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央行降息25個基點至6%,這符合市場預期嗎?為什麼?

東震木


週四(2019年4月4日)印度央行發佈貨幣政策報告稱,將回購利率下調25個基點,從6.25%降至6%,符合此前市場預期。此為印度年內的第二次降息,此前在2月份已經意外降息25個基點,時隔兩個月再次降息,奇葩的三哥再次創造了一項記錄,成為亞洲唯一一個三個月內兩次降息的國家。印度為什麼如此著急的降息,原因有以下幾點:

1.印度心中有個大國夢

印度的大國夢不是一天兩天了,早就有心把印度洋變成印度的洋,在國際事物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印度的鄰居就走出了一個從一窮二白逐步成就了大國夢的道路,印度有心複製,處處拿來做比較,GDP增速、高鐵、水電、反衛星武器,只有能比較的都會拿出來比較一下。其實大家心裡都明白,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發展經濟才是硬道理,我國用40年的時間發展為世界大國,印度想要複製我國的發展的奇蹟,量化寬鬆加對外開放,先通過粗狂式發展把數量累積起來,然後再到高精端發展,因此,只要有機會,就會實行量化寬鬆政策。

2.美聯儲釋放鴿派言論,暫緩加息,年內停止縮表

這給印度施行量化寬鬆創造了條件,最少沒有了外部美元升值給印度帶來的貨幣貶值壓力。

3.印度大選前,為連任蓄勢

2014年莫迪在改革經濟和每年創造1000萬個工作崗位的承諾下上臺,但是現在經濟增速放緩,為尋求在4月11日開始的選舉中連任的莫迪來說,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最近印度動作不斷:對外,挑起印巴摩擦,轉嫁國內矛盾,這一手莫迪上一界選舉時就用過;對內,降息,刺激經濟發展,都是在為連任蓄勢。

結論:印度心中的大國夢是印度降息的根本原因;美聯儲暫緩加息為印度降息創造了條件;總理莫迪連任,加上油價走高和世界經濟放緩的趨勢,使得印度經濟增速放緩是直接原因。

我是禪風,點個贊加關注,還有更多的精彩內容與你分享


淡淡禪風


印度央行再度降息25個基點,完全符合市場的預期,未來印度央行還有可能進一步下調利率,以穩定印度的經濟。

前一段時間,印度許多經濟學家和學者,紛紛站出來批評印度政府的經濟統計數據存在較為嚴重的造假行為,因為印度比較嚴重的失業率與印度所謂的高速發展之間存在很大的差異,這讓印度7%以上的經濟增長數據廣受質疑,這一問題也被一些西方學者所認同,所以印度莫迪政府的壓力很大,為了穩定經濟不得不再次降息。

美國加州大學經濟學教授Pranab Bardhan曾公開說到,“印度所謂的經濟復甦,背後是一套漏洞百出的數據算法”,“這些數據由政府管控,有政治宣傳的作用。”而從現實情況反映來看,印度的經濟增長速度確實是存疑的,因為印度的經濟增長與就業數據、工農業發展情況、財政赤字、外部投資等多方面都有衝突。而印度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這三個季度GDP增長率分別為8%、7%和6.6%,顯示經濟下滑速度較快,所以印度央行開始連續降息,這並不出意外。

印度目前的投資、製造、出口和資本都處在明顯的下降過程中,而負債情況又日益嚴重。截至去年年底,印度公共債務增加了近1.4萬億盧比,達到1.19萬億美元左右,這一數值超過了印度外匯儲備的2.5倍。而印度2018 年4月至2019年2月的預算財政赤字為134.2%。當前在印度存在外部資本套利流出的現象,這將使印度盧比進一步動盪,會繼續吞噬印度的外匯儲備。而降息不僅不會穩定匯率,反而會助推盧比走軟,同時會助推印度的股市泡沫化更為嚴重,所以印度經濟實質上已經處在危局的風口上,隨時可能出現更大的危險。


馨月1967


2019年全球經濟增長放緩,世界銀行和國際各大投資機構的預測方向都是如此,全球第一大經濟體美國的經濟在2019年也將放緩,主要是減稅效應的衰減,第二大經濟體的增長目標是6%-6.5%,相較於2018年的6.6%有明顯放緩跡象。


經濟增長放緩的應對之策,降息是一個常見的貨幣政策工具,美國去年還是加息的狀態,今年美聯儲暗示不加息了,本來是利好的政策,市場一時認為經濟放緩成必然,反而當時引起了股市下跌。總之,美國為了應對經濟發展放緩,已經停止加息,至於是否降息,這個短期沒可能。

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已經連續一年多降準了,雖然並未降息,但是降準已經帶來市場實際利率的降低。不降準一則是降準就達到了實際利率降低的效果,另一方面擔心降息會引發匯率的不穩定。



作為全球前十大經濟體中增速最快的國家的印度,經濟增長放緩也是必然,這是全球的宏觀環境,很難獨善其身,所以印度採取降息是情理之中的,也符合市場的預期,另一方面,印度的利率確實還比較高,有降息的空間。也有利於降低企業的資金成本,激活企業的活力,利於經濟發展。

主做股權設計、併購,業餘股民,愛好搏擊


壹號股權


印度希望能夠進一步刺激經濟增長速度。所以,才會選擇以降息的方式,以向市場提供更多的貨幣。

雖然印度的經濟增長速度已經是世界第一了,但是,莫迪政府還不滿足。他認為印度應該在較短時期內,就應該超級所有的國家,成了世界超級大國。印度更是聲稱要在15年內超級中國,要在20年左右超級美國,成了世界經濟霸主。

以現在印度的經濟發展速度,是不可能會實現自己的夢想的。所以印度才會再次出臺刺激政策——降息。至於是不是符合市場經濟增長的要求,那又是另外一個事情了。而印度市場的預期,恐怕早就已經超出了。因為過大的降息,會導致現金流過大,而出現物資價格膨脹,反而會給市場帶來負面影響。對於市場份額,並不利於出口,也並不是一件好事情。

個人觀點,切勿上心,謝謝閱讀,歡迎評論。


幸福地帶2


目前美國利率保持在2.25-2.5區域,中國利率低於美國,日本是市場最低利率。相對於世界前三大經濟體來說,印度央行利率偏高。而目前進行降息策略也符合當下趨勢。

日本長期保持低利率貨幣貶值政策

日本自從上世紀90年代貨幣升值出現資產泡沫破裂後,一直採取較低市場利率促使日元貶值。這是因為日本是出口大國,而本幣的貶值有利於日本企業的出口競爭力。日本商品的高性價比在世界範圍市場受歡迎程度就會越來越大。

雖然當下日本國債水平已經達到驚人的數量,但是日本出口貿易順差一直保持了本國經濟支撐。

長期的低利率,天量的貨幣供給,無節操的貨幣貶值計劃這就是日本在那唱泡沫破裂後的主要手段。

美國零花寬鬆之後的加息不過是做樣子

08美國次貸危機後,美國為了緩解本國經濟壞賬採取了寬鬆的貨幣政策。美國利用美元世界貨幣地位通過貨幣貶值來稀釋債務是最低成本的操作。

美國的貨幣利率最低是1.8附近,而美國的通脹率保持在2附近,那麼他們的實際利率是負值。

世界貨幣最大的優勢就是通過印鈔稀釋貨幣,而全球其他國家去買單,對啊這世界上還有比這個更便宜的事嗎?估計都想做,但是本幣成為世界貨幣前都做不成。

曾經有人詬病美國國債和貨幣政策,意思是這樣對未來不負責。一個權威的聲音說我們會教會孩子對未來不負責的!


印度央行加息是必然趨勢

即使印度降息之後利率還是高達6,一個新興國家有明顯的利率差就會被國際熱錢流入。眾所周知印度是發展中國家,其金融系統並不是他們很完善,在世界主流寬鬆貨幣的預期下印度會繼續保持降息操作是明智的選擇。


坐井觀牛


作為一個財經工作者,我覺得印度央行阼25基點至6%,應該說基本符合市場預期。

印度央行原來的基準利就相對其他發展中國家就顯得有點偏高,至少比中國央行的利率高多了。現在要降也基本符合當前的客觀經濟現實。

因為美聯儲進入加息通道,而且今年可能會有2至3次加息,美聯儲加息讓全球進入通貨緊縮時代,必然將其經濟發展中國家的資金吸引過去。這樣印度國內的資金就會顯得相對緊張,在這種態勢下,印度降息是為了釋放一定的市場流動性,從而彌補市場資金流動性的短缺,這是非常有必要的。否則會影響國內經濟的發展。


開偉觀察


仍有降息空間.印度利率偏高.是中國一年期利率的兩倍。


春天的故事167795615


這個跟中國一樣 中國曾經也是 有過很高利息的時候,為了推動經濟 鼓勵多拉快跑 降息嗎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用戶4660405895041


印度有不少的降息空間,10年內它還會高速增長,但是由於它是一個多民族國家,非常不好管理,他要想真正崛起,那是幾乎不可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