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臨近,農民工為何要騎摩托車回家過年,這樣做很不安全,你怎麼看?

小小嬴政


不是愚昧,不是無知,是窮,是車票太難買了,人太多太擠了

如果可以我想每個人都出門想坐飛機,高鐵,甚至恨不得頭等艙,有私人飛機更好。

問題是,你要有這個經濟實力啊。

就好比,大城市裡經常會有人嫌棄怎麼這麼多人跑來,什麼外地人爭奪資源了,問題是,如果地區經濟發展都平衡,每個人就在自己家鄉也可以找到合適的工作,養活一家老小,你以為誰喜歡背井離鄉,跑大城市裡打工。

如果有的選擇,我想每個人最基本的都想留在家裡,不用打工,不用出遠門,自己的孩子不用做留守兒童,自己的親人生病也醫的起。

所以,背井他鄉是他們的錯嗎?過年買不到車票是他們的錯嗎?甚至說過年這麼多人回去,是他們的錯嗎?

很多人出生就面臨一個貧苦的家庭,然後一個窮苦的家鄉

我想起一個詞,叫做何不食肉糜,我們總是可以輕易的質疑別人,卻忽略了別人所處的環境,那就是很多人出生就面臨一個貧苦的家鄉,甚至也沒有辦法享受那麼多的教育機會,也沒有那麼多的社會資源。

最終他們背井離鄉,他們內心也很多無奈。

就像之前看見有人嘲笑被權健騙的人愚蠢,認為傻子才會被騙,是不是很像嘲笑這些農民工,這麼愚蠢,開危險的摩托車回家。

但是,這個邏輯真的讓人寒心,如果一個人被騙了,也許他的確處於常識不夠,甚至貪小便宜,但是重要的是,我們不應該責怪的是騙人的人嗎?而不是嘲笑被騙的人愚蠢,也就是騙局聰敏點,就該被騙,就騙人沒錯了?

類似本提問,應該想到的是,能不能讓更多農民工如何安全回到家鄉,提供應有的保障。

能不能儘可能發展中小城市,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減少地區發展不平衡,進而讓大家都不用被迫背井離鄉。


廖彩琳律師


如果有可能,農民工兄弟不想乘坐機票回家嗎?能讓大家冒著嚴寒,驅車幾千公里回家,我想無非是以下三個理由:

1、節約一筆費用

但你算過一筆賬嗎?從工廠到老家,來回機票3000塊,夫妻二人就是6000塊錢,加上下了飛機趕大巴,趕完大巴坐鄉下中巴,然後再就近打個“摩的”回家,如此舟車勞頓一番,人都垮杆了,身體累不說,錢包也受不了啊,這接近一萬塊錢留給娃買點啥不行。

農民工兄弟回家,一般車上都是夫妻二人,騎摩托回家路費肯定比轉來轉去便宜很多,省下的可都是自己的。

2、沿途有執勤力量照顧

現在,農民工騎摩托返鄉已經成為一種現象,而作為政府部門,對於農民工兄弟的集體返程也比較關注,從南方沿海城市到湖南、河南、江西、四川等勞動力輸出大省,沿途不少地方都設置接待站,可以為農民工兄弟帶來熱水熱飯,可以免費修車,有交警帶路領航,幫助大家安全駛離轄區,此舉我不得不為咱們的政府點個贊,太貼心了。

還有一點,記得以前春運時火車站排隊的那個悲催場景嗎?為了買到回家的車票,農民工兄弟熬更守夜在火車站買票,累不說,還得加價買票、甚至買高價黃牛票,這不得不說是一種極其可惡的現象,黃牛年年打擊年年有,跟跳蚤似的,也不知是誰養著,欺負人不帶這麼欺負的吧。

現在好了,咱有摩托了,啥時候想走,老鄉們幾十號人隨時就走,有在火車站排隊買票的功夫,我都要趕回家了,為啥在火車站排隊受那窩囊氣?

3、回家可方便交通

這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吧,因為很多農村地帶交通不是很方便,農民工兄弟回家後走親訪友,大過年的也打不到車啊,徒步去也不現實,只能騎著摩托串門了,這傢伙動力足、跑得快、對場地要求低,要多方便有多方便。

這一點尤其是在山區地帶,摩托是村民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其便利快捷的有點,有時候連轎車都比不上。

綜上,接下來幾年,農民工春節騎摩托返鄉必然是一個常態現象,我覺得這是好事,自由自在,想走就走,不用排隊買票,不用受你黃牛欺負,真的很好……

最後祝各位疾馳在回家路上的農民工兄弟春節快樂,萬事如意,來年一切更順利!


中央電視臺金牌合作伙伴 面向全國徵地拆遷律師團 你有拆遷難題解決不了 就交給盛廷律師吧


盛廷徵地拆遷律師


除夕快到了,在外面打工的農民工紛紛回老家過年。但是有一部分農民工,不坐汽車也不坐火車,卻要自己開著摩托車回老家,有不少人還是攜妻帶子地騎摩托車大包小包一路風塵僕僕的回家。

說句老實話,回老家過年坐摩托車路途遙遠,一路上天寒地凍,手腳都凍得發麻,真的很不安全。可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人坐摩托車回家?

據網絡報道,每年僅從廣東經過梧州的返鄉農民工摩托車大軍就有10萬輛!下面請聽聽他們的真實心聲:

第一,我也不想騎摩托車回家過年,但因為全家返鄉更加省錢。誰都知道,坐班車、開小車更好,要是我來說,坐飛機更舒服,問題是我們出來打工的就是為了掙錢,這大過年的回家還要用不少錢呢,能省一點算一點吧。

而且我這一家三口老婆小孩都在外面一起回家,幾個人的春運車票算起來,可要大大好幾百呢?

第二,我也不想騎摩托車回家過年,但因為回到家裡方便用車。我們老家地處大石山區,雖然從班車轉多幾轉可以回到縣城,但是從縣城回到村裡還要走上十里山路呢,還是自己騎摩托車方便,可以一直坐車回到家裡。

而且,正月裡還可以騎摩托車走走親戚,那個時候借別人家的車也不好,別人也是要急用的。就象大年三十的砧板,誰家都要砍雞肉用,不是嗎?

第三,我也不想騎摩托車回家過年,但因為春運車票確實難買。春運難擠車,難買票,是我們在外面打工農民工最頭痛的。如果不是早早提前個把月買票,到最後幾天根本就沒有車票可買。即便有也只能通過黃牛黨買高價的票。

如此一來,倒不如自己有摩托車自己坐車回來得方便。雖然路上寒風冷雨的,但和老鄉位一起結伴同行,一路上互相照應,累了就停下來休息,餓了就路邊買點東西吃,其實也沒多大問題。

第四,我也不想騎摩托車回家過年,但因為我的家鄉不通客車。城裡人也許想不到,我的家鄉還沒有通客車,雖然通到了鎮上,但是回到村裡還是要翻山過嶺才到。

在我們廣西,這樣的小村子其實還是不少的。回家過年肯定要帶一些東西回去,如果沒有車拉著,這扛包挑擔的,要一腳泥一腳水的回到家想想都怕,還是自己有摩托車好。

說來說去都是淚,我們外出打工的農村人,誰不想安穩過日子?誰不想安全回到家?誰不想省事坐大車回?但理想很性感,現實很骨感,有的事情我們農村人自己明白就好。(更多三農問題解答請關注“桂農通”)


桂農通


從你的口氣中,我可以發現你對農民工持有嚴重的歧視嫌疑,你對農民工的情況一無所知。

其實農民工非常清楚騎摩托車長途回家過年的安全問題,他們是節儉慣了,本來可以買得起火車票汽車票的,就是捨不得花錢而已。

至於你說的給交通添堵,你換個角度想想,私家車比摩托車大的多,一個佔五個面積,你說說,私家車難道比摩托車更會添堵麼?

農民工的摩托車時速最高不超過八十公里,多數情況下,他們的速度隨著車流量而隨時調整,他們也知道安全的重要性,從不跟大車搶道,所以交通事故比較少。相反路上交通事故大多數都是汽車相撞,因為汽車是個大傢伙,也不能像摩托車通過身體接觸部位感知碰觸障礙物那樣,所以汽車有很多視覺死角,摩托車全方位都可以看得到。

現在都有很厚的防寒保暖的摩托車防護服,戴個頭盔,以及防寒靴子,跑一百公里凍不著。

當然跑長途不建議騎摩托車帶人,安全第一。

我就是八零後的摩旅人士,過年也都是騎摩托車回家。以上一些都是我的感受。

最後我強調一遍,請你重新組織語言,農民工不是愚蠢和無知,只是節儉慣了,只是想把騎摩托車省下的錢給媳婦給孩子給爸媽買衣服之類的東西而已。


畫若初見


有這種疑惑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不理解農民工的生活吧。

1)很多民工都是夫妻雙方一起外出打工,如果兩人都不買票,靠摩托回家,往返車票可節約1000左右吧。這些可以多給家人買些禮物。節約,很重要。

2)談及安全性。很多民工在城裡參加的建築、裝修這一類缺乏安全保證的行業,對於他們來說,騎摩托回家還沒有他們在高高的塔吊工作危險。所以,當然不會覺得騎摩托回家有什麼問題

3)和大家春節活動有關。農民過回到家,不是每個人都有車的,那麼節日期間親戚之間串門就很麻煩,走著去親戚家的年代已經很久遠了。所以把摩托車騎回家,也是他們節日期間活動的要求。

所以,摩托車大軍每年春節就出現了。雖然理解他們,不過還是要提醒他們:騎車上路注意安全,一家人團團圓圓最重要。


貓眼觀生活


抱著對社會負責,對家庭擔帶,最好不要組成返鄉大軍。如今網絡如此飛躍,用不著起早摸黑排隊購票,而且提前訂票,方便千千萬萬人們出行。換句話說,國家極力投資營運市場,高鐵通道,航空運行,省際班車,疏導單一客運的壓力,如果再無票可購,只能是國力的不濟。單從往返費用高,圖省錢,實不可取。中國民工不下千千萬,誰不想節約開銷,有多少不會騎摩托車和買不起摩托的?拋開汙柒不談,只說高興回家過年,浩浩蕩蕩的摩托車流,安全嗎?疲勞駕駛,把不確定隱患和風險帶到家庭,留給社會。實不贊同。至於說無知有點夜郎自大。


秦時明月漢時關21


你這問題我真是無語,還說騎摩托車回家的愚昧無知,你是不是感覺自己很牛逼?很聰明?從你說的愚昧無知,我可以看出來你是個非常愚蠢的人。農民工回家他要用什麼工具那是他的事,火車高鐵汽車多是有侷限性的。而摩托車是個想走就走的工具,雖然可能危險點,而且省錢,可能對於你來說那點錢無所謂,可也許對農民工來說那可以省好多錢,不要把自己的思想強加給別人,我最看不慣的是你那句愚昧無知。說明你打心眼裡看不起農民工,可是你想過沒有,沒有農民工誰給建設高樓大廈,誰給做很多像你這種人不願意乾的活,農民工是值得尊敬的。他們和警察,教師,醫生等多是一樣的,只是崗位不同,這個社會缺了那個崗位多不行。


X透心涼


說話這口氣,提問題的人真是飽漢子不知餓漢子飢吧,你可知農民工打工的艱辛你可知他們回家的不易,有些人先火車再汽車再步行幾十裡山路。偏遠山區沒有比摩托車更方便的啦省心省錢省事,大包小包的回家你以為坐車會更方便更隨心?你以為旅遊呢領個皮箱就好了?不要覺得農民工騎摩托是為了拉風,你還真以為是像外國人一樣來個說走就走的旅行?有錢誰不想舒服點。還有啊別說農民工工資也高的話好嗎,掙一分和掙一分的歷程是不一樣的,大學教授講節課就來了,做生意一筆生意就來了,公務員一天班就來了,那麼農民工呢比如工地上的農民工風吹日曬天寒地凍搬一塊磚才一毛錢,說話多佔別人立場想想吧別站著說話不腰疼


星葉六菊


除夕臨近,那些農民工為何要騎摩托車回家過年,難道不知道這樣做非常不安全嗎?

過年,久別重逢的喜悅,苦點累點也值。

回家,存在即合理,世間有很多我們看不到的辛酸。

方式,如果他們有轎車,肯定不會去騎摩托車回家。


記得十幾年前從廣州回湖南老家,火車票雖然只要五六十元,可臨近過年的哪幾日,一夥人在廣州火車站守了兩個通夜,硬是沒看到火車票的一角影子。然後就去尋大巴,可大巴車車票漲到接近兩百塊,而且不一定能坐上車。如此,我們一夥十來個人,索性就約定騎車回家,裹得像個粽子,十來個小時就到了家,油費也才一百來塊錢。

且開摩托回家還有一個好處,就是過年走親訪友有了交通工具。農村不像城裡,到處通公交、的士,隨便去哪個角落都能很輕鬆,且價格還便宜。可農村,相對來說都是很偏遠的,即便有客車,一天也不過一兩個來回,耽誤時間不說,還不一定從自家村裡經過,且到的方位也基本是通向縣城,如想去親友家,看似只十來公里路,轉來轉去,等來等去,可能一天也不一定能到。如有了摩托,情況就完全不同了,不說方便購物、探親,很多農村的羊腸小道,還可輕易的連接起來。

另說到安全。開車就一定安全嗎?全世界傷亡事故最多的就是汽車。再說走路都不能保證安全,吃魚也有不安全!咋還這麼多人走路、吃魚?難道愚味無知嗎?是不是不要活了? 且摩托車生產出來之後的騎行,在任何時候騎的安全係數都是一致的,不會只有在過年回家的時候才不安全,只要平時注意就都是一樣的。愛騎行的都知道,從跨上車的那刻起,什麼煩惱都會忘記,隨後來的集中精力前行的感覺,至少安全是在自己的這一邊,而不像其他交通工具,是把自己交給別人。



總之,騎摩托車回家的雖然很多、成本也高,但主要還是因為買票困難而引起的。且有錢的跑摩托車可以把他們說成是一種享受,享受大自然的一路風景、放飛自我,同樣騎摩托車回家的農民就一定是挨餓受凍、不安全的一列?這又是誰歸定的?難道他們不也是屬於一種享受嗎?

最後,家人擔心。歸心似箭。誰不想去坐飛機回家?


湘村小之草


先來給大家說一則笑話吧:

北宋有名的太師蔡京曾經問他的孫子們,米、面是怎麼來的,好幾個孫子都搖頭表示答不上來,唯有一個自認聰明靈俐的大孫子說,我知道,是從席子裡面出來的,因為我看見糧店裡面運米運面總是拿席子裹著,用車拉來的。

這說明了不在一個層次上,說的就不是一個層次的話。也許在你的眼裡農民工騎摩托車回家過年,是既愚昧無知又不安全的,在農民工的眼裡卻是最經濟方便的回家方式。

有頭髮的誰願意當禿子啊,對於那些有一定的技能和學識的農民工來說,收入比較可觀,回家過年可以選擇坐飛機、乘高鐵、開小車的方式,既舒適安全又方便快捷。但大多數農民工的收入還是比較低的,能有麾託車開,只要駕駛技術過硬,路上謹慎小心一些,雖然無奈,也是很不錯的選擇。

再說啦,由於農民工居住地在農村,有些地方還比較偏遠,中途要倒好幾回車,這些車次的時間點不是太近就是太遠,車次有衝突的,更是當天乘不到車,還得揹著行李提著大包小包找旅館住宿,一路扎騰,好不容易到了終點,離家還有一段小路要走,班車不通,步行累死人,打車不一定有,有的話還賊貴,騎摩托車的話,這些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還有的工作地點不固定,今年在這個城市,明年又去那個城市,花錢買來的麾託車總不能扔了不管,每個地方扔一輛的話,不現實吧?

總之,由於受自身的條件所限,那些不得已選擇騎麾託車回家過年的,就時效性、便利性、經濟性來說,當是最佳的選擇,怎麼可能是愚昧無知的呢?至於安全問題,是駕駛技術和安全意識的問題,不是交通工具的問題,因為睡覺時死過人,你是不是就不要睡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