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你為什麼不理財?

用戶108665268708


這個問題提的很籠統~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在理財,只不過理財的方式不同而已。現在支付寶的餘額包,微信錢包的零錢通;不都是理財嗎。~~理財是隨著自己的年齡段的不同而選擇不同的理財方式的;首先青年時,多數喜歡一些風險偏大的產品;高風險高收益,比如股票,期貨,外匯,貴金屬等等,使得原有不多的資金,以槓桿的形式加大收益;當步入中年,生活穩定,收入穩定,有了一些積蓄,此時此刻圖的是穩定的基礎上,有一些高收入,或者說是拿出積蓄的三分之一,做一些風險投資,其餘資金多數人會選擇房子,古董,黃金,金銀幣等藏品投資;當步入老年時,應該是選擇一些無風險,或低風險的投資,這時應該是享受生活的時候了,銀行的保本理財,購買國債,以及國債逆回購,等無風險的品種實為不錯的選擇。


用戶3977970819097



股市打團了別單帶


存在銀行,是理財

買不動產,是理財

去做生意,是理財

學炒股票,是理財

購買基金,是理財

買了金條,是理財

投資自己,是理財

投資健康,是理財

投資孩子,是理財

孝順父母,是理財

這不都是理財?何必拘泥於所謂的你不理財,財不理你?


王Kin


每個人都明白理財的道理,為什麼很少做的呢,主要是國內理財行業詐騙或不兌現的挺多,再一個老百姓的自身金融知識匱乏,造成圈內混亂,有經驗的投專業的機構,但收益相對不是高收益,總的來說自身的金融經濟專業的提升才能把理財做好


股票背後的羅輯思維


我覺得需要有金額比較大的閒錢,一般的理財收益不是很高,基數小的話收益微乎其微,另外理財也是需要花費時間精力去研究的,利率品種資金分配還有短期波動,有錢人的話除了投資不動產、古董商、股票、期貨、保險、債券等,可能還會交給專業公司打理,甚至配置海外資產,選擇比較多。歸根到底主要還是沒錢。


域風飛行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樹立正確的理財觀,


白雪82160


理財是一定要理財的,只是分你的人生階段。

30歲之前以定存為主

30-45歲以風險投資理財為主

45歲後以養老理財為主。


牛刀解股


1.理財是改變財富人生的必選項。理財與否與你是否有閒錢無關。理財是一種健康的高雅的生活方式。

2.不理財者可能覺得這是一種費腦筋的活動。不想給自己太多的壓力。

3.不願購買理財產品是因為感覺收益率不高。更願意自己投資股市。


錢小明678


說白了,主要原因就是,實力不允許啊😌😌😌


hh晴格格


你看信用卡發行量。貸款平臺爆胎。理財的在理。不理財的哪有錢來理。在怎麼理財不如投資自己。理財啥理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