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席之美,窺探傳統美學的詩情畫意


茶席之美,窺探傳統美學的詩情畫意

茶席,一扇可以窺探傳統之美的詩情畫意的窗戶,藉由茶席的畫意、插花的美學、茶具的點綴、茶湯的色彩、茶香的韻味、茶湯的滋味、悠揚的琴曲以及文人香道,構築起完整的文人品茶場景。

焚香與煮茶,早已不是感官的享樂,更是一種舒緩心情,讓身心平衡美妙的雅事,而焚香與煮茶,不可或缺的便是茶席與香席。

茶席之美,窺探傳統美學的詩情畫意

子夏問孔子:“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為也?”

子曰:“繪事後素。”

同樣,每一份美好的飲茶藝術都需建立在境的營造上,是茶、器、空間、聲音、泡茶的整體融合。

而一張簡單的茶席,無論在山野還是雅室,都能起到一個繪事後素的效果。


01懂茶席,人生一大享受

那麼多人都愛茶,愛茶席。

放在現代,茶席的高雅情調,從茶器的選用、到擺放茶席,無論簡約瀟灑,或是隆重華麗,豐富了愛茶人的精神情趣,也體現了對精神生活品質要求的提高。

茶席之美,窺探傳統美學的詩情畫意

早在古代,“茶席”也是煮茶、焚香、掛畫、插花,被宋人合稱為“四藝”,是古代文人雅士追求雅緻生活的主要組成部分。

此四藝者,透過嗅覺、味覺、觸覺與視覺來品味日常生活,將日常生活提升至藝術境界,並充實內在涵養與修為。

在追求的生活美學與講究個人品味的生活態度上,古今的看法尤為一致,東方美學主流意識不謀而合。

茶席之美,窺探傳統美學的詩情畫意

02文人畫,茶、道、藝完美糅合

文人畫是文人“化”中國文化入畫的偉大創舉。

它始萌於李唐,成熟於宋元,千年來,流演不衰,絢麗輝煌!

作為世界文化史上非常具有獨創性的藝術形式之一,合詩、書、畫、印“四絕”昭然於紙素,以其獨特的藝術風格和精神內涵亙立於中國文化之巔。

茶席之美,窺探傳統美學的詩情畫意

文人畫是以水墨語言來釋放文人的內在性靈,表達文人心中深藏的感覺,再籍著墨與水的特性,將造化中的一切所見賦予自己的感情和意念。

在中華文化史上,茶道文化與中國文人的聯繫可謂密不可分,因著文人墨客對茶道文化的推崇,就更使博大精深的茶道文化增加了厚重的文化色彩,也為茶文化賦予了寬泛的內涵。


03從文人的世界路過

飲茶,從來都是文人士子的賞心樂事。

唐代詩人盧仝,著有茶譜,與陸羽的《茶經》齊名,被後世譽為茶仙。

他在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一詩中寫道:

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

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

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七碗茶遂名於世。

茶席之美,窺探傳統美學的詩情畫意

清人有詩:

花浮小盞三投酒,乳撥深爐七品茶。

人疑七品當為七碗。

隨園先生道:非也,金人七品官方許飲茶。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茶席之美,窺探傳統美學的詩情畫意

千載之下,烹茶飲茶也逐漸進入了我們的生活,成為我們生活中尋常的一部分。

只是今天,我們似乎缺少了一些古人的風雅情致,甚少興起便吟詩作畫。

擁有一張文人席,我們在焚香與煮茶時,從他們的全世界經過,感知他們的溫度,也隨他們一起吟詠那東方之美吧!


04揮灑情感,自由表達

茶席之美,更重要還有一份隨心搭配的靈動。

不拘泥於條條框框,美才更能別出心裁,讓人耳目一新。

一處茶席的組合可以有很多:選器、備具、擺設、焚香、插花、掛畫、點茶、桌飾等等。

文人席,有水墨江山圖的詩情畫意,又有太湖石圖案紅綠灰三色的出格美意,抑或是素雅的雙色水洗麻茶席,再或者是一方小小的復古棉麻杯墊,配以精心挑選的器物,自由組合,則可配出無限可能的美。

茶席之美,窺探傳統美學的詩情畫意

或是絢爛嫵媚,或是古樸素雅,或是別出一格……既是一種抒發和揮灑情感的途徑,也是規矩之上隨心所欲的自由。


05美,在每個細節

美,從來都有缺憾,但是細節卻不容有瑕疵。

一方茶席,對於畫面上的圖案,當是精美細緻的;對於布藝的質感,當是厚實且手感舒服的;對於邊邊角角的處理,當是細微體貼的;對於防水沾染茶漬的情況,當是認真考慮過的;對於多次使用的處理,當是友好方便的。

茶席之美,窺探傳統美學的詩情畫意

*注:文中圖片均為莫道學員茶席設計作品,也期待大家有更好的作品呈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