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有什麼小吃讓你忘不了?

堅強的石頭之浪子無悔


福州的美食讓我記憶深刻的並不少,比如佛跳牆、撈化、紅鱘飯、燉湯、粉乾等等。

各種食材,直接下鍋涮。 撈化又叫撈米粉,選用的是產地福建莆田的興化米粉,米粉很細,放入沸騰的湯水中一撈就熟,是福州的傳統民間小吃之一。一些店家會將撈化結合豬血、豬大腸、牛肚、牛百葉等,熱氣騰騰的也是早餐或宵夜的首選之一。而之前吃過的一家則是將其和配菜分開,撈化就是純粹的撈化,也就是一份沒有加料的撈化主食才3元,如果要點其他菜品,也是單款單款地選。 店家的招牌之一就是血4元一碗豬血,豬血塊大塊緊實。另外還可以點豬腰、魷魚、軟骨、豬大腸、豬肺……這些食材不僅可以煮燙,也可以拌著吃喲!


天使美食探店


“福州小吃”是福州菜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歷史和影響與福州菜一樣引人注目。老輩福州人有句話叫“七遛八遛莫離福州”。

1997年福州市飲食(集團)公司美食園製作的“扁肉燕”和“太極芋泥”被中國烹飪協會認定為“中華名小吃”。珍海味而著稱,在烹飪界獨樹一幟,成為全國八大菜系之一閩菜的主體,故有“福州菜飄香四海,食文化千古流傳”之稱。福州美食,高檔的有閩菜系的滿漢全席、魚翅席、海參席、燕窩席、魚唇席、佛跳牆等;其中最享盛名、譽滿中外的是“佛跳牆”,被列為閩菜譜的“首席菜”。

魚 丸

說道福州特色美食首先想到的一定會是魚丸。魚丸是福州著名的風味小吃。一般用鰻魚、馬鮫等魚肉搗成泥糊狀,調拌優質薯粉為皮,用精肉、蝦仁等作餡,捏成丸子。煮熟後泡以美味高湯,加上蔥花,浮於湯麵。它具有色澤潔白、質有彈性、肉餡香松、口味清爽等特點,素負盛名。

太平燕

“太平燕”是福州婚聚喜慶宴席上的一道“大菜”,上席時鳴放鞭炮,客人要待新郎新娘或長輩即席致謝後,方可食用。扁肉燕深受臺灣同胞和海外福州僑胞喜愛,到福州來,必帶燕皮回去饋贈親友。

春捲

福州民間小吃。俗稱春餅,選用精粉煎成,皮薄似蟬翼,“餅可映字”,又輕又薄。近年有“迷你春捲”上市,便是已製成春餅,購回油炸,尤為方便。

雪片糕

拿著剛出爐的雪片糕,輕輕掰下一片放入口中,黏黏的口感,濃濃的糯米香,一下子喚醒了兒時的回憶。小時候家人會用雪片糕來哄騙小孩,過年過節的時候,也會把雪片糕作為茶點或者甜點,擺到桌子上與親友一起享用。

炸扣

個頭不大,外觀形似月牙,炸熟後外皮金黃色,似一個個亮堂堂的金元寶;由拌有白糖、蒜泥、蔥頭的花生粉末為裡餡。口感香甜,且外皮層層疊疊,酥脆可口。

黃米糕

福州糕點裡,鬆軟香甜的黃米糕特別受人喜愛。用雞蛋、麵粉、米粉、白糖為原料,隔水蒸煮,出爐後蓬鬆可口,甜而不膩。

菜頭餅

清甜爽口,餅形的螺紋層層疊疊,有點像西安的牛肉餅。菜頭就是蘿蔔,作為福州的傳統佳點,菜頭餅選用白蘿蔔,加上豬油、白膘肉、炒花生仁等作餡料,精麵粉製成酥皮壓扁包餡,製成餅坯放入油鍋炸制而成。炸出來的菜頭餅皮酥,具有豬油及蘿蔔的香味。

九層粿

又名九重粿,福州傳統風味小吃。每逢重陽節,福州風俗登高,吃九層粿,寓意步步高昇。民間蒸九層粿多不加糖,蒸好後適於加肉絲、香菇、花蛤等煮食。

佛跳牆

佛跳牆,又名“滿壇香”、“福壽全”,是福州的首席名菜,是福州名菜館聚春園於清代同治年間首創。主要由鮑魚、海參、魚翅、魚肚、魚唇、蹄筋、火腿、瑤柱、冬菇等28種原料配製而成,加上紹興酒等,貯入酒罈中,拌泥密封,以文火煨制10多小時而成。味美至極,芳香四溢,是秋冬兩季的佳餚。

閩菜世界聞名,福州人的口味偏甜、酸。當地的風味小吃有魚丸、拌麵、肉燕、蝦酥、蠣餅、光餅、鼎邊糊、春捲、炒粉、福州線面等數十餘種。福州五大代表菜:佛跳牆、雞湯氽海蚌、淡糟香螺片、荔枝肉、醉糟雞。五碗代表:太極芋泥、鍋邊糊、肉丸、魚丸、肉燕。


追海的海子


蝦蘇,俤餅,鼎邊糊,依壓鬼,馬耳,浮油時,芋鬼,九重鬼,木金肉丸丫好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