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預防糖尿病?調理糖尿病有哪些養生知識?

用戶172304069


糖尿病是一組與血漿當中血糖濃度過高為特徵的代謝性疾病,近些年來糖尿病的人數正在不斷的攀升當中,預防糖尿病就成了不可或缺的一步。

以前的人們常說糖尿病的預防一定要少吃糖,但是近年來這種推論卻被推翻了。控制肥胖才是預防糖尿病的關鍵,也就是說糖尿病的預防最重要的,還是要通過運動和體重的控制來增強機體的代謝能力水平,保持胰島b細胞正常分泌胰島素的功能來實現,除了通過運動消耗體內多餘的脂肪之外,還需要多吃一些水果蔬菜等可以調節血漿中膽固醇含量的食物。

但是對於那些已經患上了糖尿病的人來說,又該如何進行護理呢?第一就是要堅持的注射胰島素,糖尿病作為一種長期的慢性疾病,幾乎是不可遇的,但是卻可以通過定期的注射胰島素來控制血糖使得血糖水平維持在正常的範圍之內,這樣就可以預防很多例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併發症的發生。

第二,不要吃一些糖分過高的食物,由於此時一道的功能不全沒有辦法去應對血糖含量的突然升高,如果吃糖量過高的食物,甚至於米飯這種碳水化合物含量豐富的食物都可能會導致血糖的突然升高,出現明顯的頭暈頭痛的現象,嚴重的還會出現休克。

第三,定期的到醫院進行全身的體檢,由於高血糖有可能還會對機體的其他器官造成傷害,最好還是到醫院進行周密的檢查,以確保身體的健康。

擅長中西醫結合治療糖尿病及併發症、甲狀腺疾病等內分泌代謝疾病,中醫雜病。


醫聯媒體


在說如何正確預防糖尿病之前,先看看糖尿病有哪些高危因素?

1、肥胖/超重

超重或肥胖糖尿病最重要的危險因素,2/3的患者體重超標。

是否超重/肥胖,可根據BMI、理想體重來初步估計。如果去專業機構檢測體脂肪含量,能更準確地判斷。

BMI=體重(kg)/身高(m)*身高(m)

例如身高1.65m,體重50kg,她的BMI就等於20.2

BMI>24,就屬於超重/肥胖

理想體重=身高(cm)-105;

例如身高165,減去105,那麼她的理想體重就是55kg。

體重>理想體重20%以上就屬於超重/肥胖)

2、遺傳

糖尿病患者中,20%以上的人有家族史。

3、不良生活習慣

大魚大肉,喜愛甜食,又吸菸又喝酒,還不喜歡運動,經常熬夜等,這些不良生活習慣,恰恰是糖尿病中非常重要的後天影響因素。

4、壓力

生活節奏快容易讓人緊張焦慮,產生壓力。壓力會使人處於一種持續的應激狀態,有可能使體內升血糖的激素過度分泌,導致血糖升高,甚至得上糖尿病。

5、缺乏運動

缺乏運動,並不會直接導致糖尿病,但它會導致肥胖,而肥胖是糖尿病最大的危險因素。

針對這些因素,我們應該如何去預防糖尿病呢?

我們知道糖尿病有“三多一少”症狀——吃得多、喝水多、尿多、體重少,同樣也可以用“三多一少”來預防糖尿病——多懂、多動、多放鬆、少吃。

多懂

1、不要以“三多一少”症狀來判斷是否得糖尿病

事實上出現“三多一少”症狀時,病情已相當嚴重了。

90%的糖尿病患者早期並沒有這些症狀,而只是感覺疲勞、乏力、看不清東西等症狀,因為缺乏足夠的知識,耽誤了最佳治療時期,變成了不可逆的糖尿病。

2、定期體檢,注意血糖指數,如有異常及早干預

相對於普通人,高危人群更要做到每年體檢,如果發現血糖指數異常,即高於正常人但又達不到糖尿病的標準,這在臨床上叫做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前期,是發展為糖尿病的必經階段,就猶如站在十字路口上,此時只要積極採取一些措施,就能與糖尿病分清界限,阻止糖尿病的發生。

3、日常多聽健康知識講座,提高對市場信息的辨別能力

市面上有很多誇大或虛假的廣告,例如說某藥可以治癒糖尿病,某儀器可以不吃藥治好糖尿病等,我們可以更客觀、理性地看待這些市面的保健產品,合理用藥,控制病情。

多動

芬蘭一項調查發現,運動能激發胰島細胞的活性。每週運動4小時,或每天運動35分鐘的人,即使體重沒有變化,其患糖尿病的風險也會下降80%。

多運動,再加上控制飲食,體重就不至於過胖。我們已經知道,肥胖是造成糖尿病的重要因素,不肥胖得糖尿病的機會就會減少。

多放鬆

當人們處於緊張、焦慮、恐懼或受驚嚇等情緒時,交感神經興奮會直接抑制胰島素分泌,交感神經還會加快腎上腺素分泌的速度,間接抑制胰島素分泌。

因此,應放鬆心情,不要太過於擔憂是否患病,良好的心情可間接增加胰島素的分泌,對於維持血糖平穩有好處。

少吃

1、每天攝入的熱量要少,不要超標

成年輕體力勞動的男性每天攝入建議2150千卡,女性建議1800千卡,保持這樣的熱量攝入,體重就不容易超重甚至肥胖,會大大降低糖尿病的患病風險。

2、少吃各種糖、蜜餞、水果罐頭、汽水、果汁、果醬、冰淇淋、甜餅乾、甜麵包及糖制糕點等,因為這些食品含糖很高,食用後血糖幅度波動大,容易誘發糖尿病。

3、少吃精製碳水化合物

糖類、玉米糖漿和精白麵粉等精製碳水化合物卻會令血糖急劇升高。精製碳水化合物,主要是糖類、玉米糖漿、精白米麵等,食用這些食物,會使血糖迅速升高然後急劇降低,這對控制血糖非常不利。

4、少吃快餐、盒飯

從營養角度分析,快餐、盒飯屬於不平衡膳食,鹽和油往往超標,綠葉蔬菜不足,更不要說水果了。

如果長期食用快餐、盒飯,容易熱量超標,導致肥胖,更易患糖尿病。

調理糖尿病有哪些養生知識?

調理糖尿病的六個飲食原則:

 1、保持適宜體重

如果糖尿病患者超重或肥胖,最重要的是要控制飲食,並且做適量的運動,讓體重回到適宜的體重。

 2、飲食規律,少食多餐

糖尿病患者飲食一定要規律,做到少吃多餐,定時定量,不要飢一頓飽一頓,這樣的不健康飲食習慣容易加重病情。

3、少吃脂肪和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

糖尿病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過多攝入膽固醇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發病風險,因此,糖尿病患者要控制飲食中脂肪、膽固醇的含量,儘量不要食用高脂肪、高膽固醇的食物如雞皮、豬皮、動物內臟等。

4、多食用膳食纖維含量豐富的食物

膳食纖維能夠促進腸胃蠕動,還可以輔助降低膽固醇以及血糖水平,有利於控制血糖。

主食建議粗細搭配,多吃粗雜糧,例如燕麥、玉米等膳食纖維比較豐富的食物。

5、禁止食用精製糖

糖尿病患者應禁止食用精製糖,包括白砂糖、紅糖、葡萄糖,以及甜品、蜜餞之類的糖製品。

6、建議選擇蒸、煮、燉、涼拌的烹飪方式

儘量避免煎、炸等方式,注意控制鹽的用量,每天烹調用鹽建議低於5g。


營養在前線


糖尿病的發病率很高,對於糖尿病人群來說人體來說,糖尿病患者生活的關鍵就是治療,但是,在糖尿病的威脅下,糖尿病症狀的瞭解是非常必要的。糖尿病患者也要注意其中的治療方法。怎樣做到正確預防糖尿病?

1、正規用藥、定期體檢。對於糖尿病的高危人群要加以重視,積極進行治療。對經過飲食、運動療法效果不佳的糖尿病前期病人,應及早進行藥物預防。

病人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藥物。糖尿病的預防包括對血糖、甘油三酯進行監控。應努力將空腹血糖、餐後2小時血糖、甘油三酯控制在正常範圍,使空腹血糖<6.0毫摩爾/升,餐後2小時血糖<8.0毫摩爾/升;甘油三酯<1.7毫摩爾/升。

如果測得值達正常上限或超過時,要繼續做糖耐量試驗,經確診後,及早進行治療。

2、控制飲食、堅持運動

飲食與糖尿病的關係太密切了,所以預防糖尿病要從飲食入手。膳食要注意相互間搭配平衡,品種要多樣化這也是糖尿病的預防措施之一;

60 歲左右的老年人,每天攝入食物含熱能1900大卡左右,每天大體的食物量相當於雞蛋1—2個,瘦肉50—100克,植物油50克,糧食200-250克。一般體重指數(體重千克數除以身高平方)男<25,女<24為良好;超過這一範圍,應控制膳食量。總的原則是低脂、低糖、低鹽、粗細糧搭配和高纖維素飲食。

因此,要想做好糖尿病預防,需要做的事情還是比較多的,首先人們應該養成比較好的健康意識和日常行為習慣,從自己每天的日常飲食、日常行為入手來進行糖尿病的預防,並且用藥一定要正規。



隨著生活條件變好,所謂的“富貴病”糖尿病患者越來越多,那麼如何正確的預防糖尿病呢?如何健康地調理糖尿病呢?

預防糖尿病的12種方法

1、注意飲食

飲食不當,就可能會引發糖尿病。發表在美國文獻,2008年10月刊上的糖尿病研究證明,每天喝兩份以上含糖果汁的人,比起每月喝一份以下含糖果汁的,患糖尿病的比率高31%.預防糖尿病的一個重要原則,就是在吃之前搞清楚哪些水果果糖含量少。

2、注意運動

如果運動和睡眠不當,同樣可能會導致糖尿病的發生。每週至少做3次有氧活動,每次不少於半小時;每隔一小時,就要站起來活動一下。這樣的簡單運動原則,對於預防糖尿病同樣有指導意義。

3、睡眠充足

睡眠好了也可以預防糖尿病,每天睡眠7小時最健康。當每天睡眠6小時以下,患糖尿病的風險會增大兩倍;每天睡眠9小時以上,患糖尿病的幾率則能增大3倍。

4、控制糖類攝入

這是相對來說,糖尿病人不能吃糖,是指日常飲食不能直接食用蔗糖和葡萄糖,果糖是可以吃的,果糖的分解不需要胰島素的參與。但是蜂蜜的主要成分是果糖與葡萄糖,請患者慎食蜂蜜。

5、不暴飲暴食,生活有規律

儘可能不在短時間內,吃含葡萄糖、蔗糖量大的食品,吃飯要細嚼慢嚥,多吃蔬菜,這樣可以防止血糖在短時間內快速上升,對保護胰腺功能有幫助,特別是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

6、定期服用預防藥物

每年吃三個月的煙酰胺、Vb1、Vb6、甲基Vb12(彌可保)增強胰腺功能;在季節更替時吃半個月的Vc、Ve,劑量要大,可以提高自身免疫力、清除自由基。

7、多加鍛鍊身體,少熬夜

睡眠不足,會引發激素分泌壓力過大,身體會儲存脂肪來應對,此時人的飯量變大,這也是引發糖尿病因素之一,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應要做到充足睡眠;不論是胖或是瘦,都應要每天鍛鍊半小時以上。別小看運動,其實運動也可很好達到降血糖的作用。

8、對肥胖患者的控制

生活中經常看到的肥胖的病人,要預防糖尿病首先就要防禦肥胖症狀,據調查研究,體重每每增加一斤,患上糖尿病的概率就增加百分之五,如果您是肥胖患者應當儘量減肥,保證健康身體。

9、吃水煮花生可以預防糖尿病

水煮花生中保留了花生中原有的植物活性化合物,如植物固醇、白藜蘆醇、皂角甙、抗氧化劑等,對於防止營養不良,預防心血管病、糖尿病、肥胖具有顯著作用。尤其是β—谷固醇有預防前列腺癌、大腸癌、乳腺癌及心血管病的作用。

10、定期檢查

對血糖、甘油三酯進行監控。應努力將空腹血糖、餐後2小時血糖、甘油三酯控制在正常範圍,使空腹血糖<6.0毫摩爾/升,餐後2小時血糖<8.0毫摩爾/升;甘油三酯<1.7毫摩爾/升。如果測得值達正常上限或超過時,要繼續做糖耐量試驗,經確診後,及早進行治療。

11、居住環境

要選擇周圍土壤、空氣、飲用水沒有嚴重汙染的環境,居室內的裝飾不要有酚類等揮發性氣體。要樹立良好的生活方式,不吸菸、少飲酒,生活注意規律化。

12、藥物預防

對經過飲食、運動療法效果不佳的糖尿病前期病人,應及早進行藥物預防。病人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藥物。

調理糖尿病的養生知識

糖尿病是一種和生活習慣息息相關的疾病,一直以來,患者在不斷尋找糖尿病最佳治療方法,其實什麼才是最好的呢?糖尿病的治療是一個綜合的長期的過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治好的,而且最佳的必須是適合各位糖尿病患者的,只有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 糖尿病的治療最好要避免副作用,不能只顧控制了血糖而忽略了糖尿病降糖藥帶來的一切危害,都有可能威脅人體健康。現在人們的生活節奏,明顯忙碌起來,怎麼簡單有效的治病也是患者希望的。有沒有最佳治療糖尿病的方法呢?

  • 飲食調理,這是治糖尿病的基礎,因為糖尿病的發生於飲食是有關聯的。糖尿病患者飲食宜清淡,但是也要保證營養充足,一定要控制好每日所需營養元素及每日所需熱量。

  • 運動調理,生命在於運動,適當運動有利於增強人體免疫力,和提高人體抵抗力,飯後適當運動還能降低血糖,消耗人體多餘熱量,糖尿病可以做的運動有散步,爬樓梯,打太極等。運動不宜激烈。

  • 糖尿病教育,只有瞭解一定的糖尿病知識,才能更好的控制糖尿病,

  • 定期做好血糖監測,及時發現血糖動態,及時控制血糖,把危險降到最低

  • 藥物調理,這是治療糖尿病必不可少的。但是為了避免降糖藥的副作用,什麼才是最好的方法呢?首先不應該對身體造成二次傷害。其次,必須有效的降糖穩糖。建議使用中藥。

  • 1.調節糖脂代謝紊亂。 黃芪、地黃、麥冬、枸杞子、五味子、山藥等有不同程度的降糖作用;人參可增進糖的利用,促進糖的代謝,抗脂肪分解活性,恢復糖尿病耐糖能力。


 2.改善胰島素抵抗。五味子有很強的葡萄糖苷酶抑制劑作用;人參、黃芪、地黃具有促進胰島β細胞修復,增強胰島素生物活性的作用;麥冬多糖能明顯增強胰島素敏感性,改善胰島素抵抗,而降低血糖。

 3.多方位綜合調治。人參、黃芪、麥冬、五味子具有調節機體免疫力的作用;枸杞子、五味子、覆盆子、黃芪具有糾正血液流變學異常的作用;人參、麥冬可改善心功能,對心臟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注意事項

  • 糖尿病患者對其他一切食物,包括主食、副食、蔬菜和烹調油,均應在烹調前將皮、根、骨等不能食用部分出去。(如粳米、富強粉;含熱能低的食物如:青菜、白菜、黃瓜、冬瓜、番茄、豆腐、黃豆芽等;還有少量的瘦豬肉、雞蛋。)。長期堅持規範治療是最重要的,患者要注意控制飲食清淡,低油低脂,少鹽少糖;堅持適量運動鍛鍊;合理用藥;注意多休息;控制體重等。


參芪降糖


節食加運動!制定一份適合自己的食譜,保證營養的同時兼顧個人飲食習慣。控制脂肪的攝入量,忌吃糖和含糖高的食物,晚餐七八分飽即可。保持每天必要的運動量,步行控制在一萬步左右,早睡早起。


夏天26304532


糖尿病的風水環境引發點在房屋家居環境的北邊偏西位置有水口洗手間廚房之類的!通過風水調理,基本可以不治自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