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卡捷琳娜二世為什麼沒有大規模入侵中國?

我覺得我認為


<strong>葉卡捷琳娜二世在位的時間是1762年7月9日—1796年11月17日,這個時間對應到中國歷史的話,在北京紫禁城掌權的人正好是乾隆皇帝,1762年也是乾隆二十七年,正是乾隆皇帝的鼎盛時期,也是大清帝國的鼎盛時期。可以這麼說,葉卡捷琳娜二世正好和乾隆同時在位。

乾隆皇帝在位時,平定大小金川、平定準格爾無不顯示了滿清這個時候國力強盛。葉卡捷琳娜即使野心再膨脹對土地擴張再膨脹,面對這麼強大的一個鄰居,出兵前她肯定要掂量一下,自己是不是能打得贏。這是葉卡捷琳娜二世不敢入侵中國的主要原因。

第二,即使當時的俄羅斯要入侵中國,它也很難派出大規模的軍隊來。當時的滿清足夠強大,要侵佔滿清的土地,就要派出大量的軍隊。但是俄羅斯能夠和滿清爭奪的土地都是北部貧瘠的草原。俄羅斯派兵少了,不夠滿清消滅,派兵多了,就為了幾塊貧瘠的草原,明顯很不划算,而且還不一定能打贏。而且俄羅斯的人口密集區在歐洲那邊,如果要和滿清開戰,就要派人跨越西伯利亞草原,面對廣闊和貧瘠的西伯利亞,軍隊補給對於俄羅斯會是個極大的考驗,所以它很難派出大規模的軍隊來。

最後,對於葉卡捷琳娜來說,面對已經落後於時代的滿清,正在蓬勃發展的歐洲更加吸引她。葉卡捷琳娜本人是普魯士人,所以她對當時的歐洲發展瞭如指掌。當時歐洲正在進行工業革命,葉卡捷琳娜之前的彼得大帝一直想把俄羅斯帶入歐洲,因為這些俄羅斯皇帝都明白,只有跟上歐洲的發展,才會不落後於時代,所以葉卡捷琳娜掌握權力以後,就開始繼續貫徹彼得大帝的思想,舉全國之力積極向歐洲方向擴張。她在位期間打開了通向黑海和波羅的海的出海口,擊敗了俄國的老牌敵人土耳其和瑞典,還和普魯士和奧地利一起瓜分了波蘭,從而得到波蘭46%以上的土地。就這樣,她打通了俄羅斯通向歐洲的大門,讓俄羅斯可以和生機勃勃的歐洲一起發展。


綜上,葉卡捷琳娜二世在位時,雖然俄羅斯一直對外擴張,但是擴張的重點卻是向歐洲方向擴張,所以才沒有和滿清發生大規模衝突。





<strong>


西山講歷史


根本原因不是因為中國強大,俄國不敢。而是因為歐洲局勢才是俄國關注的重點。

黑海出海口還沒有穩固。

七年戰爭,俄土戰爭,俄伊戰爭牽制著俄國的主要精力。

中亞草原俄國還沒有全部控制。

以18/19世紀的俄國軍力,在歐洲可能是二流,但是打敗中國綽綽有餘。










六朝粉黛矢顏色


主要是與土耳其打的不可開交,另外法國人和奧地利人也反對俄羅斯女皇,她為孫子取名字叫君士坦丁,就是要為了滅了奧斯曼帝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