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判斷雞蛋有營養,是蛋黃比較黃嗎?

移動互聯網觀察基地


雞蛋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食物,我們都知道雞蛋的營養價值是很豐富,那麼不知道大家在選購雞蛋的時候是如何挑選的呢?尤其是後我們們 都會聽說要看到雞蛋蛋黃的顏色來挑選雞蛋,很多人都認為雞蛋蛋黃的顏色越深,營養價值就越高,那麼這個說法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其實一般很多人都會在挑選雞蛋的時候,關注雞蛋蛋殼的顏色,或者是蛋黃的顏色,首先我們先來說說雞蛋蛋殼顏色,其實雞蛋蛋殼的顏色是會受到基因控制的,一般來說母雞子宮內腺體分泌的棕色素就會影響到雞蛋蛋殼的顏色,當色素沉積在蛋殼外部的釉質層的時候,雞蛋的顏色就會偏深,但是其實這並不代表營養上會有什麼區別。

那麼之後就有人說了,那麼蛋黃的顏色肯定是能影響雞蛋的營養價值的,這個說法是正確的嗎?其實一般來說蛋黃的顏色一般就是從淡黃色到橙黃色都會有,而蛋黃中的色素主要來自葉黃素、玉米黃質、黃體素、胡蘿蔔素及核黃素等,雖然說胡蘿蔔素和葉黃素到了人體會轉化成維生素A,但是其實在營養上的差異並不是很大。

雞蛋主要是給我們提供氨基酸、蛋白質和一些微量元素的,所以一般來說只要是從正規途徑買到雞蛋,營養都是符合標準的,並不存在營養價值差異太大的情況。

看完了今天的生活小妙招,不知道你是否瞭解呢?喜歡我們別忘了關注我們,每天都有不一樣的生活小妙招!


生活鬥陣行


首先,答案是否定的,所有通過外觀來判斷營養的“竅門”都是鬼扯。

雞蛋黃的顏色主要是類胡蘿蔔素,來自於雞的食物、飼料。

在雞開產前,黃色物質聚集在脂肪、腳趾、嘴,產蛋的時候,這些黃色物質會逐步向卵巢轉移。

對於雞蛋黃的顏色,有專門的測定方式,叫羅氏比色卡,根據不同的顏色深度,分為1-15共15度。

出口的雞蛋要求色度達到8以上,並不是說營養更好,而是說看著好看,色香味,畢竟色是排第一的,可以帶來食慾。

通常養雞場的雞飼料裡面有玉米,玉米是黃色的,其中最主要的色素是玉米黃質,吃這個飼料的雞,雞蛋色度可以達到6-9。

如果用碎米、小麥之類的東西喂,雞蛋的顏色會偏淺,可以通過添加其他的食物來源改變蛋黃顏色,比如萬壽菊、金盞菊、海藻、桔皮、南瓜等天然植物。

當然,也可以通過添加其他色素調色,比如加麗素紅,這其實也是一種天然色素,學名叫做角黃素,也就是三文魚的那種橙紅色。

以前也有直接添加胡蘿蔔素調色的。

鴨蛋曾經出現過添加蘇丹紅的,那個是違法的,其目的也是讓蛋黃更紅,誰讓消費者都喜歡紅紅的蛋黃呢?

實際上從營養的角度,蛋黃的顏色關係不大,更重要的是養殖條件,飼養場的飼料配比更科學,產的雞蛋營養並不差。只不過由於食物的多樣性不如散養,因此風味不如散養雞蛋,僅此而已。


飲食參考


  雞蛋是一種營養非常豐富、價格相對低廉的常用食品。它的食用對象相當廣泛,從4~5個月的嬰兒一直到老人,都適宜食用雞蛋。

  一、雞蛋的營養價值

  蛋白質

  雞蛋含豐富的優質蛋白,每百克雞蛋含12.7克蛋白質,兩隻雞蛋所含的蛋白質大致相當於3兩魚或瘦肉的蛋白質。雞蛋蛋白質的消化率在牛奶、豬肉、牛肉和大米中也最高。

  雞蛋中蛋氨酸含量特別豐富,而穀類和豆類都缺乏這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所以,將雞蛋與穀類或豆類食品混合食用,能提高後兩者的生物利用率。

  脂肪

  雞蛋每百克含脂肪11.6克,大多集中在蛋黃中,以不飽和脂肪酸為多,脂肪呈乳融狀,易被人體吸收。

  其他微營養素

  雞蛋還有其它重要的微營養素,如鉀、鈉、鎂、磷,特別是蛋黃中的鐵質達7毫克/100克。嬰兒食用蛋類,可以補充奶類中鐵的匱乏。蛋中的磷很豐富,但鈣相對不足,所以,將奶類與雞蛋共同餵養嬰兒就可營養互補。雞蛋中維生素A、B2、B6、D、E及生物素的含量也很豐富,特別是蛋黃中,維生素A、D和E與脂肪溶解容易被機體吸收利用。不過,雞蛋中維生素C的含量比較少,應注意與富含維生素C的食品配合食用。

  二、吃蛋黃好還是吃蛋白好

  蛋黃和蛋白的蛋白質都是優質蛋白,消化率都很高。但是,蛋黃與蛋白的其它營養成分有較大差異,蛋白以卵清蛋白為主;蛋黃除了含豐富的卵黃磷蛋白外,還含有豐富的脂肪和微營養素(微營養素是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總稱),特別是鐵、磷以及維生素A、D、E和B族含量豐富。

  1歲以內、4個月以上的嬰兒,以食用蛋黃為宜,一般從1/4個蛋黃開始,適應後逐漸增加到1~1.5個蛋黃。1歲以上的幼兒可以開始食用全蛋。有些幼兒吃蛋會發生過敏反應,這主要是對卵清蛋白過敏,應避免食用蛋清,甚至全蛋,以後逐漸少量地吃蛋黃,逐步達到脫敏的目的。但對於絕大多數幼兒,雞蛋特別是蛋黃,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這些營養成分,對於促進幼兒生長髮育、強壯體質及大腦和神經系統的發育、增強智力都有好處,不可偏廢,力求每天吃一個為宜。

  三、生雞蛋的營養價值高嗎

  雞蛋很容易受到沙門氏菌和其它致病微生物感染,生食易發生消化系統疾病,生蛋清中含有抗生物素蛋白和抗胰蛋白酶,它們妨礙蛋白質和生物素的分解和吸收。相反,煮熟雞蛋的蛋白質結構由緻密變為鬆散,易為人體消化吸收。當然,過度加熱後,蛋白質過度凝固,也不利於消化吸收。

  四、如何食用雞蛋

  雞蛋的吃法很多,根據不同年齡和身體狀況,可選用不同的吃法。

  嬰兒常用的是吃煮雞蛋中的蛋黃,將之碾成粉末,加水或奶食用。

  低齡幼兒,可從蒸雞蛋羹開始,到蛋花湯、水潑蛋和煎荷包蛋。需要食用流質飲食時,可用牛奶或豆漿衝蛋花。兒童可以食用炒雞蛋、蛋餃、金鉤千層卷、蟹粉蛋等。

  煮雞蛋是常用的吃法之一,但若煮不得法,往往會使蛋清熟而蛋黃不熟;或煮過頭了,把雞蛋煮得開了花,蛋白蛋黃都很硬,這樣都不利於消化吸收。

  正確的煮蛋法:雞蛋於冷水下鍋,慢火升溫,沸騰後微火煮2分鐘。停火後再浸泡5分鐘,這樣煮出來的雞蛋蛋清嫩,蛋黃凝固又不老。

  五、哪些兒童不宜多吃雞蛋

  1.胃功能不全的兒童不宜多吃雞蛋,否則尿素氮積聚,會加重病情。

  2.皮膚生瘡化膿的兒童也不宜多吃雞蛋。

  六、各種蛋類的營養比較

  除了雞蛋,常見的還有鴨蛋、鵝蛋、鹹鴨蛋、鴿蛋、鵪鶉蛋等。它們的營養成分大致相當,但也存在一些細微的不同:

  1.鴨蛋中蛋氨酸和蘇氨酸含量最高。

  2.鹹鴨蛋中鈣含量高出雞蛋的一倍,與鴿蛋中的鈣含量相當。

  3.鵝蛋中的脂肪含量最高,相應的膽固醇和熱量也最高,並含最豐富的鐵元素和磷元素。

  4.鴿蛋中蛋白質和脂肪含量雖然稍低於雞蛋,但所含的鈣和鐵元素均高於雞蛋。

  5.鵪鶉蛋的蛋白質、脂肪含量都與雞蛋相當,然而它的核黃素(VB2)含量是雞蛋的2.5倍。而雞蛋中的胡蘿蔔素卻是所有蛋類的蛋黃中最多的。

  七、雞蛋的食療作用

  蛋清的食療作用主要是潤肺利咽,清熱解毒,用於治療咽痛、目赤、腹瀉、瘧疾、燒傷;雞蛋黃加乳汁適量服用有治療驚厥的作用;

  1.蛋黃油可治小兒消化不良;

  3.蛋黃油製法:雞蛋煮熟,去蛋白,將蛋黃放在小鍋內焙煎、取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