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越是想成事,越要少做這三個“多”字

“多欲虧義,多憂害智,多懼害勇!”這是鬼谷子給世人提出的處世箴言!

做事想要取得成功,離不開敢想敢幹,謀劃的很美好,卻不願意付出行動,永遠也不會有成就。小有所成之後,還要警惕安逸之心,能夠抵擋花花世界的誘惑,成功才能夠長遠!

做人,越是想成事,越要少做這三個“多”字

明代呂坤先生說:“一念收斂,則萬善來同;一念放恣,則百邪乘釁。”人生的成敗,很多時候就在一念之間,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自己必須把握好為人處事的分際。

借鑑古人的經驗,是我們成功的捷徑,這也是今天的話題——做人,越是想成事,越要少做這三個“多”字!

做人,越是想成事,越要少做這三個“多”字

1、多欲虧義。

“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少欲無為,身心自在。”——出自《鬼谷子》

慾望是無止境的,擁有再多也永遠無法真正的滿足,這會讓人無比痛苦。身陷慾望的樊籠,就會被慾望支配,折騰來折騰去生不如死。

做人,越是想成事,越要少做這三個“多”字

真正有智慧的人,懂得節制自己的慾望,“壁立千仞,無欲則剛”,自律的人最可怕,沒有做不成的事情。

患生於多欲,害生於不備。放棄不切實際的享受,把我們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有價值得人生奮鬥中,不僅可以避免禍患,還更容易收穫成功!

做人,越是想成事,越要少做這三個“多”字

2、多憂害智。

“人生如寄,多憂何為!”——出自於曹丕《善哉行》

人生與悠悠的天地相比,非常短促,每個人如同人生之過客,當隨遇而安,珍惜當下。不要為過去之事煩憂,無奈;不要為將來之事煩憂,無益。

做人,越是想成事,越要少做這三個“多”字

消極的憂鬱和積極的謀劃同樣是思考,卻截然不同。前者讓人陷入困頓,是害智;後者為人找到出路,是啟智。

無論順境逆境,每個人都在為人生而奔忙,避免多憂並非什麼都不想不做,而是積極的面對人生,思考有意義的事情,拋棄桎梏自己的偏見,人生才能放開手腳,做出成就!

做人,越是想成事,越要少做這三個“多”字

3、多懼害勇。

“大膽產生勇氣,多疑產生恐懼!”——佚名

我們常聽一句俗話:“疑心生暗鬼”,很多事情明明事實就擺在眼前,自己卻胡思亂想,越想越有無數種可能,越想越容易滋生事端,越想越挫傷勇氣。

做人,越是想成事,越要少做這三個“多”字

少思則靜,少慮則安。聰明人不會不恐懼,更不會什麼事都恐懼。心中有敬畏之心,才能規矩自己;心中有無畏之心,才能成就自己。

成功靠的是合理的懷疑,以及果斷的行事。太膽小是怯懦,太大膽是魯莽,而勇敢適得其中。勇是勇於面對,敢是敢於放棄,這才是有智慧的勇氣,必然能夠做成大事!

做人,越是想成事,越要少做這三個“多”字

鬼谷子說的很對:“多欲虧義,多憂害智,多懼害勇”。做人,越是想成事,越要少做這三個“多”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