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農村的人也不養豬了?是養豬不掙錢了嗎?

棒奔霸


多年前的農村,幾乎每戶家裡都會養上一兩頭豬,平時喂一些地裡的蔬菜、“豬草”等,每到年底的時候還有“殺豬過年”的習俗,有的農民還辦起了小型養豬場,靠著養豬走上致富道路。



可是現在農村人已經很少有人養豬了,是養豬不掙錢了嗎?小編來給大家分析一下原因:


一、"養豬難賺錢"

近年來生豬市場的價格行情較為低迷,有時甚至讓養殖戶連成本都收不回來,雖然會有短暫的“高價期”,但長時間的低迷豬價讓養殖戶失去了信心,同時還得面臨日子增長的原料價格,更是讓“養豬”變得難賺錢了。

二、"養豬風險高"

近年來,養豬的農戶除了擔心賣不出好價錢以外,還得時刻擔心各種疾病特別是“豬瘟”的發生,這不最近爆發的“非洲豬瘟”又讓一大批養殖戶損失慘重,頻發的病害讓養豬也成為一項“危險事業”。




三、“養豬太辛苦”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村中很多農民也放棄了養豬,因為養豬的過程實在辛苦,從小豬一直喂到大,每天都得管理好,包括餵豬、清掃豬圈、糞水處理、疾病防控等等工作,同時還要忍受豬圈散發的臭味,所以他們不願再養豬了。


四、“政策禁止”

隨著國家加大對農村環境治理的力度,有的農村養殖場不再允許開辦,環保部、農業部聯合制定下發了《畜禽養殖禁養區劃定技術指南》,禁養區例如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等,所以有的農村屬於禁養區範圍的話農民就不能再養了。

以上幾點就是對現在農村的人為什麼不養豬了的原因分析,並不是單純的因為養豬不掙錢了,希望大家可以理性的看待它,畢竟我國市場的肉類消費還是以豬肉為主,大家離不開它!


歡迎關注頭條號:灣塘谷,專家為你解答更多三農的相關內容。歡迎進入灣塘谷頭條店鋪選取特色農產品。


灣塘谷


十年之前農村人家家戶戶養豬,少的三兩個,多的五六個。現在農村人也養豬,一般都養一頭豬。為什麼?



現在養豬主要是自己家人吃肉。農村父母養個豬,年底殺了,給城裡的閨女兒子分些,自己留點。自己家養活的豬都是吃糧食,一年就養一個,肉香。而且豬的內臟心肝肺,豬血也都是好東西。農村人自己做的豬血腸,不是有錢就可以買到的。父母給在城裡的子女們也盤算著呢。想給她們省點錢,吃點放心肉。

現在養豬不掙錢。養一頭豬大概喂糧食的四五百斤。以前養豬天天出去打豬草,現在沒有人去了。現在人們地裡打農藥的多,田邊的不敢採,遠的天天跑不行。再說現在家裡人口少,地裡的活都忙不完。



現在豬仔貴。在我們這這幾天一個小豬仔得五六百。買多了投資太大,農民不捨的,關鍵還是養豬不掙錢。

自從鬧豬瘟,去年冬天的時候人們早早就把豬殺了,不想往年等到臘月裡。今年農村散養的更少了。

農村新建設,環境衛生大大改善。不像以前在自己院前圈起一塊地,就可以養雞養豬。現在村村都修了油路,村裡垃圾都集中處理。農村這幾年建設的越來越好,隨著人們的思想,生活習慣也在悄悄變化。你身邊有什麼新變化,歡迎評論區留言和大家分享。

我是愛生活每天和你分享農村生活。歡迎你關注,點贊,評論,轉發。


中農服愛生活


為什麼現在農村人不養豬了?

在過去,每到十一月底時,一年的農忙已經完成,大家開始有時間時,村裡就開始殺豬準備年貨了。一個村裡的人,你們幫我家殺,我幫你們家殺。

基本上,每家都會養一到兩隻豬,有些人還養三隻。到年前殺了後,就做酸辣肉,臘肉,醃肉等。差不多,年底殺的那一輛頭豬,就是來年一年的肉食了。過去的農村,是很少去買新鮮豬肉吃的。

首先說下,為什麼過去農村人養豬的問題吧。


1:過去農村人養豬,主要是了到年底殺了後,醃製成來年吃。因為,過去農村沒有什麼賺錢的渠道,大家都是很不捨得花錢的。

當然了,那個時候,就算你有錢,也不容易買到鮮豬肉。因為過去農村人,消費能力差,很少有豬肉佬下鄉賣豬肉的。

村裡人,想吃新鮮豬肉,就要到十幾公里外的鎮上買。那時候,大家還沒有冰箱,買多了,吃不完會變壞。買少了,去一趟鎮上,就買那麼一點肉,這人力成本就顯得不值了。

所以,很多農村人,都會養一兩隻豬,到過年時殺掉,然後做成各種醃肉臘肉,想吃就吃很方便。這豬是自己養的,吃起來,也不心疼。


2:過去養豬,除了吃肉外。還可以存下不少農機肥。

過去,農村家家戶戶都是耕地種田的。由於,大家都沒有什麼錢去買化肥,當然了,種地沒什麼收入,大家也不捨得花錢去買化肥。幾乎,家家戶戶豬糞,雞糞,牛糞等有機肥的。

當然了,那時候化肥的產量不高,有錢都不容易買,而且價格老高的。大家自然就選擇更好的有機肥了。

所以,在過去的農村,大家養豬養雞養牛等家禽時,都會很用心地收集他們的糞便的。以前村裡的老人,沒力氣幹活時,就會挑著一個簸箕,到村裡村外各處地方去撿牛糞。


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的農村的生活已經變得好起來了。大家有了更多賺錢的路子,有錢了,就可以天天買新鮮的豬肉吃,而不用特意殺年豬做醃肉留來年吃了。當然了,現在雞鴨魚肉等各種肉食豐富了,大家已經不再侷限於吃豬肉了。

現在的農村,村村通工程的完善,很多農村已經修了水泥路。鎮上的豬肉佬也願意把豬肉運到村裡賣。大家買肉變得非常的方便。

現在,農村因為種地賺不到錢,很多人都不種地了。種地的人少了,對豬糞豬尿等有機肥的需求也少了。


當然了,還有一個更加重要的原因,就是養豬真的不賺錢,不管是大公司還是散戶,養豬的利潤都不高。農村散戶養一頭豬,起碼要5到6個月。一頭豬的利潤一千塊不到。大家到外面去打工,隨隨便便幹個活,半年都賺幾萬塊。

於是,現在農村散戶養豬的人就少了。


村哥小凡


為什麼現在農村的人也不養豬了?是養豬不掙錢了嗎?

現在的豬肉需求那麼大,按道理來說養豬也能掙不少錢,其實對農民而言也賺不了多少,主要是養殖成本太大,養殖週期過長,根本就比不過那些規模養殖的,養豬還不如種點小菜都划得來

我從小生活在農村,在小時候父母也養豬,長大了後就不養了,原因很簡單,那就是“髒”,養豬可以說是一門又累又髒的活,累還可以忍受,畢竟農民根本就不怕累,即使拿到現在來講,依然如此,可是髒卻不一樣了。

小時候家裡經常會養兩三頭豬,有專用的豬舍,因為簡陋,所以豬偶爾會跑出去,而農村農活多,很多時候跑出去了都是等到餵食豬食的時候才發現,有時候天都已經黑了,特別難找。

而餵食豬食都是我媽一個人的工作,從田野裡割回紅薯葉子,然後切碎熬成豬食,再提到養豬的地方餵豬,一天兩頓,豬籠裡的蚊子特別多,有種襲面的感覺,特別嚇人,也只有當時窮苦的年代才能忍受這種煎熬。

農民養豬還要不定期的清理豬糞,臭氣熏天,甚至連帶衣服也被豬屎臭味薰染。

現在我每次問我媽為什麼不養豬了,她回答道:現在村裡誰還養豬呀,養豬特別髒,現在連雞都不養了,養一隻雞還到處拉屎,想吃什麼就去集市上去買。

總之在當前形勢下,農民養豬是一項又累又髒,又不賺錢的工作,所以逐漸被人遺棄。


每日新況


我小時侯聽我奶奶說過一句話:窮人養不起大肥豬,富士郎養不起老女兒。在七幾年那時候,人都沒糧食吃,養一頭豬,全部靠豬草,黃菜葉子餵豬,每餐還是煮熟食給豬吃,喂一年到頭有百來斤算養的好了。後來田土下戶,各家自由耕作才有多餘的糧食紅薯餵豬,基本上每家都養兩頭豬,一頭殺年豬,一頭賣掉做本錢再買兩個豬仔接著養。養一頭豬,一年耗費糧食.最少七八百斤玉米,還有紅薯米糠呀不算,還有豬仔本錢,根本不賺錢,那時政策還沒怎麼開放,外出打工的也少,一年的經濟收入就看一兩頭豬,本來糧食也可賣錢,也就是把糧食給豬吃,然後豬肥賣錢,記得老人們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養豬本來不賺錢,就當個攢錢罐,慢慢攢,到年底有點看頭。現在農村都剩一些老人在家,莊稼都種得少了,加上現在經濟條件稍好點,大部份農村人都不養豬了。


伍連分


為什麼現在農村的人也不養豬了?是養豬不掙錢了嗎?

當然不賺錢了,記得小時候,每天放學後,回到家裡第一件事就是提個竹藍子去收割豬草,那個時候豬吃的都是從大自然獲取的,所以那個時候豬肉也非常好,不會像現在的豬肉那麼多問題,從成本上來說,以前都是拿豬草用大鍋煮熟後再餵給豬吃,所以成本不會像現在這麼高,現在已經沒有人會去田裡弄這些了,都是花錢買豬飼料餵養,而且現在這些飼料價格都是非常貴的,養一頭豬下來,買豬仔就得要400一500左在,再花錢餵養半年至一年,其中的給豬吃的成本就得好幾百塊錢,加上人力成本,一頭豬體重一年大概也就是200斤左右,算下來一頭豬隻賺個七八百到一千左右,這樣算下來,還不如不養,隨便乾點零工一天都有80,90元一天,賺的錢決對比養豬划算,所以現在很少農民養豬了,只有一些大規模養殖戶才會去養,這樣才有一點利潤可賺,如果是農民養一頭豬的話。加上最近豬肉價也不穩定,加上豬瘟等問題,豬肉價更是不好,所以大家都不養了,寧願去市場買豬肉還更好。


小宋農村見聞


為什麼現在農村的人也不養豬了?是養豬不掙錢了嗎?

誰說現在農村的人也不養豬了,農村不養豬的是很少一部分的農戶,每家每戶每年都要養年豬,這也形成了一個習慣,不管市場豬肉價格如何下跌,農戶家都要養殖一頭以上的肥豬,你所看見的是農村規模養豬的人不養豬了,是等待,也不是農村的農戶不養豬。

<strong>

養豬價格升跌週期一般是五年左右,以我家鄉豬肉價格的變化來說,隨著飼料原料價格的降低,2016年豬肉價格從每斤18元下降到2017年的16元,去年下跌到10元左右,主要是非洲豬瘟惹的事,基本到谷低,也就是說豬肉價格從今年開始回升,估計兩年後恢復到16元左右。去年養豬確實是虧本的,沒有多少利潤可賺。現在市場上仔豬價格逐步上升說明養豬是逐步回溫,以及國家儲備豬肉的介入,2019年養豬可能是一個豔陽天。


老周說三農


為什麼現在農村的人也不養豬了?是養豬不掙錢了嗎?

在十多年前,農村裡基本上是家家戶戶都養豬的,有些人家有一兩頭,有些人家還會養三四頭。一到過年的時候,當把“過年豬”殺掉以後了,自家會留下一大部分的豬肉,然後天天都有豬肉吃,變著花樣來做,想起以前那種熱鬧的日子,心中也是暖烘烘的。那為什麼現在農村裡很少有人養豬了呢?是因為養豬不掙錢了嗎?

首先是養豬不掙錢了,而且養豬麻煩。

在過去一直有著“窮養豬,富讀書”的農諺,說的是人越窮就越要養豬,這樣可以改善家裡的經濟條件,這話是有一定道理的。確實在過去養豬除了購買豬的成本以外,其他方面都是不怎麼花錢的,而農民養豬就是掙點辛苦錢。那個時候豬都是吃豬草,或者是一些剩菜剩飯。但是養豬是很麻煩的,因為要每天打豬草,要煮豬食,還得每天定時定點的餵豬。這些都是非常麻煩的,而現在的年輕人有幾個還有這個耐心來做呢?而現在養豬的方式都是用飼料來餵養,這個對於農民來說是非常不划算的,所以養豬不掙錢還特別麻煩,是很多人不想要養豬的主要原因。

其次,過去養豬還主要是需要農家肥,而現在種田種地的少了。

老話說得好“種地不上糞,等於瞎胡混”,在過去農民種地所用肥料主要就是農家肥,哪裡有什麼化肥、複合肥這些,全部都是人糞便、豬糞便、牛羊糞便等等,把它們發酵以後再來給農作物施肥。所以以前養豬,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為了取豬糞便的。可是現在種地很少有人用農家肥了,而且現在農村裡種地的多少了,年輕人都是在外地打拼,農村的有些土地也荒廢了。農家肥派不上用場了,也就沒有必要繼續去養豬了。

最後,生活條件改善了,不再以吃肉為目的而養豬了。

在過去還有很多的人家裡養豬,真的就是為了留著過年的時候殺掉有肉吃的。因為在以前的生活條件沒有今天好,一年都難得吃一回肉的,只有等到過年的時候可以盡情的敞開肚皮吃。如果自家殺豬的話,就會留下很多,有些人家會留下一整頭豬。因為吃不完的,還有很多的要做成臘肉。可是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基本上天天吃肉都不是問題了,再加上現在農村都是一些老人和小孩,而年輕人也不怎麼愛吃肉了,更多的人喜歡吃青菜,或者是牛羊肉了。自己養豬太麻煩,而且也不划算,而去集市上購買新鮮的肉要方便很多。以前誰家裡如果過年沒殺豬,過年都要買幾十斤豬肉,而現在普遍都是買幾斤就差不多了,由此也看得出來其中的差距!

在十多年前,農夫的村子裡近百戶人家,家家戶戶的豬欄裡面都有豬,現在一個村子找不到一戶人家養豬了。如果村裡辦紅白喜事了,還得去養殖場購買豬。在你村裡還有人養豬嗎? 你認為還有哪些原因呢?


農夫也瘋狂


中國是一個養豬大國,同時也是一個豬肉消費大國。自古豬糧安天下,過去在農村幾乎家家戶戶養豬,可見中國老百姓對豬是多麼的情有獨鍾,現在還記得小時候早上大人們不讓睡覺,跟小夥伴們一起跨個籃子一起打豬草的情景。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大家忽然發現養豬不在是一家一戶一頭豬的時候,取而代之的是規模化養殖,(在這要科普一下,在我國養豬規模超過五十頭的就算是規模化養殖了),甚至出現了許多超級大的出欄規模超幾千萬頭的養豬企業,像中國的溫氏,牧原,素有南溫氏,北牧原之稱。同時從事養豬的朋友也發現了養豬也不是一件簡簡單單的事了,不是隨便什麼人都能幹的了。

養豬為什麼越來越難幹了?

中國是世界上抗生素使用量和使用規模最大的國家,中國每年生產的抗生素70%都用在了動物身上,說白了就是用在了豬,雞子,鴨子,鵝等一些家禽家畜身上了。為什麼會這樣,在畜牧行業從業的朋友都笑稱中國的豬病多,啥病都能得,啥病也都能扛。的確,中國的養豬業豬病複雜,豬得了病唯一的辦法就是添加大劑量的抗生素,而抗生素的使用又造成了耐藥性的增加,病原也會產生變化,原來可以治療這種疾病的藥物隨著時間的推移反而不管用了。這就造成了一個週而復始的惡性循環。給養豬業豬病的淨化帶來了很大的難度。

養豬週期的影響。

講之前我們還是要科普一下什麼是養豬週期。豬週期是一種經濟現象,指“價高傷民,價賤傷農”的週期性豬肉價格變化怪圈。“豬週期”的循環軌跡一般是:肉價上漲——母豬存欄量大增——生豬供應增加——肉價下跌——大量淘汰母豬——生豬供應減少——肉價上漲。現在的中國養豬業已經陷入了這樣子的一個怪圈,豬價行情好的時候,大家都去養豬了,一窩蜂的進來,隨便蓋個豬圈逮個幾十頭豬仔喂上四五個月都可以出欄了,行情高漲的時候一頭一千多塊錢的利潤,讓誰不心動,而當大家都去養的時候,豬的存欄就會大大增加,市場上的豬多了,豬價就下來了,賣不出去,每天一頭豬得消耗十幾塊錢,這都是成本,怎麼辦,只能低價賣吧,能少賠就少賠點吧。好多人也因為行情低迷而退出養豬行業,市場上豬又會慢慢變少了,豬價又會慢慢的起來。講的很通俗,大家都能聽明白吧。中國的養豬行業一個週期是三年時間,一賺,一平,一賠。所有豬農朋友一定要在合適的時機進場啊,只有這樣才能跑贏豬週期這個怪圈。

環保的要求。

環保是一個永遠撇不開的話題,近些年來我國對環境治理的力度越來越大。建一個養殖場需要各種各樣的環評驗收,稍微上規模的養豬場不僅需要建造糞汙處理廠,還要有配套的無害化處理廠。這對於養豬行業來講,無疑增加了成本。老百姓養豬無非是想掙兩個辛苦錢過日子,一下子投入這麼多成本,誰也受不了,於是好多人就退出了這個行業。

非洲豬瘟的影響。

非洲豬瘟是去年八月份傳入我國的,對於這個外來物種的入侵,給我國養豬行業造成了巨大的損失,我國因為非洲豬瘟而屠宰的生豬達八十萬頭,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控制住。因為非洲豬瘟無疫苗預防,無特效藥物治療,得了非洲豬瘟只有對整個養殖場進行屠宰,這對於養豬朋友來說是致命的,辛辛苦苦幹三年,一朝回到解放前。巨大的風險也讓許多養豬戶望而卻步了。

綜上所述,養豬行業的發展必將是一個專業化,規模化的過程,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打鐵還需自身硬啊,想養好豬不僅需要專業的知識,還需要大量的資金流入支撐,養豬不易啊。

多年畜牧行業從業經驗,給你聊聊與豬有關的事。原創不易,希望大家多多關注交流點贊。


袁學安002714


為什麼現在農村的人也不養豬了?是養豬不掙錢了嗎?

記得小時候,放學後的第一件事情便是割豬草,盼望著豬兒快點長大,能美美的吃上一頓豬肉大餐。那時的農村家家戶戶都養豬,一是能給家裡補貼收入;二是豬糞是那時農村種地的主要肥料。

現在農村養豬的幾乎沒有了,也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1、許多農村養豬的豬圈和生活區在一個院子了,環境衛生自然不會太好。現在農村人的生活條件好了,養豬這種又髒又累的活也就不會再幹了。

2、近幾年規模化豬場依靠先進的生產管理設備產能不斷擴大,農村散養戶管理和技術水平又相對落後,養豬辛苦一年下來也掙不了幾個錢,算經濟賬還不如外出打工。

3、養豬投入和產出不成正比,現在一噸豬飼料的價格在3000元左右,每頭豬出生到出售的飼餵成本在1000元左右,行情好了能掙點,行情不好把過去掙得也陪進去。

4、豬病多、難管理,再遇上非洲豬瘟這樣疫情只能束手無策。

5、養殖業環保力度加大,一些不符合規定的農村養豬戶豬場被拆遷,再重新發展養豬業還要投入大量資金,未來的行情又捉摸不透,只好退出養豬業。

6、農村養豬的人群還是以老年人為主,隨著年齡的增大,兒女不想父母再幹這種又髒又累的活,農村養豬的人群在逐漸減少。

以後農村養豬的人會越來越少,因為未來的養豬業要走規模化、標準化、精細化的路子,農村散養戶會逐漸被淘汰。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歡迎關注評論,共同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