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高計劃”正式啟動,湖南職教又有新動作

三湘都市報·新湖南客戶端4月7日訊(記者 黃京)多所普通高校紛紛以“雙一流”樹立標杆,高職院校也將迎來自己的“雙高計劃”。日前,教育部、財政部發布《關於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的意見》(簡稱“雙高計劃”),提出要集中力量建設50所左右高水平高職學校和150個左右高水平專業群,打造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高地和技術技能創新服務平臺。

“雙高計劃”啟動,湖南高職如何發力?三湘都市報記者從省教育廳獲悉,我省已就高職人才培養、專業設置、課程建設等出臺多個文件,以培養出適應產業轉型升級、具有創新能力和工匠精神的高端技術技能人才。

【人才培養】搭建產教融合平臺,推進校企協同育人

為加強新時代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工作,我省高職將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構建“三全育人”機制和課程、科研、實踐、文化、網絡、心理、管理、服務、資助、組織等“十大育人”體系,形成以立德樹人為目標、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各部門協同推進的“大思政”工作格局。

同時將搭建產教融合平臺,學校要與行業、企業共同組建職業教育集團、專業聯盟、產業學院等,與企業、科研院所共建院士工作站、技能大師工作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協同創新中心等平臺,協同開展核心工藝、關鍵技術與人才培養創新。實施“湖南省產教融合發展工程”,培育遴選100名產教融合領軍人才、1000名產業教授(導師)、10000名芙蓉工匠和技術能手。

根據區域產業轉型升級對技術技能人才需求,積極推進現代學徒制和企業新型學徒制試點工作,深入開展多樣化的校企協同人才培養,校企共建專業、共享師資、共享資源,共同編制專業發展規劃、開發人才培養方案、制定課程標準與考核標準,共同開發教學資源、設計教學過程、實施教育教學,推進校企共建創新創業實踐教育基地。

改善實習實訓條件,遴選認定一批省級職業院校頂崗實習基地和產教融合型企業。規範頂崗實習管理,嚴禁以任何形式截留學生頂崗實習期間獲得的勞動報酬。建立畢業標準和行業企業資格證書融通制度,推行“1+X”證書制度。還將積極引入第三方機構對專業人才培養質量進行評價。

【專業設置】對口就業率連續2年低於50%的專業將整改

臨近升學季,專業選擇又將成為不少考生關注的焦點。根據規定,我省高職專業設置要堅持以服務發展為宗旨,以促進就業為導向,遵循職業教育規律和技術技能人才成長規律,主動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技術進步和生產方式變革以及社會公共服務的需要,適應區域、行業對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需要,適應學生全面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原則上高職高專院校每五年組織對所開設專業開展一輪辦學水平自我評估。若出現“辦學條件嚴重不足、教學管理混亂、教學質量低下”、“人才培養明顯不適應社會需求,就業率連續2年低於60%、對口就業率連續2年低於50%”、“須參加准入類職業資格考試,應屆畢業生考試通過率連續3年低於全國平均水平”等情形,應調減該專業招生計劃或停止招生,並對該專業進行整改。連續3年不招生的專業點,高職高專院校應及時撤銷。

省教育廳將建立專業辦學水平分類評價制度,組織或委託第三方每年確定1-2個專業類別開展排序性評價,評價結果向社會公佈,引導考生選擇優質品牌專業。同時建立健全高職專業設置的預警和動態調整機制,定期發佈年度專業布點情況,把招生計劃、招生計劃完成率、報到率、就業率、生均經費投入、辦學質量監測、辦學水平合格性評價、專業分類評價結果作為優化專業佈局、調整專業結構的基本依據。

記者還獲悉,目前我省正在以技術技能先進、服務能力卓越、產教深度融合、具有廣泛影響的一流特色專業群建設為核心,積極推進高職“雙一流”建設。重點打造一批與區域行業產業發展高度契合的省內領先、國內一流、行業公認、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特色專業群。以一流特色專業群為引領,建設一流高職院校。每所學校重點建設1-3個專業群,省級重點支持建設120個一流特色專業群。

【課程建設】 3年內,建設高職優質精品課程1000門

課程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工作的基礎,對保障人才培養質量起關鍵作用。為此,我省正在積極推進優質課程建設計劃,建立省、市、校三級優質課程體系,建設一批具有本土特色、學校特色的優質精品課程,同時加強對優質課程建設的延續性管理,避免重複建設。到2022年,省級建設高職優質精品課程1000門,每所高職院校重點建設至少20門優質精品課程。積極探索開發虛擬仿真優質課程,推進“智能+教育”。到2022年,省級建設100個優質專業教學資源庫,鼓勵職業院校與國內外相關企業共建共享優質課程資源,重點共建實習實訓課程資源。

同時,強化實踐教學環節,規範實習實訓管理。保證實踐性教學場地和實踐性教學課時,實踐性教學課時原則上要佔總課時數一半以上,頂崗實習累計時間一般為六個月。要求職業院校健全課程評價制度,對各門課程建設情況進行綜合評價,並逐步提高課程教學質量在教師職稱評審、績效考核、評優評先中的比重。

省教育廳每年開展省級優秀課程教學團隊遴選工作,培育一批教學名師。定期開展教學管理人員培訓,培養一支愛崗敬業的高水平、高素質課程管理團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