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書、醜書大家王冬齡先生的書法到底是藝術表現還是書法表現?

書法影響力



二者兼有吧。實際上,王冬齡先生的傳統書法功夫還是比較深厚紮實的,只不過後來接受現代書法的觀念以後才開始進行新的書法形式的探索與創作,才有了現代我們見到的面貌。




就近幾年王冬齡書法的創作,顯然是既有書法表現和藝術表現的。藝術表現和書法表現的意思非常接近,不過一個具體一點,一個進行來概括的描述。因為王冬齡的書法幾乎都是再表現亦或表演中完成的。從形式上看,在表演中展現書法,在書寫中融入了表演。







這種做法在唐代就已經出現。而今不僅有王冬齡模式的書法行為,還有李斌權的音樂書法、臺灣林懷民雲門舞集的舞蹈書法。他們都採取了多元的形式來演繹書法,王冬齡的書法行為較之李斌權和雲門舞集的形式,實際上不及後二位更豐富。就像現代我們一些文藝節目那樣多采取了混搭的模式,書法的筆墨隨時代,有新的形式的出現是正常的,有爭議同樣是正常的。存在自有存在的道理。包括現代的刻字藝術的作品同樣也是多元元素的集合作品。








不過,這種藝術形式畢竟是一種在探索路上的藝術形式,對於我們的技法水平和嫻熟程度不足的情況下還是不要盲目的去模仿,以免落個邯鄲學步的囧境。也就是說不會走,不知如何掌握行走中重心的調節,最好不要去跑酷,做一些高難度的動作。當你的書法技法進入了揮灑自如的境地,才有資格考慮是否進行新形式的藝術創新。












【刻字藝術作品】












翰墨書道


當代著名書法家王冬齡是創新意識非常強烈的藝術家,可以說,他的書法創作,沒有大家想不到的,只有他做不到的。更重要的是,他的身份很顯眼,如,中國美院教授、博導,中書協理事,這些身份很容易讓他的書法創作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

當他在2000年左右完全脫離傳統書法的書寫模式時,就預示著他將走入一條標新立異的創作道路,這條路究竟能否成功,現在還說不上來。但從另一個角度看,他這樣做,不但要全力否定自己過去的創作,還要經受同行,甚至大眾的很大爭議,他這份為了書法藝術不顧一切的勇氣,確實讓人佩服。

從王冬齡這20年來的創作來看,已經很難給他的書法形態下一個準確的定義,亂書?醜書?現代書法?行為書法?

實際上,他的書法形態都包含上述概念,既有日本現代書法的影子,書寫粗暴、野蠻,又有矯揉造作的故作深沉,故意寫出一串讓人難以辨認的線條。

還有把行為藝術跟書法合二為一的創意。這些年,王冬齡似乎還沒有折騰夠,又玩起了“竹書”,又把大眾對書法的認識刷新了一次。

書法寫什麼不重要,在什麼材質上書寫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創造出個人獨一無二的風格。如果胡寫亂畫可以是書法,那麼,人人都可以成為書法大師。

王冬齡如今的所作所為,完全是藉助書法之名而刻意炮製出來的行為藝術罷了。給我感覺,他太想進入書法史了,但他無法在傳統書法上跟過去的先賢一較高下,所以,只能用這樣的方式來吸引眼球,引起大家關注罷了。

實話實說,他的那些書法實在看不出有什麼美感。一些評論家把現代書法譽為“生命的呼吸”,“精神的奔馳”,看起來很高大上的樣子,但大眾這些真的看不懂。所以,所謂的現代書法,還是留給多少年後的人欣賞吧。


鴻鵠迎罡


王冬齡先生的傳統書法創作以草書為主。“亂書”是他藝術創作中的一個新突破,卻偏離了中國書道。

今咱就講初學書法選帖問題,也都知道選古帖,可古帖好多都是碑帖。好多好多學者一味追古卻忘了筆寫的刻刀有些地方是仿不了的,刻師的還好差的呢把字刻的東歪西斜害人不淺也!不用說古人也有二三級書家了,

我也是書寫愛好者,我認為古貼今貼字好就是好帖。抵蔑王先的話就不說了必競他也是書寫界的前輩了,可能當初選錯帖了或功深易入魔





濤聲851


王冬齡先生的傳統書法創作以草書為主。“亂書”是他藝術創作中的一個新突破,他認為,這完全體現了中國書法中的“狂草精神”,以期拓寬書法藝術的視覺維度和表達境界,撞擊和改變人們對於書法認知的經驗,努力使中國書法介入當代藝術的語域,從書齋向公共空間轉換和向大眾傳播。

王冬齡先生書法現在的風格是由一個階段向藝術化轉變的結果。他本人的書法基本功是相當不錯的。比如筆法和章法佈局,是一般書法家做不到的。現在批判他的人很多。包括書法家。

可以毫不客氣地說,王冬齡的“亂書”除了保留了一些漢字符號,借鑑了一些書法當中的線條表現手法,已經脫離了書法幾千年來沿襲的基本審美準則,所謂的筆法、墨法、字法、章法在這裡形同虛設。嚴格地說,已經不能稱之為“書法”!這種行為藝術正是外國人喜聞樂見的藝術表現形式,至於是不是“書法”,已經跟他們沒有太大關係。

可以說,王冬齡先生的書法創作已經走火入魔了,已經完全脫離了書法的基本規範和軌跡。嚴格來說,都算不上是藝術,充其量只是個人的行為藝術表演而已。


用戶50279459977


王冬齡是當代著名的書法家,中國早期少有的幾個書法研究生之一,是書法大師沙孟海、林散之和陸維釗的弟子,現在是中國美術學院的教授,博士生導師,書協的理事。

最近網上流傳著王冬齡的一種書體,被稱為“竹書”,又把他帶到書法的風口浪尖。自曾翔的吼叫書法、四川一教授的“盲書”、和紹巖的“注射器書法”之後,又一次引起大家的注意。

其實網上都在說王冬齡創造了竹書,其實他的這種書寫的方式很早之前就有了,我上學的時候就見過有人在樹上、竹片上練習書法,這只是一種普通的書寫的方式,只是變換了一下書寫的介質,把紙換成了竹子,並不是什麼書法上的創新,更稱不上是創造。

王冬齡認為書法之所以能夠讓人長壽,是因為書法是一門運動藝術,練習書法的同時,身體也在不斷的運動,一練習書法,整個身體就處於不斷的運動狀態。

但是運動並不等於亂動,如上圖就是他的“亂書”,只有雜亂無章的線條,完全沒有了書法的章法和筆法,所以說這幅作品是稱不上書法的。

王冬齡早年曾經在美國講學,曾受到過西方藝術思想的影響,在藝術上比較前衛,但是這種以毛筆和宣紙為載體的藝術,我並看不懂,也欣賞不了,不知道你怎麼看?


不二齋


閒的沒事也來說兩句。請問,有誰知道從古至今,有多少名人大咖將寫字與書法割裂開來進行論術的?

我們先看一下王羲之《筆勢論》中的某一段。"每作一波,常三過折,每作一豎,常隱鋒而為之;每作一橫畫,如列陣之排雲;每作一戈,如百鈞之努發,每作一點,如危峰之墜石;每作一趯,屈折如鋼鉤;每作一牽,如萬歲之枯藤;……。

還有,上下方整,前後齊平,此不是書,但得其點畫耳。

就是我們那些站在高高的講臺上的教授,博導和我們書協的專家包括他們所著的書立的說其理論觀點基本上都是一至的,將書法藝術與寫字的定議完全不搭界。

說什麼寫的不靈活的文稿叫寫字或是說成是字匠,試問,當今有字匠功夫的能有幾人。

在這林林總總書論的指導下,該同志的書法創作應該說是有理論基礎的。

要怪只能怪那些名人理論大師們,為什麼將簡簡單單的文字書寫方法非要用文言文的意象性表述出來?讓後人理解不清,非要用具象性的形式表現出來?真的又要回到姥姥家去了,一一一書畫同源。

真不知道這是古人的誤導還是今人的無知。




楊炳升66


長的挺像書法家的!和三歲之前的孩子亂畫有的一拼!三歲之後就入幼兒園啦,就達不到這種水平啦!頂著一堆的名頭和身份🆔,招搖撞騙,身後跟著一堆拍馬屁的和奉承的,加上其他的商業利益,時間久了,就成啦現在這個熊樣!浪費國家的資源,引導輿論和社會審美走向畸形(不過畸形沒怎麼引導,捱罵倒是不少,這倒是真的)在一個就是為其他想發家致富歪門邪道的提供啦一個成功的案例!緩解啦大家的緊張情緒!其他的就一無是處啦!還有一點就是吃喝拉撒睡為GDP做點貢獻!其他的就是如果不隔著屏幕,都想著去踹他兩腳去啦!感謝現在的網絡媒體,讓我們大家都保持啦一分冷靜,沒有做出違法的事情!


ALing19160414796


一種以恥為榮以醜為美的思潮可以任意扭曲真善美的優秀事物,這是道德和正義的滑坡,是先進文化先進思想和良好信仰的倒退。謊言說一萬遍會成真理,醜惡的東西有人推崇炒作也會成為時尚的美。由於如此,流氓文學改編成電影獲諾獎,醜書大行其是也不足為奇。

漢字書法是人類文化史上的最高殿堂,是漢文化的瑰寶。既然是書法,就有筆畫單個字以及全篇的書寫規範,不依規矩難成方圓。漢字的行草楷隸篆均有其嚴格嚴密嚴謹的要求,有法可循這才叫書法。我國的書法藝術歷史悠久作品精美絕倫就是因為運用了各種字體書寫的方法。

而醜書的書根本無法可依,塗鴉亂畫越醜越好,這是對漢字書法的猥褻。不管怎樣炒作推崇和美化所謂醜書,醜書絕不可能登上大雅之堂。誰的醜書作品可以被國家的故宮博物館收藏呢?大家可以拭目以待!


存銘歲月1


我前幾天發過冬齡先生的一副作品,結果那幅作品被網友罵的狗血淋頭,讓我內心百味雜陳。今天看到這個問題,就談談自己一點淺薄的看法吧。

中國書法經過幾千年的演變,從甲骨文、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一路走來,就中國字的形態來說,已具備各種形態,對現代人來說,想要突破真的很難很難。不僅是勤奮和天賦,更多的是環境。

在尋求突破的道路上,不僅是冬齡先生,國內不少書法功底深厚的大師也在尋找新的突破口,試圖賦予中國漢字新的呈現形態。這些書法大家們,目前無論從理論還是到實踐,真草隸篆無所不能,書法理論汗牛充棟。依照傳統寫法,我相信他們的任何一副作品都有收藏價值。然而,他們的理想不是在前人的陰涼下,而是想尋求新的突破,因此在書法探索的道路上努力向前,有點高處不勝寒。

就像張海先生的書法作品,他的小行草堪稱精美,他的隸書古樸厚重。這些特點在他早期的書法作品中尤為突出。在書法活動中,尤其是作為中國書協主席後,他堅持自己的創新之路,把行草和隸書結合起來,創造一種草隸。針對他的這種字體,當下書法界褒貶不一,但他沒有放棄,仍然堅持在這條路上前行,是非功過待後人評說。

跟他一樣,冬齡先生和那些書法大咖們也在尋找一種突破。有人說冬齡先生是醜書大家,我個人認為,持這種觀點的朋友,其實看到的只是王冬玲的瘋狂,沒有看懂王冬齡的心。

在尋找突破的過程中,有的書法家不斷探索和前行,有的把書法藝術演變到了行為藝術,有的人乾脆已經瘋掉了。

譬如,那個拿針管亂射的主兒。


豫碑記


怎麼會有人認為王冬齡這樣亂寫亂畫出來的所謂作品是書法呢!這是在寫字嗎?漢字是這樣的嗎?

首先,他的“大家”頭銜是徒有虛名,玷汙了文字,褻瀆了書法。其次,亂書、醜書既不能說是書法,也不能說是藝術。他這種行為,跟書法和藝術都搭不上邊,既不是藝術的表現,也不是書法的表現;而只是他自己的一種心理釋放,心中寂寞空虛,亂寫亂畫可以得到緩解。

王冬齡的年紀也一大把了,名和利都不缺,沒有了對名利的追求,難免寂寞空虛難耐。怎麼辦?玩啊,而且要玩得高雅脫俗!因此玩也要跟書法和藝術搭點邊,於是,亂書和醜書應運而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