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半夜發燒該怎麼處理?

菲年流轉215


寶寶在半夜發燒,是寶媽最為心焦和頭疼的事了,恨不得生病的是自己,能替代孩子難受,總比看著寶寶被病痛折磨要好。

記得孩子一歲多,當時生活在三亞。晚上刮颱風,孩子爸爸出差,我一個人在家裡。

夜裡十一點多,女兒開始發燒,嘴唇泛白,略發紫。用水銀體溫計測量,38.9℃。

當時外面風大雨大,沒有滴滴的年代,一個人帶娃,當時的情況各位寶媽可想而知。打車去醫院是不可能,人生地不熟的,又沒人幫襯,誰也指望不上,只能靠自己。

那時候才深刻體會到那句“女子本弱,為母則剛”。

自從寶寶出生後,家裡就備了小醫藥箱,孩子常用的,退熱栓,退熱貼,創可貼,媽咪愛,消毒水......等等。手忙腳亂的我,先是燒了一壺水,給寶寶用熱毛巾擦拭額頭,手心,腳心,和胸口。又用退熱栓塞進寶寶肛門。這期間,用給孩子餵了一點溫鹽水。寶寶當時沒有哭鬧,其實這種狀況讓我更焦慮,生怕孩子燒壞了。就不停的用熱毛巾擦額頭。

大概到了凌晨兩點多,可能是退熱栓見效,孩子開始發汗,體溫漸漸降了下來,睡夢中的寶寶呼吸也沒有那麼沉重急促。

給寶寶換了一身乾淨的衣服,這顆懸著的心才放了下來。

早上六點多,風雨稍稍弱了一點,就立刻抱著孩子到醫院,掛了急診。

最後確診為急性肺炎,連續輸液三天慢慢恢復。

通過這次寶寶深夜發燒,我總結出一點小經驗。

1.備一個小藥箱,常用的退燒藥,退熱貼,腸炎藥,臍貼,外用的消炎藥水......等等,放在藥箱裡,備不時之需。

注:要及時更新藥品內容,尤其注意不要有過期藥品在藥箱裡,萬一著急用時,沒有治病,反而添亂。

2.物理降溫最好用熱毛巾擦拭。
寶寶身體面積小,用冰敷的方法降溫,有時會將體溫降的過低,造成血液循環不良,甚至會引起寶寶身體抽搐。

注:低體溫比高體溫對寶寶的危害更大。

3.補充水分,孩子發燒會大量消耗體內的水分,這時候注意可以補充一些淡鹽水。

人體內的水分含有0.7-0.9%鹽分,補充淡鹽水,更有利於寶寶吸收。

淡鹽水還有對腸道消炎的作用。

注:身體水份的增加,可以穩定體溫,避免再度快速升溫。淡鹽水以大人喝時略有鹹味為宜。

4.孩子一旦發汗,要及時更換貼身衣服,以免二次著涼,使病情加重。

5.無論是否已經處置好發燒狀況,在發燒症狀緩解後,一定要帶寶寶去醫院,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千萬不可以掉以輕心。

肚子裡的小寶寶又開始抗議媽媽坐太久碼字,沒有照顧ta的感受啦!如果對各位姐妹和寶寶家長們有幫助,就點個贊吧!


母嬰參考


夜間寶寶發燒,很多家長就會非常著急,擔心寶寶會出現很多不好的症狀,就會直接帶寶寶去醫院。我家有倆寶,大寶小的時候,我記得大約在9個月的時候,大寶晚上發燒,那時候就感覺他身上很燙,媳婦給他量了一下體溫,大約是39.2度,媳婦很害怕,讓我趕緊帶他去醫院,我一看已經晚上11點多了,我們家離市裡的醫院大約15公里左右吧。我讓媳婦,先不要慌,先給大寶用溫水擦擦額頭和身子,觀察一下,看看體溫能降下來吧。大約半個小時左右,大寶的體溫就降低到37度左右。可是到了凌晨3點多的時候,大寶體溫又上來了,沒辦法,我只好帶他去了醫院,值班醫生說先給打退燒針吧,到上班的時候再來檢查一下吧。打完針沒多長時間就退燒了,但是到早上8點多的時候,體溫又上來了。趕緊去了醫院,醫生又是檢查血,又是檢查什麼的,最後也沒查出什麼病因。媳婦害怕啊,讓我趕緊帶大寶去市裡的兒童醫院,去了兒童醫院,也是一樣的程序,什麼也沒查出來。沒辦法回家還是採用溫水擦拭,到了晚上就好了,大寶就活潑起來。後來幾次,大寶發燒,我和媳婦就儘量採取溫水擦拭的辦法,效果還是比較好的。所以,寶寶發燒,家長們也不用太慌張。


BOHAO0711


這個問題的描述比較簡單,需要考慮以下方面的情況,綜合考慮。

1. 測下溫度。

可以用電子體溫計測量下體溫,通常耳溫容易測量,也與口溫接近(耳溫通常低0.2℃左右)。

2. 看寶寶的年齡和伴隨症狀。

3月齡以內孩子,只要高於38℃,就應該去醫院。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幼兒免疫系統很不完善,容易導致嚴重後果。在前往醫院就診的時候,由於候診時各種傳染性疾病的患兒較多,注意防止交叉感染。

3月齡以上的幼兒,單純出現發熱,沒有特別的症狀,如果精神狀態良好,可以考慮在家中,並進行居家簡易處理。原因(1)大部分感染為病毒感染引起,這些感染多是自限性的,大部分患兒病情較輕,大部分可以自愈;(2)集中在醫院候診容易引起交叉感染。一方面合理選擇退熱藥進行退熱。另一方面,密切觀察。

3. 使用退熱藥

對於≥2月齡,肛溫≥39.0℃( 口溫38.5℃,腋溫38.2℃) ,或因發熱出現了不舒適和情緒低落的發熱兒童,推薦口服對乙酰氨基酚,劑量見藥品說明書,2次用藥的最短間隔時間為6 h。

≥6 月齡兒童,推薦使用對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布洛芬2次用藥的最短間隔6-8 h,布洛芬與對乙酰氨基酚的退熱效果和安全性相似。可以參照說明書進行使用。換句話說,就是如果發熱到口溫38.5℃,或者小孩子出現不舒適的表現,就可以考慮使用退熱藥了。

4. 觀察病情進展

觀察的內容包括幾個方面,一是是否精神狀態良好(這點很重要),二是體溫隔幾個小時可以複測一下。三是觀察看看是否出現其他症狀,例如口腔內、皮膚是否有皮疹,呼吸等是否正常。

(1)精神狀態差、呼吸異常、胸悶、頭痛、脖子硬、抽搐、喉嚨痛、耳朵疼、身上出現皮疹或瘀點淤斑,出現多次嘔吐、腹瀉等伴隨症狀。

(2)2歲以下的孩子持續發燒超過24小時,2歲及2歲以上的孩子持續發燒超過3天。

(3)任何年齡體溫反覆超過40℃。

(4)其他家長認為心裡沒底的情況或是和以往處理結果不一樣的情況。

5. 觀察發熱特點

如果夜間發熱反覆出現,或是白天退熱晚上正常,那麼可能存在其他問題,極個別情況下包括腫瘤等等都有可能,也有可能只是幼兒的體溫調節中樞還不完善的問題,如果反覆出現的話建議進一步到兒童內科門診進行專門的排查。

兒童發熱的原因很多,大部分是感染引起,也存在各種其他各種問題,希望以上答案能夠有所幫助。當然您覺得文章不錯,可以添加關注,後續為您分享更多的健康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