣告等等都是引導我們進行消費。

但是,真正的投資、真正的好資產是需要花時間、花精力、花智慧去分析和落實的。

所以說,對社會上大多數人來說,消費把他們掙到的大多數資金都消耗掉了。

如果想變成富人,其實大邏輯就是不斷在有能力掙錢的時候不斷地把掙到的錢換成好資產,隨著資產的升值逐漸地提高身價。

這個就是富爸爸、窮爸爸中講的一個道理——富人不斷購買資產,窮人不斷消費。希望大家能夠理解什麼是資產、什麼是消費,不要被消費綁架,通過投資好的資產,做自己人生的掌控者。

——————————————————————————————按照題主說的富人的錢不閒著,那是因為在投資界,還有一個大家都耳熟能詳的詞語,複利。

什麼一張紙摺疊20次其厚度就可以達到一架民航客機的正常飛行高度啦。

什麼巴菲特的成功你也能夠複製啦如果你能像他一樣玩轉複利。

如是種種,愛因斯坦的一句話可以高度概括:

Compound interest is the eighth wonder ofthe world. He who understands it, earns it。He who doesn't, pays it。

複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蹟。知之者賺、不知之者被賺。

可很多時候,我們還是覺得複利很遙遠,一瞅見那些複雜的計算公式,簡直頭都要炸裂。

那我們就先從簡單的說起,有一個簡單的“72法則”,可以非常直觀的計算複利。

所謂的“72法則”,就是用72除以每年的投資回報率,那麼得到的結果就是本金翻倍需要的時間。

假設你有100塊錢用於投資,每年可以得到的回報率是10%,那麼過多久你可以把這100塊變為200塊呢?答案是72/10=7.2年。如果回報率變成15%呢,同理,72/15=4.8年。

寫到這裡,我們可以先得出幾個常見的結論。

首先,複利的作用需要在時間的隧道中發揮作用,如果行動過晚,時間很短,那麼複利的作用不會太明顯,所以,投資應趁早。

巴菲特就曾說過,“人生就像滾雪球,重要的是發現很溼的雪和很長的坡。”這句話裡,巴菲特是用滾雪球比喻通過複利的長期作用實現巨大財富的積累。雪很溼,比喻年收益率很高,坡很長,比喻複利增值的時間很長。既然複利增值的時間很長,那麼開始投資宜早不宜遲。

其次,要保持持續穩定的收益率。

雖然巴菲特說了,要雪很溼,即年收益率越高,收益翻倍越快。可這句話不是讓投資者去片面追求一時的高收益率。因為複利的收益只有連續計算才有神奇的效應。這期間,如果有一兩年收益平平還不要緊,就怕嚴重虧損。如果出現嚴重虧損,不但前功盡棄,而且複利的效應戛然而止,一切都得從頭開始。所以此處我們還需記得巴菲特的兩大投資原則:第一,保住本金:第二,記住第一條。

最後,再附加一個也與複利相關但是常被忽視的點,一個投資者在投資中付出的投資成本,對他最後的投資回報有決定性的影響。

我們前面說了,假設一個投資者投資某個產品一年可以得到10%的投資回報率,那麼根據“72法則”,該投資者在7.2年以後可以將他的本金翻一番。可是,這裡面有沒有投資成本要支付呢?

這是很多投資者在投資時不曾考慮過的。假設投資者買的是基金,基金經理每年要收取1%的管理費,那麼投資者的淨回報就變成了9%,在這種情況下,投資者將他本金翻一番的時間就變成了8年。如果該基金每年收取2%的管理費呢,那麼投資者本金翻一番需要的時間再次被延長到9年。

很多投資者在挑選投資產品時,只看該產品的預期回報率,而完全忽略該產品的收費。這是眾多投資者最容易犯的錯誤之一。

通過上面的例子我們就可以看出,忽略投資成本,對投資者的長期回報造成的打擊是毀滅性的。控制成本,是投資者應該牢記的最重要投資原則之一。

除了計算本金翻番速度,“72法則”同樣還可以用來計算財富貶值速度,例如通貨膨脹率是3%,那麼72÷3=24年,24年後你現在的一元錢只能買五毛錢的東西了。以此類推,如果通貨膨脹率是6%,財富貶值一半的時間需要72÷6=12年;如果通貨膨脹率是9%,財富貶值一半的時間只需要8年。

這也是我們近年來覺得錢越來越不值錢,越來越畏通脹如虎的原因。這裡可以稍微引申一下,當前房價暴漲,很多學者分析了各種情況,但其實有一條也很值得考慮——不是房價在漲,是錢在貶值。

另外,現在的購房者,除了部分土豪,很多人在買房時都是需要向銀行的貸款的。動輒上百萬的貸款是不是嚇退了一波購房者?是不是很多無房者就是因為一直想多些首付再買房,反而被飛漲的房價給甩下了?

目前的銀行利率並不高,再結合中國連年的通脹,其實如果有可能,多貸款是筆劃算的買賣。就以溫和的通貨膨脹率3%來計算,24年後,貨幣的購買力就要貶值一半。現在月供兩三萬讓你覺得亞歷山大,但24年後呢,月供還是兩三萬,但它的購買力已經減半了,對你來說,也沒那麼費勁了。

還有保險,現在我們經常聽到哪裡哪裡出了一張大額保單,所謂大額保單,是指繳納保費額度較高,超出件均保費一定金額的保單。各家保險公司對大額保單設定的保費門檻不一樣。樸素來講,保費高,保額也就高。也有人會質疑,保那麼高幹嘛,多少多少就夠了呀。

現在是夠了,但如果之後通脹高企的話,財富可能隔個10年就貶值一半,那隔了三五十年,你覺得還能剩下多少呢?

與之相佐證的是,不乏聽到身邊的人說,“我有保險,我小時候我媽給我買的。”一問保額多少,5萬。開玩笑的說,“你的命在你媽眼裡就只值5萬啊”。

但放到二三十年前,5萬其實是個不小的數字,所以假設你現在投保的保額是500萬,現在別聽著覺得很多,等你身故賠付的時候,這個數字可能just so so。

最後,祝大家都明白複利的威力,並用之服務於自己的生活與投資。


南部山區管委會


我是個傳統生意人,簡單的說,窮人和富人管理錢的方式有什麼不同,我不清楚,也不敢直面回答這個問題,因為我始終認為我還是很窮的。你不要聽下面人亂說,我從他們的寫的文字當中感覺了沒一個所謂的富人。除了@sisiely的回答具有真實性,其他的你看看就好,有一句話:聽君一席話,負債百十萬。就是這個道理。

富人怎麼來的,也是從窮人變來的,你要看過程,別看結果,結果沒什麼意義,所謂:“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富人也不是天生的富人,包括王思聰,剛生來的時候是富人麼,並不是。而是他的父輩甚至祖輩努力的結果。

我簡單的說一下我管錢的方式,當然介紹一些背景,93年,存款40左右,一輛十多萬的車,一套房子,都是全款,經商三年。

經商之初

經商之初,大約一年的時間左右,我先後投了一點錢,虧本。也看過很多書,比如投資理財,讓你的財產增值什麼的,也試過。但是這中間我發現我耗費的精力,時間特別多。後面一段時間,我專門實驗了一下,不管這些。遇見覺得值得買的東西就買,不值得買的就不買。也不在研究什麼基金,房價,投資,未來發展趨勢。就踏踏實實的一心把生意做好。財富增長的反而比研究什麼投資比較快。

沒錢的時候,攢錢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存錢是非常有必要的。你在沒有資本的時候,你只能通過自己的時間,技能,體力賺錢,等你有了資本,你遇見機會,也能把錢拿出來。他們下面說的案例都不適合你。

還有一點,大多的窮人通常是人很忙,錢卻閒著! 而富有的人正好相反,是錢在忙,人卻閒著。

這裡面我只認同一個觀點,那就是家裡眾有千萬元,不如資金勤週轉。富人的錢忙,是指週轉的快。而不是錢扔進去錢自己忙。富人一點不閒,你看 馬雲有時間麼,你看劉強東有時間。你看到的只是表象,他們天天去吃飯唱歌,都是去談生意。你看見的富人,哪一個在家裡閒著不動。除非電視劇。電視劇和現實能一樣麼?

不要去在這些尋求一定的規律,然後幻想著自己能夠一夜暴富,或者掌握一條真理。你要是不信,你按照下面回答所做,兩年破產。


經商者


一、哪些人能成為真正的窮人

可以這樣說,如果真的很忙的人,無論是體力還是腦力上忙碌,即使沒有達到富人的標準,但也不可能窮,除非遇到不好的地理環境,比如說地處偏遠的山村,自然環境較差的地區。無論多麼勤勞的人處在這個環境之中,仍然貧窮,但這種情況畢竟是少數,至少在城市或大部分農村裡,無論街邊小販或是農民,只要勤勞肯幹,大錢也許賺不到,會賺取一些小錢,絕對不可以稱為窮。那麼到底哪些人能成為真正的窮人,就是一些好吃懶做的人,除非官二代、富二代,有些人天生懶惰,饞懶不分家。天天就想著享福,大事做不了,小事不願幹,而且許多人啃老,這部分人才是真正的窮人。而題主所說的天天很忙的窮人可能只是相對於富人而說的,這部分人代表著許多中產階級,為創造更好的生活奔波忙碌。

二、富人是否閒著

題主對富人的描述只代表了一個點,就是錢在忙,分析意思應該是富人懂得投資,其實想成為富人需要綜合考慮,富人不會象題主說的那樣閒,也許富人不如許多大眾那樣在身體上勞累,但是在腦力上,富人應該比平常人多出幾倍甚至幾十倍,為什麼許多人忙碌卻成為不了富人,是因為有些人身體勤勞,但頭腦卻懶得想事,說簡單點寧可身體上辛苦一點,不喜歡用腦,我們所說的頭腦簡單那種人。也許富人在悠閒地喝著咖啡,頭腦裡卻在思考著工作上的某一件事。所以說富人是很閒是錯的。

三、富人之所以成為富人的通性

不包含富二代、官二代,大部分富人的頭腦靈活,有創新,會有一些獨特的想維和創造力,富人的腦子總是比普通人考慮得多,為什麼一些富人似乎比下邊的員工輕閒,偶爾會約朋友喝喝茶,打打高爾夫,是因為富人平時會用腦去想如何管理下邊的員工,讓員工們死心踏地的為自己工作。儘管富人身體上閒著,但腦子裡卻不停著在轉。而且富人懂得如何投資,將自己的錢生錢,懶人肯定不會成為富人,富人剛起步通常除了想法多,也非常勤勞,兩者合一才會成為富人。曾經一朋友是在大學教音樂,閒餘時間每天四處奔波到有想學音樂的家庭中做家教,每月收入高於其工資幾倍,他們藝術系的很多老師都採用這種方式賺外塊,經濟條件都較好,後期朋友積累了第一桶金之後,將這些錢交了首付,購置了一處四百平米的房子,開辦了一家幼兒園,招聘了十幾個老師,一個代理園長,一個教務處主任,她只是作為監督者,再也不需要四處奔波了,比同教研室的老師們都輕閒,但是現在賺得卻遠遠超過其他老師的收入。這就說明技能可以賺錢,但不會比用腦賺錢多。


坤鵬論


有個小村子,住著兩戶人家,老王和老李。老王家只有1畝地,種著也沒啥意思,乾脆出去打工,家裡留著老人孩子,這塊地也就看天吃飯,能收多少是多少。而老李家有100畝地,為了種好這些地,老李家進行了進行的計劃,購買了農機,聘請了技術人員, 僱傭了其他村民勞動,對有的地塊進行了改造,還建了一些大棚,得到政府的扶持,各種措施,精心養護,一年下來收穫頗豐。

聰明如你肯定意識到了,老王和老李管理土地的區別,實際上就代表了窮人和富人在管理錢的方式上的區別。歸納起來,有這麼幾條:

第一,忽視與重視。老王不在乎這塊土地,放任自流,靠天吃飯。而老李高度重視,精心組織,收穫自然不同。

第二,業餘與專業。老王靠家裡的老人孩子來管理,而老李依靠專業人員,還有設備,可謂武裝到牙齒。

第三,單幹與群毆。老王自己默默幹活,而老李還善於調動資源,包括取得政府支持,獲取各種政策,形成群體優勢。

大概就是這麼多了,希望你已經悟到了一些。


沉默的投資者


參見《窮爸爸富爸爸》。

區別在於投資。上世紀70年代曾經有人在一次私人聚會中被麥當勞老總問過:“你們猜猜我是做什麼的。”

這人笑了,說:“誰不知道你是做漢堡的。”

“錯了,其實我是做房產的。”這一語就道盡了窮人與富人的玄機。現如今,麥當勞覆蓋全球最豪華的商業地段,而隨著年月的積累,地價是會升值的,所以,“賣漢堡”只不過是表面上的事情,真正私底下是在不斷對黃金地段的地產進行投資。

窮人往往看不到這一點。他們管理錢的方式侷限於眼前——以眼前來看,什麼都是大的,東補下西補下,經濟的窟窿永遠也補不完。這是一個死循環,是由“管窺效應”(詳見《稀缺:是如何讓我們陷入忙碌與貧窮的》)造成的。

而富人目光放得長遠。將手中的錢拿去投資以得到高回報,以這種投資經驗積累而成的是一系列的原則使用——是的,富人每天圍繞的核心不在於金錢,而在於原則。任何基於原則做出的決定,在當時看來可能有點划不來(比如明明你該拿的錢你卻不拿),但日積月累下來你會發現就像股市的曲線一樣,雖小有波折,但整體呈明顯的上升。

而財富就在利用原則做事的人手裡越滾越大。就跟滾雪球一樣。窮人以眼前為大,區別已經很明顯了。再舉個例子,以房貸為例,你用貸款買了用於一筆首付以購買海濱城市的一套房子,但計算資產的時候你會不會將房子也計算進去?但是實際上來講,房子並不屬於你的資產,因為你的現金流並沒有因此而增益,反而在持續地向外給出,那麼拿到你錢的銀行那一方才算是真正的資產持有者(現金流的方向)。

窮人跟富人的真正區別在於知識。窮人一般會說,我掙多少錢,我每月發多少工資。富人會這麼說,這款金融衍生品能為我以多少回報比帶來多大收益。


鉛筆道


並非只有窮人存錢 窮人和富人都愛存錢

如果以金錢的多少來衡量,窮人和富人確實有很多的不同,尤其是在管理錢的方式上。大家往往以為,窮人是比較喜歡存錢的,而富人是喜歡“花錢”的,但實際上並非如此。大家可以去銀行看看,哪些高淨值的存款的,全部都是富人……

富人存錢+投資

其實富人是最喜歡存錢的,因為他們知道錢來之不易,更懂得珍惜,節流;但是,為什富人又是愛“花錢”的呢?因為他們之所有錢,不是靠死工資,不是靠最普通的流血出汗來賺錢,而是做生意、做項目或者其他的投資而使得財富擴張和積累的。所以,他們會拿出一部分錢或者大部分的錢去投資、做生意……

所以,窮人和富人都存錢,只不過窮人錢少大部分都存了起來,而富人相對錢多,一部分拿出來做了生意或投資。這其實管理錢的方式中最本質的!

窮人忙錢很閒 富人閒錢很忙 主要是因為用錢賺錢

當然,說窮人很忙,往往是因為很多事情只能自己去做,事必躬親去賺錢,賺了錢大多是存銀行的;而至於富人,他們懂得讓錢賺錢,讓別人幫自己賺錢,所以看著他們很閒,但是背後他們的思維和想法卻“很忙”,他們的錢也“很忙”,因為要不斷的流動,用錢賺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