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到了21世紀了,沙特為何還能維持封建王國統治?

軍史吐槽君


先得明確一點,美國和西方世界鼓吹的“顛覆獨裁政權,捍衛人權民主”等等的高大上理念,只是個藉口,可不能真信。

同美國關係融洽的獨裁國家,量還不小:比如,東南亞的石油富國文萊蘇丹;中東科威特、卡塔爾等國;新加坡的李光耀家族,李氏家族的父子傳承和人民行動黨一黨獨大的政治模式,按照所謂的“民主”標準,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獨裁”政權,不過換了種形式叫做“開明專制”。

所以,能不能維持自己的王朝統治,關鍵得看下面兩點:

1、是不是民主燈塔——美國的“自己人兒”。

沙特跟美國的關係,那真是“金子一般的友誼”

2017年初,特朗普上任首次出訪的國家竟然不是傳統的歐洲盟國,而去了沙特。特朗普在訪沙期間與沙特國王薩勒曼簽署了價值高達1100億美元的軍售協議。沙特國王薩勒曼高興的向特朗普授予沙特最高級別勳章——阿卜杜勒阿齊茲勳章(那條Blingbling的大金鍊子)。

而且,這可不是特朗普他老人家的“專享”。大金鍊子,美國總統人手一條。

如果是“自己人兒”的話,即便對方再怎麼專治、反民主,侵犯人權,美國也有100個理由扶植你;否則,能拿出1000個理由推翻你。比如阿拉伯之春中,西亞北非六國政權被迅速顛覆,這六國還都是名義上的“共和國”,倒是王朝性質的沙特穩坐江山。

沙特作為一個徹頭徹尾的,宗教氣氛極其濃郁的王朝性質國家,女人在去年3月前,連車都不讓開,還是恐怖大亨拉登的出生地,但卻成了美在中東地區,除以色列以外,最靠譜的盟友。

這兩國“友誼”在二戰時期就開始了。此後七十多年來,沙特一直以美國能接受的價格輸出石油,還大量購置美國軍火,是美國穩定的“土豪”軍火買家,而且專門撿貴的買。此外,美國在沙特擁有大量駐軍和重要軍事基地。

2.對方是否有地緣戰略價值和豐富的資源。

沙特在中東的關鍵地理位置自然不用太多贅述。

自冷戰開始以來,美國對中東的諸多軍事行動,都非常依賴沙特的軍事基地。如果沒有這些軍事基地和大量駐軍,從北約基地或者美國本土長途奔襲,那作戰成本和效率可想而知了。畢竟,再先進的作戰武器或者作戰平臺,補給和續航能力都是關鍵。

此外,就是國際關係的一個基本規律——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就宗教派系看,沙特以遜尼派(90%)為主,美國的眼中刺伊朗是什葉派為主體的國家,兩派水火不相容,所以,美國敵人伊朗的敵人——沙特成了美國勢力在中東地區對陣伊朗的排頭兵。

甚至,有個時髦的說法是——美國在組建“阿拉伯版北約”合圍伊朗。

因此,沙特是美國中東戰略的關鍵。白宮最不願看到的就是其遏制伊朗的計劃受到影響,所以,白宮也不得不遷就沙特王儲。

除了遏制伊朗外,美國要想以“老大”的身份調停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間的積怨、打壓俄羅斯在中東空間等方面,沙特都是關鍵角色。

再看資源方面。

美國在重啟對伊朗制裁後,更需依靠沙特和歐佩克組織增加石油供應,以免油價持續上漲損害美國自身的經濟,甚至國內穩定。而且,中東石油多是美元交易,沙特又是世界前二的石油交易大國,用句時髦的說法,兩國就是“命運共同體”。

所以,總的來看,美國和沙特雖然沒有共同價值觀,但有共同利益——賺大錢;共同的敵人——伊朗,兩國互相看做“自己人”。

滿足上面這兩點,就是個猴兒掌管的王國,美國也支持。

此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沙特人民生活富庶。

舉個例子,2010-2011年的橫掃中東的阿拉伯之春中,中東六國的政權被顛覆。沙特見狀,馬上出臺政令,提高公民福利,找機會就發錢,來安撫住本國公民,最終安穩的度過了危機。老百姓拿到了好處,自然不也願意折騰。

因此,沙特王朝內外都沒有能成氣候的反對勢力,當然過的安穩。

本人文章一律原創,拒絕他人抄襲、任意轉載,如遇到類似“白鹿野史”、“堅持不懈創作的人”這種全部照抄者,一定投訴到底!


大學軍事理論教師


“誰會開著跑車到政府門前抗議?!”

沙特能夠維持封建統治,關鍵在於沙特經濟水平高,百姓生活無憂,誰會閒著沒事自討苦吃?


沙特以“石油王國”聞名於世,無論是儲存量還是產量都位於世界第一,得益於石油資源,沙特人均GDP高達20761美元,是出了名的富裕國家。

沙特有錢,也捨得花錢,尤其是在居民福利待遇方面。

教育投入:沙特有480萬名學生,全部可以享受免費教育,在國內上學的學生,除了免費住宿以外,還發放生活費。出國留學的費用則由國家承擔。

醫療衛生:沙特對本國公民實行免費醫療,而外國人只能到私立醫院就醫,價格昂貴。如果國內治不好,沙特政府還會出錢把患者送往歐美國家治療。

沙特衛生部顯示,2017年沙特一共把2401名患者送往國外治療,其中74%根據皇家法令送往國外,其餘26%是根據醫院的決定,費用總計8億美元。




除了以上兩點,沙特國民收入免稅,而且節日紅包、生育保險、奶粉錢等等都由國家掏錢。

“壕無人性”的福利待遇,換了誰要做的都是享受生活,而不是整天打打殺殺,而且就算推翻了現在的沙特政府,怎麼保證下一個政府能夠提供更好的生活水平和福利待遇?萬一像伊拉克或者利比亞一樣炮火連天豈不是虧大了。

除了高水平的社會福利,沙特還保持一直較強的軍隊,沙特是世界上唯一一個軍費支出超過GDP10%的,2018年總計487億美元,僅次於美國、中國、英國和印度。

沙特算是軍火市場著名的“冤大頭”,因為從美國高價購買的武器裝備性能卻不是最好的。當然了,沙特也不是特別重視,畢竟花錢只是買個保護傘。



美國在沙特有數千人的駐軍,沙特是美國在中東地區的最重要盟友之一,所以沙特幾乎不會遭受大規模入侵。

內部福利待遇好,外部還有美國這座靠山,沙特政府自然穩定。


視野新觀


幾千個王子、政教合一、沒有法律、以國王為首的王室絕對統治、王室成員壟斷了從地方到中央的一切大權……

在21世紀的今天,這樣的比中世紀還專制的封建王朝確實顯得比較奇葩。

別的不說,就拿沙特周邊的幾個小君主國,除了阿曼比較守舊一些,科威特、巴林、阿聯酋等國在政治改革的道路上不斷前進,君主不管是象徵意義還是實際上,或多或少地出讓了一些政治權力來抵消2011年以來民眾的不滿情緒。

但沙特依然如故,目前的小薩勒曼王儲雖然掌握了很多大權,但畢竟不是國王,他的一些改革舉動只能說是裝點門面,但未觸及核心。

當然,我們在探討沙特政治的時候,也要站在他們的實際情況去考慮問題,畢竟這是一個以比較原教旨主義宗派“瓦哈比教派”為建國綱領的君主國,保守思想根深蒂固,如果沒有革命的驅動,想要做出一點點改變都非常困難。

今天的沙特王國,是老一代伊本沙特國王打下來的江山。

一站之後,沙特阿拉伯的開國國王伊本沙特,高舉瓦哈比教派的大旗,四處南征北討,為了整合散落在各地的部落勢力,他不停地和各個部落進行聯姻,當然因為古蘭經規定男人只能同時擁有四個妻子,所以他那一輩子,處於不停的征戰兼併和換老婆之中,前前後後換了300多個老婆,自然,也生了很多很多孩子,這也是沙特王室成員極其龐大的誘因之一。

之後,在偌大的阿拉伯半島上,拋開幾個沿岸的國家,半島的大部分組建成了沙特王國。

因此,沙特的建國基礎,是以沙特家族為核心的無數個大小部落的政治聯盟,政教合一以及君主專制,保證了國家的統一和完整,至少能壓制住各地部落長老的蠢蠢欲動的心。

沙特王國如果亂,國內外都不會答應。

其實也簡單,就是石油。

美國霸權的基礎之一——石油美元,也是有賴於沙特的率先垂範,才使得美元成為全世界的硬通貨。

沙特如果要亂,美國第一個不答應。

雖然美國人老是喜歡佔沙特人的便宜,很喜歡沙特人的“豪爽”,但在“保護”沙特這方面,一點都不含糊。

沙特王室能穩定至今,美國政府的全力支持起到了很大作用,成為沙特政權穩定的定海神針。

目前,全球石油出口量,中東國家約佔45%,這其中,沙特又佔了近一半,沙特幾乎就是全球石油業的定海神針。

沙特若亂,全世界的經濟格局都會發生嚴重的動盪,這是任何石油進口大國都不願意看到的。

沙特如果亂,國內的統治階級和民眾不答應。

有了鉅額的石油財富,沙特除了滿足王室的需求、國家的建設之外,還有巨大的盈餘,用於滿足各地部落長老、全國民眾的福利需求。

這方面就不用展開了,沙特人的日子是相當的舒服,即使達不到開豪車、住別墅的人生巔峰,但也能豐衣足食、小富即安,國家的福利能夠滿足所有沙特人擁有較好的生活質量。

既然衣食無憂,歷史上又一直都是部落長老制或者君主制,千百年來政治文明就一直比較落後,老百姓只要能過好生活就行,至於其他的,懂得人,不懂的人,都不會想去改變。


雲中史記


這個問題就很有意思了,都民主共和時代了,即使英國這樣的君主國,女王或國王也被架空,掌權者由票選出。但是沙特依舊“逆著歷史潮流”而存在,君主不僅是名號,還有實權,整個沙特政府基本被王室成員“包圓兒”。究其原因實在是在強大石油產能基礎上成功的內外政策。

沙特王室不倒,基礎是石油,靠著石油,沙特賺的盆滿缽滿,好不痛快。但是石油豐富和大量出口並不必然導致沙特王室政權穩固,關鍵還是在此基礎上的內外政策。

沙特王室富裕,但是也給了臣民更多的實惠。富人高牆豪宅,傭人前呼後擁,這麼舒服的日子,還鬧啥事兒,天天高興來不及。窮人也得到政府的幫助。其實,沙特也有窮人,窮人最難的是結婚和住房,如果這部分人如果鬧事,還真不好辦。結婚難?好辦,來找你們王國政府,申請個無息貸款,先把婚給結了,給不給再說。買不起房子?填個表吧,給你補貼,讓你擁有自己的房子~結婚了有房了,那就好好過日子哈~別給我鬧事~於是乎,窮人抱怨也少了好多。內部穩定性增強了。

除了內政,沙特外交也還不錯,這裡主要說美國。因為美國號稱啥燈塔,非要在世界上推行他那制度,按理說,沙特肯定是美國“眼中釘”,搞不好直接武力拿下。但是沙特與美國好的簡直不要不要的,中東,除了以色列,就屬沙特了。這主要是沙特成功的外交政策,與美國結盟,中東問題上與美國一致,在石油出口上與美國協調,綁定在一起,同時還購買了大量的美式武器,讓美國人賺的盆滿缽滿。這樣的政策,美國也只好扔了理想的外衣,以現實主義的態度與沙特快樂地玩耍~

石油,及石油基礎上的內政外交政策,是沙特王國長期存在的原因。各位老鐵,你們說呢~


北玄武


更何況,2011年阿拉伯之春席捲了整個伊斯蘭世界,敘利亞,埃及,利比亞,突尼斯等國家陷入戰亂或政府倒臺,而沙特為首的海灣君主國,從政治制度看比以上動亂幾國要更專制更落後,卻巋然不動。

沙特能在今天維持君主專制統治,我認為有三大因素。

首先是20世紀曆史和國際關係的演進讓沙特躲過了革命和改革

第二是豐厚的石油紅利讓沙特王室可以收買國民的忠誠

第三是宗教文化的極端保守和人口宗教的一元性增加了沙特政治和社會的穩定性

我先從歷史講起:

繞道非洲南部的新航路開闢之後,阿拉伯半島就失去了中世紀東西方貿易樞紐的地位,成為以遊牧業為主的貧困的地區,對於當時的中東霸主奧斯曼帝國而言,只關注麥加和麥地那兩座伊斯蘭教的聖城,對於其他地區局勢並不關心,其他列強也懶得染指此地。於是,當地部落政治得以維持,其中沙特家族得到了瓦哈比教派的支持,成為部落聯盟的首領。

到了一戰前後,因為奧斯曼帝國加入了德國奧匈帝國一方和協約國英法等國作戰。英國便派出阿拉伯事務專家“阿拉伯的勞倫斯”,挑動阿拉伯部落反抗奧斯曼的統治,並獲得了成功。

一戰後,沙特家族獲得阿拉伯半島統治權,同時阿拉伯半島發現豐富的石油資源,但沙特長期落後無力開採,西方石油公司開始進駐此地,獲得開採特權,為了獲利,沙特政府又獲得了英美等國的保護,因此不需要用像其他亞非地區那樣為了抵禦西方的入侵威脅而被迫革新政治體制。所以一戰後,二戰後的兩次民主浪潮沙特都逃過了。


再看石油紅利:

中東出產石油在全球市場佔據關鍵地位,而且現代世界對石油德需求量越來越大,讓沙特從石油中獲得的利益越來越多。沙特是個地荒人稀的國家,除了穆斯林聖城朝拜相關的旅遊業之外,沒有發達的工農商業。於是,沙特政府就用豐厚的福利和收入分配給國民,提高他們的滿意度。而比較艱苦的工作,則僱傭南亞和埃及等地的外籍工人來做。這樣,

沙特人因為工作清閒福利豐厚成為沙特內部的特權階級,因此對於君主專制的反抗心思減弱,對於政治改革也更加冷淡了。也正是因為沙特石油出產的重要性和對美元的意義,歷屆美國政府也力求維護沙特政府的穩定,避免輸出民主。


最後,就是沙特宗教保守主義的影響,沙特的瓦哈比派和王室在歷史上就是相互成就的,已經合作了兩百多年,王室保護瓦哈比派的發展,而瓦哈比派的教士則宣揚君主專制的合法性。王室和瓦哈比派相互聯合,宣揚宗教保守主義,抵制新思想的傳播,降低了新政治思想變成行動的可能。沙特人本來民族就較為單一,而且都信仰遜尼派,文化種族的單一性導致統治難度比較小,比如今天沙特的不穩定因素就是什葉派居多數的東北部,但他們人數太少,又和遜尼派對立,不足以動搖君主專制。

所以,特殊的歷史進程、可以購買忠誠製造特權國民的石油紅利,以及宣揚君主專制合法的宗教保守主義 是 沙特君主專制能維持到今天的主要原因。


<strong>

<strong><strong><strong><strong>


昭楊


縱觀世界,靠皇權統治的國家已經鳳毛麟角,沙特就是這奇葩的國家之一!從沙特人的服飾和禮儀,就知道沙特人還生活在封建王朝時代!

奇怪的是,沙特人還活的很滋潤,有人會說沙特盛產石油,這是他們活得很滋潤的原因之一,但令人費解的是,伊拉克,利比亞都是盛產石油的國家,目前的處境卻很糟糕!伊朗也是盛產石油的國家,現在正鬧的雞犬不寧!伊朗實行了多黨選舉,美式民主,可美國人總要找他的茬,沙特實行的傳統的皇權統治,美國人跟他關係卻很好。這說明美國人在國際交往之中,民主只是一個晃子,他們更看重的是利益!

沙特是美國推行石油美元的主要盟友!沙特搞皇權統治,美國人從不說其獨裁,伊朗搞的多黨選舉,美國人卻說其獨裁!背後的原因主要是伊朗動了美國人的奶酪,搞去美元化,這是對美國霸權最大的威脅!所以現在的國際秩序,就是美國人的秩序,是不合理的國際秩序。沙特人只能在這樣的秩序下才能活得很滋潤!


西天有財


我們以為像薩達姆的伊拉克、埃及那樣有政黨軍隊強力控制的一統國家是先進的,其實不是。特別是對部落文化存在的阿拉伯人來說(部落相當於民族),一統專制的國家讓他們很不舒服,現代的專制一統之國使一些部落大獲利益,許多部落則利益受損。因此,在中東,按傳統統治的君主國倒如現代的聯邦國家,國家的內部部落一一酋長國高度自治,國家也更守陳規法律,而專制一統的國家有如現代的集權國家,多民族在集權國家裡利益普遍受到損害。這就是中東君主國反而更穩定的原因所在。


扎西284919421


其實,人類文明的表現形式是具有多樣性的。

舉例來說,牡丹固然國色天香,但如果到處都是,讓人放眼望去牡丹遍野,就難免會感到乏味。因為只有百花齊放 萬紫千紅,才是春。

鋼筋水泥 高樓大廈,固然適合許多的城鎮居民; 但是在雲南西雙版納這樣的地區,竹子搭建起來的吊腳樓才最適合那裡的風土人情。

所以,有句俗話說: 鞋子,合腳的才是最好的。

總之,只要能夠保障大多數公民的權益,讓百姓可以安居樂業,使國家能夠健康發展,那麼,政權的存在形式,還是有由本國人說了算為好。當然,適當地溫和改良還是需要的,但不能粗暴強加,因為強扭的瓜不甜。因時制宜,因地制宜的方法和分寸需要把握好。


穿城而過的黃河


沙特想世俗化的可能性不大.主要沙特有聖地.全世界信仰伊斯蘭教的人一般的情況下都一生必須朝聖一次.所以沙特很難世俗化的.便是有那種傾向也是微乎其微


孤傲的鷹72628499


有錢,有資源,他想怎麼樣就咋麼樣,任性,你打我我有錢,請僱傭兵。這個社會有錢可以為所欲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