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的“功”與“過”

我,為人子,亦為人父,在老人面前是孩子,在孩子面前是老人。實際上,我好友中的很多人和我一樣。

人,作為人子,就應該對老人盡心盡責,作為老人,就應該有擔當,為孩子樹立榜樣。

人,都是人生父母養,父母的“生”和“養”是老人最大的“功”。絕大多數的父母,在孩子求學、工作、婚姻等問題上操心費力,甚至於費盡心機,這些都是老人的“功”,老人的“功”比天高、比海深,這一點,每一個正常人都會心知肚明,無需多講。

就我的所見所聞,說一說老人的“過”,既想拋磚引玉,也算是警鐘一響。

老人的“功”與“過”

記得看過一篇文章《老人應及時地“死”去》,文章的立意就是讓老人放權給孩子,不要過多幹涉孩子的一切。我感覺,這篇文章就是對那些在大事小情方面都要管制孩子的老人當頭一棒。

我有一初中同學,其女兒很是優秀,高考之時取得了全縣第一的驕人成績,按她當時的分數上北大是沒有問題的,但女兒硬是報了南京大學,並且自己選了專業。大學期間就由學校公派去新加坡交流學習,後來的發展特順利。就當時女兒的報考問題,我這位同學曾糾結一時,但卻沒有強加限制。為他當時的開明,為他女兒現在驕人的成績,我想為他們父女鼓掌!

老人的“功”與“過”

曾在一個網友空間看到過一篇文章,文章的標題已忘。說的是一個女孩(現早已是女人),曾經談過一個對象,但她的父親好像因為老一輩的恩怨,以死和斷絕父女關係相要挾,逼迫女兒放手。結果,女兒從此以後拒絕再談對象,願終生不嫁。男孩感覺無望,另娶他人,女孩的父親和家人苦苦相勸,女孩無動於衷。二十年後,當初的那個男人死了老婆,她輾轉託人,最終嫁了這個男人,給人家的孩子做了後孃。她爹未加干涉,卻老淚橫流,後悔莫及。

有些老人,大到子女的就業、婚姻,小到每頓飯該吃點什麼,都搞一言堂,這樣的老人對子女的傷害之大,可想而知。

老人的“功”與“過”

曾經聽說,“會當兒子的兩頭瞞,不會當兒子的兩頭傳”,我想,這句話對於老人來講同樣適用。有些老人,在這個孩子面前說那個孩子的不是,在兒子或女兒面前,說兒媳或女婿的壞話,弄得家庭成員之間關係相當緊張。

前幾天回老家遇一鄰居大娘,她明明知道她的三兒子和四兒子因為房產問題搞的關係很緊張,但她卻偏偏告訴四兒子說,老三家的孩子剛才從此經過沒有給她搭腔,恨得個四兒子咬牙切齒要找老三的孩子算賬。

搞家長制、一言堂,強行干涉子女的一切,致使子女在就業或婚姻問題上深受其害的情況有之,但也有些老人只負責“生”而不認真“養”。在孩子的很多問題上,連個參考意見也沒有,不管不問,或者在孩子年幼之時非打即罵,孩子若攤上這樣的家長,同樣是倒黴透頂,遭了大殃。

老人的“功”與“過”

婆媳關係是眾多關係中比較難處的一種,究其原因,過錯未必都在兒媳身上,婆婆作為老人,如果有平等心,如果會體諒人,如果經常換位思考,處理好婆媳關係並不是很難。

世間婆婆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

1、與兒子過分親密的,屬於母子共生關係。這樣的婆婆會將兒子視為己有,或者乾脆就把自己和兒子當成一體,一看見兒子和兒媳親密,便立刻會跟兒媳爭風吃醋,或是發現兒子和兒媳有了矛盾,不論青紅皂白就把錯誤推到兒媳身上,不開導勸解,而煽風點火,唯恐天下不亂。

2、把兒子永遠當成孩子的,明明都而立之年的大男人了,非要像伺候沒斷奶的小奶娃似的,搞得男人心理上永遠斷不了奶。這樣的婆婆干預性很強,對兒子的世界插手過多。

3、習慣性依賴兒子的。明明沒多大的事,非要等兒子回來才處理,什麼事都要習慣性地徵求兒子的意見,遇到困難不是找警察,而是找兒子,生病了也不想著看醫生,首先要找兒子。

4、“三好”婆婆。脾氣好,性格好,思想好,這樣的婆婆絕對屬於三好範疇,既不刁難媳婦,又不為難兒子,通情達理,會換位思考。這樣的婆婆,相信是眾多媳婦所期盼的。

我想,大多數有兒子的女性,都有做“三好”婆婆的願望,但性格使然,有時候對於有些女性,或許只是空想。

還有一些老人,喜歡給兒子或者女兒無原則的撐腰打氣,搞得兒子或女兒的婚姻關係緊張。一些老人唆使孩子做壞事,或拿女兒當搖錢樹或拿兒子當出氣筒,等等等等,不一而論,這樣的老人都是不應該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