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北大碩士,我是外賣員,我驕傲

什麼樣的人生才是值得一過的人生?

當我們還在陷入思考的時候,

一個北大碩士畢業生,辭職白領工作去送外賣。

從人人豔羨到人人不解,

只需要換份和你學歷不匹配的工作。


30歲,北大碩士,我是外賣員,我驕傲


在他本人《三十而礪》的文章中自述:

我人生出現的另一個變化就是自我意識突然開始強烈膨脹,對能讓自己開心的事物表現出無限的信賴和溺愛而對讓自己的不快事物表現出否定和不信任,臨床表現為喜歡罵人傻X。

一方面有人不斷地告訴我會階級下滑,一方面我一個勁兒地討厭這種焦慮,最終它們在我身上出現了無法調和的跡象。

在女朋友出國後我辭掉了坐寫字樓的工作去做了一名外賣員。

穿上藍色制服的時候,我對著玻璃裡面的自己拍了張照片心想:我現在已經來到了你告訴我的底層,你們還能把我怎麼樣。


30歲,北大碩士,我是外賣員,我驕傲


在他辭去自己光鮮亮麗的工作之後,依然是當初對自己認知的那樣,

我喜歡的和我不喜歡的。

一個沒有任何權威地位的人,卻說著對自己的權威地位威脅的話。

25歲以後我只能對事物做出兩種反應:這個我喜歡和那個我不喜歡,任何中間地帶彷彿都是對自己權威地位的威脅。

外賣員張根生活的開始,像所有即將步入以及步入而立之年的年輕人一樣。懷著對生活的迷茫、前途的未知、對自我認知的不足,對高階層進階的彷徨,轉而投身另一個階層,看上去不屬於自己,但是自己能很好掌控的階層。

三四線並非容不下靈魂,問題是我根本沒有靈魂。

我不應該指望著那些“至少”來給自己定義,我應該先成為一個人,然後再繼續前進。


30歲,北大碩士,我是外賣員,我驕傲


“北大碩士”“外賣員”這些詞聽起來,總會有種不和諧的聯繫。

是北大近年來的教育制度背離了大家的期待,或者是外賣員等一些只有低階層人民才做的工作身份制約著高校的名頭。


30歲,北大碩士,我是外賣員,我驕傲


“北大碩士外賣員”、“火鍋店只招985...”名校畢業生的去向成了迷茫群體的嘲諷。

是時代的無聊,還是人性的粗鄙,

三六九等制永遠不會消亡只會存在。

「-----尊重,是高級的人性-----」

最新一期《少年說》裡,一個少年的告白,

惹哭眾多網友以及看了那期節目的人。

眼淚是一種內心深處最純粹情感的表達,

可能感動、可能害怕、可能是情到深處的不自禁的流露。


30歲,北大碩士,我是外賣員,我驕傲


後來,我也哭了

推薦給身邊的人看的時候,他們眼眶也紅了。

認識到每個職業的不可或缺性居然出自一個少年之口,

而不是社會人心。


30歲,北大碩士,我是外賣員,我驕傲


如果不是生活不易,哪個媽媽會選擇去做一名外賣員,

這是一個風吹日曬且有時候“毫無人性”可言的工作。

哪個媽媽不想給自己的孩子提供優越的生活環境;

哪個媽媽不想有份體面的工作,讓孩子在學校、在社會上可以驕傲;

哪個媽媽沒想過自己的身份是不是配不上自己孩子的身份。


30歲,北大碩士,我是外賣員,我驕傲


“我沒想到你不會嫌棄”

作為外賣員媽媽是藏了多大的委屈和自卑在孩子面前。

簡單的一個戳手動作,

打動了多少人心最軟弱的地方。


30歲,北大碩士,我是外賣員,我驕傲


一個孩子的純良本真絕對離不開父母的影響,

當他勇敢站到天台上,為自己的媽媽吶喊的一刻,

這個社會的善良從那一瞬又多了許多。


30歲,北大碩士,我是外賣員,我驕傲


少年痛述的點,

恰恰應徵了我們身上的弊端,

我們飢腸轆轆的等半天送來的餐還把湯灑在袋子裡,

卻從來沒想過他們在路上經歷了什麼,

我們隨意一個差評,

卻讓他們辛勤努力的成果付之東流。


30歲,北大碩士,我是外賣員,我驕傲


他看到的是別人對媽媽的無理取鬧,

媽媽教會他的卻是人性的光芒。

她沒有否認自己受過的那些委屈,

教育自己小孩的時候還是想著“有些客人還是挺好的”。


30歲,北大碩士,我是外賣員,我驕傲


在媽媽回家之後,她也是一個被自己老公和兒子捧在手心的“小公主”。

感嘆這位媽媽有這樣一個驕傲、懂事的兒子同時,母親身體力行的教育在這位少年的身上無不一一體現。


30歲,北大碩士,我是外賣員,我驕傲


什麼才是“尊重”?

一句禮貌的“你好”、一個飽含歉意的“對不起”;

一句深情的“辛苦了”、還是一句暖心的“謝謝”。

認真和敬業也只是對一種職業的概括。

是你來我往的基於平等對彼此的認識,

不妥於無理、不屈於權貴,更重要的是不鄙於自己。


30歲,北大碩士,我是外賣員,我驕傲


尊重不是一種選擇,

而是你生來就帶有的最高級的由內而向外的力量。

職業是一種選擇,

但它不是決定你人性深度的衡量標準。

「-----生活,是思考的來源-----」

也許是最近的熱度炒得太高,

也許是自己確實想出來辯解什麼,

在“根張”(張根本人公眾號)最近的一期裡,他發了這樣的一張圖片。


30歲,北大碩士,我是外賣員,我驕傲


簡而言之:

人設是外界定義的;

自己幾斤幾兩拎的清;

今時不同往日,認知會改變。

當他決定去送餐的時候,

以前不管怎麼樣,現在就他本人自述而言,

多少帶著體驗生活的味道去的。


30歲,北大碩士,我是外賣員,我驕傲


不是每個外賣員在拿到5718塊的時候,會轉5000塊給自己的女朋友買一個包包。

也並不是每個外賣員都會像他一樣,這樣引經據典。

就像黑塞所說“世界變美了。我孤獨,但不為寂寞所苦。我別無所求,我樂於讓陽光將我完全曬熟;我渴望成熟,我迎接死亡,樂於重生。

在他看來生活程式化的索然無味,

是因為他從來沒有在生活的巨大齒輪下被撕咬過。

父母把我供到大城市生活但我也並不比我的父母進步多少,想到這點時,我就覺得人生有點索然無味。

父母都是高知,父親畢業於山西大學法律系,母親是一名教師,

家裡沒有任何贍養負擔;

女朋友出國留學,非富即貴,即使是普通家庭,能支付起這筆費用,家庭收入也是相當可觀;

自己本身也優秀,只是陷入短時間的迷茫,

當外賣員只是他在眾多可選擇的身份裡,可以體驗人間疾苦的一份工作,

送餐之餘,隨手一拍就是生活喜怒哀樂的場景。


30歲,北大碩士,我是外賣員,我驕傲


30歲,北大碩士,我是外賣員,我驕傲


30歲,北大碩士,我是外賣員,我驕傲


最可悲的就是,有些人將一份職業當作是生存手段,而有些人只是生活的另一種方式。

當普通人還在思考通往羅馬的大路該選那條走的時候,

有的人已經在羅馬坐享一切,思考著去另一個羅馬。

生活就是這樣,有的人可以推翻陳舊的論調再次揚帆,

有的人卻被架設的論調丟了自己。

「-----夢想,是未來的美好-----」

同樣是作為外賣員山東小夥董洪喜,

他通往羅馬的第一步就是學會自食其力。


30歲,北大碩士,我是外賣員,我驕傲


8歲時的意外致殘,並沒有影響他對生活的渴求。

因為身體殘疾的原因,

大學畢業之後做過許多的職業,但並沒有最後會選擇他的職業,

機會偶然進入外賣行業。


30歲,北大碩士,我是外賣員,我驕傲


電梯太堵擔心耽誤送餐時間,爬九層樓上去,

最高的時候爬過20多層,

也許對於我們來說,就當一次體能鍛鍊,

對他而言,

膝蓋以下安裝的假肢,每爬一層樓,都會深深的肉疼。


30歲,北大碩士,我是外賣員,我驕傲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一句“我能自食其力了”是一份沉甸甸的自豪。


30歲,北大碩士,我是外賣員,我驕傲


一天平均20000步,一月平均900單,

不正是對生活的挑戰麼!


30歲,北大碩士,我是外賣員,我驕傲


人心有多幹淨,夢想就有多簡單。


30歲,北大碩士,我是外賣員,我驕傲


這才是生活本來的樣子。真正生活的英雄,是當你知道生活不易之後,在疲憊之後還有英雄的夢想,仍然堅信未來的美好。

知乎上一則高讚的評論:

一個盲姑娘,她自學考取了中國傳媒大學的播音系。

她跟我說“一個人,不是看你在光明中有多偉大,而是看你在黑暗中有多勇敢。”

希望少一些這樣的俯視口吻的稿,人和人之間只是境遇不同。

我還是無法回答北大畢業了應該幹些什麼,

我希望拿掉北大這個光環,我能是一個優秀的人。

我們生而本就不同,不然怎麼造就五彩斑斕的世界。

這個世界的樣子,是我們改變的結果,

不是人人以自居之吻的指指點點。

尊重

是不顯耀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