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的驚人智慧

不要以為蜜蜂只知道埋頭傻幹,其實她的智慧遠遠超出了人們的想象。

蜜蜂的惊人智慧

智慧的舞蹈


當我們在觀察蜜蜂時,可能看到的是蜜蜂滿天飛舞,好像沒有什麼方向,所以給我們的感覺好像她們像沒頭的蒼蠅一樣到處瞎碰,遇到一朵花就採點蜜。事實上完全不是這麼回事,她們每次大規模的採蜜活動都有著非常嚴密的組織性和目的性,在沒有確定蜜源的情況卜蜂群的主力部隊是不會輕易出動的。她們先派遣一些偵察蜂在周圍探查,一旦發現有蜜源,她會先採一些“樣品”儲存在她的嗦囊裡,嗦囊能容納75毫克的花蜜,確定好方位後立即回到蜂巢開始跳起了“舞蹈”,同時把採來的蜂蜜分給周圍的蜜蜂品嚐。

蜜蜂的驚人智慧

別看她不會說話,可她跳的舞蹈裡就包涵了那塊蜜源地的許多情況:如果蜜源距離在10米以內,工蜂就跳起圓圈舞;如果蜜源距離在1040米之問,它就跳出鐮刀狀圖形;如果蜜源距離在40米以上時,它就或左或右地跳起8字舞。工蜂的舞蹈同時顯示太陽與蜂巢以及蜜源與蜂巢兩條直線的夾角。這個夾角指示飛行方向,而工蜂轉圈的頻率和腹部抖一動的節奏表示到達蜜源地的困難程度。這時,所有“看”到這條信息的工蜂就會蜂擁而出,直奔目的地而去。

天才建築師

蜜蜂有一個連我們人類都嘆為觀比的本領,就是建造蜂房時顯示出的驚人的數學才華。蜂房是蜜蜂盛裝蜂蜜的庫房,它由許許多多個正六稜柱狀的蜂巢組成,蜂巢一個挨著一個,緊密地排列著,中問沒有一點空隙。早在2200多年前,一位叫巴普士的古希臘數學家,就對蜂房精巧奇妙的結構作了細緻的觀察與研究。

蜜蜂的驚人智慧

巴普士在他的著作《數學彙編》中寫道:“蜂房裡到處是等邊等角的正多邊形圖案,非常勻稱規則。”在數學上,如果用正多邊形去鋪滿整個平面,這樣的正多邊形只可能有3種,即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邊形。蜜蜂憑著它本能的智慧,選擇了角數最多的正六邊形。這樣,它們就可以用同樣多的原材料,使蜂房具有最大的容積,從而貯藏更多的蜂蜜。也就是說,蜂房不僅精巧奇妙,而且十分分符合需要,是一種最經濟的結構。現在探測宇宙的太空艙的構造也呈六邊形,借鑑了蜂房的結構。


歷史上,蜜蜂的這種建築才能引起了眾多科學家的注意。法國天文學家馬拉爾弟測量了許多蜂房,發現:每個正六邊形蜂巢的底,都是由3個全等的菱形拼成的,而且,每個菱形的鈍角都等於109°28',銳角應該是70°32'。經過許多數學家的計算。

蜜蜂的驚人智慧

1743年,著名數學家馬克勞林得出一個令人震驚的結論:要建造最經濟的蜂房,每個菱形的鈍角應該是109°28'16",銳角應該是70°31'44"。這個結論與蜂房的實際數值恰好吻合!小小的蜜蜂可真不簡單,數學家到18世紀中葉才能計算出來、予以證實的問題,它在人類有史之前己經應用到蜂房上去了。難怪著名生物學家達爾文曾經說過:“如果一個人看到蜂房而不倍加讚揚,那他一定是個糊塗蟲。

傳遞能量巧妙越冬

因為蜜蜂是變溫動物,它的體溫會隨環境溫度改變而改變。所以任何單隻蜜蜂在環境溫度低於5℃時就會被凍僵,最後死亡,那她們是怎麼度過漫漫的嚴冬的呢?智慧不凡的小蜜蜂想出了特殊的辦法抵禦嚴寒。當巢內溫度低到13℃時,它們在蜂巢內互相靠攏,結成球形團在一起,溫度越低結團越緊,使蜂團的表面積縮小,密度增加,防比降溫過多。據測量,即使是在最寒冷的冬季,蜂球內溫度仍可維持在24℃左右。

蜜蜂的驚人智慧

同時,它們還用多吃蜂蜜和加強運動來產生熱量,以提高峰巢內的溫度。天氣寒冷時,蜂球外表溫度比球心低,此時在蜂球表面的蜜蜂向球心鑽,而球心的蜂則向外轉移,它們就這樣互相照顧,不斷地反覆交換位置,度過寒冬。在越冬結球期問它們是怎樣去取食存放在蜂房中的蜜糖的呢?聰明的小蜜蜂自有妙法,它們不需解散球體,而是通過互相傳遞的辦法得到食料。這樣可保持球體內的溫度不變或少變,以利於安全越冬。就是依靠這種協同和智慧,蜜蜂的蜂群甚至能抵禦零下二三十攝氏度的低溫。

蜜蜂會識人

人們都知道家養的寵物狗和寵物貓等較高級的動物能認識主人,可如果有人說蜜蜂也能認識主人你相信嗎?事實上最近有科學家發現蜜蜂真有識別並記憶不同人臉的本領。許多養蜂員都有這種發現,就是當多年照顧她們的老養蜂員打開蜂箱檢查蜂群或取蜜時,這些蜜蜂都非常溫和,好像知道這個人不會對她們構成威脅。可如果換個新人情況就大為不同,蜜蜂會表現出急躁和攻擊性,分明在暗示:你是誰,離我遠點!

蜜蜂的驚人智慧

辨識不同面孔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功能。此前研究發現,當我們注視另外一個人的臉時,大腦中一個特殊的區域—錘狀回,會變得活躍。但對於不具備這種專門結構的動物來說,它們能辨識不同面孔嗎?


人們知道蜜蜂分辨不同花朵的本領超強,英國劍橋大學視覺科學家阿德里安·戴爾就設想,蜜蜂這種辨識天分會不會也適用於其他目標。於是他和同事們設計實驗,將4張不同人的大頭照釘在木板上,以蔗糖溶液為誘餌,不斷重複誘使蜜蜂飛近某一目標面孔,有時還會變換大頭照的位置以加強訓練。後來即使撤掉蔗糖水,蜜蜂還是會接近原先的目標面孔,其準確率高達90%。


而且這張面孔在蜜蜂大腦中印象十分深刻,在接受訓練後兩天,蜜蜂仍能認出來。這項實驗表明蜜蜂可能比大多數人想象的更聰明。動物行為研究專家詹姆斯·古爾德對蜜蜂如何識別花朵進行過廣泛研究,他認為,人類能夠辨識不同面孔,有著特殊進化原因。而蜜蜂則是另外一個模式,“對蜜蜂來說,人臉可能就是一朵長相非常古怪的花”。

蜜蜂的惊人智慧

把時間交給閱讀

蜜蜂的惊人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