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灤事|守望深山,雙灤的最美教師孫宏偉值得你點贊!

双滦事|守望深山,双滦的最美教师孙宏伟值得你点赞!

巍巍青山,明月品松蘭於溫風;點點芳華,汗水付丹心以逐夢。

守望深山,她銜泥築巢,用滿腔師愛雕鑄起立志成才的殿堂!

志存高遠,她立德樹人,用一脈溫情揮灑出初心無悔的執著!

不畏崎嶇,她是深山裡的一抹暖陽,將生活的甘苦調製成指引成長的良方;

不作過客,她是曉陽初升的一縷霞光,為莘莘學子插上飛翔的翅膀。

孫宏偉,一位美麗的80後鄉村女教師,一名執著的鄉村教育守護者,她的故事登載國家級大刊《中華兒女》(海外版),她的故事值得你點贊……

双滦事|守望深山,双滦的最美教师孙宏伟值得你点赞!

守望深山

双滦事|守望深山,双滦的最美教师孙宏伟值得你点赞!

塞外承德市雙灤區大山深處,有一所被教師們笑稱為“寶塔尖上的學校”。校園裡有一位80後女教師,寬闊飽滿的額頭閃閃發亮,散發著智慧的光芒;長長的睫毛下一雙美麗靈動的大眼睛,一閃一眨就是一個故事;一頭烏黑飄逸的長髮,好似山谷裡溫柔婉轉的風;清亮甜美的嗓音如百靈迴旋山谷,歡唱著永遠不知疲倦的快樂……她是誰?她就是孩子們眼中的“神仙姐姐”孫宏偉。

双滦事|守望深山,双滦的最美教师孙宏伟值得你点赞!

走近孫宏偉,更像走進了故事會,她用執著和摯愛,在茫茫大山裡,編織著一個個色彩斑斕的教育夢:從教16年,她先後被評為承德市教學能手、承德市師德標兵、承德市學科帶頭人、最美雙灤人,在省、市、區各級比賽中獲獎50餘次,2017年6月,被評為“河北省優秀教師”, 2018年8月,被國家教育部列入“全國首批鄉村優秀青年教師培養獎勵計劃”。

教學創新:讓語文課堂變得鮮活而靈動,浸潤濃郁的文化氣息

語文教育是中國人的母語教育,它不僅是一種交流工具、一種語言形式,更是一種文化,承載著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流注的民族精神,孕育著民族情結,也彰顯著中華民族獨特的智慧和靈性。

双滦事|守望深山,双滦的最美教师孙宏伟值得你点赞!

孫宏偉老師對於語文教學是這樣理解的:古人講“文以載道”,我們的教育是要在孩子們的心中種下一枚靈性的種子,讓中華民族智慧的根脈植根於孩子們的心靈之中,讓他們習得知識、懂得道理,形成“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意志;涵養“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的雅量;樹立“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擁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胸懷;堅持“已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原則;樹立“位卑未敢忘憂國”的精神 ;擁有“無為而無不為”的智慧;還有“高山流水”的友誼,“見賢思齊”、“無欲則剛”的人生哲理……讓孩子們繼承溫柔敦厚、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的詩教,養成至大至剛、至善至美的人格。

双滦事|守望深山,双滦的最美教师孙宏伟值得你点赞!

部編版一年級語文教材第一課就是《天地人》,它選自《三字經》中的“三才者,天地人。”講這一課的時候,孫老師用“三才杯”給孩子們授課,她讓學生們拿著蓋碗自己看,自己擺弄,讓他們自己找出“三才杯”與“天、地、人”的關係,當孩子們找出杯蓋為“天”,杯託為“地”,杯身為“人”時,她把 “三才杯”鄭重地放在學生面前告訴孩子們:天大、地大、人更大,人行天地間,需頂天立地、品行高潔,需常懷空杯之心。

她用三才杯沏茶請學生們品嚐,讓孩子們觀察茶水的高度,她告訴孩子們:敬茶之時,需水滿七分,就是告訴我們,為人處事要把握分寸,待人接物要寬容大度,面對人生境遇需淡泊從容;接受平凡,接受遺憾,也接受人生中的不完滿。茶滿七分,是人生的最高境界,遇到挫折時,要拿出勇氣去面對;取得成績時,要警醒自己不迷失……

採訪中,聽著孫老師的娓娓講述,記者不禁被她帶進了生動地課堂情境之中,可以想象,這節課的意義絕不會僅僅止步於短短的40分鐘,它一定會在孩子們的成長中留下不一樣的記憶。

講兒歌《天上的小白羊》一課時,孫宏偉老師帶著學生們到操場去上課,她把天上的雲兒比喻為正在放映的動畫片,讓孩子們仔細觀察、用心去發現,讓他們發揮想象力來描述自己看到的故事,孩子們覺得這樣的課堂非常有趣,高興地嘰嘰喳喳說個不停: “這個像青蛙”、“那裡來了一隻長頸鹿”、“小白羊在吃草”……

這樣的情景經常會在孫宏偉的課堂上出現,有一次校長路過,看到她在作文課上帶著孩子們出去跳跳繩,便笑著說:“你這語文課上得好啊,還能鍛鍊身體呢。”

双滦事|守望深山,双滦的最美教师孙宏伟值得你点赞!

孫宏偉參加2018國際兒童論壇

孫宏偉還把抗干擾訓練法與語文課堂教學進行了有機整合:課前通過手操訓練,引導學生快速集中注意力,進入到學習狀態;課中通過信箱記憶、串聯記憶、配對記憶、數字編碼記憶等方法指導學生快速背誦課文、記憶國學經典詩詞。

同時她還融入自己創編的動作記憶法、表演記憶法、繪畫記憶法等內容,讓學生們在習得知識的同時掌握學習方法,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

孫宏偉老師充滿智慧和靈性的教學方式,讓語文課堂變得豐富多彩,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就完成了“由學習語言到感受生活,再昇華為語言”的過程,不僅快速掌握了知識,還從注意力、記憶力、應用力等方面,全面提升了綜合學習能力。

用孩子們的話說:“孫老師帶著我們一邊玩一邊就把課學了,感覺不到在上課,好像在做遊戲、過家家。最喜歡上她的課啦!”

立志做一名有高度、有視野、有思想、有魄力的學者型教師,她不斷學習充電,不斷研究思考,孜孜以求,大膽改革。

双滦事|守望深山,双滦的最美教师孙宏伟值得你点赞!

2007年,孫宏偉調到承德市雙灤區工作的第一站就是大廟小學,她負責教高年級語文,在教學過程中,她發現大山裡的孩子受家庭條件等客觀因素的制約,知識視野受到侷限。從那時起,孫宏偉就經常會在課堂內外給學生們拓展一些課外的經典文章、古詩詞等,也經常自己給孩子們寫詩、寫散文隨筆、寫成長日記。

她看到班裡學生人數不多,為了便於孩子們更好地合作學習與交流,她精心設計好角度,把課桌擺成花型,既保證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看清黑板,又便於小夥伴之間互助合作,收到了非常好的學習效果。

2010年,河北省教科所組織了一次“小學語文優秀教育科研成果評比”活動,那一年孫宏偉正在帶領語文組老師進行“小學生語文綜合素質能力評價”的校本課題研究,接到活動通知後,她就潛下心來把一個學年的研究成果進行了細緻地梳理,結合教學實踐撰寫成成果性教育論文——《以發展為目標的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法研究》,榮獲了“河北省小學語文優秀教育科研成果評選”一等獎。

此後便一發不可收,她意識到:要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不只是把課上好那麼簡單,一個真正地好老師應該是一個有高度、有視野、有思想的老師。於是她在工作的同時,邊學習、邊思考、邊實踐、邊反思,一本本厚厚的學習筆記、一本本厚厚地教學思考錄,為她積澱下了堅實地科研基礎。

双滦事|守望深山,双滦的最美教师孙宏伟值得你点赞!

孫宏偉參加全省“365百姓故事匯”預展

2013年,她在雙灤區教育局小教研室領導的推薦下,參加了承德市教育科學 “十二五”規劃重點課題《重視課外閱讀指導, 提高閱讀能力》的研究;2017年9月,她親自主持了承德市教育科學研究“十三五”規劃課題《小學語文成功教育“1346”課堂教學模式研究》的研究工作。

孫宏偉先後多次送課下鄉、被邀請做教學專題講座,朋友圈裡老師們對她的崇敬之情溢於言表,稱讚她“是冰山上的雪蓮,氣度、人品、學識讓人折服。”“好文采!好口才!好人品!”“是值得一生學習的老師!”“想象不出您瘦弱的身軀裡竟然蘊藏著那麼宏大的世界!”甚至有的老師在聽完她的講座後,還專門為她寫了學習評論發給她……從他人的視角里,我們看到了孫宏偉孜孜不倦地教育情懷,看到了她揮灑自如卻又謙遜嚴謹地大家氣魄。

双滦事|守望深山,双滦的最美教师孙宏伟值得你点赞!

2013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疾病,讓她的身體和心靈都受到了巨大的打擊,但是堅強的她從未想過放棄,一個個失眠的夜晚,她挑燈夜讀,《菜根譚》、《老子》、《易經》、林清玄的佛學散文……她聽蘇軾的故事,也看中醫類的書箱,她如飢似渴地吸取著經典智慧的精華。

讀著讀著她發現自己的視野和思維方式開始不一樣了,用她自己的話說“一個人格局大了,心也就豁達了。”她終於憑藉著強大的精神毅力戰勝了病魔和心魔,重新站了起來。而中華傳統文化帶給她的思想和靈魂的觸動,也讓她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了傳統文化的巨大力量。

2016年,重拾健康的孫宏偉主動放棄了優越的工作環境,再次申請回到大廟小學,當時正值全國上下樹立文化自信、復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這個契機之下,孫宏偉萌生了一個想法——為孩子們編輯一本校本教材,將傳統文化中的智慧精髓,傳遞給大山裡的孩子們。於是她以《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為基礎,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分年段編輯了《中華傳統經典詩詞讀本》,共收錄經典詩詞文賦94篇,其中低年級段24篇,中年級段37篇,高年級段33篇。

双滦事|守望深山,双滦的最美教师孙宏伟值得你点赞!

這本《中華傳統經典詩詞讀本》是孫宏偉利用零散的休息時間,一點一點為學生們精心篩選編輯而成的,每一個不眠的夜晚,她坐在書桌前,想到孩子們可以拿著這本教材,向古聖先賢們學習人生大智慧時,她就有了無窮的動力。從內容篩選、整理分類、配圖排版到印刷成冊,全部工作都由她一個人完成,整整花了80多天的時間。

為了讓這本《中華傳統經典詩詞讀本》發揮它的最大作用,有效帶動孩子們的閱讀熱情,孫宏偉在全校發起了“小書蟲積累記誦活動”,從整體活動方案設計到活動開展的每一個細節她都考慮的特別詳細。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兩年的實踐和完善,大廟小學的“小書蟲積累記誦活動”已經形成了完整地實施和操作體系,融入到孩子們每一天的學習和生活之中,貫穿於整個學期的教學之中。學生們的熱情空前高漲,一下課就拿著“小書蟲積累記誦卡” 排著隊找老師、找家長義工、找學校教工背誦考評,老師們很有成就感,學生們也樂在其中,他們在活動中積累了知識、積澱了智慧,也夯實了成長的根基。

孫宏偉還充分利用農村寄宿制小學的特點,把“小書蟲積累記誦活動”與住宿生的晚間學習活動結合起來,大膽創新“晚視頻微課”的學習方式。她犧牲寒暑假的休息時間,根據不同年段學生的興趣特點和認知水平,以年級為單位,安排了 “經典詠流傳”、“中國詩詞大會”、“漢字聽寫大會”、“中華上下五千年”、“硬筆書法”、“中國十大王朝”、“中國古代名人聖賢”、“少年國學派”、“小小演說家”“漢字五千年”、“成長劇場”等11個經典欄目。每學年全校600多個視頻資源,每一個視頻都是她親自精選編輯而成,從資源篩選、分年級確定欄目、安排課程表、到視頻下載、轉碼、剪輯,甚至每個視頻的時間長度她都做到精益求精。多少個不眠之夜,多少次汗流浹背,多少番日月交迭……其中的辛苦恐怕只有她自己知道。

“晚視頻微課”豐富的內容、新穎的形式、鮮活有趣的視頻資源,受到了師生們的熱烈歡迎,進一步推助了孩子們對優秀傳統文化學習的熱情,也成為孩子們寄宿生活中一抹靈動的色彩。

“小書蟲積累記誦活動”的蓬勃開展和“晚視頻微課”的有效推進,也讓老師和家長們看到了可喜的成果,學校每個學期末都會組織開展“書蟲小狀元爭霸賽”系列活動,評選出“優勝班級”和“書蟲小狀元”。

2018年10月,大廟小學的3名“書蟲小狀元”參加了“2018年雙灤區中小學生漢字、成語知識競賽”活動,以團體第一名的成績代表雙灤區參加了承德市的知識競賽,併成為全市唯一一支農村代表隊。

2016年9月《中國學生髮展核心素養》正式發佈,為了培養孩子們的終身學習能力,全方位地立體育人,孫宏偉帶領老師們結合大廟小學的地理環境和周邊資源積極開展“綜合實踐活動”。

大廟原來是一個礦區,有著非常豐富的礦產資源,很多學生的家長也在礦廠裡上班,這就為家庭、學校和社會三方共同育人提供了平臺。孫宏偉抓住這個資源優勢,組織師生成立了“家鄉的礦產資源調查研究”社團;充分利用大山裡特有的野山菌資源,組織成立了“家鄉特產——野山菌研究”社團;結合地方特色小吃“松針包子”成立了“家鄉特色小吃文化研究”社團;此外,她還以語文學科為切入點,積極進行學科整合的實踐研究,組織開展了一系列“語文學科類綜合實踐主題研究活動”。

談到下一步的綜合實踐活動計劃時,孫宏偉說,大廟小學是市級“綜合實踐活動實驗校”,學校領導一直非常重視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下一步準備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相關資源充分利用起來,比如“龍鳳花鳥畫”“康熙與大廟的傳說”等都是非常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孩子們不僅要了解,更應該繼承和發揚下去。

孫宏偉立志要做一名有高度、有視野、有思想、有魄力的學者型老師,因為有夢,更因為摯愛,所以她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她所忠愛的教育事業上,她的課堂,在大山裡綻放出了別樣光彩,也描繪成孩子們心中斑斕的畫卷……

當老師是一個良心活兒,教育是一個大課題,不僅僅是學生,背後還有一個個家庭,關乎整個社會。孫宏偉以“一事精緻,足以動人”的工作態度,用行動抒寫著她的教育情懷。

孫宏偉是農村長大的孩子,在她的成長曆程中給她留下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她上小學一年級時的啟蒙老師,所以她從小就夢想“自己也成為那樣的人”。

步入工作崗位後,她懷著一顆駐守鄉村教育的初心,來到了這所座落於大山深處的大廟小學,這是一所半寄宿制農村小學,大部分學生都是留守兒童,除了授課,她還要負責照料孩子們的起居和生活。

面對大山裡艱苦的條件,她從未動搖過堅守的初心,一直秉承“愛和真誠”的教育理念尊重每一個學生。用平等的心態和孩子們相處是孫宏偉的一貫作風,孩子們平時也像朋友一樣對待這位大姐姐,孩子氣的老師是最受學生歡迎的。

她與學生們同吃、同住,課間休息時和孩子們一起跳皮筋、踢毽子,沒事兒跟孩子們撒個嬌、耍個賴,把孩子們逗的哈哈大笑,是調皮的“神仙姐姐” 最引人氣的地方。

每次下雪的時候,她都會跑出去和孩子們打雪仗,玩起來小傢伙兒們可是一點兒都不讓著她,經常把她打得跟落湯雞一樣。

玩夠了回來,孫宏偉會讓孩子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把心情記錄下來,孩子們也非常願意,他們有的寫小詩,有的文字配圖,有的畫畫,有的唱歌……這樣愉快地相處方式,哪一個孩子會不喜歡呢?

有一次,她給二年級的學生講“洪水”的洪字,給孩子們拓展了一下“宏偉”的“宏”,學生們幾乎異口同聲地說:“老師我們知道,這是‘小孫宏偉’的宏。”然後便是一陣快樂地笑聲,這種情節在她的課堂上經常會發生,和諧的像春天裡的風。

但是,孩子們犯錯誤的時候卻是很怕這位“神仙姐姐”的,孫宏偉也不訓斥他們,笑眯眯地叫過來:“不夠義氣啊,咱倆關係這麼好還在課上搞小動作,是不是太不夠朋友了?”調皮的男孩子這時候總會不好意思地低下頭,保證下次一定認真聽講。

孫宏偉說,這樣既保護了孩子的自尊心,又不影響她與孩子的友誼,而且孩子們會在心理上認同你,親其師,則信其道,時間久了,一些小毛病自然就改了。

畢了業的孩子們有了生活上的困難或者在友情上、在懵懂的青春期中有了迷茫的時候,也喜歡跟孫老師說說,在孩子們心中她既是學識淵博、和藹可親的老師,又是陽光、可愛的知心姐姐。

孫宏偉的書桌裡珍藏著好多信,其中有些信她珍藏了10多年,在她眼中從來沒有優等生和學困生的區別,她說,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精靈,只要找到他們發展的方向,每個人都有無限能量。

在她的抽屜裡,我們發現了一封寫在平安果的包裝紙上的信,孫老師介紹說,這是她教的第一批學生中一個叫李克巖的小男孩兒寫給她的。當年的小克巖現在早已長成了大小夥子,有了一份自己的事業,但是每一年的教師節,總會收到他如期而至的祝福。

班裡有個叫琳琳的小女孩,每次考試都是滿分,各方面都特別優秀,一般情況下這樣的學生都是老師最放心的好孩子。但是孫宏偉看著孩子一張張滿分的試卷卻產生了濃濃地擔憂,她擔心這些光環會影響孩子的耐挫能力,將來面對更大的競爭環境時孩子會承受不了失敗。

於是她把自己的想法和琳琳家長進行了溝通,在家長的配合下,她在一次語文考試中給孩子扣掉了2分,通過和家長的完美配合,化解了琳琳因為丟分帶來的沮喪情緒,並抓住時機讓孩子明白了應該如何正確面對成功與失敗,家長感激地說:“遇到孫老師,是孩子最大的福氣。”

為了不耽誤學生的功課,她高燒39.5度還堅持在講臺上上課,一直堅持到講完最後一個生字才去醫院就診。當醫生非常嚴肅地告訴她“再晚來一點兒,右眼就會被燒壞!”時,孫宏偉卻開玩笑地說:“自己總是有這麼一點兒好運氣!”同事們說,她總是這麼樂觀、陽光,彷彿有用不完的能量,這能量能感染她身邊的每一個人。孫宏偉病重住院期間,她揹著醫生偷偷返回學校給學生上課,連出租車司機都被感動了,說什麼也不收她的車費。

2010年,孫宏偉被調到雙灤區實驗小學任教,但她捨不得大廟小學的孩子們,恰巧趕上區裡組織“送課下鄉”活動,作為 “市級學科帶頭人”她要為全區所有的鄉村小學送課,孫宏偉把第一站就選在了大廟小學。

活動結束,孩子們戀戀不捨地圍著她,但離別的時刻總要到來,孩子們追在孫宏偉的車後面哭啊、跑啊,一直追到再也看不見車的影子……而坐在車裡的她也早已淚流滿面,她看著那些小小的身影,心被緊緊地揪著……

那一刻,她決定:一定要重返大山!這裡的孩子們需要她,她的根和初心在這片土地上。

而今,孫宏偉早已重新回到了大廟小學,呼吸著大山裡清新的空氣,望著校園前巍然聳立地山峰,她說,大自然淳樸的氣息,總能讓她找到一種寧靜的歸屬感。

然而,大山裡的條件無疑是艱苦的,每一年大廟小學的老師都是來了又走,甚至有許多年輕人報到當天就會拉著行李箱離開。每次看到這樣的情景,孫宏偉的心就會疼的無法言說。她知道大山裡的孩子們對知識有多麼地渴求,她更知道留住老師對大廟小學的孩子們有多麼重要!一個人的力量畢竟太有限了,要想讓大山裡的孩子們接受更全面、更完善的教育,就必須留住更多的老師,留住更多有魄力、有思想、有教育信念的好老師。

她向校領導提議創辦了“校園成功講堂”,每學期都組織老師們藉助成功講堂的平臺開展“留心”、“提質”活動,為老師們搭建起展示和成長的舞臺,教育故事演講、教師讀書交流會、名家進校園、教師基本功競賽……每次開展活動的同時,她都不忘給老師們寫一首小詩、送一句鼓勵,讓年輕老師們感受到成長的快樂和在大山裡執教的成就感。

她關心每一位教師的成長,作為大姐姐,從工作方法引領到生活瑣事她無微不至, 她以一顆真誠地心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老師們被她過硬的專業素養和執著的教育精神所折服,被她的赤誠和關愛所感動,有幾個年輕的老師悄悄告訴她:“孫姐,這裡的條件不好,離家又遠,來的時候我們真不願意多呆。但是走又真捨不得你,捨不得孩子們。”

山清水秀的大山孕育著教育的質樸,也孕育出了淳厚地教育情懷,孫宏偉相信,這些年輕人一定會在這裡成長起來,會像她一樣愛上這裡,奉獻於這片土地,她要用她的故事、她的努力,把這些種子留住,讓他們在大山裡長成一片更加繁茂的森林。

追光的人,總會身批萬丈光芒,孫宏偉就像一個小太陽,把溫暖撒向遠方……

2012年3月,手術室裡準備做剖宮產手術的孫宏偉,正滿心歡喜地期待著小寶寶的降生,醫生突然找到她,詢問可不可以把手術檯讓給一個宮外孕大出血的女孩兒,因為情況非常緊急,若不立即手術,女孩兒的生命便無法保住。孫宏偉沒有絲毫的猶豫,她立即讓出了自己的手術檯。

可是沒有想到,那個女孩兒的手術延時了,而她的寶寶卻在這個時候著急要出生,孫宏偉的身上被插滿了管子,鮮血順著每一根管子不停地向外噴湧……在醫生的搶救下,寶寶終於順利降生了。可是孫宏偉卻落下了終身腰疾——第五腰椎雙側骨裂,左腿失力,手術後整整7天,她一句話也不會說。因為藥物的副作用,每吃一次飯,都會引起她一整天的嘔吐。

來看望她的同事、朋友,看到她當時的樣子都哭了。她所做的付出,那個被救的女孩兒甚至都不曾知道,朋友們問她,值得嗎?後悔嗎?她說:“不後悔,沒有什麼比一個鮮活的生命更重要,我一定會好起來的!”

兩年的病榻生活,沒有人知道她經歷了多少痛苦。每當夜幕降臨,她總會枕著寶寶和學生們的相冊,偷偷地流淚。在所有人都以為她再也站不起來了的時候,她卻憑著自己頑強的毅力創造了生命的奇蹟:為了做康復訓練,她經歷了無數次跌倒、無數次暈厥,挺過了無數刺骨的疼痛,也熬過思想的藩籬。孫宏偉用她的行動詮釋出了生命正能量的意義,她樂觀、陽光、友愛,她把希望的曙光帶進她住過的每一間病房,感染了一個又一個患者。

在孫宏偉的朋友圈裡看到這樣一段話:“快樂總是與幸福不期而遇,一次小小的舉手之勞,卻讓心中陽光盈滿。給予,真的很快樂!”原來是她幫助了一位大姐,卻沒留下姓名,大姐整整找了她5天,只為跟她說聲謝謝。她感動於大姐的執著,於是記錄了這樣一段話。

同事的女兒得了嚴重的腎病,家裡為了給女兒治病花光了所有積蓄,關鍵時期地治療卻還差一大筆資金,看著原本開朗的同事變得鬱鬱寡歡、心力憔悴,她看在眼裡,急在心上,詳細詢問了病情之後,她連夜趕寫了《社會捐助募集書》,幫同事共渡難關;她著急辦事,下車後發現出租車司機把50元當成10找給她了,她顧不上辦事,趕緊打車追上司機把錢還給人家;她去外校參加活動,中午在樓道里遇到一個沒有回家的孩子,詢問後得知孩子忘記帶家裡的鑰匙了,身上又沒帶錢,她趕緊幫孩子打電話聯繫家長,又給孩子打車送回家。

2016年,孫宏偉在一次家訪中瞭解到,沈渤浩、韓增輝兩個孩子家庭條件非常困難。她又心疼又著急,但是僅靠她自己微薄的工資資助力量太薄弱了。

於是她冒著凜冽的寒風,四處奔波在尋求社會捐助的路上,經過一個假期的努力,終於為孩子們籌集到了從小學到大學畢業的助學基金。每談及此,兩個孩子和家長眼裡總會閃動著感激的淚花。現在這兩個孩子早已步入了初中校園,但是孫宏偉惦記著孩子們,每隔一段時間總會打電話詢問一下孩子們的情況。

巍巍青山,明月品松蘭於溫風;點點芳華,汗水付丹心以逐夢!一路踏歌前行的孫宏偉,是偉大時代孕育出的大山驕女,人如其名,就像孫宏偉這個名字一樣,她用身體力行,擔起了時代的責任和使命,譜寫出一曲中國夢的青春頌歌。

双滦事|守望深山,双滦的最美教师孙宏伟值得你点赞!

對話孫宏偉:

記者:剖宮產時讓出手術檯,付出了2年時間在床上,有沒有想過自己做的事很偉大?

孫宏偉:沒有想過偉大不偉大的事,如果再重新來一次,我還會那樣做。因為與一個鮮活的生命比起來,其它的一切都是渺小的。

記者:對於自我價值的定義是什麼?

孫宏偉:“拋磚引玉”!做一塊拋出去的磚頭,希望能用自己的熱情燃燒起一片希望,成為一個奠基者,讓更多的人關注農村教育,更多的老師主動下到農村來。

記者:有許多年輕老師留下來,是因為您的原因嗎?

孫宏偉:我還沒有那麼大的魅力,哈哈,我只是以一名老教師和大姐姐的身份多關愛他們一些,多幫助他們一些,用我的行動做了一個參照的樣子,真正留住老師們的是她們自己的教育情懷,是老師們對孩子和大山的熱愛。

記者:未來有什麼規劃?

孫宏偉:做一個有能力、有魄力、有視野的教師,盡我所能培養出一批優秀的山村教師,共同參與學校的發展和建設,讓大山深處的校園也浸染濃郁的文化氣息,讓校園的每一角落都詩意盎然、生機勃勃,為孩子們的發展奠定下堅實的根基!

看看這裡是否有您感興趣的話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