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市南區拔尖人才|馬林:從小青島到大青島的設計者

為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激發人才創新創業創造活力,青島市市南區在全區範圍內按照 “全出競進”的原則,從企業管理、產學研、現代服務業、衛生、教體、社科文化、技能、綜合8個類別中選拔出拔尖人才百餘名。半島網擬邀請其中20位拔尖人才製作系列專訪,聆聽他們的成才故事。

綠樹青山,不寒不暑,碧海藍天,可舟可車……這裡是青島。從紅瓦綠樹到高樓林立,從濱海小城到現代化國際大都市,青島市公用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執行副院長馬林參與設計了香港路改造,主持設計了奧帆中心和世園會主題館,他既是小青島變身大青島的設計者,也是這座城市歷史和變遷的見證人。

青岛市市南区拔尖人才|马林:从小青岛到大青岛的设计者

香港路改造

香港路西起中山公園,東至松嶺路,是目前青島市內沿海一線最為繁華的道路。在這條橫貫城市東西的主幹道上,既有風情萬種的老城,又有洋溢著現代化氣息的新城;既有承載了城市記憶的八大關歷史風貌區,又有青島地標建築五四廣場和奧帆中心。

香港路改造要追溯至1998年。“香港路改造是改革開放後青島市第一次大規模改造,當時青島還是小街小巷的模式,改造後香港路成為青島市第一個現代化新區。”馬林說,當時設計組由老、中、青三代設計人員構成,大學畢業不久的他有幸成為其中一員,“當時繪圖技術發展迅猛,設計剛剛脫離了手繪圖,開始使用計算機出圖。”

青岛市市南区拔尖人才|马林:从小青岛到大青岛的设计者

在前期調研階段,馬林和設計組的同事幾乎跑遍了沿線的各家各戶,白天巡線,晚上畫圖,平均每三、四個月就要換一雙新鞋。馬林說,香港路改造不僅侷限於道路整治,更加重視沿線的城市設計,因此設計組在城市總體規劃的基礎上進行了詳細設計,從美學和規劃的角度兩方面出發,將沿線建築高度、開放空間、公園、綠化帶和土地的利用價值進行了全方面的考量。

“改造的第一個難點是橫穿八大關景區。”馬林說,八大關作為歷史風貌區,首先要以保護為主。按照設計要求,改造八大關路段,既要實現路面的拓寬,又要減少對植被的破壞。設計組最終決定採取單邊拓寬的方式,既拓寬了路面,又將原先的行道樹保留下來,作為改造後的綠化帶。

與此同時,香港中路也是青島市第一條對地下空間進行綜合利用的道路。馬林說,改造前馬路兩側矗立著很多電線杆,大量的管線外露,既不美觀,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設計組在設計時充分考慮到地下空間的利用,將所有管線落地,這在當時的城市設計中並不多見。

“香港路是青島市第一條標準化道路,從開工建設到現在,除了去年進行過一次綠化帶的改造,沒有再進行過其他較大的開挖和翻建,可見最初的設計定位極具前瞻性。”馬林自豪地說。

新建奧帆中心

2001年7月13日,國際奧委會宣佈北京成為2008年奧運會主辦城市,青島作為北京奧運會的夥伴城市,將承辦奧運會帆船、帆板等水上運動項目。根據組織安排,由馬林主持設計了奧帆中心項目。“奧帆中心的原址是北海船廠,我們的設計理念是將原先的工業用地打造成為新的城市客廳,出於對工業遺產的保護,原址上還保留了船廠的部分工業設施。”

青岛市市南区拔尖人才|马林:从小青岛到大青岛的设计者

馬林介紹,奧帆中心的設計主要分為陸上和水上兩大方面。當時對水上比賽場地的設計,在國內屬於第一次,國際上這方面的經驗也不是很多。大到整體空間佈局,小到岸邊的消防栓設計,這些都在馬林和團隊的考慮範圍。“像比賽期間的交通組織,參賽船型有十幾種,給這些帆船量尺寸,設計停泊位,預留未來的發展空間,這些過程非常繁瑣,工作量非常大。”

因為沒有經驗可循,只能摸著石頭過河,根據奧帆委的要求,馬林帶領團隊通過不斷試錯,去落實每一個細節。進行水上場地設計時,馬林多次與水工溝通。水工主要從功能性和安全角度考慮,比如是否滿足比賽用地、場地的安全性等。馬林和團隊則是從美觀的角度,設計防波堤的形狀、設計奧運火炬的雕塑、懸掛各國的國旗等,儘可能賦予其美感。

多年來,馬林的設計作品成績斐然,主持設計了2014青島世園會主題場館,該主題館建築形象取自青島市花月季,場館由4片花瓣樣式的獨立場館組成,總建築面積約為2.8萬平方米,是世園會各場館中最大的一個場館,還獨具開創性地應用了許多新的設計理念。此外,包括奧帆中心、世園會項目、北川項目在內的三張手繪圖還被中國郵政選中作為郵票進行發行。

青岛市市南区拔尖人才|马林:从小青岛到大青岛的设计者
青岛市市南区拔尖人才|马林:从小青岛到大青岛的设计者

鼓勵培養年輕人才

“做設計最大的樂趣在於可以全力以赴地去完成一件事情。”馬林說,作為一名設計師需要不斷創新,把一件東西從無到有地創造出來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但是他也有自己的反思。馬林認為,現在由於生活節奏和工作節奏過快,設計師關注的空間感受,許多人可能根本沒時間仔細體會,設計師在設計時應該多加入一些引導人們慢生活的趣味設計,以緩解快節奏生活帶來的壓力。

“青島是一個有著豐富文化傳承的城市,尤其是市南區,風景優美,底蘊深厚。作為市南區的企業代表,我們十分自豪。作為市南區拔尖人才,我個人感到非常榮幸。”談到對青島未來發展的建議,馬林認為,城市發展的未來主要靠年輕人,當年他也是一個人來到青島闖蕩,因此深有體會。正是因為有很多像他這樣的年輕人熱愛青島、紮根青島,我們的城市才建設得越來越美好。

馬林說,城市的發展繁榮,離不開人才,人才的發展,也離不開平臺。他建議政府和有關部門,應該加大在人才建設、人才引進等方面的投入,特別是針對年輕人才,多提供一些住房或者政策環境方面的便利條件,為這些大有可為的年輕人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期待他們為城市發展創造更多的價值。

記者 徐圓,部分照片由本人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